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小說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之众稍戢已而金献民杭雄师过大同叛卒疑见讨
复乱命侍郎胡瓒(字伯珩/永平人)都督鲁纲统京军三千往
讨叛卒汹汹拒守杀知县 王文昌 围代王府胁王奏
乞赦王微服夜走宣府天祐请止京军勿遣而瓒等
已至杨和顷之总兵官桂勇令干户苗登擒斩首 (第 32a 页)
复乱命侍郎胡瓒(字伯珩/永平人)都督鲁纲统京军三千往
讨叛卒汹汹拒守杀知县 王文昌 围代王府胁王奏
乞赦王微服夜走宣府天祐请止京军勿遣而瓒等
已至杨和顷之总兵官桂勇令干户苗登擒斩首 (第 32a 页)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州城东雍正十一年修
厉坛在州城西
关帝庙在州城内
城隍庙在州城内东北康熙二年知州 王文昌 重
建三十八年知州刘正国重修
伏波庙在州城内康熙九年知州纪镇边建
真武庙旧在北门城楼今移建金山 (第 56b 页)
厉坛在州城西
关帝庙在州城内
城隍庙在州城内东北康熙二年知州 王文昌 重
建三十八年知州刘正国重修
伏波庙在州城内康熙九年知州纪镇边建
真武庙旧在北门城楼今移建金山 (第 56b 页)
周梦锦(康熙六十年岑溪县调任) 周 䆁(雍正四年容县调任)
冯 瑚(雍正七年恭城县调任)
左州知州
徐启新(奉天人顺治十八年任) 王文昌(奉天人康熙元年任) 王敬祖(奉天人康熙四年任) 纪振边(奉天人进士康熙六年任)
韩之屏(陜西宝鸡人拔贡康 (第 47a 页)
冯 瑚(雍正七年恭城县调任)
左州知州
徐启新(奉天人顺治十八年任) 王文昌(奉天人康熙元年任) 王敬祖(奉天人康熙四年任) 纪振边(奉天人进士康熙六年任)
韩之屏(陜西宝鸡人拔贡康 (第 47a 页)
张世荣(延祐三/年任) 刘士英(三年任/)
范致毅(四年任/) 王文昌(七年任/) 牛 裕(泰定三/年任) 张遵义(三年任/)
杨弥坚(五年任/)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宣慰使 …… (第 142b 页)
吴正卿(遂溪人/)
以上南宁军知军事
陈谦吉 (文昌 人至/元间任) 杨汉杰
孙 实(宁都人/) 杨 观(进士/)
以上万安军知军事
杜 (第 146b 页)
范致毅(四年任/) 王文昌(七年任/) 牛 裕(泰定三/年任) 张遵义(三年任/)
杨弥坚(五年任/)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宣慰使 …… (第 142b 页)
吴正卿(遂溪人/)
以上南宁军知军事
陈谦吉 (文昌 人至/元间任) 杨汉杰
孙 实(宁都人/) 杨 观(进士/)
以上万安军知军事
杜 (第 146b 页)
院与北同院异场引试二月十七日引试北人诗赋
一场二十八日引试南人作南朝法试三场其试官分
南北南试官张坚 王文昌 王庭直初军前取太学生三
十八人金人师退复令入城独顾友臣服金人随军至
燕山授北官校书郎是时三月二十七日 (第 16a 页)
一场二十八日引试南人作南朝法试三场其试官分
南北南试官张坚 王文昌 王庭直初军前取太学生三
十八人金人师退复令入城独顾友臣服金人随军至
燕山授北官校书郎是时三月二十七日 (第 16a 页)
(遣大臣总督宣大军务以制其变乃命户部侍郎胡/瓒偕都督鲁纲统京军三千人以往瓒等未发而进)
(士李枝赍饷银至乱卒曰此承密诏尽杀大同人为/军犒也夜中火起围枝馆出牒示之乃解寻复杀知)
(县 王文昌 围代王府胁王奏乞赦王急携二郡王走/宣府巡按御史王官言乱卒方嚣大帅兵压境是趣)
(之叛也请亟止禁军容 (第 19a 页)
(士李枝赍饷银至乱卒曰此承密诏尽杀大同人为/军犒也夜中火起围枝馆出牒示之乃解寻复杀知)
(县 王文昌 围代王府胁王奏乞赦王急携二郡王走/宣府巡按御史王官言乱卒方嚣大帅兵压境是趣)
(之叛也请亟止禁军容 (第 19a 页)
犯也以银一百两得即回申而许际银三十两王偶银
六十两则皆以争产请托污行大干公议劣转未尽厥
辜开化县知县 王文昌 性褊急不近民情志卑鄙且多
物议受奸吏张宗元等拨置惟言是从任恶快郑继元
等横行使民受害追通县驳册罪银另 …… (第 45a 页)
正刑而以尸亲徐熊得财之故止拟过
失致邑民有枉法之议孙棣以虚引修学宫祝五秀以
赌博脩公署终是病民访吏尹 文昌 得更名复役礼吏
诸葛魁因乡饮扣银乃属纵恶收都总何愚等罪赎久
不申报虽银尚在库而心则难明为同年罗举人作 …… (第 48b 页)
面土宜殆亦庸鄙之性使然以上共
一十六员内高珍史著勋谭廷辅熊守谦贪肆特甚怨
谤尤多当照贪例为民杨泷杨庄 王文昌 志行不端官
箴无望当照不谨例黄文豹庸懦长奸当照罢软例各
闲住张会宗吕明伦黄淳长吏已不胜任裁抑或可曲 (第 50a 页)
六十两则皆以争产请托污行大干公议劣转未尽厥
辜开化县知县 王文昌 性褊急不近民情志卑鄙且多
物议受奸吏张宗元等拨置惟言是从任恶快郑继元
等横行使民受害追通县驳册罪银另 …… (第 45a 页)
正刑而以尸亲徐熊得财之故止拟过
失致邑民有枉法之议孙棣以虚引修学宫祝五秀以
赌博脩公署终是病民访吏尹 文昌 得更名复役礼吏
诸葛魁因乡饮扣银乃属纵恶收都总何愚等罪赎久
不申报虽银尚在库而心则难明为同年罗举人作 …… (第 48b 页)
面土宜殆亦庸鄙之性使然以上共
一十六员内高珍史著勋谭廷辅熊守谦贪肆特甚怨
谤尤多当照贪例为民杨泷杨庄 王文昌 志行不端官
箴无望当照不谨例黄文豹庸懦长奸当照罢软例各
闲住张会宗吕明伦黄淳长吏已不胜任裁抑或可曲 (第 50a 页)
礼请已周依光忏悔
七曲慈尊真教主慈父慈母同我生子生圣
子皆孝慈孙继神孙尽慈孝一家和气春无
尽万世春台月有光慈光普照诸天人细入
微尘满天地我生同得乾坤体一似 文昌 始
劫时圣非自圣凡自凡流浪至今方觉悟愿 (第 036b 页)
逢七曲慈尊教惟忠惟孝惟慈心不以口业
傲神人不以身业累父母不以意业欺天地
不以心业祸子孙愿从孝行与阴功种种力
行诸方便忏赎多生诸罪垢皈依元皇大慈
光求嗣求禄求生方不求诸人求诸己惟我 文昌 七曲师历劫待人存恕法愿放一种如
意光悯念众生真忏悔
忏悔已周次当发愿
父母愿同长寿果龟龄鹤发映 …… (第 037a 页)
信礼澄真正观宝光天尊 文昌 大洞经筵
平座赞梵音唱
稽首虚皇天尊前请诵洞经
凡欲诵经先净三业
净身业神 (第 038a 页)
七曲慈尊真教主慈父慈母同我生子生圣
子皆孝慈孙继神孙尽慈孝一家和气春无
尽万世春台月有光慈光普照诸天人细入
微尘满天地我生同得乾坤体一似 文昌 始
劫时圣非自圣凡自凡流浪至今方觉悟愿 (第 036b 页)
逢七曲慈尊教惟忠惟孝惟慈心不以口业
傲神人不以身业累父母不以意业欺天地
不以心业祸子孙愿从孝行与阴功种种力
行诸方便忏赎多生诸罪垢皈依元皇大慈
光求嗣求禄求生方不求诸人求诸己惟我 文昌 七曲师历劫待人存恕法愿放一种如
意光悯念众生真忏悔
忏悔已周次当发愿
父母愿同长寿果龟龄鹤发映 …… (第 037a 页)
信礼澄真正观宝光天尊 文昌 大洞经筵
平座赞梵音唱
稽首虚皇天尊前请诵洞经
凡欲诵经先净三业
净身业神 (第 038a 页)
圣位考
帝君圣位證金阙太师昊天检校洞照通真先生九天开化主
宰灵应大天帝上仙元皇君圣后證恭顺淑应德惠昭懿皇后
冲和洞妙元君圣祖母證初劫赋形长生圣母元君圣父證显
应慈祐仁裕令德王證果太元初帝储真衍庆天尊圣母證昭
德积庆慈懿恭惠太后嗣庆储祥元君圣长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
慈嗣德履孝 王文昌 衍庆真君圣长妇證助善显懿循孝夫人 (第 1p010a 页)
文昌 静应元君圣次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慈昌德立孝 (第 1p010a 页)
王文
昌 司禄真君圣次妇證助顺惠懿克孝夫 (第 1p010a 页)
文昌 嗣庆元君圣
女證淑贞妙静懿孝公 (第 1p010a 页)
文昌 万寿元君圣孙證绍应昭灵至 (第 1p010a 页)
孝侯 文昌 积庆真人圣孙妇證淑应昭孝夫人文昌积庆元君
圣次孙證承应宣灵顺孝侯文昌袭庆真人圣次孙妇證惠应
体孝夫人 (第 1p010b 页)
帝君圣位證金阙太师昊天检校洞照通真先生九天开化主
宰灵应大天帝上仙元皇君圣后證恭顺淑应德惠昭懿皇后
冲和洞妙元君圣祖母證初劫赋形长生圣母元君圣父證显
应慈祐仁裕令德王證果太元初帝储真衍庆天尊圣母證昭
德积庆慈懿恭惠太后嗣庆储祥元君圣长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
慈嗣德履孝 王文昌 衍庆真君圣长妇證助善显懿循孝夫人 (第 1p010a 页)
文昌 静应元君圣次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慈昌德立孝 (第 1p010a 页)
王文
昌 司禄真君圣次妇證助顺惠懿克孝夫 (第 1p010a 页)
文昌 嗣庆元君圣
女證淑贞妙静懿孝公 (第 1p010a 页)
文昌 万寿元君圣孙證绍应昭灵至 (第 1p010a 页)
孝侯 文昌 积庆真人圣孙妇證淑应昭孝夫人文昌积庆元君
圣次孙證承应宣灵顺孝侯文昌袭庆真人圣次孙妇證惠应
体孝夫人 (第 1p010b 页)
黄完一妻钱氏
沈兴祖妻吴氏 王鼎妻张氏
汪必达妻丁氏 吴荆妻印氏
王文昌 妻董氏 毛继宗妻冯氏
毛文美妻卢氏 林文郁妻朱氏
仲朝纲妻王氏 武师端妻江 ……甚,翁姑皆老。氏力作以供日用,井臼糟糠,备尝艰苦。婉容以事翁姑。翁姑尝语人曰:我赖贤媳,苟延不死。 王文昌 妻董氏
按《淮安府志》:董氏,赣榆县 王文昌 妻。中岁,夫亡,无子女。事翁姑尽孝,姑亡。翁八十馀,卧病不起。氏牧牛得升合,为养。翁遗污秽,亲以手掬
沈兴祖妻吴氏 王鼎妻张氏
汪必达妻丁氏 吴荆妻印氏
王文昌 妻董氏 毛继宗妻冯氏
毛文美妻卢氏 林文郁妻朱氏
仲朝纲妻王氏 武师端妻江 ……甚,翁姑皆老。氏力作以供日用,井臼糟糠,备尝艰苦。婉容以事翁姑。翁姑尝语人曰:我赖贤媳,苟延不死。 王文昌 妻董氏
按《淮安府志》:董氏,赣榆县 王文昌 妻。中岁,夫亡,无子女。事翁姑尽孝,姑亡。翁八十馀,卧病不起。氏牧牛得升合,为养。翁遗污秽,亲以手掬
达妻李氏
周继瑜妻董氏 张甲妻程氏
张天眷妻杜氏 周家祐妻董氏
王文昌 妻万氏 赵继和妻卓氏
朱
周继瑜妻董氏 张甲妻程氏
张天眷妻杜氏 周家祐妻董氏
王文昌 妻万氏 赵继和妻卓氏
朱
,而户部进士李枝挽饷适至,众益惧。谓有密旨,遂夜集排枝闼问故,枝出公移门隙中示之,始信。乃咎大同知县 王文昌
曾劝镇巡官严驭诸卒,遂往围之,纵火焚烧数百家。明日,逼胁代王索金帛,王曲应之,众始解散。王惧,微服率
而进士李枝赍饷银至。乱卒曰:此承密诏尽杀大同人,为军犒也。夜中火起,围枝馆,出牒示之乃解。寻复杀知县 王文昌,
围代王府,胁王奏乞赦。王急携二郡王走宣府。巡按御史王官言:乱卒方嚣,大帅兵压境,是趣之叛也。请亟止禁
大同人心稍定,属回寇犯甘肃,方遣尚书金献民等西征。叛卒闻之,益自疑。十一月辛未,复相煽聚,杀大同知县 王文昌。
代王浚仗、都御史蔡天祐疏请,再降明旨,抚谕宽宥。乃诸叛卒称乱状。天祐疏,不敢尽言也。兵部以闻于廷臣, ……剿。瓒等以十二月辛巳发京师,御史土官言:重兵压境,人心动摇,乞且留瓒,听其与镇抚官密图捕逆。于是始言 文昌
见杀事。上责官奏事推延,不早闻者。且敕与瓒等协同赞决。是月庚子,桂勇与千户苗登、士绅等计擒首恶郭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