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浑天赋679年6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显庆五年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丘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其辞曰。
客有为宣夜之学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万里之横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苍苍在上。
非其正色。
远而望之。
无所至极。
日月载于元气。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动。
地极深而不测。
可以为观象之准绳。
可以作谈天之楷式。
有称周髀之术者。
冁然而笑曰。
阳动而阴静。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盖。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昼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则西北既倾。
而三光北转。
地则东南不足。
而万水东流。
比于圆首。
前临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执炬。
南称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与而不取。
恶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齐亦未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阔狭有常。
言盖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径一
远近乖于辰极。
东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汉。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辞。
日应于天。
桓君山由其发难。
苏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为说。
隶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尝亦知浑天之事与。
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阴阳之本。
何太虚之无碍。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宫。
爰皇是宅。
西极金台之镇。
上帝攸安。
地则方如棋局。
天则圆如弹丸。
天之运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长而多寒。
太阴当日之冲也。
成其薄蚀。
众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澜。
乾坤阖辟
天地成矣。
动静有常。
阴阳行矣。
方以类聚。
物以偫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万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诸。
天行而地止。
载之以气。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长之畜之。
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
天聪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则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验之以衡轴
考之以枢机。
三十五官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当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黄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归。
表里见伏。
圣人于是乎发挥。
分至启闭。
圣人于是乎范围。
可以穷理而尽性。
可以极深而研几。
天有北斗。
杓携龙角。
魁枕参首。
天有北辰。
众星环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陈。
有四辅之上相
三公之近臣。
华盖岩岩。
俯临于帝座。
离宫奕奕。
旁绝于天津。
长垣之百堵。
启阊阖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将
大理囚于贵人
泰阶平而君臣穆。
招摇指而天下
东宫析木之津。
寿星之野。
箕为傲客
房为驷马。
天王对于摄提。
皇极临于宦者
左角右角。
两曜之所巡行。
阴间阳间。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宫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内外惇叙于邦家。
市楼韨垣。
货殖毕陈于天下。
北宫则灵龟潜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独处。
织女终朝而七襄
登渐台而顾步。
御辇道而徜徉。
闻雷霆之隐隐。
听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禄。
东壁主文章。
须女主布帛。
牵牛主关梁。
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
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西宫则天潢咸池。
五车三柱。
奎为封豕。
参为白虎
胃为天仓
娄为众聚。
旄头之北。
宰制其边陲。
天毕之阴。
蓄泄其云雨。
大陵积尸之肃杀。
参旗九斿之部伍。
樵苏之地。
出入于园苑。
万亿之赀。
填积于仓庾。
南宫则黄龙赋象。
朱鸟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伤成于钺。
诛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执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储君之位。
处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顾。
军韨晓而鸡鸣。
三川之交。
鹑火通其耀。
七泽之国。
翼轸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阙于是乎增峻。
左辖右辖
边荒于是乎自宁。
乃有金之散气。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横桥。
像昆池之刻石。
岁时占其水旱。
沧溟应其潮汐。
织女之室。
汉家之使可寻。
饮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觌。
日也者。
众阳之长。
人君之尊。
天鸡晓唱。
灵乌昼踆。
扶桑临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节其寒温。
龙山衔烛
不能议其光景。
夸父弃策。
无以方其骏奔。
月也者。
偫阴之纪。
上天之使。
异姓之王。
后之事。
方诸对而明水洽。
重晕匝而边风驶。
裁盈蚌蛤。
则虏骑先侵。
适斗麒麟。
则暗虎潜值
五星者。
木为重华
火为荧惑。
镇居戊己。
斯为土德。
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观天则
比参右肩之黄。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国。
赤角犯我城。
黄角地之争。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趋前舍为盈。
退后舍为缩。
盈则侯王不宁。
缩则军旅不复。
或向而或背。
或迟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忧。
岁镇居之而有福。
观众星之部署。
历七耀而驱驰。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变。
见天下之赜。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风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雾而蒸云。
或击雷而鞭电。
一旬而太平感。
肤寸而天下遍。
白日为之昼昏。
恒星为之不见。
尔乃重明合璧。
五纬连珠。
青气夜朗。
黄云昼扶。
握天镜。
授河图。
若曰赐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晕长虹。
星流伏鳖。
阴有馀而地动。
阳不足而天裂。
若曰惧之以灾。
此昏主乱君之妖孽。
昔者颛顼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东。
其后宋有子韦。
郑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齐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气。
周文之视日。
吴范之占风。
有以见天地之情状。
识阴阳之变通。
诗云谓天盖高。
语云惟天为大。
至高而无上。
至大而无外。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灵心不测。
神理难诠。
日何为兮右转。
天何为兮左旋。
盘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
离娄拭目而无见。
鹏何壮兮搏扶摇而翔九万。
运海水而击三千。
龟与蛇兮异其短长之质。
椿兮殊其大小之年。
钟何鸣兮应霜气。
剑何伏兮动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卫
帝何耻兮为杜鹃。
争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闻弦歌者有盖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语。
夫何述于此篇。
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烂石
以唐尧之德也。
襄陵而怀山。
颜回之仁也。
贫居于陋巷。
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执鞭。
冯唐入于郎署也。
两君而未识。
扬雄在于天禄也。
三代而不迁。
桓谭思周于图谶也。
忽焉不乐。
张衡术穷于天地也。
退而归田。
我无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瓦松赋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七
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高不及尺。下才如寸。不载于仙经。靡题于药录。谓之为木也。访山客而未详。谓之为草也。验农皇而䍐记。岂不以在人无用。在物无成乎。俗以其形似。生必依瓦。故曰瓦松。杨炯谓余曰。此中草木。咸可为赋。其辞曰。
宾馆兮沈沈。
明月高兮重海深。
试一望兮。
上栋下宇。
开阳阖阴。
彼美嘉族。
依于夏屋。
煌煌特秀。
金芝兮产霤。
历历空悬。
星榆而种天。
苯䔿丰茸。
青冥芊眠。
葩条郁毓。
根柢连拳。
閒青苔而裛露。
陵碧瓦而含烟。
春风摇兮郁起。
冬雪糅兮苍然。
讵充采掇。
䍐任雕镌。
桐君莫赏。
梓匠难甄。
用匪适于时要。
必滥闻于俗传。
惭魏宫之乌韭
恧汉官之红莲
观其众开荣列。
虚心独洁。
高宁我慕。
木禾之五寻。
卑以自安。
类石蒲之九节。
进不必媚。
居不求利。
芳不为人。
生不因地。
其质也菲。
无忝于天然。
其阴也薄。
才足以自庇。
望之常见其表。
寻之罔得其秘。
肃穆承华。
堂皇不赊。
绳悬麦穗。
户刻菱花。
苍筤而众色。
树连理而相加。
芙蓉发池兮照烂。
日及悬霤兮芬葩。
彼怀宝以遇赏。
此不材而见嗟。
虽有慕于阶闼。
亦无混于泥沙。
已矣哉。
不学悬萝附
直蓬倚麻
固将含美恶以同贯。
齐是非于一家。
乱曰。
少阳之地兮于何不春。
博望之苑兮莫匪正人。
纤根弱植兮生君之馆。
施沾恩兮为人所玩。
物不谢生。
不知其荣。
惟愿圣皇千万寿。
但知倾叶向时明。
秋莲690年秋 初唐 · 宋之问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习艺馆
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之问分直于洛城西入閤。每鸡鸣后。至羽林仗。阍人奏名请龟契。伫命拱立于御桥之西。玉池清泠。红蕖菡萏。谬履扃闼。自徂秋。见其生。视其长。睹其盛。惜其衰。得终天年而无夭折者。良以隔碍仙禁。人莫由窥。向若生于潇湘洞庭。溱洧淇澳。即有吴姬越客。郑女卫童。芳心未成。采撷都尽。今委以白露。顺以凉风。荣落有期。私分毕矣。斐然愿歌其事。久之乃述秋莲赋焉。
若夫西城秘掖。北禁仙流。
白露之先降。悲红蕖之巳
昔之菡萏齐秀。芬敷竞发。
君门閟兮九重兵卫俨兮千列。
绿叶青枝。缘沟覆池。
映连旗以摇艳。辉长剑兮陆离。
疏瀍兮裂谷。交流兮相沃。
四绕兮丹禁。三匝兮承明。
晓而望之。若霓裳宛转朝玉京
夕而察之。若霞标灼烁散赤城
既如秦女艳日兮凤鸣。又如洛妃拾翠兮鸿惊。
足使瑶草罢色。芳树无情。
复道兮诘曲。离宫兮相属。
飞阁兮周庐。金铺兮璧除
君之驾兮旖旎。莲之叶兮扶疏。
万乘顾兮驻䌽骑。六宫喜兮停罗裾。
仰仙游而德泽。纵元览而神虚。
岂与夫溪涧兮沼沚。自生兮自死。
海圻兮江沱。万里兮烟波。
泛汉女。游湘娥。
佩鸣玉。戏清涡。
中流欲渡兮木兰楫。幽泉一曲兮采莲歌。
江南兮岘北。汀洲兮不极。
既有芳兮莎城。长无依兮水国。
岂知移植天泉。飘香列仙。
娇紫台之月露。含玉宇之风烟。
杂葩兮照烛。众彩兮相宣。
鸟翡翠兮舟青翰。树珊瑚兮林碧鲜。
夫其生也。春风昼荡。
烁日相煎。夭桃尽兮秾李灭。
出大堤兮艳欲然。夫其谢也。
秋灰度琯。金气腾天。
宫槐疏兮井桐变。摇寒波兮风飒然。
归根息艳兮八九月。乘化无穷兮千万年。
人望兮长巳矣。郑女采兮无由缘。
何深蒂之能固。何秾香之独全。
别有待制扬雄悲秋宋玉
之来兮玩早红。之暮兮悲馀绿。
礼盛燕台。人非楚材。
云雾图兮为阁。金银酒兮莲作杯。
落英兮俳徊。风转兮衰颓。
黄扉兮洒锦石。萦白蘋兮覆绿苔。
寒暑茫茫兮代谢。故叶新花兮往来。
秋日之可哀。托芙蓉以为媒。
题王氏水竹居(有序七首) 其一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王氏之居百年之前名胜所集世好也某童子时及闻先生老长绪论今年七十有八矣乡里前代风流儒雅盖某外知者少矣恐更数年知者加少七诗虽辞旨凡近不能为水竹发其精彩而使后生晚辈与闻故家文献之盛之万一者亦不可无若末篇私愿天将必不靳于吾辈也
家住龙河碧玉湾,清风绕屋万琅玕。
旧闻诸才子,常聚南园与北园。
题辞 清 · 张经邦
阁偶存者毗陵王萟山先生第四女玉瑛女士遗草也玉瑛不栉书生埽眉才子杨盈川之女少赋金钗王内史之妻幼工絮雪性独耽夫吟咏手不释夫篇章鸲鹆砚中罕点石州螺黛鹧鸪香畔恒摊蜀郡蛮笺重以案侧伯鸾人间司马才真劲敌欢比良朋从枕上以论诗直欲远宗四杰向花间而吮笔非关频埽双蛾意必探珠音还戛玉以庚庚之妙理运乙乙之幽思斯固慧胜文人诣超巾帼者矣讵意优昙一现仅开顷刻之花忉利先归遂驾长离之凤芳园豆落祗结相思露井残竟成薄命呜呼天阊难问呼妙子以何从仙路非遥幸巫咸之可叩爰凭青鸟还寄素书掌玉殿之缥缃胜彼琅嬛百架降瑶天之咳唾裁将金简一函密语深情不数分钗擘盒青天碧海空悬梦雨灵旗噫王子登不践红尘董双成虚传远信兴思及此厥痛何如是以萟山先生先示一斑而渊如孙子尚寻断梦于稠虽令方朔术穷迷云舆兮八极尚冀刘生传在贻彤管以千秋用叙长歌聊充哀诔祗惭秃颖莫罄灵奇尔
瑶光炯炯焕天章,散彩遥临大道王
第一仙人同妙想,次三神女亚卮娘。
珊珊风度离仙阙,慧质明眸朗秋月。
似吹芳气作兰言,疑隔冰窗见香骨(仙女昌容隔窗见骨)
爱翻缃帙近帘裾,少小先工倒薤书。
凤咮平连金翡翠,菱花移傍玉蟾蜍。
更有清才薄柔靡,挥毫独把铅华洗。
俊逸宁如罢绣唫,精深真陋香奁体
诗成高唱入层霄,露满瑶台奏六么。
跋膝声凝双凤管,参差音飐九鸾翘。
夫婿由来亦仙客,碧虚宫里曾偕谪。
天台雄赋掷金声,零雨清吟擘银画。
阶前唱和月痕斜,赵管风流未足誇。
那知一夜飘萧雨,落尽同心姊妹花。
从此朱颜减欢思,投琴独洒看花泪孺人以悼姊致疾)
花如人面不禁秋,流云为车鹤衔辔(用阁句)
渺渺茫茫离恨天,水晶阙外住霞軿。
反瓶覆水空悲咽,难寄桐君十幅笺。
脉望薰残检书暇,锵然风送仙音下。
董双成到步虚轻,一足童回寒漏罢。
噫吁乎上界真人游戏归,祗馀荀令断肠诗。
愿将别鹤离鸾曲,写作芙蓉阆苑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