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子标题
八贤颂 其一 屈原 东晋 · 谢万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三
皎皎屈原,玉莹冰鲜
舒采翡林,摛光虬川(《初学记》十七)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 其六 东晋 · 陶潜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全晋文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
如彼,孰不愿之?
嗟乎二贤,逢世多疑。
候詹写志,感鵩献辞。
五哀诗 其一 楚三闾大夫屈原1128年8月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湖湘间多古骚人逐客、才士之所居,故其景物凄凉,气俗感慨,有古之遗风。余来武昌,慨然怀古,作五诗以哀之
楚怀听秦诳,身作咸阳鬼。
当时屈原争,坐困椒兰毁。
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
行吟沅湘间,形槁颜色悴。
著书称离骚,风雅齐厥理。
鸱鸮况小人,鸾凤喻君子。
眷眷不忘君,一篇三致意。
纫兰采杜若,冠佩空自伟。
举世混浊中,谁与同乐此。
忠臣会遇难,千古共一轨。
人情疏鲠亮,物能使软美。
存亡反覆间,悔及良晚矣。
嗟嗟屈子心,芳洁畴与比。
日月可争光,尘垢安能滓。
聊从太史卜,肯逐渔父醉。
甘葬鱼腹中,怀沙汨罗水。
千秋身后名,芬馥同茝芷。
夫岂椒兰徒,据势长不死。
私试策问 其一 楚词与后世(七)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八、《莲峰集》卷四
楚屈原述《离骚》,为《九歌》、《九章》,赴河而死。
其徒宋玉和之,又为《九辨》。
自是文人才士依仿焉。
又如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辨》,崔骃作《七依》,曹植作《七启》,张华作《七命》。
唐兴,作者尤多。
或者以此曹区区之文,冀其有致身之阶,果其然耶?
请折衷为之说。
夫待人以必能者,不能则丧气;
倚事之必集者,不集则挫心。
士之怀奇抱策,出而佐时,必期得君以展尽其底蕴,而上赴功名之会矣。
岂意中遭挠败,而功名不克就,此固丧气挫心,而忧愤怨刺之言所以发舒于外,而不顾死亡之祸也。
楚屈原三闾大夫,因罹谗毁,流放江湖,乃述《离骚》,为《九歌》、《九章》,援天引圣而卒不见省,遂赴河而死,其亦蹈此者欤!
屈原者可谓浅中浮外,而不知大体者也。
盖为臣之道莫善于全节,而次之以全身。
苟道不足以正君,智不足以弭乱,谏不行,言不听,则继之以死,故甘斧锧,安鼎镬而不悔者,冀以区区之身一悟主上而纳之于善,如龙逄以之死夏,比干以之死商也。
脱或不幸,忠谋而君不从,正谏而主不信,以独见之明而知祸乱之不救,杀身之无益,则超然远去,虽高爵重禄亦不足以系其心而介其意,姑全其身以没于世,如微子以之去商,百里奚以之去虞也。
屈原者,其亦知此乎?
奈何不知出此,而乃蔽于待人以必能,倚事之必集,而卒于不遇,遂丧气挫心以发其怨愤之言,而为《离骚》之文,以葬于江鱼之腹。
呜呼,使屈原而稍知全其身以没于世,则必不忍为此。
及夫其身既没,其后宋玉从而和之,又作《九辩》,自是文人才士依仿为文,如枚乘作《七发》,张衡作《七辩》,崔骃作《七依》,曹植作《七启》,张华作《七命》,以至唐兴,作者尤多,皆愿附于《离骚》之间,遂谓之《楚辞》,是皆不能自用其才,而乃甘为忧愤怨刺之言以讥讽于时。
不然贾谊何以少年属文于郡中,自负为王者之佐,而亦不能自用其才,一以不遇,过湘为赋以屈原,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其亦屈原之徒有以激之欤!
吁,后之为国家者,其于忠义之士,名节之流,当在屈己礼遇,虚心优容,使引鉴皆明目,临池无洗耳。
若然,则变故之世,颠沛之时,尚冀其有回天之力,复国之勋,况兴平之际,治安之朝,何其不能成功乎!
杂咏一百首 其四 屈原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豪韵
芈姓且为虏,累臣安所逃。
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先贤八咏 其一 三闾纫兰 南宋 · 姚勉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三闾纫佩秋,志在公子
荃不察予衷,江干泪潺湲。
寄题程氏菊庄 其一 屈平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白贲黄中自不群,冷霜凉露伴灵均
集芳尚恨椒兰变,何况夭桃俗李春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七 修禊(在岘山王子年拾遗记云江汉之人思周昭王至春上巳祓禊集王祠下如屈原故事)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相唤相呼上巳游,国人无日不思周
近来烽火遭三月,那得闲杯逐水流。
襄阳咏史 其三十 沧浪歌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之鼓枻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
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衙。
读史十首 其四 屈原 明 · 童轩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贝锦生谗自古然,但将心事付苍天。
何须葬入江鱼腹,湘水无情肯见怜。
感怀五首 其一 屈平 明 · 金时习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一
湘江如练月如盘,遥想灵均意不阑。
雨过平洲芳杜若,风来别岸泛崇兰。
江南日暮思公子,北云遮怨上官
今古疾贤如此耳,不堪搔首涕汍澜。
咏三谏臣 其二 屈原 明 · 金时习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二
湘江千古吊幽魂,憔悴行吟为底冤。
若使先生遭盛世,汨罗应欠断肠猿
怀古三叹 其一 屈原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七部
龙舟与角黍,天下屈原
不知自沉后,能使君心悛。
徒以扬之过,离骚为世传。
宣圣昔去鲁,微罪兆其端。
贵戚不易位,龙蛇洞庭渊。
老死需追召,仁义为两全。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一 屈大夫 明 · 孙承恩
薰莸殊器,泾渭异途。
以子洁修,岂容群污。
义合有权,子弗忍恝。
此志皎然,争光日月。
续咏史诗一百五十首 其六 渔父亭(亭在沧浪水楚屈原既放于江潭渔父见之曰云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明 · 钱子义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三华集卷七
空亭憀落倚江云,濯足沧浪春水浑。
渔父不来天欲暝,一樽归酹独醒魂。
拟咏史四十首 其三 屈原(戊戌) 明 · 沈彦光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渔村集卷之十归田录
菊英犹足饱三闾,色悴形枯更笑渠。
山北山南元自在,不须容易葬江鱼。
咏史十首 其三 屈原 明 · 佘翔
 押先韵
三闾不可作,九歌有遗编。
伊昔仕宗国,岂不炳几先。
青蝇一坠耳,明月亦弃捐。
离骚空缱绻,利口急相煎。
娥眉嫉众女,萧艾茂兰荃。
侘傺古如此,非今独怃然。
史记三十六首 其二十 屈原 明 · 郑学醇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枫树潇潇汩水深,宗臣眷顾意何深。
强秦反覆重诒楚,谋国何人竭寸心。
读史述 其四 屈平 明 · 魏学洢
 押阳韵 出处:茅檐集卷三
洛阳年少,投文吊沅湘
悯累堙郁志,讯累远自藏。
谣诼虽蔽明,美人安可忘。
苟能历九州,故都可徜徉。
嘿嘿不忍去,抱此九回肠
骚人恨无限,千载为悲伤。
集雅诗二十首 其五 屈原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屋韵
《楚辞》前无古,后无今。眉山知其文矣。屈原之忠,忠而过;屈原之过,过于忠。紫阳知其人矣。予将读其书而论其世:行比伯夷,置以为像;知死不让,将以为类。君子哉!以人治人,匪独天性然也。若夫《诗》亡《骚》作,后人取而经之。《骚》曷为不可经?《诗》幸而及删,列为五;骚,不幸而不及删,放而孤行,孤行独寿,无古无今,信夫!而或者曰“变风之遗,词赋之祖”,犹未离乎蠡管之见也。彼谏怀叹思,无疾痛而强呻吟,三闾之隶役所羞道。其高阳之苗裔,屈氏之云仍哉!
博闻强志者,此惟天地腹。
国人莫我知,乃以骚当哭。
谁解泽丘弦,仍取嶰溪竹。
流悲二千年,尽染灵均牍。
骚留日月悬,骚没古今覆。
孤臣抆泪吟,放子闻声蹙。
是以君子心,时开大雅目。
流涕想其人,痛饮安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