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刘府君神道碑铭 中唐 · 裴度
押职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
公讳太真。字仲适。族彭城。晋永嘉末。衣冠南渡。遂为金陵人。一代祖悱。隋伏波将军桂阳太守。高祖关。皇襄州别驾。曾祖轸。皇沂州刺史。祖际。皇洪州录事参军。考若筠。皇赠谏议大夫。蹈道轻世。为儒澡身。庆流后昆。追荣幽壤。公十有五而志于学。弱冠以行义修洁。词藻瑰异。名声藉甚于诸公间。当时文士兰陵萧茂挺。才高意广。诱接甚寡。一见公。便延之座右。以孔门高第。不在兹乎。天宝中。与伯氏太冲迭升太常第。议者荣之。属被虐虏包祸。中原俶扰。潜心坟素。退迹村庐。乐以忘贫。安乎终养。至广德二年。江淮宣慰使御史大夫李公季卿荐授左卫兵曹。永泰二年。河内副元帅太尉李公弼闻风加礼。致望参赞。除大理评事。辟书诏命。謺至里门。初感招弓之遇。犹怀捧檄之惠。及溯淮而北。稍远家庭。以干戈未弭。乱离斯瘼。倘贻忧于一夕。又焉用乎三牲。乃飞咫尺之书。布方寸之心。而理归棹。李公初甚迟之。迄用嗟悼。谏议府君尝被热疾而为疽。医者之言。手不可触。公乃自吮。至于良巳。则刘瓛之药渍指伤。胡可比也。后因与元兄营甘鲜之膳。自城邑而归。未至所舍。而遇曛黑。则有偷者。引弓遮道。公遽告之名居。且曰。身惟所取。无害吾兄。盗者乃愕然自失曰。不谓是刘家兄弟。乃惭而退。则赵孝之争死让生。不是过也。故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浙西观察使御史大夫李公栖筠闻之。表为常熟令。公以为入则安亲。出则养人。斯可矣。既到官。不逾岁而一邑自化。未几。再罹家祸。乌鸟之叹若此。齐斩之哀何极。除服。浙东观察使陈少游虚右职而勤请焉。公以陈之镇宣城也。实厚于谏议府君。岁时礼遗。不绝于道。乃从之。奏授监察御史。及陈之移镇扬州。又为节度判官。再迁至侍御史。正违理烦。不负知者。德宗皇帝即位。徵拜起居郎。载笔丹陛。休风蔼然。改尚书司勋员外郎。寻转吏部员外郎。综覈流品。练达程式。藏奸立见。析滞如流。名著南宫。望归西掖。迁驾部郎中知制诰。焕发人文。昭宣帝命。典谟载晖于紫闼。讽议独立于清朝。以称职赐绯鱼袋。建中四年夏正授中书舍人。是冬狂寇窃发。乘舆薄狩。奔走陪扈。遑恤其家。兴元反正。拜工部侍郎。属两河兵旱。徭费骚然。慎选名臣。往劳来之。乃召入内殿。亲承中旨。德宗嘉之。遂赐金紫。充河东泽潞恒冀易定等道赈给宣慰使。是行也。将之明之。阴雨膏之。与山甫召伯。同具歌诗矣。贞元元年转刑部侍郎。详刑议狱。无复烦累。改秘书监。遗编脱。有以刊正。三年拜礼部侍郎。天下宾王之士。尚实远名者窃相贺矣。秉公心而排群议。履正道而杜私门。以为耸善兴能。试言考艺。若求虚誉。护小嫌。是全身之计。非取士之方也。乃贬抑浮伪。仍岁不回。适值时栋变更。朝柄夺移。怒不在公。而及于公矣。遂因嚣嚣之口。成是贝锦。出为信州刺史。求仁得仁。不以屑意。则下惠焉往而不黜。子文三巳而无愠者。于是信焉。亦既按部。风行化洽。劳罢者息。离散者来。易政成。剽轻俗革。官刑不用。阖境熙熙。呜呼。黄霸未徵于颍川。贾谊不闻于宣室。移疾去郡。以贞元八年三月八日。薨于馀干县之旅馆。春秋六十八。朝廷遂亡其宿重。士子俄失于津涂。故哭于寝丧于心者。寄声相吊。其恸也极。嗣子讽。祇服严训。可谓成人。衔哀致毁。几于越礼。以言归兆域。未叶蓍龟。权窆于丹阳县之别墅。至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九日。方从理命。克葬于宣城郡溧水县方墟之古原。夫人赵郡郡君李氏。皇许州刺史崇俭之孙。皇申州罗山县令遐之女。昔之嫔则。今也母仪。以讽从事于浙东连帅府。授试金吾卫仓曹参军。学由断织。禄可供赡。不幸又夭。谓之何哉。孤孙曰祐。仅毁齿矣。夫人抚视而哭无时。非不知短长之命也。其所哭者。公之谮愬。巳消于晛见。公之徽烈。将示于来裔。而高碑未刻。良允继没。于是门生之在朝廷者。谏议大夫杜羔。中书舍人裴度。起居舍人卢士玫。殿中侍御史李修。光禄少卿卢长卿。右司郎中韦乾度。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在藩牧者。浙东观察都团练使御史中丞李逊。黔中观察经略使御史中丞李道古。泽州刺史御史中丞卢顼。嘉州刺史王良士。复州刺史郑群。沔州刺史严公弼。慈州刺史刘元鼎。其在幕府者。侍御史田伯。殿中侍御史卢璠马逢。监察御史冯鲁杨巨源。其在畿者。栎阳令麻仲容。蓝田丞崔立之。盩厔尉曲澹等。咸怀赏鉴。自悼遗阙。以为沂川表德。鲁□生徒。岘首铭□荆州僚吏。况公忘家体国。正心诚意。历位崇显。而惟欲下人。应事该明。而未尝矜巳。虚和善守。廉俭好施。至于开诱后学。旌别群才。时皆见其奖之之过也。而莫知其辨之之精也。故始异论。终共称。其为实乎。观于今可知矣。其为名乎。传于后可必矣。若不升台座。不及期颐。将时邪命邪。岂道至人不至邪。如羔辈。被蒙拔。附丽墙宇。树之贞石。贲此元扃。匪报也。永以为泣拜之所焉尔。铭曰。
行高世兮才经国。学以聚兮文以饰。奉丝纶兮诒楷则。宰宾贡兮宏鉴识。人丑正兮我好直。时风谬兮天听侧。隼为𣄣兮鹏对臆。不俾屏兮长太息。门下诸生愤何极。惟有修业为报德。德之馨兮间谗慝。石之贞兮垂万亿。
大汉英武皇帝新建天龙寺千佛楼碑铭 唐末宋初 · 李恽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
帝宅之西。五里而远。偫山邃谷。延袤萦拥。北自乾坎。南距申酉。苍崖峭壁。怪石灵泉。薜萝荫乳窦以夏寒。丛桂向晴旸而冬绿。涧溜清泚。自激轻音。蔓草芃茸。本无毒螫。洞穴窈窕。烟岚闭亏。隔云闻鸡犬之声。度岭接樵苏之径。大哉。气通斗极。崆峒带多武之乡。地划参墟。晋野乐深思之俗。况乎刑政之经不紊。霸王之器具存。纪都邑即天下之浩穰。养士马即域中之精勇。往者北齐启国。后魏兴邦。虽未臻偃伯之称。且咸正事天之位。时或倦重城之晏处。选面胜之良游。各营避暑之宫。用憩鸣銮之驾。亦犹秦之阿房。晋之虒祁。楚之章华。汉之未央。古基摧搆。往往存焉。年历寖远。率多改作。盖以翼翼都会。豪右富民。因旧图新。增制惟错。于是乎金人塔庙。老氏宫观。星布于岩石矣。懿哉坤维之上。一舍之遥。偫木阴翳。奇峰崷崒。上有平址。东西仅五十步。北倚石壁。有弥勒阁。内设石像。侍立对峙。容旨温□其镌磨之巧。代不能及。昔睿宗皇帝再加添设。功用宛然。次东有池水甚洁。澄湛凝碧。睹之恐耸。国人俨其堂宇。偶以神位。每角亢方中。雷雨未施。即雩祷咸萃矣。驯岭西下□□约三百步。有高寺榜曰天龙。故易义云。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上。天龙之名。固其宜矣。今英武皇帝应千龄之运。居九重之尊。比自舞象执经。齿冑学优于庠序。问安侍膳。□□□□于庭闱。动叶咨询。行符典则。负对日之辩。似不能言。□秤象之智。果而勿伐。肃肃煌煌然。伟量知几。深不可测。立德在间平之右。承家继文武之基。自非道济艰危。孝安宗社。孰能与于此乎。天会中。睿宗皇帝以道(阙十一字)出阁授检校司徒归义府都督。时年尚幼冲。躬亲官次。寡辞敏德。务简刑清。吏不敢欺。府无留事。尝以公退休暇。与叔季诸王。方驾接轸。礼谒精蓝。一岁之中。□□□数上独于东序愬观音像一堂。其内幡花鬘盖供饰之用。靡不严洁。于兹日新。每具斋祷。罔不乾乾惕惕。潜发明诚。所志者。延鸿祚于邦家。弭灾氛于区宇。因心爱敬。不忘斯须。□□甚嘉偫论归美。攸是罢解公府。特恩加检校太保。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充大内都点检。贞干服勤。中外严敕。宣威敬事。动叶圣谟。及皇帝践阼。加□□太师行太原尹。阶勋爵邑。悉称公台。寻领侍卫亲军事。未几。值仓卒之变。震骇非常。上独执雄断。入平内难。时戊辰秋九月。嗣升宸极。立定倾危。赫然大□垂裕终古。自是□□洁念。恒切归依。每届良辰。必亲行幸。至壬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有司于大殿后正面造重楼五间。寻遣良冶铸贤劫自拘留孙如来已降铁佛千尊。□范金审像□□容光相圆明等无差别。如是匀分龛室。各安上级。时诏宣徽北院使永清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范超自始监修。应期成就。基砌柱础。广槛飞甍。丹彩相望。□□□□巍乎窗扉下瞰于云端。栋宇勃兴于地表。金炉晓炷。惟闻薝卜之香。玉磬晨鸣。不假莲花之漏。议者曰。树超世之果。图不朽之功。必依惟睿之谋。宜享终天之禄。岂比夫望祭□□□□□祷之宫。驾骋瑶池。徒纵盘游之乐者哉。上御宇之八年乙亥岁。天赞皇帝。义敦天性。礼叶彝章。洎春末夏初。累飞诏示。必以备物典册。将加徽号洪名。□□君亲之恩。敬修迎受之礼。至夏六月十六日。果降贵近昭宣□容寻于正殿□□英武皇帝兼颁龙衣玉带。驷马雕鞍。别赐神旗鼓吹。殊私异将□□□□□众心悦随。偫后称庆。宝函金简。扬命舜命禹之书。驭朽持盈。尽为子为臣之敬。礼之大者。帝载无穷。先是英武皇帝以今岁摄提建月青风□□□□□升寒气将退。严整仪卫。亲率公卿。驾苍虬之骙骙。衣赭袍之熠熠。云韶寅导和乐□□□□□曲之居误届初禅之境。臣幸陪天仗。亲奉德音。既成□福□□□□□□之佑遽兹承诏。俾志胜缘。将纪洪猷。潜思秘祝。所冀龙华会上。侧聆善嘱之言。星宿劫中。遍睹青莲之相。欢心有待。谨作铭云。
觉皇递兴,大教垂世。
成位有期,坏空相继。
大哉贤劫,千佛重光。
六度万行,轨躅相望。
浩劫迢遥,一念可摄。
勿谓难逢,声尘相接。
惟彼陶唐,上列参墟。
莓莓沃野,煌煌帝居。
天启亨会,神输瑞图。
英武定难,后来其苏。
圣人有作,抚宁邦域。
治民事天,允釐庶绩。
金像玉楼,伊帝之力。
普济苍生,永尊皇极。
瑞粟歌 明初 · 刘琏
臣闻洪濛判而三才之道立,圣人出而天地之功成,此古今不易之理也。钦惟皇上奋兴农亩,君临天下,由武功而致文治,自有载籍以来不能多见也。至于躬览庶务,纤微必求其要领,教诲臣下必本乎道德仁义,虽劳弗倦,是以皇天上帝欣得圣人,克受明命以昭宣其德,每于政事得失之际,必显示其情而告诫焉。去年秋九月,星象示异。皇上惕若恐惧,乾乾靡宁,日新厥德,以格天心。故两浙虽被水潦而其民不敢为奸,京师土木并兴而众庶乐趋其事,海内清宁,雨旸时若,和气凝结,毓为嘉祥,乃洪武十年七月,有瑞粟生圜丘,署近臣拔取以进,一茎两穗者十有馀本,一穗两岐者数本。臣谨按:纬书曰“王者德浃于地则嘉禾生”,又曰“璇星得则嘉禾液”。兹非皇上敬天之至,上帝降鉴之隆,人事理而天道应之验欤?臣琏目睹盛事,喜不能已,谨献歌一首,以寓蝼蚁之忱云。歌曰 :
秋气佳节兮万宝告成。
和风扬飙兮甘雨夜零。
风不鸣条兮雨不破块,皇天降福兮嘉祥以生。
维兹粟之茂实兮秀彼圆丘,异颖同茎兮琼粰翠英。
被沆瀣之华滋兮承日月之光精。
猗丰年之兆兮此其有徵。
昭圣皇之神德兮溥恩泽于遐荒。
握乾符而驭坤灵兮统百职之明良。
圣子神孙兮聿遵厥绪,于千万年兮福寿无疆。
唐二十帝(高祖以戊寅受隋禅,在位九年。传太宗,二十三年。高宗,二十四年。武氏废中宗,僭位二十一年。中宗复位,六年,韦后弑之。睿宗,二年。传玄宗,四十四年。奔蜀,传肃宗,六年。代宗,十七年。德宗,三十五年。顺宗,一年。传宪宗,十五年,被弑。穆宗,四年。敬宗,二年,被弑。文宗,十四年。武宗,六年。宣宗,十三年。懿宗,十四年。僖宗,十五年。昭宗,十六年,朱全忠弑之。昭宣帝,三年,丁卯为梁所篡弑。共二百九十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阳韵
隋室分崩,李渊奋迹。太原六年之间,化家为国。成功之速,以世民为之子也。然而淫污宫掖,称臣突厥。身立代王,从而废之。是以传世无正家之法,戎夷多猾夏之横,其繇来者渐矣。首建大谋,削平海内。非命世之英主,何以令宇宙推服?乃曰“建成年长,吾不忍夺”。卒使其伏兵玄武,蹀血禁门。六月四日之事,孰为为之?而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乎?显德承祚,如日方升。二十三年之贞观,百善俱举。近古稀,闻虽惭德,犹有善道不终。然能置十思于几案,以比弦韦;列十渐于屏障,使万世知君臣之义。闻过必改,可以为难矣。雉奴虽懦,亦守文良主也。聚麀罔讳,而二圣垂帘,二子卒废。武氏覆唐而为周,天下以男而事女。向非狄、张浴日之功,房州帝子能复见天日乎?妩媚声阑,桑条继作。神龙凶焰,不为点筹愚夫、和事天子而稍贷。迨天星如雪,二氏胥灭,恬淡相王,甫御少帝之座,卒以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奈何哉!剑腹司钧,赤心终乱。开元以前一玄宗,天宝之末又一玄宗矣。安史继逆,天下掀然。灵武收京,上皇回轸。兴复之势,盖基于此。惜乎巨柄下移,丘夷渊实。上不保其君父,下不保其妻子。则以飞龙小儿为之梗也。代柔德忌,四方胥叛。天生汾阳以造唐家,复生西平以为社稷。顺宗婴疾,传储得子。而剑、浙、淮、淄,所在愯惕。史称刚明果断,有以也。若夫宠信中贵,迷惑方士。中和暴卒,外人莫明。明断者尚若斯,又何疑夫荒纵之恒,蹈辙于金丹;昏童之湛,殒身于灭烛乎?文宗耻为凡主,及甘露之变,愧赧献不如,岂家奴真足制主哉?武宗特达,宣宗明察,故大中之治,继会昌而有光。然而大体未闻,仁恩已绝。懿、僖比迹,内阉外寇共斲唐宗,李氏之亡,于斯而决。二十叶之远条亡一枝,焉可以栖纥干之涷雀?椒殿之弑,乃归于明粹有英气之主。而济阴哀皇,九曲诸子,靡有遗萌也。悲夫,悲夫!
我闻二十君在唐,济世安民独二郎。
化家为国真繇汝,功成破阵本秦王。
太原创迹非玄武,谁将国事委元良。
永徽能绍贞观辙,女主宫中曷自昌。
雉奴安识聚麀耻,妩媚偏饶似虺肠。
五王浴日房州出,双陆宫中和事忙。
天星散落诸韦灭,豫旦初登少帝床。
传储早得开元盛,美化淳风溢万方。
蜜口中书成天宝,赤心阿荦起渔阳。
国家再造繇郭李,中兴肃代岂能当。
德宗三弊终难改,天命宁关术士桑。
堪嗟八党欺瘖予,所恃元和作嗣皇。
殄凶除叛挥霜斧,剑浙淮淄敛镝铓。
金丹遂酿中和逆,穆敬重教河朔亡。
可怜二日移三主,甘露从兹作祸殃。
武宣承绪同英果,国柄依然网在纲。
大中堪咏还堪哭,彼惛谁搆复谁堂。
为懿为僖尔何人,使人朝散而邑荒。
十军阿父群相拥,国老门生独自伤。
黄巢始乱天下裂,朱三盗夥果非尝。
纥干山雀无飞处,虽有昭哀亦槛羊。
晋岐吴蜀空分土,夺天子贼已称梁。
平滇雅三篇 其一 岳湖(逐寇也) 清 · 陈廷敬
四言诗 出处:午亭文编卷一
(臣)廷敬尝诵诗见大小雅六月采芑江汉常武皆言周宣王南征北伐兴治拨乱以定四方平天下之功(臣)尝窃叹以为如诗所载可谓盛哉后读柳宗元平淮雅表言宣王之形容与其辅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直以雅之故也(臣)按宗元意以谓宣王定四方平天下苟非其臣尹吉甫召穆公辈作为雅诗传之于今今虽欲望宣王之形容及其辅佐之盛其道无从而宣王定四方平天下之功亦不能赫赫必传于后世乌虖宣王之功后罕匹矣乃推较往古验之方今功德盛隆迈于周雅而适无有尹吉甫召穆公其人播为声诗彰大其道其何以昭宣治绩丕扬成功传之于后然则雅之作厥义重矣哉(臣)伏见皇上文武神圣天锡智勇光宅天下奠安八荒仁威所加率土内外罔不詟服乃有孽臣潜伏伺衅煽搆祸乱震摇我疆圉俶扰我人民皇上赫然一怒命将授钺顷年以来定秦陇降闽海平两粤收巴蜀天兵所向次第告捷而滇逆窃据南楚实为乱首皇上神机中断指授规略埽清湖湘进克黔南破坚摧险直薄滇城之下师久不解朝旨督进军麾一动氛祲消灭皆由庙堂动罔遗策是以疆场举必有功海外怖骇臣黎欢跃太平之会实当今日(臣)尝计滇逆之兴乱干诛也耗糜帑赋私籍甲兵招纳亡命擅行威福尾大不掉反势已成正如汉削七国唐纵藩镇蚤发则易图优容则难拔故三藩之事圣虑先觉不辞大创之劳永奠万年之治(臣)所谓功德过于宣王而大雅不作不胜惑焉顾朝臣至多岂无尹吉甫召穆公其人者以飏大清之盛美于无穷(臣)独何人敢专斯事然(臣)备员法从尤以文章为职业不得以能薄材谫不足以自效为解谨撰平滇雅三篇再拜以献(臣)廷敬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岳湖洋洋,我武洸洸。
谓南有藩,无敢撼我疆。
岳湖滔滔,我武嚣嚣。
谓南有藩,无敢阚我郊(一章)。
我疆大矣,我圉溢矣。
牙蘖其间,竦棘合猬。
昔我南藩,化为异类(二章)。
帝曰大君,以覆以载。
推食以食,解衣以衣。
迁之善地,勿剪勿拔(三章)。
彼惟狂昏,狡焉生心。
肆为诛首,启戎于南。
如螳奋臂,如蚋决眦。
首仰臆张,如豕斯鸷(四章)。
惟帝咨嗟,惠威是崇。
薄往禽之,孰佐予功。
予矜下民,救此一方。
取其残凶,是类是造。
祃于临冲,楛矢敦弓(五章)。
我弓我矢,靡旌摩垒。
兵无遗镞,耕无失耜。
天堑茫茫,限此江水。
既断其趾,且斩其頍(六章)。
盗负险阻,距趯跃踉。
翾飞饥啸,羽翅以张。
候在太白,占于天狼。
我泾我陇,是震是惊(七章)。
维彼闽粤,波荡海垠。
帝屡下顾,哀此垫昏。
盗往连结,倚以父母。
乃饵乃诱,乃为盗守(八章)。
帝援天矛,铩羽截鳞。
岭海革面,蒙羞来臣。
禽𧇭于威,柔肌于恩。
盗失厥助,飞魄殒命(九章)。
老雄野死,枭雏栖栖。
巢湖饮江,倾摇于波。
尔居臲卼,我步逶迟。
大袒高骧,贼焉遁逃(十章)。
洞庭汤汤,岳阳峨峨。
载驱载驰,爰拔厥家(十一章)。
惟人归德,惟帝之谟。
穷经窟宅,是剪是屠。
我武燀耀,式廓鬼区。
百蛮万国,傒我来苏(十二章)。
按:第八章谓耿尚二逆助吴逆反也。第九章谓三桂既死,贼势渐衰,而我师以神武临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