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观音赞(并引)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全宋文卷一九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兴国浴室院法真大师慧汶,传宝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十六大阿罗汉,左朝散郎集贤校理欧阳棐为其女为轼子妇者舍所服用装新之。轼亦家藏庆州小孟画观世音,舍为中尊,各作赞一首,为亡者追福灭罪。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呼者若自痛,则必不能呼。
若其了不痛,何用呼菩萨。
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又见《东坡禅喜集》卷二。
题远绿亭 元 · 廖大圭
押侵韵
金华閒上人作亭封山绝顶因高而望群山皆来余以远绿名其亭而题其上名取诸唐高僧贯休诗语
新亭始云搆,丛木已森森。
城郭万井喧,翛然此中林。
主人爱嘉客,而我来清唫。
朝阳丽初齐,开户罗数岑。
千里出毫秒,双明洞高深。
岚将宿雨滴,翠与浮云沈。
眉浓有新黛,发沐及未簪。
宛转呈姿媚,顷刻移晴阴。
真观落尘色,爽气开灵襟。
苍烟起华薄,迥见归飞禽。
维兹古皇宅,鄂公旧铺金。
奇踪谅神閟,焕发方自今。
亭亭金华翁,名迹讵足侵。
翠屏澹相对,永日坐鸣琴。
青青亘终古,可比静者心。
崩城操(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琬曰按崔豹云杞梁妻乃杞殖妻妹朝日之所作也殖战死妻哭而城颓遂投淄水死其妹悲之作歌名杞梁妻僧贯休始以筑长城义作辞其辞亦精悍宋吴迈远辈不能及也先生用是义补崩城操
白骨筑长城,长城不可穴。
十日哭长城,长城为我裂,白骨斑斑食红血。
抱骨著心肚,白骨作人语。
君不见淄之水喁喁,至今下有比骨鱼。
二怀诗 其一 其一 玄真子张志和 明 · 胡应麟
二怀者张进士子同姜禅师德隐也一遁于仙一遁于释固荐绅先生所不道然唐婺中诗流自骆丞而下必次及焉即调或卑卑固时代使然矣夫志和浮家霅上而休公驻锡川中盖二君亦非老于婺者岂贤者避地自昔共然将词人多穷迄今尚尔耶夫余亦有远游之思而未得其挫名之术也故于二君咸沾沾有遐慕焉
有唐迄元和,畸流尚不乏。
翩翩玄真子,百代恣渔猎。
雅志游松乔,奇踪轨庄列。
嗒尔柱下言,超然谢津筏。
富贵轻鸿毛,轩冕等澌沫。
一辞世主聘,浮家老苕霅。
光孝寺贯休画罗汉歌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十七
光孝寺罗汉像一幅,相传为贯休画,朱竹垞诗所谓「贯休一十六罗汉,其二乃在南海诃子林。一僧俛首力写经,一僧却立侍巾瓶」者也。按《名画录》,贯休罗汉十六帧,胡貌梵相,曲尽其态。而东坡自海南归,过清远峡宝林寺,作《禅月所画大阿罗汉赞》,则有十八尊者。清远距南海不远,此幅或即宝林寺中物。然以幅中一僧写经、一僧侍立及窗前老猿拱立诸景證之,赞辞无一合者。而王新城《池北偶谈》记顺治末吴人有以贯休画罗汉十八轴来京师,鬻于悯忠寺,价七百金,亦见宋牧仲《筠廊偶笔》。则十八罗汉尚全,无因独遗一幅在南海。又刘侗《帝京景物略》记明万历中,紫柏大师在明因寺夜梦十六僧请挂瓶钵,明日有负巨轴十六来售者,乃贯休所画罗汉,遂重价购之,则十六轴之罗汉亦尚未分散。此幅在光孝寺已数百年,其非明因、悯忠二寺中物,可知也。按张世南《游宦纪闻》谓贯休罗汉自正本外,别有临摹二本。而陆放翁亦以禅月所画十六大阿罗汉像施之法云寺,事载《渭南文集》中。然则宋时已多副墨,即明因、悯忠二寺中所得真赝亦尚未可知,此幅固难定为真迹。然笔法古劲,梵相生动,迥非宋以后人所能。窃意十八幅、十六幅之完好者,或转系临本,而此则真迹中之一也。爰书长句于后。
庞眉梵僧默写经,目光炯炯明于星。
俛首不见唇以下,但见鼻准如胆瓶。
砚旁贝多三五叶,凉风微捲户不扃。
僧雏侍侧露半面,枯槎槁木非人形。
复有老猿耸肩立,想具佛性含惺惺。
风幡堂前一展玩,盎然古色浮窗棂。
年深绢素已黯澹,独馀神采流丹青。
问谁画者禅月师,诗书双绝绘事尤通灵。
我闻师画罗汉一十六,旧在景德寺中联卷轴。
偶然失却第五帧,犹能示梦善女引归椟。
东坡留题宝林寺,真迹更有十八幅。
宾度罗至宾头卢,各系赞辞异标目。
何哉此幅乃独抛落南海滨,翻成无著离天亲。
何不如仙蝶千里归罗浮,神剑一朝合延津。
毋乃杜光庭所笑,数珠落地收无人。
或言云堂院中把笔日,梦中亲见诸应真。
图成法相独缺一,遂貌已像作一尊,此图倘即自写之本身。
人天间隔不能逐队去,孤禅留镇诃林春。
噫嘻乎,从来书画价高等琼玖,巧偷豪夺靡不有。
戴嵩牛图暗换米老笔,右军稧帖掣骗萧翼手。
繄兹粉本八百年,嘉汝僧寮能世守,几与饮光宝衣拘留澡瓶共不朽。
护持好结同龛眠,藏弆莫遣押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