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沁园春1234年6月 南宋 · 王迈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和靖宣政间,不为权臣诎,隐于洛中。及兵起,全家受祸,老先生独以身免。贤者之不出如此。杨龟山屡出,不合又去,未几又出。靖康之变,以谏识大夫从驾入金营。贤者之出,竟如此。谨详二先生出处之节,求质正于西山真先生,遂成此词以呈
人物眇然,蕙兰艾,孰臭孰香。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
杨虽出,又何畀于蔡,何救于章。

公今为尹为杨。
这一着须平心较量。
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
杭州大雪 元初 · 魏初
 押词韵第十八部
至元二十有一年十二月七日杭州大雪明日中丞杨子裕治书侍御史张梦符涌金门登舟谒林和靖太一宫凭栏四望吴山诸峰琼楼玉树上下一色日光皎然不敢正视长时在烟雨空濛中忽睹此晴霁亦奇观也梦符走笔赋长语数韵初不揆度牵强奉次
寸肠不用多蟠结,千计百思徒屑屑。
春风昨夜到梅花,况是西湖好晴雪。
平时走马入燕云,不忆扁舟落江浙。
人生南北亦偶然,造物何尝管调燮。
滴玉零星,一样林逋诗苦冽。
神仙官府小洞天,琴鹤正为我辈设。
酒酣击楫中流,江山逸兴悠然发。
自怜青鬓已如丝,只有丹心犹似铁。
题叶氏四爱堂 元 · 詹厚斋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四
友人叶成甫世家永丰梅林松溪元贞丙申动适彼乐郊之想慕孟氏三迁之风徙居睦乐池头相攸幽胜结庐三间竹树茂美凿池灌园手植莲菊又取濂溪渊明和靖山谷诸老之说揭中堂榜曰四爱以寄四时雅兴清矣哉且以永日且以尽年有以自老矣而数仅中寿二子无翁凯翁皆恂恂善与人交凯游方之外元好脩而文于屋东偏辟小室号半隐面脩竹竹外车马憧憧而嚣尘不到清琴横床儒书堆案不矜名不眩能能其世家而大之者余每过之喜其有隐者趣为之赋小诗
四爱名堂名匪誇,梅兰莲菊当传家。
谁知半隐琴书趣,出色堂前四爱花。
危中书所藏和靖墨迹(有引) 其一 明 · 林弼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和靖先生遁居湖山间意其与方外之游从为多今观中书危公所藏手墨谢简一赠诗一皆与方外者笔力语意清峭雅澹犹可想其为人披玩之馀敬成三绝
旧书迢遰谢相过,何日重来共晤歌。
笼鹤不飞茅屋静,西湖十里月明多。
放鹤亭(并小序) 明 · 杭淮
 押庚韵 出处:双溪集卷六、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八
放鹤亭宋处士林和靖先生之所作也岁久倾圮莫考遗迹今续搆于孤山(缺)
郊原日日春风生,即看卫川花满城
看花泛水醉不已,拄杖时听黄鸟鸣。
吾乡亦有罨画溪,溪水照见游鱼清。
未由濯足放歌去,春去秋来空复情。
竹斋 明 · 陆深
丰城王君鉴之以竹名斋游宦所至辄以竹斋闻盖纪胜也凡胜无常物胜则人附物人胜则物因人仰七政而思舜睹河洛而见禹物之胜也陶靖节和靖人之胜也物胜则重其人人胜则物因之重自古逮今一也之胜自孔门所羡清修节槩之士咸愿附焉鉴之其有取于哉故予为作竹斋
君不见仙尉斋前数竿,劲于龙髯嫩于玉。
向晚冰霜如有情,多时盘箸宁无肉。
一从手种春雨馀,摇动青冥散炎燠。
未论留汗等琬琰,先须截管谐琴筑。
曾闻子猷山阴,何如卫武歌淇澳。
虚斋中含八面凉,恍疑潇湘秋万斛。
轩窗隐映月渐移,枕簟飘萧粉初扑。
堪拟封侯自千亩,正有幽人在空谷。
冻雷惊笋起卧龙,怪石蟠根解群鹿。
绕檐日日报平安,一岁清风三百六。
斋中本是潇洒人,岁寒之交元有神。
当年随计赴上国,尚书宰相俱心亲。
人言松柏并奇操,共爱金玉寻芳邻。
燕京争誇见彷佛,黄金别筑高嶙峋。
剑江回首旧隐地,花县拜命新行春。
朅来小试钓鳌手,东海□袅垂丝纶。
九苞彩凤下览德,千里青云高致身。
仇香枳棘昔同调,蒋诩路今通津
暂将形影照南浦,若比甘棠尤逼真。
我歌竹斋君试听,天子用尔清风尘,会须嶰谷伶伦
送张君归延安 明 · 孙承恩
吾乡杨伯玉先生以直道去国其谪于延安也得人有张君者数以忠言赞不逮洎先生擢守(阙)州取道归宁张君复先生行留吾数日而去呜呼去古既远友道日乖而况于相临势分其情尤疏彼其谄谀求合以售其私则有矣孰能如张君之无所利而忠告者耶视去任之上官如过客则有矣孰能如张君之不忍于别而千里相从耶张君庶几古之义士矣因其行赋此为饯
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
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己许。
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
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
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慇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
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
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
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二首 其一 明 · 沈师昌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十七
悼梅诗为道人作也道人居邑之梅花里即埋玉于此今海内骚人韵士无不知道人产魏水是魏水藉以重也而入其里吊其墓土不掩椁碑鲜全制所创梅花庵填塞墓前庵僧俗气逼人使道人见之必当呕哕遁去余向一再过开士之宅已为狐媚之窟今幸黜去道人始不与摩登伽邻矣余谓宜仿孤山逋翁法绕墓栽梅数十本墓前屋悉为撤去傍搆精庐择诗僧吟诵其中不可则实行禅那又不可则清修居士如曰猪嘶狗嗥无非道韵弃尸裸葬别有家风余言姑置勿论若欲采访隐逸封表丘墓成他日佳话则贱孑自谓如上所陈足备邑乘补遗梅老有灵故当赏此
胜国名流四大家,迂痴樵客及梅花
黄金不惜收残墨,白社何曾护半跏。
题斜川庄帖 明 · 柳根
 押尤韵 出处:西坰诗集卷之一
司马长卿蔺相如名相如顾元叹蔡邕名雍后汉朱张者字孙卿。许暹字颜回。夫以前人名若字为己名字。斯岂非见慕之深而然耶。晋之谢太傅字曰安石宋之王荆公。名即安石谢傅金陵有墩。曰谢公墩荆公尝有诗曰。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议者遂以争墩病荆公。无乃过乎。荆公生虽晚。自处甚高。初未必心慕谢傅。而以其字自为名也。其曰我名公字偶相同则可见矣。以今观之。身老还乡。闲中有诗。殆出于漫兴。未知果与谢公争名于数百载之上乎。徒以荆公执偏见。乃与元祐诸贤争新法。世以公为喜争。读其诗者曰。君子无所争。今曰墩属我。非争也欤。其亦自取之也耶。噫。古人尚有以他人名字为己名字者吾所居之地。适与昔贤所游之地同其名。而地之相去。不啻万里。人之相望。又过千载。则慕古人而不可见。和古人卷中之诗以寓遐想。诚有不能已。又何以半山争墩之故。而遂辍我平生景仰之心哉。李君景严字子陵。是固慕古人之为者也。今有斜川庄八景图。录陶靖节集中游斜川序若诗。白其大人五峰公和其诗。并为序识其实。李君持是帖要余续貂。余老矣。诚未能出一言以塞盛意。第念余于湖西有一丘。曰孤山诏使兰嵎朱公南海公暨极峰熊公。为余皆有诗有记。至比西湖之孤山。余固有愧于林和靖多矣。今寓目斯图。不得不兴怀。遂略书所感者而和其诗。诗曰。
劳生为物役,抵死无时休。
名山谁图画,雅意在卧游。
君居龙门洞,俯瞰斜川流。
寻壑伴青松,沿江随白鸥
四时饶佳兴,万象来林丘。
选胜虽止八,何物非吾俦。
鱼乐真相忘,鸟鸣若交酬。
昔贤游赏地,风烟似此不。
三径聊自适,一瓢宁足忧。
惟当乐天命,此外宜无求。
集雅诗二十首 其十七 魏野林逋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虞韵
《宋史》称,祥符四年,召陜州隐士魏野不至。五年,赐杭州隐士林逋粟帛。何以书予之也?之为隐也,名如其实矣。不求闻达,居陜之东郊,为诗精苦。真宗汾阴还,次陜州,遣希召之,不起,命工图其所居观之。力学好古,不趋荣利,衣食不足,晏如也。结庐西湖之孤山,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以粟帛。将死,赋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赐号和靖先生。予观二隐之意,皆有大不足于当年者。自王钦若导封禅,捏天书,鸱尾曳帛,神人梦言,从兹金匮之盛,天言也。玉清之作,天应也。泰山之封,社首之禅,汾阴之祭,天事也。以至野鸡山鹿,并形奏章;秋旱冬雷,率皆称庆。土木不息,饥馑荐臻。观二隐之寓言长往,孙奭之十事疏陈,易地则皆然矣。否则,欣一命而辄起,东封西祀,日置长安之田;希上旨而趋荣,依类颂言,尚希身后之宠。北山之移,能为东郊西湖。假乎野人,虽生不为种放逋客,虽死不为相如。此二隐者,不第独善其身,而思默悟其主者也。
陜州隐士野,杭州隐士逋。
野人不求达,逋客不荣趋。
野居傍东郊,逋薮结西湖。
精苦诗常有,封禅书本无。
野人召不起,野居天子图。
逋客闻其名,逋薮山不孤。
同时称二隐,百世起诸懦。
如何种左谏,东西日在涂。
渔家傲 清 · 徐釚
 押屑韵
乙卯五日,泛舟西湖,午风酣畅,画舫笙歌,湖山环绕,冶湄大令载酒放鹤亭边,其弟中溪子偶寻小青墓不得,微吟「消魂一半是孤山」之句,余信口足成之云:「青青芳草瘗红颜,愁对双峰似翠鬟。多少西陵松柏路,消魂一半是孤山。」相与拍浮叫绝。酒痕墨沈,几污衫袖。酒半小憩处 士祠中,分韵赋《渔家傲》一阕,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去,逋仙有灵,亦应呼梅妻鹤子,共伴香魂于暮烟衰草之际也。
艾虎钗苻悬百结。
兰桡重汎菖蒲节
影漾湖心清又彻。
无休歇。
子规枝上声声血。

瘗玉埋香魂断绝。
银涛江上空呜咽。
莫把灵均閒话说。
春纤捏。
半湾逻逤沉檀屑。
养閒堂梦梅诗(二首○并序) 其一 清 · 赵裕寿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一
养閒先生。燕处超然。于一切世味无所嗜。独不能一日无。如王子猷之此君。名品四五盆。错列几案间。国香清韵。相配而为得意友。白首耐久。共冷澹生活者。又是妻梅林处士之一生也。今七十五岁之秋。示疾颇危厉。梦中半体忽枯梗如木。婆娑一老梅树也。因得两句语曰悄然孤坐诗翁骨。半作枯梅未发花。既觉意恶之。语侍疾者曰此梦甚异。吾殆不起。于是疾乎。闻者皆忧。余独解之曰是为疾将瘳而神告之也。凡之古者。其寿多百许岁。皴皮朽身。不直樵爨。而荣华之意。未尝阏息于其间。则先生之梦化是木。非恶兆也。先生之疾虽病矣。安知夫一线起色。不动于柴立绵缀之中耶。又诗中未字。于字义为有待。非了语也。花未发者。时到便发。则先生之疾。亦有待而苏矣。居有间。病果良已。入冬顿健。能对花进五六蕉叶。吾言果符。而梦亦灵怪矣哉。呜呼。梦幻不定。物化无方。先生之梦。不为为李凡他卉木。而必化是者。庸讵非夙好之笃。而相饫之久者耶。然则渊明斯立茂叔亦尝梦为莲耶。吾将梦三子者而问诸。
诗翁宴坐处,侍者缟衣笄。
南郭虽无耦,西湖自有妻。
魔应花着榻,心已絮粘泥。
若比冰清老,差韵格低。
挂月亭诗(并序。)己酉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二十
予既为彭君题苏墩字于石,彭君复小亭求扁,因取坡公《往筠州道中》「微月挂乔木」之句以名之。
风露娟娟野竹疏,一痕微月吐匡庐
瑞昌瀼水长怀处,甲子元丰首夏初。
玉峡飞桥人宛在,金山生魄句何如。
欲呼留带绵津客,来證空岩点叶书坡公金山诗》「是时江月初生魄」,旧注皆引《尚书》「哉生魄」,未之详也。方纲援《乡饮酒》「三让」句以补之。今考先生过此在元丰七年四月初也。)
酬曾若梅花诗韵 其一 清 · 李德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青庄馆全书卷之二婴处诗稿
梅花诗。自阴,何以来。盖亦难矣。唐惟号称诗国。而杜甫齐己数子而已。夫梅诗。滥觞于赵宋。而林君复以外。仆未知也。况吾辈哉。今既咏十许首。刬其半。犹卑卑也。老聃氏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仆之诗。用此法宜哉。
迥拔澄明凛劲姿,花中御史铁冠危。
夜来生白灯相守,天下先春蝶未知。
乍露真机通雪好,尽藏清气晦根宜。
君能折赠城西否,数朵横斜鬓插之。
沁园春 清 · 吴藻
 押词韵第十一部
新安齐梅麓先生性爱,得林处士像一帧,忽悟为前身小影,因颜之曰梅花居士图,属题此解。
归去来兮仙吏蓬莱,三年宦成。
种梅绕屋,前身君复,看云出岫,此日渊明
香作因缘,月参色相,展卷春风误影形。
翻然悟,记水边篱落,雪后园亭。

移家合住西泠。
莫忘却孤山一角青。
有当时竹阁,仍容高士,而今仙鹤,解识先生
七百年馀,大千境里,总与疏花结淡盟。
能来否,向白沙堤畔,重筑诗城。
林和靖像砚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押庚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戊集
方石而凹,右侧有题识云:「殿直丁君自沂适闽,舣舟惠顾,晤语未几,即出砚相赠,且以拙诗为索。勉书数章,少塞好事之意,然受此有愧,谨识砚端以记弗谖耳。咸平五年,岁在壬寅,夏五月林逋记。」砚背有和靖小像,左侧八分书云:「富平李因笃藏。」砚匣盖刻潘次耕行书题字。近年乡人倪署正某得之厂肆,今归广东长宁蜀人叶大起。
达人鲜所顾,独喜翰墨名。
逋翁去千载,世事无一婴。
眷属托梅鹤,下此况益轻。
摩挲有此砚,爱之如琼英。
铭识题岁月,纪元五咸平
且勒巾服像,苍然须眉清。
得非手雕刻,山骨临寒泓。
殿直尔何幸,留诒付佳评。
所重岂一砚,石友期坚贞。
想见西湖边,宾主相将迎。
扁舟舣堤下,澹与溪烟横。
梅阴正如幄,雨外斜阳生。
屐齿破山绿,藓径导鹤行。
茶烟出竹屋,微闻哦诗声。
汲泉还注砚,脱手新篇成。
偶然记踪迹,弥见高人情。
次晚契梅韵(并小序) 晚清 · 宋秉珣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友人李恭基以其王考稽栖公晚契帖示余。余颒而读了。宛然清馥。袭人襟裾。夫之为物。洁而不垢。馨且超类。古之君子多爱之。以花中称焉。窃念稽栖公之清修孤标。可比于。则于荆榛中阅几风霜。而不为樵斧所戕。待遇公而得移名园。岂非有相感者哉。公日逍遥其下。托晚契费閒哦。虽和靖之操。广平之赋。当让一头地矣。公没后犹不毁。孝子顺孙。继守馀芬。自山北而南。南而复北。随所寓而相携。因作传家旧物。是亦可歆也。谨步原韵一页。以污帖尾。
杈桠一树雪毰堆,尘眼谁知棘底
幸遇同心真契托,好将馀馥特区开。
蜀楼吹篴须休道,殷鼎和羹岂乏才。
更有平泉佳子弟,葆藏不使化翁猜。
磺溪三高士(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隐者林先生 其三 隐者林先生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押真韵 出处:此诗收于陈肇兴《陶村诗稿》卷二,乙卯年(1855)作品。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
名、字、里各不传。施家筑八保圳,累年不成,先生授以方略;功成,谢以千金,不受。问其名,曰:「呼林先生可矣」。今浊水圳头有先生祠,盖比之西湖林处士云。
先生无名字,不知何许人。
折苇渡沧海,信脚行阳春。
当时富民侯,延座列上宾。
筑堤兴水利,指授如有神。
功成不受赏,长揖辞金银。
问名嗒然笑,再问言津津。
天地我父母,埏垓我乡邻。
不夷又不惠,能屈亦能伸。
五柳非吾徒,甪里非吾身。
孤山梅花婿,乃我有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