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歌 东汉 · 崔骃
骃作北巡颂。系此。
皇皇太上湛恩笃兮,庶见我王咸思觌兮。
仁爱纷纭德优渥兮,滂霈群生泽淋漉兮。
惠我无疆承天祉兮,流衍万昆长无已兮(○文馆词林三百四十六。)。
大将军西征赋 东汉 · 崔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四
主簿骃言:愚闻昔在上世,义兵所克,工歌其诗,具陈其颂,书之庸器,列在明堂,所以显武功也。
于是袭孟秋而西征,跨雍梁而远踪,陟陇阻之峻城,升天梯以高翔。旗旐翼如游风,羽毛纷其覆云,金光皓以夺日,武鼓铿而雷震(《艺文类聚》五十九)。
七谟 其一 西晋 · 傅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六
昔枚乘作《七发》,而属文之士若傅毅、刘广世、崔骃、李尤、桓麟、崔琦、刘梁、桓彬之徒,承其流而作之者纷焉,《七激》《七兴》《七依》《七款》《七说》《七蠲》《七举》《七设》之篇,于是通儒大才马季长、张平子亦引其源而广之,马作《七厉》,张造《七辨》,或以恢大道而导幽滞,或以黜瑰奓而托讽咏,扬辉播烈,垂于后世者,凡十有余篇。自大魏英贤迭作,有陈王《七启》,王氏《七释》,杨氏《七训》,刘氏《七华》,从父侍中《七诲》,并陵前而邈后,扬清风于儒林,亦数篇焉。世之贤明,多称《七激》工,余以为未心善也,《七辨》似也。非张氏至思,比之《七激》,未为劣也。《七释》佥曰「妙哉」,吾无间矣。若《七依》之卓轹一致,《七辨》之缠绵精巧,《七启》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艺文类聚》五十七,《御览》五百九十)
辩论锋起,探虎摩龙(《御览》四百六十四)。
七启八首 其一 曹魏 · 曹植
出处:文选卷三十四
昔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崔骃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之焉,遂作七启。并命王粲作焉。
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轻禄慠贵,与物无营。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于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于是镜机子闻而将往说焉。驾超野之驷。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遂届玄微子之所居。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溪,对芳林。冠皮弁,被文裘。出山岫之潜穴,倚峻崖而嬉游。志飘飖焉,峣峣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若将飞而未逝,若举翼而中留。于是镜机子攀葛藟而登,距岩而立,顺风而称曰:「予闻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今吾子弃道艺之华,遗仁义之英。耗精神乎虚廓,废人事之纪经。譬若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未之思乎,何所规之不通也」?玄微子俯而应之曰:「嘻,有是言乎!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万物纷错,与道俱隆。盖有形必朽,有迹必穷。芒芒元气,谁知其终?名秽我身,位累我躬。窃慕古人之所志,仰老庄之遗风。假灵龟以托喻,宁掉尾于涂中」。
唐故朝请大夫吏部郎中上柱国高都公杨府君碑铭 唐 · 席豫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五
夫灵镇三峰。倚京师而西峙。荣河一曲。抱华阴而东注。故川岳气交。云雨时出。感降才杰。纷纶元勋。冠世为强家。宅滋沃土者。其惟宏农杨氏焉。曰我伯允。厥自唐叔。关中相府。乘朱轮者十人。洛下儒门。登衮职者四代。庆灵不陨。以生我高都公。公讳仲宣。字蔓。后汉太尉震之二十代孙也。自高祖至于大父。并名播海内。迹存朝端。旧史前碑。其详之矣。烈考皇孙刑部尚书魏国忠公元炎。属奸臣擅命。明辟应期。功济中兴。安刘氏者周勃。礼优归老。论叔向者祁奚。出处全身。忠贞尽节。公即尚书府君之第三子也。粤在幼龄。夙有至性。事魏公莒国夫人以孝闻。宗族推称。州闾籍甚。清真迈俗。秀楚不偫。气和可亲。色厉难犯。言必合礼。动不违仁。集七略之书。名高汉阁。作三都之赋。价重洛城。未弱冠。以通经为修文生。授右千牛。光朝选也。秩满。补太庙丞。以亲累出为蕲州司户参军。属先尚书辞满告归。公罢官就养。颍曲别业。地连嵩高。邱中有华。孝子洁白之兴。川上有水。渔父沧浪之歌。温凊获申。隐沦兼遂。横为酷吏王勖所诬陷。贬授雟州台登县尉。剑南节度使益府长史韦抗奏公为管记。飞书之急。倚马立成。寻有诏停官归侍。俄丁尚书府君忧。鞠凶而降。哀毁骨立。殆不胜丧。取全于礼。服阕。从常调。吏部侍郎魏奉古。早以文伯期于王佐。乃授河南府河阳县尉。寻应藻思清华举。今上亲试。对策甲科。除蒲州司法参军。丁莒国夫人忧。杖而后起。公居魏公之丧也。服阕不仕。为叔父瑶所敦逼。不获巳而应命。其年糊名考判。公居上等。乃擢拜监察御史。獬豸之角。初见触邪。鸡栖之车。还闻嫉恶。坐刚直出为汾州孝义县令。前宰无良。下氓失业。稼穑之地。半为荒畴。桑榆之人。多在逋薮。公晓喻归本。流亡尽复。既富而教。厥土有年。故得雉驯郊田。鸾降庭树。刺史萧恕乃图画其像。邮传以闻。天恩畴庸。玺书褒美。乃除华州下邽县令。辞疾罢职。求归养闲。无何。除河南巩县令。所历为政。有逾于前。寻迁礼部员外郎。历左司员外郎。春官之属。以和神人。左辖之佐。以正纲纪。乃转吏部员外郎。九品之曹。一台之剧。有簿书以旌淑慝。择刀笔以决否臧。于是乎以公灭私。秉心匪石。剖疑析滞。挥翰如流。选部以清。繄公是赖。寻迁本司郎中。乃统胥徒。是称小选。峻以风检。请托不行。绝其关梁。侥倖自息。若乃见理之速。持事之坚。虽有贲育之勇。金张之势。曾无恐惧。不可动摇。不陟台阶。奄先泉壤。悲夫。以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五日。遘疾终于万年永宁里之私第。春秋四十有九。以其年十月十七日。归葬于阌乡牧马原。礼也。惟公自家刑国。曰仁与义。厚利者常流之所重。公以先人邑入。尽分诸孤。善交者众人之所艰。公以结下朋游。曾无凡客。士有险陂。比邻不通。人或急难。倾家以济。素怀俭约。雅好真如。不服绮纨。不食荤血。虽粉闱有闶。朱绂斯皇。不易贵贱之心。能全始终之节。嗟乎。誉高千载。道屈一时。汉之崔骃。官终邑宰。魏之管辂。位止府丞。天乎与才。而人乎无命。自古所叹。岂独高都而巳。府公所著文集十卷。盛行于代。嗣子轮。行太常寺奉礼郎。次子辕辙辚辑等。永惟过庭之训。式遵卜宅之礼。灵轜戒道。哀挽及关。灵掌东拓。地惟乡县。拱树西靡。心存帝京。铭曰。
河之灵。华之精。人之杰。国之桢。年不永。位未亨。闭泉路兮冥寞。空岁阴兮峥嵘。
鄜坊节度使推官大理评事唐君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
君讳款。字嘉言。北海人。曾祖贞休。皇比部郎中河南少尹。祖诩。太子洗马。考试。河南府士曹参军。代有懿行。远承华构。君清方敏厚。幼有立志。与伯氏文编讲艺修词。知名于士友閒。其文华浃洽而长于比兴。其义行洁修而笃于友悌。贞元初举进士甲科。解巾补官卫纪纲掾。右辅守臣。抚封辟士。表为支使。转左领军仓曹。明年复调为左金吾冑曹。因喟然曰。吾三命不越于环列。其道蹇欤。满岁宴居。吟咏情性而已。会故人彭城刘景通。受天子推毂之重。镇于洛郡。辟书既至。命书继下。以廷尉评事理军讼。未几。请急省兄于盛山。又东南至于云安。閒关巴峡。婴冒雾露。俄而景通入觐。为冬官司空。方欲盛荐君于献纳侍从之列。景通既殁。左右曹中执法多所引重。而枕疾不起。悲夫。时二十年秋八月壬子。其年四十有九。昔崔骃管辂。官不过长岑令少府丞。而当时之翕然扇巧言进取满志者。可胜道哉。夭阏纷纶。从古所叹。初娶冯翊严氏。兴元长帅相国太保公之女。不幸早亡。继娶天水权氏。华州司士参军集之女。予之从祖妹也。有明识淑行。为六姻仪法。结缡周月。遭罹柏舟之痛。遗允方娠。可哀也哉。予与文编周旋于文章道义。二十年矣。故辱君之欢亦旧。淮湖暌阻。京毂会合。合姓怛化。在旬岁之中。寝门屑涕。情何有极。冬十月庚寅。其孤辉既得吉卜。窆于万年县义善原。且虞邱夷谷变。不可以不识。遂为铭曰。
一气沄沄。浮休滑湣。英华未伸。奄忽归根。于嗟乎嘉言。于嗟乎九原。刻此清芬。
七谣赠璞冈赵明府 其一 孤高谣(近日谀佞成风见贵势畏若神明趋拜称谓有不忍言者至对寒士则倨傲若无人然侯上交不謟下交不渎于学宫师友尤有恩礼其万夫之望与作孤高谣) 明 · 孙绪
出处:沙溪集卷十八
自枚乘七发之后作者遂以七为体曹植七启张协七命傅毅七激张衡七辨以至崔骃马融王粲陆机之属各有七依七广七释七徵之作腴词丽旨脍炙百世当时被揄扬者固已天壤与敝矣惟我侯善政无非可师余不敏不足形容万一勉为七谣续貂前烈格调卑陋不足以言诗故以谣名耳情见乎辞俟观风者采之
群哇向人争呜呜,雅音大吕声为孤。
洪流四野钟波涛,远洲小渚形方高。
假令郑卫无淫声,韶頀何由得雅名。
下流沮洳无溟渤,岱宗华岳何突兀。
濛濛乎,憧憧乎。
吾虑其忒,人以为特。
昔以为同,今以为崇乎。
送王明善(有序) 明 · 俞允文
押阳韵
(王明善屡试不合,尝郁郁不乐,遂以乙卯六月北辕朔都,以展所蓄积,且将复观塞垣,求古兴衰之所由。余谓以彼其才而偃蹇若此,则虽君山放逐,亭伯流离,殊未足增其愤懑也。因寓于词,以述乖离之思云尔。)
威凤集珍条,积风限高翔。
巨鲲志江海,尺泽焉足量。
懿兹中林士,敷文聊颉颃。
块然寡徒偶,举足蹈峻防。
伸眉竟何阶,念之郁中肠。
抑我同心欢,乖离越他乡。
他乡三千里,道狭草木长。
白露浩已盈,但恐沾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