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元 · 吴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予有集贤之命,与修撰虞伯生俱乘驿而北。于彭泽邂逅曹成之训导,将观上国,为赋此。
人海茫茫名利场,盛年快意一观光。
顾予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元 · 吴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九
余有集贤之命与脩撰虞伯生俱乘驿而北于彭泽解后曹成之训导将观上国为赋此
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
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重送戴道士 元 · 程钜夫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予既作霞川诗送戴君提点,其所称述翰林从事邵生,为予言如此。后数日,太常博士虞伯生来言,君所适者越也,非天台。所谓霞川,乃在桃源,盖用以自号者。请更赋。
被命将居越,扁舟指会稽。
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题赠叶梅野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近代杨补之作梅,自负清瘦,有持入德寿者,内中颇不便于逸兴,谓曰村梅。补之因自题曰:「奉敕村梅。」集尝见故家有藏徐熙墨杏花者,用笔圆润,有篆籀法,亦恨杨不能如此也。今监书博士丹丘生忽用此法写生,大快人意。存浑厚之意于清真,去衰陋之气于纤弱,所以为佳也。譬如少陵繁花晴昊之雄壮,视昏月浅水为如何耶?乐平鍊师叶凯翁,旧号野梅,予曰:「以野标梅,未足尽梅之趣。以梅名野,庶乎广莫之风。请更曰梅野,而以丹丘之画冠之,永作證据。」使钱塘、临江二君闻予此论,犹当俯首叹服也。虞集书。
昔结丝绚侍帝宸,青鞋今许向江津。
凭君先对梅花说,白发相看意更深。
道园遗稿:自注:初,凯翁先欲南还,欲仆作诗送行,而仆今先有行色,故为题此,为他日一笑之资也。
送陈硕 元 · 虞集
五言排律 押庚韵
莆田陈氏,庆历名法从故家也。自众仲来京师,集得友焉。凡问学脩己之事,有益于愚陋多矣。又从知其父兄之贤也,问所自出,则南塘赵氏,信乎其学之有传矣。尝以其从子硕来见,予爱其端谨可望。南归省父,众仲送之以文。予不能忘也,乃赋诗曰:
六岁过闽郡,书声忆满城。
目盲今子夏,心醉昔延平。
尔叔同游息,吾文愧老成。
每分重席煖,相对一灯明。
远海乘桴意,高山伐木情。
愿携邛竹杖,往看离支生。
辟掾青衫旧,趋庭䌽服轻。
为言穿木榻,亦未厌藜羹。
宝瑟留飞雁,兰舟及啭莺。
佩怀湘渚赠,绶向会稽迎。
去去江云湿,飘飘鸟雾清。
重来知有意,时我已归耕。
送李彦方闽宪 元 · 虞集
押词韵第八部
文监李公彦方出贰闽宪,同朝群公皆赋诗以为赠。彦方屡擢台职,激扬之宜,有不待予言者。适有一事,深有感于愚衷。先正鲁国许文正公实表章程、朱之学,以佐至元之治。天下人心、风俗之所系,不可诬也。近日晚学小子,不肯细心读书穷理,妄引陆子静之说以自欺自弃,至欲移《易》、《论语》章句,直斥程、朱之说为非,此亦非有见于陆氏者也。特以文其猖狂不学以欺人而已,此在王制之必不容者也。闽中自中立之归,已有道南之叹,仲素、愿中至于元晦,端绪明白,皆在闽中,不能不于彦方之行发之。去一赃吏,治一弊政,不如此一事有以正人心,儒者之能事也。集卧病,目眚尤甚,援笔书此云。
七闽去天远,颠连苦无告。
牧人受深寄,昧者覆为暴。
犀象杂金贝,饥渴剧饫膏。
大言相鄙夷,餍夺心自恔。
岂无循廉吏,实病黑白挠。
聪明属旒黈,听荧资所到。
李侯金闺彦,图史擅雠校。
晨闻大夫奏,夕理武夷棹。
君子慎修职,宁适丰廪稍。
蕉荔甘多毒,姜桂老堪芼。
所怀延平翁,扬休似明道。
授受有源委,精微足深讨。
言立圣如在,表正愚可造。
师匠久不兴,真妄如枘凿。
云何诮支离,肆诞长凶傲。
异言古所诛,末学足深悼。
闽虽在海隅,前闻此渊奥。
正谊从简编,良俗宜善导。
赠言不及他,持此永为好。
苏武慢 元 · 虞集
押词韵第八部
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游汴,遇异人,得仙学。所赋歌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东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道园道人虞集伯生记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万户张公庙堂诗(并序。以下遗稿。) 元 · 虞集
四言诗
大德辛丑,昭勇大将军河南征行万户镇通州张公以其兵从征缅,死之。通人作庙以祀公。三十年间,朝之公卿大夫士能为文章者,莫不为之有所制作。泰定丁卯,公子御史亦俾予赋之。集以为征缅事始末,在朝诸君子则知之矣。通州僻在江海之际,其人何自知之,况久远乎!且不著夫狂夫首祸之故,成宗皇帝圣明,卒致其罪。则公所以不肯堕其搆陷,必甲冑以死之意,亦终不白于通人之将来也。故稍原其始而道之,庶其有考也。诗曰:
于赫世皇,并用豪杰。
一定宇内,櫜厥戈甲。
既久既安,成宗继之。
祖功莫加,道在守持。
狂夫兴谋,以动相国。
曰昔祖宗,咸尚战克。
万方悉来,史皆前能。
我独无名,曷称继承。
蠢彼西南,翳丛负固。
聚落八百,各统女妇。
人强善骄,马具竞豪。
豢豕于牢,黄金饰槽。
取而有之,富可足用。
赫乎功多,以世智勇。
相臣以闻,天子曰嘻!
有是言哉,汝其试之。
狂谋既售,谏言不入。
既赋军实,弓钺仍戢。
馈饟启行,万里骚然。
饥危蹈毒,未战已捐。
番番名将,天子爪士。
镇于江浒,天子所使。
狂夫忌之,承制驱之。
讵思国谋,徒逞厥私。
将军慨言,死我臣职。
可陷者身,不陷吾直。
见制鄙庸,岂我召凶。
心知无还,况冀立功。
与其矫诬,死彼狂手。
孰与奋击,不丧吾守。
孤旅转战,身入不回。
杀戮既多,身卒死之。
三军失声,万士丧气。
孰明公心,君门万重。
裹革东归,遥遥江壖。
部曲候迎,悲风旆缠。
民怀其忠,士感其义。
虎奋鹰扬,如见其至。
卜庙得吉,东望际海。
神来妥之,有永无坏。
狂夫辱国,天子震怒。
立呼狂竖,斩以大斧。
狂罪则诛,死事奈何。
褒封哀荣,百世不磨。
岂惟不磨,元嗣御史。
既有兄弟,又多孙子。
奕奕勋门,秩秩良材。
天之报忠,岂有涯哉。
致乐堂诗 元 · 虞集
四言诗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致乐堂者,集贤待制周君之所以奉母者也。蜀郡虞集为之赋诗曰:
翼翼新堂,有阃有房。
人人来居,既安既舒。
既好既宁,载燠载清。
言䦱于门,以写我诚。
有齐其马,有伉其轩。
为子来者,允贵且贤。
贵容舒迟,贤有令仪。
尔因尔宗,先君之思。
翕尔兄弟,具于嘉旨。
我饮我食,先君之子。
诗言柔温,礼言著存。
我抚我惠,先君之孙。
乐哉谁氏,维周寿母。
畴克致兹,周南仲子。
君子善颂,文则多有。
又永歌之,以导燕喜。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堂部
四贤帖 元 · 张雨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四贤者伯长袁侍讲伯庸马中丞伯生虞侍书时中刘待制玄卿装潢手书成轴命予题识遂即虞公绝句韵书于后
四明狂客已乘云,海内文章有二君。
可惜戴华刘伯寿,只今零落凤凰群。
摸鱼儿 元 · 张翥
押词韵第十部
元夕,吴门姚子章席上,同柯敬仲赋。敬仲以虞学士书风入松于罗帕作轴,故末语及之。楚芳吴兰二妓名
记苏台、旧时风景,西楼灯火如画。
严城月色依然好,无复绮罗游冶。
欢意谢。
向客里相逢,还有思陶写。
金尊翠斝。
把锦字新声,红牙小拍,分付倦司马。
繁华梦,唤起燕娇莺奼。
肯教孤负元夜。
楚芳玉润吴兰媚,一曲夕阳西下。
沉醉罢。
君试问、人生谁是无情者。
先生归也。
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
芝秀轩词四章 其一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阳韵
东仓马君瑞以芝秀名轩虞学士集为书其扁李著作孝光为之纪复求歌诗于余故为赋骚词四章
芝秀兮煌煌,罗生兮满堂。
紫云囷兮如盖,露湛湛兮沐芳。
美夫人兮贤姱,集灵瑞兮未央。
检校蔡公挽辞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公松人讳廷秀字君美由郡诸生试吏调江阴擢浙宪奏差累升从仕郎浙省理问所知事承务郎袁州推官中书左丞乌古逊良桢荐江西省检校及命下公已遇害初蕲寇犯袁土豪率丁壮张官兵得版授同知州事贪虐不道守将计杀之残党匿山谷者遂导寇覆陷袁公被执三日口不绝骂死平生博学器识沈毅儒先(一本有德字)若子方陆墙东盈之许白云并友重焉江阴别业一区田六顷貤立义塾部使者以闻赐澄江书院额中祠九峰先生以考桧岩教谕封浙江副提学配享虞文靖黄文献二公为记尤好诗送闽人之巡检云旌旗小小将军队行李萧萧郎罢船袁州宜春台云一水白随鸥鹭去万山青逐虎龙眠士至今传诵逢忝交忘年一夕两形之梦因追述梗槩附诗右寄其弟与子婿之在松之赵屯者诗曰
甲第归乡校,诗书长法家。
不遑虞虿尾,曾快抉鲸牙。
淞水菰骈实,袁山草乱花。
新秋梦如在,惟觉鬓增华。
奉次虞侍讲先生见贻韵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太学生戴习录其师鹤年先生诗曰《海巢集》者,请题其后。鹤年,予友也。其诗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焉。昔唐之僧有读其友卢仝之诗者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海神知贵不知僧,留与人间光照夜。"吾读《海巢集》亦云。虎丘澹居老人至仁书。)
玉堂弃皃若浮云,无奈鸡林远购文。
推毂近闻推汉士,避名宁计却秦军。
芝亭花发春醪熟,鸿阁诗成夕磬闻。
一饭未尝忘北阙,鼓琴谁识和南薰。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一 并序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押词韵第八部
世传全真凭尊师苏武慢廿篇前十篇道遗世之情后十篇论学仙之事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则能知者亦罕矣及观先生所作非惟足以追配尊师而使世之汨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则是篇于世其可少乎著雍阉茂之岁灯夕后三日偶阅道园遗豪欲尽和之甫成一篇辄为韵拘笔弗得骋于是行思坐惟或得一句一韵索纸书之越三日又成四篇尚少天半意殊闷闷工十三日城南醉归拥炉孤咏连得四篇半兴未已而夜寒手龟不能足也明日更成二篇半并无俗念一篇凡十又三篇览者幸为正焉
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
蓬岛连根,昆崙无外,不比人间嵩少。
返本还源,成功满行,坐待紫皇飞诏。
笑令威、千岁来归,知换几番华表。
谁曾伴、阿母重游,蟠桃再结,目断西飞青鸟。
林屋无扃,洞天不老,铁笛一声云杪。
皎皎灵台,荧荧明镜,尘土等闲昏了。
看火轮、飞出扶桑,万户千门皆晓。
樵隐诗赠李则文 元末明初 · 蓝智
押词韵第六部
则文旴江人尝游邵庵之前避兵入闽以樵隐自号司马苗公守御南浦辟则文从事非真隐于樵者也则文来徵诗因慕虞公兴而有作
青城有樵者,自谓葛天民。
朝辞簪组流,暮与猿鹤亲。
白云满南山,荷锄荒涧滨。
忆昔承明庐,吐词成经纶。
文今班扬亚,笔古钟蔡邻。
众壑自崩奔,泰山郁嶙峋。
归来衡门下,抗志巢许伦。
至今大江西,清风馀隐沦。
永怀哲人远,喜识佳句新。
兵革尚充斥,江湖飞战尘。
看君磊落姿,非是蓬蒿人。
如何山谷间,日晏行负薪。
吾观丰城剑,光射牛斗津。
况子富文采,挥洒如有神。
皇华使者车,经略南海垠。
苗公司马官,跋涉王事勤。
出镇山县小,气夺戎马群。
甚哀疮痍久,复睹赋敛均。
擢子参赞间,歘然志意伸。
秋风动江汉,杀气吹瓯闽。
主将疲奔命,幽人滞荆榛。
鼓枻武夷溪,荒林霜霰频。
石崖畏侧足,云山岂容身。
我本渔樵徒,世乱甘贱贫。
岂无畎亩忧,天高难具陈。
子今远行迈,道途多苦辛。
凤凰高其翔,豺虎未易驯。
赠尔伐木章,归哉问松筠。
送魏端璧知宁国县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萧山魏君端璧故太宰文靖公之子官鸿胪十年屡膺荐剡及今乃有宁国县令之除士论未满也予家古歙于宁国甚近且获交端璧甚久辄赋诗为别致期勉之意
荐章终岁说贤能,一日承恩向宛陵。
印洗旧尘光墨绶,琴翻新曲写朱绳。
趋庭学在名何忝,伏阙书成气倍增。
邻境为君先致祝,亨衢千里待飞腾。
万卷堂(读书何用。) 明 · 沈光世
出处:休翁集卷之三
忠宣王以前王。入宿卫于元。值成宗皇帝崩。与皇侄及右丞相答剌罕等定策。迎立武宗皇帝。遂封沈阳王。贵宠用事。开万卷堂于燕邸。以李齐贤充府中。迎致文儒姚燧,阎复,赵孟頫,虞集等。与之从游。以考究书史自娱。时忠烈王淑昌院主金氏。文衍之妹。忠烈薨。王自元奔丧。到文衍家。与院主相对移时。人颇疑之。仍蒸焉。监察纠正禹绰。白衣持斧上书极谏。王有惭色。未久进封为淑妃。
沈阳协赞定大计,万卷堂置燕京邸。
阎姚虞赵皆名儒,曳裾王门何济济。
文采风流盛于斯,聪明稽古称当时。
讲学所以明人伦,淑昌院主胡为妃。
圣经贤传空尔为,万卷虽多无所用,于诗只取墙有茨。
戒坛二松歌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三
戒坛寺庭二古松,东一株尤奇,高裁及人便秃顶,横撑偃庭破壁,余用虞伯生目松之语,呼为「支离叟」。又寺外南麓一株,通体作偃盖,可荫数筵,旧称「松棚」。余辈藉草淹酌其下,酹酒笑曰:「翁婆娑甚矣!」因命之「婆娑」。作《二松歌》纪别。
支离叟,婆娑翁。
老夫西山三日过,问我所得惟二松。
叟居戒坛绀殿东,横斜百尺走群龙。
雪压一枝西断折,出入小放中庭空。
翁踞南山最高麓,一亩低覆阴茏葱。
主人置酒成四坐,白日不到生长风。
磥砢神物故偃蹇,盘旋百变争天工。
松乎松乎,吾老去汝将奚从。
君不见慈仁寺里苍虬凡几树,蹴蹋苦遭市尘污,何似山中攫云雾。
载酒堂歌(并序。)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药洲集三、复初斋诗集卷四
苏文忠在儋耳,为黎子云兄弟作载酒堂诗二首。观其序云:「坐客欲为醵钱作屋,予亦欣然同之。」盖意拟而云然,堂实未尝作也。次章「雨急瓦声新」以下,皆预拟之词。虞文靖《学古录》有题此堂二诗,盖泰定閒补作之堂,今为公祠,在儋州东南二里。
先生卜居南北不一,遂载酒聊借黎家堂。
黎家之堂亦意拟,屋向纸上徒轩昂。
又借渊明怀古田舍诗,诗境大抵渺与茫。
后人特好事,起屋儋之旁。
名公所名酹公爵,海南万古真公乡。
此乡留公初未久,但记诸黎舍边常载酒。
当日牛栏西畔居,吹叶送迎亦何有。
两兄弟,三四童。
揖符老,招吴翁。
先生曳杖来,相对惟张中。
可怜数子萍相逢,桄榔叶中亦不容。
空意作亭问奇字,何曾有阁栖扬雄。
钓鱼池上雨归路,藷蓣荒凉但烟雾。
世閒好手争作笠屐图,那识欣然叩门处。
蜀之后生虞伯生,为堂题句如有情。
寒泉桂醑于此设宾阼,城隅水木晨风清。
我来咏公诗,兼欲访公字。
此堂犹夹桄榔开,颇类当年聊寄意。
东南之圃地是非,黎歌蛮舞祝公归。
长空漠漠鸟双去,惟见海水四面秋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