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相府咏 明 · 陈繗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时群公宴集丘师邸中,皆翰苑名流,予以一明经滥厕席末。刘希贤公健起韵,谢公迁、王公熬次之。二公,丘师门士也。予既不辞鄙俚,蒙群公击节奖赏,至称为吾辈畏友,翼蚤各投片刺,枉车骑。洎予在木天,而群公亦相继登枢轴,一见如旧。自惟予此作,初持以免酒,不谓遂当一贽,成缔合,而先辈之虚怀雅量,亦寥寥千载也,姑附之以志感云。
东风昨夜到天涯,玉种移来宰相家。
不是此心坚似铁,雪霜枝上敢开花。
清凉山诗七首 其一 龙穴 清 · 李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密庵先生文集卷之一
永嘉多名山水。清凉山尤奇。有瑰诡绝特之称。余自幼少时。已闻而慕之。每欲往一登其绝顶。顾尘埃蹩躠。久不果能。癸亥春以事至山之傍近地。会天雨水盛。留滞不得还。因念雨馀岫立。又奇之奇也。适来玆山下。盍往观诸。将行有户之者曰之山于花红树绿宜。与枫赤时尤宜。游者以此时。与同志数人联翩。步武上下斯为乐。今春早非其时。且何为独往。应之曰固也。其有说矣。昔明道游秦山早春也。晦庵南岳则冬月也。谢康乐上石门顶也。未闻有一人偕。岂非观山水有术。不必多人之为乐。而红绿之徒娱人耳目故邪。如君言。是为景物役也。遂行至龙穴寺。窥龙穴鱼峰。欲踰峰顶。僧曰绝险。非办命不能上。乃止。少选促驾行。路过故城。城堞犹存。俗传丽王所筑云。行十馀里。始至山下。仰见诸峰。拔地峭坚。顶天而直上。缘崖有径。窅窱如无有。下骑行。頫视犹悸。历抵莲台寺。劳甚若将据顿地。宿地藏殿。翼日丙午。上御风台。观金塔峰。西望香炉峰。其北莲花峰。饮聪明水。至致远庵。有退翁题名。磨灭不可记。上风穴。僧言旧有崔仙棋局。今不可见。历安中庵二清凉。适有孤禽叫危石。石欲裂。南望祝融峰。回抵致远庵小憩。并山北稍上。窥金生窟。观瀑布。雨后飞流甚壮。其上擎日峰。是日晓起候日上。北转石径甚巇。又北上抵满月庵。观紫鸾玄鹤诸峰。自是山益高。飞鸟见其背。俛视溪谷。碌碌不可见丈尺。西历元晓庵。又东南下。历二大乘至文殊庵。稍疲咽唇焦。敲岩冰以餐。西历普贤庵上唤仙台。洞壑尤绝。殆非人境意。恋恋不欲去。过清不可久。欲西南至外山。观丈人峰探金刚窟。会日暮。僧持不可曰外面只是前面。笑而止。还宿莲台丁未出山。从故城上而归。尝闻自宣城洛水。访月澜历丹砂。过孤山日洞。以入是山。方穷奇极幽。恨余今不暇。异日者倘得复来游。游当于是乎始。姑志游历之次第。并叙所得诗若干首存之。时观之以自释焉。
直将轻举御泠然,期在孤鸿灭没边。
落日断霞标玉界,白云流水锁青莲。
洞藏龙穴深无地,岩号鱼峰上插天。
火急去看真面目,棱棱瘦骑不胜鞭。
贺经山相公九十岁 清 · 李裕元
 押有韵 出处:嘉梧藁略册二
圣上壬申。元老郑经山相国九十岁也。月城李裕元献言曰。寿者脩也。与金石同其脩也。昔刘太尉寔。笃学不倦。寿九十一。文忠烈彦博。出将入相。寿九十二。颜侍中含。以孝闻。寿九十三。刘文靖健。行淳履正。寿九十四。荣逸士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寿九十五。应尚书大猷。有子八人。孙曾六十人。寿九十六。萧太史德言。裒百王事。赞帝德。寿九十七。高中书允。年渐期颐。知识无损。寿九十八。陈道人元植。好积阴德。寿九十九。皆周汉以后逮皇朝善人也。有其德故享其寿。今相国之寿将无穷也。先以九人之寿叙之。复以九十字。仰颂九五福之一。
维经山老人,九十足岁寿。
不倦笃于学,出入将相首。
其孝则诚敬,其行也淳厚。
鹿裘兮鼓琴,畴与之为友。
曰子子孙孙,式克昌厥后。
裒次百王事,日赞我圣后。
期颐识无损,积德祉多受。
而国之人瑞,在家之耆耇。
视此九老德,古有今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