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贻丁主簿仙芝别 盛唐 · 储光羲
赫赫明天子,翘翘群秀才。
昭昭皇宇广,隐隐云门开。
摇曳君初起,联翩予复来(丁侯前举,予次年举)。
兹年不得意,相命游灵台(同为太学诸生)。
骅骝多逸气,琳琅有清响。
联行击水飞,独影凌虚上(同年举,而丁侯先第)。
关河施芳听,江海徼新赏。
敛衽归故山,敷言播天壤。
云峰虽有异,楚越幸相亲。
既别复游处,道深情更殷。
下愚忝闻见(予后及第,又应制授官),上德犹邅迍。
偃仰东城曲,栖迟依水滨。
脱巾从会府,结绶归海裔。
亲知送河门,邦族迎江澨。
夫子安恬淡,他人怅迢递。
飞艎既眇然,洲渚徒亏蔽。
人谋固无准,天德谅难知。
高名处下位,逸翮栖卑枝。
去去水中沚,摇摇天一涯。
蓬壶不可见,来泛跃龙池。
天庆观五岳真君殿记 北宋 · 彭乘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
天象无体,万物应化其体也;至人藏用,万法感通其用也。稽乃体用,强为之名,无有本源,自内而出;孰为众妙,由外而来。非凝精冲寂,旷乎虚极,不见皦昧,冥于自然者,讵能与于斯乎?自然其神,含凝真一,无方无物,无本住法,会无涉有,散殊万类。清宁于高厚,诚明于性禀。气秀岳降,得其纯粹。含虚寂照,生与道妙。繇是精鍊至行,济导含识,行充功格,升列真籍。或于清浮浊滓间,统名山福地、洞宫灵府。至若善恶祥应,感召报贶,率由主宰。故尸赤城者瀛州仙伯,职句曲曰紫阳真人。赤城洞天,则龙蹻宁先生所治也。先生尝为陶官,通神幽隐,或蹈履烈焰,随烟上下。黄帝顺风礼问,受《龙蹻经》,得御飞云术,遂封五岳丈人,佩三庭印。开元中感梦宸极,因立祠于山趾,严饰真像。盖天服朱光,春秋崇祀,祺祥沓示。中和初,再封希夷真君。坤惟奥区,峰岭连属,标灵迹者,青城为胜。道书云,世间有十大洞天,此其一也。星根月顶,风容云骨,写影浮翠,表里森秀,弥数百里。钟奇毓异,蕃灵薮怪,实真仙所宅焉。宜其保祐生聚,奠厥方镇,仰洪荫,报神贶,崇庙貌,盛祠荐,绵世不辍。国家所以望秩精意,存真飞眷,轺传旁午,苾芬虔洁,祈褫黔庶,介福攸酢。益州天庆观天宝院真君殿者,道正明真大师王文正缔搆也。师禀粹清渊,熙真妙域,诚志劼毖,神韵凝靖。持符负甲,常存备守;破环截带,夙谨传授。三一潜运,两半无染。咸平中尝主青城山观,诏加崇饰,师勤力事任,实有成绩。故邑屋归仰,言动响效,载怀道庇,鉴寐虔洁,如在之想,思有所寄。凝精心于轮奂,存真相于殊好。绛台琳室,霄阶紫陛,凤搆标胜,阳华写制。遂于本院斋宫南,创建真殿五间及两掖廊庑,宪太微之殊裁,壮明霞之宝势。重栾云蔓,夷庭砥辟,峥嵘栋宇,靓深博敞,䌽致间错,延瞰眩目,高门洞启,宝座中峙,即邑人杨昌义造。施真君像及左右掖侍,漆髹幂纻,铺金饰彩,四规双理,日簪霞髻,伏晨偃月,蹲龙跃凤,异相具足,瞻仰增肃。殿内粉堵图五岳地君、四渎公衮、山川总领、神仙部属,环周复宇,若趋而暨。皆锦江逸士李怀衮善笔,里中宿儒王中吉、夔州助教袁琪、新安耆艾俞进光、华阳信士杨元祯佐财底绩也。星纪周运,众功迄备。其经始也,欲造潜山司命、庐岳使者以居左右,至是潜山容相已备,而庐岳模范尚阙。盖坤维九江,西南重阻,绘事匪肖,曾莫髣髴。适募能者,复议姿状。会有黄冠李茂皋至自庐阜,囊图简记来诣师室,事与诚契,冥应昭倬。至是方具制度,成兹志愿焉。且夫道者道也,万物由之而有,深赜不可际,拟议莫能尽。失其旨则恢诞诡异,无所不至。圣人所以极深研几,会其归趣。虚无恍惚存乎妙,淳元本始归乎模,名迹器象系乎物,感通变化冥乎神,好恶用舍属乎性,弥纶范围之谓教。率性顺理、清净无为,教之用也;君师礼乐、制度名物,教之迹也。施用以涉迹,循迹以宗本,故天地社稷、郊庙祭祀,示有宗也。彼祠宇像设、范金填土、香台法几、缮写刻绘者,盖托以寄心,存乎归向而底于化也。《礼》曰:「法施生民,以劳定国,能禦大灾、捍大患则祀之」。猗欤!其施厚者其报美。至道统天地,至人化育于天地间,其施厚也。故后辟臣庶,际极溥率,必罄宗奉者以此。师以能绩汔济,诚愿载协,条其事状,丐文纪实。旌美申善,宜识岁月,故为疏举,第愧汎略云耳。嘉祐四年七月二十六日记(《成都文类》卷三七。又见《全蜀艺文志》卷三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卷一一。)。
「夙」上原有「常」字,据《全蜀艺文志》删。
策问 其六 南宋 · 林光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三、《艾轩先生文集》卷三
问:三百篇之诗,而系之以《国风》、《雅》、《颂》,犹天之有二十八舍,地之有五岳四渎也。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鲁人为之歌《风》,歌《大雅》、《小雅》,歌《颂》。当是时,夫子尚幼,是《国风》、《雅》、《颂》,季札已能辨之,不待删削而后定也。吾夫子自卫反鲁,其有功于《雅》、《颂》者,不过去其淫哇讹复害于诗者尔。六籍不幸而至于章句残缺,学者不能通其说,则必归之于秦火。《诗》与《易》遭秦火而不灭者,《易》以卜筮,《诗》以野人闾巷之所传故也。惜哉!汉之初声诗犹有存者,一时用事之人,非贩缯之徒则刀笔之吏,曾不闻以乐律为意者,其有一二可书之事,是亦出于偶然者。逮夫武、宣之世,乃命礼官考制度,开藏书之府,设协律之官。先代之微声,古人之遗器,中偾而起,几绝而续。是以《芝房》、《宝鼎》、《白麟》之歌,凡十有九章,荐之于郊丘;及所作《安世歌》凡十有七章,用之于宗庙。魏、晋、宋、齐、梁、陈、周、隋沿革损益,虽或不同,然源流所出,如《国风》、《雅》、《颂》,可以支分而派别也。如晋有夕牲及迎送神飨神之歌,齐有雩祭籍田之歌,隋有蜡祭先农、朝日夕月之歌,或为十二雅,或为十二和,或为十二成,或为十二顺,此历代用之于天神、人鬼、地祇而不可杂也。其外又有《铙歌》,有《横吹曲》,今所存者,《铙歌》二十二曲,而其四曲无传;《横吹》旧有二十八章,自魏晋以来,已不复存。如《朱鹭》,如《战城南》,张籍、李白尝有是作,此《铙歌》词也;如《入关》,如《出塞》,张祜、杜甫尝有是作,此《横吹》曲也。其外又有相和三调,皆周人房中所作之乐也。如《长歌》,如《燕歌》,此平调也;如《苦寒》,如《秋胡》,此清调也;如《公无渡河》,如《饮马长城窟》,此瑟调也。三调之变,又有所谓清商乐者,如《巴渝》、《明君》、《白鸠》、《白纻》之属是也。隋有七部,唐有十部,而独以清商为中土正声也。仰惟主上纂累圣之洪图,修百王之逸典,功成治定,乐律毕陈,今太常所用,求之于历代,其损益可知也。周人有燕乐、缦乐,三百篇之《诗》,其亦用之于燕乐、缦乐者乎?然而《九德》之歌,《九夏》之奏,《狸首》之节,与夫《豳风》、《豳雅》,皆晓然见之于经,而求之三百篇之中则无有也。如《九德》、《九夏》,则《雅》、《颂》之流也;《狸首》,则《风》也;豳之《雅》、《颂》,犹《鲁颂》也。然豳一国之事,不容有所谓雅者。周公之所载,仲尼独阙而不取者,又何耶?如《黄雀》四曲,此汉《铙歌》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后世作者或杂之于三调,无乃三调之于鼓吹,清商之于三调,同出一本者乎?如元结所作《五茎》、《六英》,皮日休所作《王夏》、《肆夏》,此可以用之于郊庙燕射也。王维有《平戎辞》,陆龟蒙有《双吹管》,皮日休有《农父谣》,元祯、白居易有《驯犀法曲》,若此数者,其在乐府当何所隶也?愿并闻其说。
梅花集句 其一百八十二 南宋 · 李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林间明见月,深户映花关。
想像(《全唐诗》作追想)吹箫处,空寻伊洛间(皎然、韩翃、丁仙芝、司空曙)。
江南思 南宋 · 李龏
妾家白蘋浦,柳恽乘马归。
恰值清风起,朱服弄芳菲。
离居不自堪,留情此芳甸。
临醉欲拚娇,恶许傍人见。
相逢恐相失,徘徊双明珰。
归时不觉夜,要使两情伤(温飞卿、李贺、陆龟蒙、刘希夷、宋之问、李端、李商隐、丁仙芝、崔国辅、刘慎虚、张仲素、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