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无名氏之散句 唐 · 无名氏
引用典故:九重门 三峡无猿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以下齐己《风骚旨格》)。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
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
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赠僧》)。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
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炙毂子诗格》,句内叠韵)。
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以下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以下徐寅《雅道机要》)。
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以下《文彧诗格》)。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以下《桂林诗评》)。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待月》,以下王正字《诗中旨格》)。
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秋日言怀》)。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送雁》)。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蟋蟀》)。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以下《吟窗杂录》)。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以下并见《树萱录》)。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苦寒》,见《事文类聚》)。
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悼方干》,见《海录碎事》)。
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乐府》,见《陆务观集注》)。
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题于兢画牡丹》,兢字德源,长安人,梁宰相也。见《见闻志》)。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碧筒杯》,见杨慎《艺林伐山》)。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国史补》曰:“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画墁录》以为赵嘏作)。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故诗云。见《摭言》)。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光范门候过宰相。虽云排建福门,实集于西方馆,故诗云云。见《南部新书》)。
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李德裕营平泉,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时有题诗云云。见《剧谈录》)。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德裕为相,颇为寒进开路,及谪官南去,人咏此。见《摭言》)。
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陈咏有诗名,善弈棋。昭宗幸陕之岁,策名归蜀,韦庄以诗贺之。乡中有嫉善者,属和韦诗云云,比之涤器当垆也。见《纪事》)。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寒食》,见《事文类聚》)。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最后为楝花风,故唐人有此句。见《东皋杂录》)。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唐人午日诗。南方兢渡,治其舟使轻利,名飞凫,名水车,又名水马。见《荆楚岁时记》)。
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见《东皋杂录》)。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雪》)。
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春雪》)。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晴雪》。王安石尝举此三联,云唐人诗)。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在翰苑,见榴花止开一朵,有诗。陈正敏谓此乃唐人诗,非安石所作。见《泊宅编》)。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见《锦绣万花谷》)。
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以下见《风骚旨格》)。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以下见《炙毂子诗格》)。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
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以下见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云》)。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刘素者,字仲华。好学,不事科举,颇通迁、固、寿、晔之书。尝有人贻诗云云,然卒不及仕。见《江南野志》)。
镇江侍中宗黯解缆醮水府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
伏以道化所覃。神休普被。上惟邦国。下及人伦。咸资拯护之功。潜假保持之力。古今无爽。水陆攸宁。臣猥以常材。叨逢圣运。经纶缔搆。惭无竹帛之劳。渥泽超升。累荷乾坤之造。遽蒙睿奖。显授兵符。登韩信之斋坛。授吕侯之金钺。锡茅分阃。推毂专征。省循徒切于兢营。倚注靡容于陈谢。选辰练日。遄命启行。况楚硖上游。锦江下濑。舳舻则千艘亟驾。溯沿则万派争奔。实用真灵。总斯阴骘。皇帝宸襟所属。每切敬恭。思布化以睦邻。亦申谋而怀远。雄师锐旅。首在此行。将解缆以乘流。爰洁诚而致醮。伏惟元元大圣。五老高尊。命灵将元司。助洪休巨福。迅浪皆期于利涉。惊湍尽变于安流。万里通津。百神加祐。克昌大业。更广鸿基。外屏中朝。共臻祯福。不任。
祭告东岳诏 唐末五代初 · 朱全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一
封岳告功。前王重事。祭天肆觐。有国常规。朕自以眇身。恭临大宝。既功德未敷于天下。而灾祥互降于域中。虑于告谢之仪。有阙斋虔之礼。宜修昭报。用契幽通。宜令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于兢往东岳祭。拜祷祀讫闻奏。
遣官祈雨诏 唐末五代初 · 朱全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一
亢阳滋甚。农事已伤。宜令宰臣于兢赴中岳。杜晓赴西岳。精切祈祷。其近京灵庙。宜委河南尹。五帝坛风师雨师九宫贵神。委中书各差官祈之。
祈福词一道 圣祖天尊大帝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玉京集》卷六
臣窃思锡类储仁,承基绍绪,盖仰依于积祐,乃俯洽于多祥。今以炎气方新,火旗攸祝,奉真科于琳馆,达精意于璇都。伏愿九城晏宁,五稼丰楙,黎元靡于疾疠,家邦集于福禧。继孝之心,敢忘于兢惕;来同之祉,常冀于昭彰。臣无任恳倒之至。谨词。
为火事词十三道 其一 玉皇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
臣顾以眇躬,绍兹丕历,虽靡忘于兢业,盖偶爽于堤防。藩邸之中,遽因遗烬;端闱之内,遂致延烧。思有失于慎微,实自深于克己。恭伸昭谢,允鉴至诚。臣无任恳倒之至。谨词。
枢密院乞免和御制述怀诗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文庄集》卷一一
宝思渊冲,嘉言天远。仰圣谟之攸纵,固臣和之无阶。闻命已还,周章失措。伏惟皇帝陛下钦明顺则,浚哲宣英。考古道以建中,观人文而化下。属垂衣之无事,惟典学以游心。式运宝跗,裁成睿倡。序开先之密命,昭丕变之鸿基。二后在天,播太宁之鸿烈;三灵锡祉,宣善继之大猷。若乃云岱勒封,河汾展寀。奉元真于秘殿,陈嘉荐于名区。画千里之畿,纪兴王之奥壤;奏九成之舞,拜灵贶于嘉坛。经纬兼该,广大悉备。布昭事实,坦然尧舜之《书》;丕显形容,穆若商周之《颂》。总百王之能事,流亿载之英声。爰出示于枢司,俾仰赓于帝制。伏念臣等遭逢有素,讽赋非工。虽久奉于文思,终莫移于顽陋。况震雷之飞响,固众籁之销声。岂容爝火之辉,更续太阳之耀?敢期宸造,俯恻非才,曲示保全,特垂矜免。庶靡彰于蚩鄙,用少息于兢惶。誓坚尽瘁之诚,仰答包荒之德。
请居安思危奏 宋 · 周起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一、《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二
天下之势,常患恬于安逸而忽于兢畏,愿毋以告成为恃。
入内东头供奉官于德源可内殿承制制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宋元宪集》卷二五
敕:具官于德源,恪职禁庭,序劳使籍。凡更指任,咸著勤庸。慎秘殿之参承,订外朝之拱集。宜从超拜,用示优褒。益励乃诚,无忝官次。可。
除宋庠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文恭集》卷二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五
门下:古者谋帅,必本于《诗》《书》;雅云宪邦,实系于文武。眷言俊老,久典烦机,比陈控避之章,宜举闵劳之典。有嘉旧德,早正中阶,宜升节制之荣,仍宠台司之重。诞扬孚号,颁告外朝。具官宋庠,为时耆英,秉德纯粹,通于道德之韫,济以文采之华。向自机廷之严,入正岩郎之拜。辅相厥辟,协泰象材成之宜;偃休于藩,得大雅进止之度。顷从列屏,召置首枢,咨帷幄之筹,赖樽俎之算。直清行己,粹密存诚,温树不言,奏章随削。参万几之务,均三品之更,夙夜惟寅,耆艾斯久。出于兢畏之性,比刑挹损之言,表解洪枢,请行外阃。是用辍从前箸,宠以命圭,崇利建于盟津,便均劳于郑圃。师干之试,盖宠于元猷;台钺之崇,用褒于哲辅。优封拓井,真食加田,兹示便蕃,以畴密勿。于戏!左右陪辅,地虽重于二枢;内外屏毗,义则均于一体。往服朕命,以藩王家。
为君难赋(天下之大,王道非易。)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宋景文集》卷四
于铄元后,尊临普天。将图难而自戒,宜克己以为先。守则至艰,虑极置危之器;行非孔易,居深若陨之渊。稽夫万有实繁,一人盖寡。巍然居上,岌然御下。傥内怠于兢慎,必外彰于满假。循是要道,兹为难者。侧身修德,答爱戴于黎民;积行累功,念勤劳于宗社。斯盖忧以启圣,治无忘危。务谨戒以钦若,敢安怀而守之。尧不糁而舜不膻,方隆国本;汤为牺而稷为稼,始定皇基。是则此谓之难,以兆民之吾赖;彼谓之易,以尔躬之弥泰。民赖者允定圣功,躬泰者必悼后害。言之惟讱,我则出令不私;人未易知,我则进贤为大。亦犹防近者,可以虑远;诫弱者,可以御强。必在祗畏一德,勤劳万方。惧乎灾而灾息,敦厥化而化光。所以夏禹克艰,训黎民之乂德;周公《无逸》,诫孺子之将王。是则知罚之难者罪不繁,知赏之难者功可考。圣人惮之,则克此永世;叔叶易之,故失乎大宝。小心翼翼,敢轻视于万几;思日孜孜,冀力行于至道。况夫天命弗僭,道心惟微。伊前鉴之有作,诫后图之习非。《七月》陈王业之风,由兹可见;一言示兴邦之道,于此其几。宜乎宝业阜安,皇威翔被。昧者谓我不遑启处,知者谓我靖恭尔位。非深识乎险艰,曷驯致乎简易。
乾元节颂(有表)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宋景文集》卷三四
臣某言:臣闻至圣出乎千载,由旦暮之逢;升歌本乎百工,盛光华之唱。惟乃神之宅后,标载震之发祥。庶物谢生,吁颂声而乐止;两宫介福,袭天算之万斯。褒赞所先,承平为盛。恭惟皇帝陛下,丕功建极,明度塞违。置方国于阜安,畅祖宗之纯烈。南北郊之祀,并荐于馨香;一二日之几,靡忘于兢业。属清和之戒候,乐化育以延祺。揭著神灵,题名节物。荷鸿休之长发,应礼享之多仪。公圭男璧以在庭,金鉴珠囊而备物。霞凝寿饮,山立舞干。呼声者三,与嵩神而协应;探策得一,示天极之同符。而臣叨迹下僚,钦闻绝瑞。爱心所感,虽近发于和柔;峻德难名,讵周知于巍荡。轻投悴曲,仰祝皇龄。谨斋戒撰成《乾元节颂》一首。
于铄巨宋,茂德耸于四世。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聪明宽裕,清和溥鬯。拥萝图付畀之重,奉椒极供养之勤。玉色视大昕之朝,乾纲统万枢之政。斗精布度,气母袭常。彻横草之谁何,措爰书之斋决。茨梁露积,乐华黍之年丰;刍荛往畋,谓文王之囿小。于是后宫无珠玉之玩,尚方罢蜀汉之器。遴柬多士,则自楚而刈蒌;寅亮柄臣,则增堂而及陛。方且遹宁先训,总揽大猷。东面访尚书之文,支日受汉家之奏。黎民纳我之轨物,百神据我之馨香。宿离仰澄,黄瑞涌出。于时徒歌者迷上帝之力,谢生者怀天保之报矣。粤若仲吕鸣琯,炎官执衡,轸躔中昏,月魄几望,元后诞圣之日也。先时有司刺经取制,援天叩圣,愿以乾元冠于节首。制曰:「惟霄系骏发之远,皇阶锡羡之厚。重熙袭哲,朕与嘉之。况累圣之旧章也,盛典也。其每岁百官效露囊之馈,福庭严蒲馔之供,内宫滟九行之觞,戚里上三服之贡。臣邻和会,黔细禔福。若此而已矣」。臣祁昧死再拜而言曰:夫天宰默定,生民而树之君;帝期感会,出震而齐乎巽。且图纬存必著之感,故神灵无虚发之应。昔者电枢北绕,轩祖得之,以款塞门,接万灵;渚虹下流,少昊得之,以官鸣鸟,卓五典。河龙出游,丹陵感之,法天以为大;禖乙临降,景亳受之,奋《那》而为首。生民厥初,诗人推之,以尊后稷之载育;在震不忧,太史谨之,以验文王之夙成。或赤光照室,卯金复四七之祚;或紫气充庭,仙李兆本支之阴。此可略而道者,才数十君,受命之难,不其然乎!至唐开元,有臣曰说,始建千秋之号,名为白帝之赛。尔时自谓诧休烈,伻景炎,作古于我,无惭来叶,然未有殊尤绝迹,震寤黎献,可考于今者也。伏惟陛下体兼二仪,精合五老。当履武之始也,至和薰于太史之琯;及诞弥之期也,清澜冽乎冯夷之宫。祥云入房,神龙视浴。故生而岐嶷,握褒著其文;长而敦敏,甚德包其度。宥密而不敢康,功业以见乎变。及夫宅端命,绳遐武,日出而天下明,风兴而群阴伏。成王访落以谋庙,文帝销志而求衣。皇矣上帝之监,一哉王心之协。九歌叙,四维张,然后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以奋乎天子之光。议者述夫南讹之交,君向以治也。盛德在火,式乘其王也。炎精挺其命,则真人应其期。覆视图谍之兆,宛如符节之合。天之启宋,不惟旧哉!是日也,候华暾,辟层禁。积阳之鸡三唱,云龙之幄九张。乐羽芬庭,虎戟夹陛。谒者治礼,以次奉引。哕銮皇绂,拱乎有定之著;袭玉卓马,陈乎旅百之实。夷酋裘长竭欢致福者,膜拜以俟;羽裳毳侣续寿无量者,列奏以闻。肃然若百灵会帝于钧天,翘然如十月朝汉之长乐。俄而呼鞭传警,雕辇出房。神扶太庭之居,天临绛扆之坐。上下胪句,内外传趋。望尧之心若云,慕舜之德如蚁。视不登祫,天咫于颜。一以赞下武之丕承,一以乐天命之陈锡。薰风可驭,薄翠盖而裴回;香云攒柯,卫赤旂而容与。既而人声之歌作,堂下之乐奏。惟一二元老,上千万岁寿。诞育之庆,推于母仪;寿昌之算,还于天极。使圣人富而多子,三祝可兼;食天子日举以乐,太平为盛。然后合需云以赐法酒,晞湛露而宴诸侯。币帛以将之,慈惠以示之。神鳌倾首之抃,王鱼莘尾之跃。与下同乐,克洽万邦之欢;卒事不规,义陋六王之享。煌煌哉!嘉祚之钜丽,稿饫之饰喜,非我后其畴离之!夫日月不纪其初,则无以重宝精之序;颂叹不布于下,则无以示王泽之深。下臣区区,敢忘斯义。其词曰:
昊天之命,于穆不已,挺生我皇。赤帝之精,感乎孟夏,昭迪殊祥。惟乾之健,配元之始,嘉节允臧。上公拜首,称千万寿,淳醴是将。帝谓三事,股肱同体,举君之觞。百执和会,扬休乐凯,奉承亲光。天乎悠久,地乎博厚,我君无疆!
汾阴出宝鼎赋(皇汉之道,神鼎斯出。)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
至德昭彰,炎灵道昌。当汾阴而展礼,见宝鼎以呈祥。有感则通,表承乾之穆穆;为时而出,彰负扆之皇皇。昔孝武以运继东周,位崇西汉,居尊克务于兢业,临下弥勤于宵旰。崇诸厚德,俾远迩之悦随;祀彼方丘,冀人神之幽赞。礼斯盛矣,神惟享之。允降穰穰之福,靡愆抑抑之仪。由是蔤丘之畔,汾水之湄。仰窥乎天,见黄云之缭绕;俯察于地,得宝鼎以瑰奇。莫不焕金景之荣光,蔚龙文之丽藻。非惟启于至圣,抑亦见乎有道。宁虞覆輖,萛天地之殊祥;不假铭功,乃邦家之盛宝。伟夫!万方悉庆,百辟咸欣。非铸鼎以象物,盖至诚之感神。瑞启明时,岂类宗周之宝;天祚皇德,萛为巨汉之珍。是何泽及坤灵,祥昭金鼎。固莫量于轻重,又难偕乎奇挺(四库本作梃)。载于瑞典,非迁洛以堪同;获彼灵祠,岂于汤之足并!不然,则又安得并芝房而荐庙,配白雉以陈诗?于以显黄化之广运,于以昭圣政之无私。岳脩贡而川效珍,徒虚语尔;鼎取新而革去故,何莫由斯?美夫祀事聿脩,休祥有秩。非劳九牧之贡,自显三材之质。所以标瑞谍而纪祥经,弥万代而首出(《文潞公文集》卷一。又见《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二○三。)。
辞明堂加恩表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一
祭之为惠,虽泽贵乎均,而赏不因功,则士无以劝。既难安于兢愧,敢自避于黩烦?臣某(中谢。)伏念臣性本颛愚,学无师法,才不适当世之用,识不通治古之原。误蒙圣知,擢自平进。俾参国论,幸有蕴而得施;坐耗岁时,讫无称而取诮。方惧素餐之责,敢怀滥得之心?属宗祀之有严,奉精禋之致孝。陪一二大臣之俊,既窃窥于盛仪;献千万岁寿之觞,获共庆于成礼。然而赐之胙馂,蒙福已多;加以宠荣,在臣岂称?伏望尊号皇帝陛下回高明之听,察恳至之诚。推一人有庆之恩,务先于幽远;悯小器易盈之量,俾免于覆颠。特收涣汗之行,仰冀曲全之造。
故入内副都知赠振武军节度使堂祭文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乐全集》卷三五
维庆历五年岁次乙酉,八月甲寅朔,六日己未,皇帝遣礼宾使、带御器械、勾当皇城司于德源致祭于故入内副都知、赠振武军节度使某之灵:㡛帷即远,泉隧无还。念其生平,恪宣谨力。致兹芳酹,慰尔营魂。
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九、《元丰类稿》卷三七、《曾文定公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巩启:误被上恩,进专史事,顾惭孤陋,曷称选抡。伏念巩齿发蚤衰,材资素薄。差池一纪,久流落于风波;推徙七州,寖沉迷于簿领。讵期皓首,获奉清光。拔于多士之中,宠以非常之遇。惟累朝之盛典,垂列圣之鸿名,宜得异能,使之实录。岂伊鄙钝,可尽形容。惧莫副于简求,方内怀于兢愧。敢意眷私之厚,特迂庆问之勤。矧奖饰之逾涯,俾夤缘而借重。其为感幸,难既敷陈。
明堂进银状 北宋 · 刘安节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九、《刘左史集》卷一
右,前件物。繄晋国之土毛,充侯服之祀贡。窃以惟圣为能飨帝,允属熙朝;而至孝莫大配天,肇修缛礼。济济奔走之在庙,峨峨左右之奉璋,莫非王臣,各扬尔职。而臣猥以一介,遭遇国恩,嘉与诸生,讲明学政。使臣有命,莫陪执豆之恭;王祭不供,宜获包茅之谴。辄输不腆之赋,以叙无能之词。顾勿称于情文,第弥深于兢惧。
通直郎向子扆除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制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横塘集》卷七
敕具官某:周诗之美王姬,能致肃雍之化;唐室之尚公主,必求文雅之流。惟我国家,稽古典礼,若时下降,宜举旧章。以尔天资粹温,人物秀整。凡今故相,孰如文简之一门?诒庆后昆,时乃钦圣之馀泽。擢居筑馆,式重国姻。进秩副车,参官环卫。其益思于兢慎,尚永对于恩荣。可。
致金帅乞亲诣致谢书 北宋 · 张邦昌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大金吊伐录》卷四、《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
天会五年三月日,大楚皇帝邦昌谨致书于大金国相元帅、皇子元帅:今月七日,伏奉皇帝圣旨,特降枢臣,俯加封册。退省庸陋之资,何以对扬休命?前此固当死避,终不获辞。载惟选授之初,尽出荐扬之力,寻因还使,附致感悰,愿亟拜于光仪,庶少申于谢礼。未闻台令,殊震危衷。遂遣从官,具敷勤恳,重蒙谆谕,仰识眷存。然而淹日未前,抚躬无措,恐浸成于稽缓,实深积于兢惶。伏望圣慈,早容趋赴。候承报示,径伏军门,拳拳之诚,并留面叙,不宣。谨白。
亳州到任谢追录表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襄陵文集》卷三
赐对于围城之中,定计于割地之后。岂圭璋之特达,夙误简知;若松柏之孤生,初何倚附。自擢登于言路,逮参与于政机。乐广任诚,初无心于适莫;傅咸偏亮,不委己以浮沈。但挈缶之智易穷,而负薪之忧弥积。时方多故,每虞辞位之难;试以罔功,空叹避贤之晚。尚赖慈祥之全度,以释重负于兢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