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 中唐 · 李益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策杖迎诗客,归房理病身。
闲收无效药,遍寄有情人广宣
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
还知一室内,我尔即天亲(益)
重阳夜集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中唐 · 李益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以下三首又见广宣集) 中唐 · 李益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广宣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益)
兰陵僻居联句 中唐 · 李益
五言排律 押萧韵
潘岳闲居赋,陶潜独酌谣
二贤成往事,三径是今朝广宣
生幸逢唐运,昌时奉帝尧
进思谐启沃,退混即渔樵(益)
蠹简封延阁,彫阑閟上霄。
相从清旷地,秋露挹兰苕(羔)
红楼下联句 中唐 · 李益
五言排律 押庚韵
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广宣
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
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益)
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
敬瞻疑涌见,围绕学无生(羔)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溪园联句 中唐 · 李益
 押有韵
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
唯有沃洲僧,时过溪叟(益)
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广宣
贺德音表835年12月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臣某言。
伏见今月十六日德音。
布告遐迩。
天道下济。
人情大安。
中贺。
伏惟皇帝陛下凝旒思理。
垂衣择材。
以日月无私之光
照寰区有截之内。
贵使下情尽达。
宁虞厚貌潜谋
一昨李训郑注等。
敢有逆心。
兼连凶党。
陛下睿谋神断。
左右协同。
顷刻之间。
扫除已定。
重臣毕力。
禁旅竭忠。
氛祲廓清。
华夷咸悦。
言念正刑之外。
或有诖误之徒。
再发德音。
广宣圣泽。
当星纪回天之日。
迎阳和煦物之光。
怀危疑者。
如山之安。
欲告讦者。
望风知惧。
非同谋者。
一切不问。
未结正者。
三宥从宽。
含生之伦。
普天同感。
臣恪居官次。
不获称贺阙庭。
无任忭跃屏营之至。
谨差防御知衙官朝议郎权知容州都督府司马孙惕奉表。
长安诸寺联句 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东禅院亦曰木塔院,院门西北廊五壁,吴道子弟子释思道画释梵八部,不施彩色,尚有典刑。禅师法空影堂世号吉州空者,久养一骡,将终,鸣走而死。有弟子允嵩患风,常于空室埋一柱锁之,僧难辄愈。佛殿开元初明皇拆寝室施之,当阳弥勒像法空自光明寺移来建都时,此像在村兰若中,往往放光,因号光明寺。寺在怀远坊,后为延火所烧,唯像独存。法空移像时,索大如虎口,数十牛曳之,索断不动。法空执炉,依法作礼九拜,泣涕发誓,像身忽嚗嚗作声,身迸分为数十段,不终日移至寺焉。利涉塑堂,元和中取其处为圣容院,迁像庑下。上忽梦一僧,形容奇伟,诉曰:暴露数日,岂圣君意耶?及明,驾幸,验问如梦,即令移就堂中,侧施帷帐。光明寺中鬼子母及文惠太子塑像,举止态度如生,工名李岫。山庭院,古木崇阜,幽若山谷,当时辇土营之。上座璘公院,有穗一株,衢柯偃覆,下坐十馀人。) 红楼联句(隐侯体) 唐 · 段成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重叠碎晴空,馀霞更照红。
蝉踪近鳷鹊,鸟道接相风希复
苔静金轮路,云轻白日宫元和中,帝幸此宫)
壁诗传谢客(词人陈至题此院诗云: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起日光通)门榜占休公广宣上人住此院,有诗名,时号红楼集。成式
元孚道人 唐 · 陈陶
 押先韵
梵宇(一作楚寺)章句客,佩兰三十年。
长乘碧云马,时策(一作借)翰林鞭。
曩事五岳游,金衣曳祥烟。
高攀桐君手,左倚鸑鷟肩。
哭玉秋雨中,摘星春风前。
横辀截洪偃,凭几见广宣
尔来寤华胥,石壁孤云眠。
龙降始得(一作听)偈,龟老方巢莲。
内殿无文僧,驱虞谁能牵。
因之问楚水几潺湲。
大赦文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二
天将发生万物也。则必假以暄妍。
润以风雨。王者之在宥四海也。
期必涤其瑕秽。施以渥恩。
固频启于倖门。岂无彰于皇泽。
朕以菲德。获缵丕图。
常慕唐尧之无为。汉文之恭俭。
旰不暇食。乙夜观书。
万务靡有不亲。一夫尤虑失所。
兢兢业业。不敢荒宁。
十有四年。至于兹矣。
每惧风俗之未厚。赋役之尚繁。
政令之未明。刑狱之多滥。
思用克济。浩无津涯。
昊穹垂休。宗社深祐。
下赖股肱翊化。岳牧懋功
五稼屡登。四夷内附。
怀仁庶同于行苇。纳谏无愧于从绳。
疵疠不生。飞翔遂性。
日月所烛。庶为小康。
顾予寡昧。何以臻此。
近者藩方之任。抚理或乖。
广宣俶扰相次。虽兴师殄寇。
本于为人。而恶杀好生。
良多悯纳。而又缘河数郡。
暴水成灾。念其荡飘。
深自忧轸。乘此三元之庆。
宜宏肆眚之恩。可大赦天下。
大中十三年正月一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
罪无轻重。咸赦除之。
唯十恶叛逆故杀人官典犯赃。不在此限。
袁州城隍庙记 唐 · 刘骧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有天下。
有祠祀。
有郡邑。
有城隍。
虽遍天下尚其神。
而未有的标名氏者。
多因土地以立。
惟袁古之城壁。
按汉书。
高帝六年春
大将军灌婴所筑。
先未有郡。
是古宜春县城
隋开皇十一年宜春郡
大业三年改为袁州
因山名也。
移县于州东五里。
古今得以灌将军称祀焉。
非贤侯。
安能移建其庙。
饰崇其礼乎。
夫如是。
所以报其固护城池
而福及生人也。
俾其甲马安而士卒和。
司局宁而官僚泰。
千里之内。
樵童牧竖。
农夫织妇。
识君臣少长之礼。
名儒秀士。
时时间出。
灾沴不作。
人不夭伤。
此乃郡政所致。
亦由神之冥化也。
大中十二年
广宣洪。
士马纷扰。
得以恣其杀戮。
脍人心肝。
贫富相易。
父子不相保。
人不聊生。
是岁州之小卒蚁聚。
欲敩四地兴剽劫之心。
而机泄。
有忠者密告奸宄之事实伏法。
袁之人获脱虎口之难。
莫不由神明之阴惠也。
大中十四年
太守鲁郡颜公遐福理斯郡。
公文章独步。
致身高科。
自辞天阙。
恭播皇猷。
洎今未逾二载。
百谷丰。
万汇苏。
而疆理无事。
凡有艰阨。
未尝不以心度。
更易而访落之。
今则郡城丕变。
风化斯新。
公因谒神。
退谓人曰。
神之所止。
不宜湫隘。
可以高张栋宇。
使拜奠虔其神乐之位。
祷报严其樽俎之所。
公之祇敬神心。
将军在焉。
乃指踪于都押衙李汾等。
授规模于梓匠。
取宏壮于曩昔。
汾乃目其地势。
采其形胜。
徙旧庙之东三十步之外。
咸通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搆斯堂宇。
环廊厨院。
厅庑寝殿。
亘雄虹之长梁。
结棼撩以相接。
丹楹森布。
彩栌叠施。
绳墨之工。
雅合其度。
实明神栖止迁革之得地也。
公理俗政静。
商贾厚其利。
愿投金帛以新之。
军吏安其职。
咸请同力以成之。
此皆众心之所欲也。
未周星而斧斤圬墁彩缋告毕。
盖公之指委监莅得人矣。
我公仁泽广被。
何止于活凋瘵。
抚兆民。
而修创制置之迹多矣。
不劳民。
不费公。
而千载规制存焉。
骧奉命。
辄敢撰列其功。
而不愧于词拙。
所以纪其建立年月而已。
骧敢献神言。
惟神聪明正直。
我公致力于神。
神宜飨公之德。
有唐二百四十五祀壬午夏六月三日记。
纳降蜀主敕乾德三年二月庚申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五、《宋朝事实》卷一七、《宋史》卷四九八《孟昶传》、《宋元通鉴》卷二、康熙《四川总志》卷二八、《古文渊鉴》卷二
敕蜀主:省上表,率文武见任官望阙沥恳归命事具悉。
朕自皇天眷命,率土乐推,将期德服万方,不恃威加四海
乃眷益部,僻处一隅,苟黎庶之获安,非经营之在意。
一昨灾缠地,衅自并门,既兴王者之师,遂授将军之钺。
事非获已,须至用兵。
我且直词,彼众自败。
剑门而贾勇,指井络而长驱。
中宵喟然,兆庶何罪?
径驰驿骑,严诫前锋,广宣来者之怀,遍谕吊民之意。
果能率官属而效顺,拜表疏以祈恩,托我慈亲,述乃寝庙,封府库而待命,保生聚而输诚。
朕方示信怀柔,不逼人险,保无他虑,当体优隆。
国有旧章,不违前请,所宜悉也。
春寒,想比清休。
书旨不多及。
按:《成都文类》卷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谦移镇保静军加恩制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十五日东封)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宋大诏令集》卷九七
门下:礼崇封祀,属茂集于景祥;
庆洽华夷,广宣扬于休命。
矧十连之良帅,提七萃之亲兵,克壮军容,允资戎重。
总干戈之卫,出陈羁靮之劳,宜示明恩,告诸有位。
忠果雄勇翊戴功臣殿前副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胜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胜州诸军事胜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户刘谦,丹心匪石,劲节凌霜。
挺生致果之材,深蕴出奇之略。
而自辛勤历职、慷慨论兵,乘傅翼于天飞,奋宏图于海运。
擢司禁旅,遥建藩麾。
十乘之威,精练百金之士。
昨以东封乔岳,夙驾皇衢,专扈从于骖騑,颇伸严于纪律。
帝居星拱,辇路尘清,获成检玉之仪,备展陪銮之效。
既旋京阙,宜被丝纶。
是用赏卫社之洪勋,正董戎之重任。
国东奥壤,宿维近邦,俾移总于翰垣,仍荐加于食赋。
于戏!
便蕃异数,焜耀徽章,爰易地以推恩,表一时之殊宠。
尔其务脩军政,益懋忠规,秉亮节以戴君,罄纯诚而许国。
奉予宸扆,光乃节旄
佩服训言,祗践厥位。
可。
陈尧咨鄜延路安抚使仍令访民间利害群臣能否等事诏天禧四年闰十二月丁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三(第四册第三五三五页)、《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五
眷兹列郡,实介西陲,辍内閤之近臣,暨禁庭之信使,属边防之无事,示晏犒以申恩。
允为原隰之辉华,且访闾阎之疾苦。
至于官吏之治行,州县之赋徭,宿负之未蠲,滞讼之或诉,即当平处,并以敷闻。
仍就决于薄刑,在广宣于宽诏,勉遵朝命,用副予衷。
仍以七事付尧咨等:一、到逐州军,并官备酒食,犒设军校、使命官员等;
一、察访民间利害,条上其目;
一、有朝廷、转运司配率物色,及乡村追纠工匠打造官物、来扰民者,并件析其事;
一、体量官员、使臣能否,内有贪浊深刻、昧于绥抚者,速上其状;
一、州军系逋欠钱物,见依三司定限校料,无可偿及该赦敕除放,三司未与指挥者,并仰件析其事;
一、应诸色人陈诉屈抑,已经转运司提点刑狱司行遣区断,称是不当,便仰收接文状,详事理按鞫得实,杖罪已下即仰区分,徒罪已上飞驿以闻。
其断遣不当事状,仍候回日,赍赴阙进呈;
一、候到逐州军,取索见禁罪人,当面录问,如已结成公案,催促疾速结绝,不得淹延,其小罪即当面评度决放。
赐四宫观使王曾等诏 其一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文庄集》卷三
王曾等:省所奏,伏遇天祺节,集阖宫道众,就紫微殿转念真经圣号祝寿,写录到功德疏二道上进事,具悉。
卿等恭司靖馆,肃奉真仪。
首夏之初辰,实受符之纪节。
祗率焚修之众,广宣微妙之文。
罄乃精诚,祝予凉德。
载惟爱戴,弥切叹嘉。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承天节祝圣道场疏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文庄集》卷二七
右伏以降圣丹陵,标祥乙日。
南山比固,六官歌天保之章;
千载为期,九服有华封之请。
祯符景纬,喜洽要荒。
恭惟尊号陛下天表龙犀,庙传龟鼎。
辞轩四国,颁瑞九房。
荐玉帛于岱郊,受图书于河洛。
当里社效灵之日,是幅员称庆之时。
臣获总典鱼符,叨冯熊轼。
贡庭实而特先禹会,称兕觥而尚远尧阶。
敢举彝章,恭依象法,大启莲花之界,广宣贝叶之文。
妙音充满于虚空,法雨沾濡于亿万。
胜因周遍,皇觉證明。
伏愿我皇帝陛下德茂圆方,功崇夏子。
本支百世,超盘石于汉家;
寿考万年,迈冥灵楚国
干戈不试,袍鼓稀鸣。
诸戎欸服于三边,多稼橹生于万井。
民歌画一,士赋登三。
鸿徽济美于祖宗,茂实流芳于方策。
凡居率土,感切倾心。
谢转工部尚书1063年4月19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六、《武溪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右,某启:叨奉圣恩,擢迁官品,无从逊避,徒积忧兢。
伏念某才谢适时,器非经远,幸缘孤直,误记清衷,擢自书林,超居谏路。
以至殊邻专对,西掖代言。
谤箧将盈,遗簪罔弃。
尝亲临于矢石,幸免丧元;
曾无纪于旂常,徒烦舍爵。
屡统绥于武节,久陪贰于文昌。
比者上圣登遐,真人应运。
尧仁舜孝,百世承基,乾健离明,重熙继照。
俊德旁罗于百辟,惠泽广宣于八纮。
爰及疏蒙,亦叨甄叙。
此盖某官曲加题品,俯念衰残。
列郡承流,已忝股肱之寄;
六曹平奏,俾升喉舌之官。
谨当祗率政经,防弭官谤,惟图死节,上报国恩。
过此以还,罔知所措。
次韵奉和(按:和杨蟠惟晤《次韵奉酬契嵩公冲晦出山次日奉寄》。) 北宋 · 释契嵩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乐天已与广宣游,更出风尘外俗流。
酒圣尽能非毕卓,诗仙皆欲接浮丘(自注:闻公济冲晦游,断此荤酒,多随其奉戒。)
篇章逸处江山动,笔砚閒时云雨收。
况有声名籍甚,并飞南北动王侯。
颁祭龙祈雨雪法诏皇祐二年六月己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三
夫旱暵之数,自昔常然;
禳禬之方,救灾为急。
钦惟先圣,笃在劭农,思获闵雨之求,早得绘龙之法。
镂行方板,著定明科,班之庶邦,副在公府。
以虞三时之致害,惧百谷之愆宜,导迎甘膏,消弭熏虐。
自奉遵于宪矩,多获验于雩场。
历年祀以寖深,虑诏文之残缺。
宜新刊刻,用广宣行,且以识圣考之忧勤,伸菲躬之继述。
眷言守宰,得奉粢盛,所以庇民,莫先育谷。
凡因祠祷,务竭精诚,庶洽至和,以跻长治
宜令本处如此收掌,遇愆雨雪,即严洁依古法祈求。
祭龙法:先令一道士于坛上敕水解秽,少绕坛壝,然后祭龙。
或无道士处,但焚香可也。
其二十七 北宋 · 陶弼
 押庚韵
五十溪州五寨城广宣恩诏谕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