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唐 · 皎然
 押词韵第十一部
长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
清路黄尘飞,大河沧流静。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
此时已难别,日又无停景。
出饯阙相从,心随过前岭。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唐 · 司空曙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凤城 鹑野 和鼎 薰弦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因知圣主念,得(一作能)遂老农情。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
时新荐玄祖,岁足富(一作布)苍生。
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
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
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
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
元载自尽敕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八
任直去邪。悬于帝典。
奖善惩恶。急于时政。
和鼎之寄。匪易其人。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元载。性颇奸回。
迹非正直。宠待踰分。
早践钧衡亮弼之功。
未能经邦成务。挟邪之志。
常以罔上面欺。阴托妖巫。
夜行解祷。用图非望。
庶逭典章。纳受赃私。
贸鬻官秩。凶妻忍害。
暴子侵牟。曾不堤防。
恣其淩虐。行僻辞矫。
心狠貌恭。使沈抑之流。
无因自达。赏罚差谬。
罔不由兹。顷以君臣之閒。
重于去就。冀其迁善。
掩而不言。曾无悔非。
弥益凶戾。年序滋远。
衅恶贯盈。将肃政于朝班。
俾申明于宪网。宜赐自尽。
朕涉道犹浅。知人不明。
理绩未彰。遗阙斯众。
致兹刑辟。悯愧良深。
僶勉行之。务申沮劝。
凡在中外。悉朕怀焉。
李甘839年 唐 · 杜牧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持斧 投湘赋 开汤罟 李杜诛 天诫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一作茂)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夜于正殿阶(一作衙),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
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
平生负奇(一作名)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一作钩),状(一作锢)迹谁(一作难)告诉。
喜无,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一作仲秋月,日值曰庚午。
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予时与和鼎李甘字),官班各持斧
和鼎顾予言,我死知(一作有)处所。
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
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一作累)怒。
适属命鄜将赵儋除鄜坊节度一作耽),昨之传者误。
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
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
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
幽兰楚泽,恨水啼湘渚。
恍恍三闾魂,悠悠一千古。
其冬二凶败,涣汗
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
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
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
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一作阻)
如何干(一作牛)斗气,竟作炎荒土。
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中书门下处分制科及第人诏 中唐 · 文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一
王者谨天戒。酌人言。
叶时凝命。资贤赞理
斯为令典也。朕以菲德。
祗膺大统。岁属凶旱。
人思厎宁。庶察弊以勤理。
因举能而询众。科别条问。
临轩致诚。载搜尤才。
果副虚伫。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第三等裴休裴素第三次等李合第四等南卓李甘杜牧马植郑亚崔玙第四次等崔谠王式罗绍京崔渠崔慎由苗愔韦昶崔槫第五上等崔涣韩宾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举人第四次等宋昆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举人第四次等郑冠李栻等。
皆直躬遵道。博古知微。
敷其远猷。志在宏益。
实能攻朕阙。绍政经。
究天人交际之理。极皇王通变之义。
指切精洽。粲然可观。
既校才于试可。宜旌能于受禄。
其第三等第三次等人。委中书门下优与处分。
第四次等第五上等人。中书门下即与处分。
与友人论文书 唐 · 孙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四
尝与足下评古今文章。
似好恶不相阔者。
然不有所竟。
何所得哉。
古今所谓文者。
辞必高然后为奇。
意必深然后为工。
焕然如日月之经天也。
炳然如虎豹之异犬羊也。
是故以之明道。
则显而微。
以之扬名。
则久而传。
今天下以文进取者。
岁丛试于有司。
不下八百辈。
人人矜执。
自大所得。
故其习于易者。
则斥艰涩之辞。
攻于难者。
则鄙平淡之言。
至有破句读以为工。
摘俚句以为奇。
秦汉已降。
古人所称工而奇者。
莫如扬马。
然吾观其书。
乃与今之作者异耳。
岂二子所工。
不及今之人乎。
所以惑也。
元和长庆之间
达官以文驰名者。
接武于朝。
皆开设户牖。
主张后进。
以磨定文章。
故天下之文。
薰然归正。
李御史甘乐进
后士飘然南迁。
由是达官皆阖关齰舌。
不敢上下后进。
宜其为文者得以盛任其意。
无所取质。
此诚可悲也。
足下才力雄健。
意语铿耀。
至于发论。
尚往往为时俗所拘。
岂所谓以黄金注者昏邪。
顾顽朴无所知晓。
然尝得为文之道于来公无择
来公无择得之皇甫公持正
皇甫持正得之韩先生退之
其于闻者。
如前所述。
所能臆说乎。
贺雨表989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小畜集》卷二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睹今月日甘雨大降,宰臣吕某等便殿称贺者。
以来,时雨不降。
遇灾而惧,至诚爰祷于上玄;
有感则通,甘泽忽沾于下土。
丰登有望,朝野同欢中谢。)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七政咸齐,五行为质,夤畏昊穹之命,焦劳刑政之源。
一昨祅彗告灾,丰年失望,宿麦播而未茁,旱云垂而不沾。
陛下靡爱斯牲,遍走群望,降廷臣而决狱,御便殿以录囚。
御笔摛文,乙夜引万方之罪;
清词沥恳,经旬祈五福之宫。
惟德动天而天不违,至诚感神而神授职,向夕而月离于毕,崇朝而云上于天。
散丝遍洒于燋枯,比屋重兴于耒耜。
岂止小康之兆,将书大有之年。
八彩之颦,免贻臣辱;
舜乐复九成之韵,大悦民心。
凡在含生,同知大赉
臣为霖寡术,和鼎备员,方期册免之文,以塞燮调之咎,处台司而愈愧,圣感以弥深。
伏限未任拜起,不获称庆朝堂
仆射李相公宅观花烛(时纳状元王曾为婿)1003年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相君和鼎贵,秦楼爱婿坦床贤。
东方千骑还居上,南极三星正在天。
路入桃源花烂漫,桥横银汉水漪涟。
乘龙择对真无比,月桂宫中第一仙。
李甘 北宋 · 吕陶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夜进麻词晓未宣,满朝簪笏尽谊然。
李甘轻肆君休议,不相奸凶已可贤。
赠温幕张子常有诗见怀用韵因成五篇 其五 北宋 · 华镇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曾乘碧海驭风舟,几挹苍崖喷雪流。
想得更当和鼎重,也应须记赏心幽。
代上中书蒋舍人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八、《云溪居士集》卷二六
右,某启:伏审光膺制诏,荣典丝纶。
佥议惟谐,舆情均庆。
恭惟中书舍人阁下英资异禀,茂识少成。
学穷游、夏之渊,文掞渊、云之丽。
峨冠英彀,人倾杜牧之才;
发策贤科,世服平津之对。
羽翼已成而谁阏,金玉其相而莫遗。
升荣峻陟于乌台,结课浸更于凤历。
益华远业,频据要津。
六路转输,集丰馀于指顾;
三隅统制,收晏静于笑谈。
克懋事功,稔闻天听。
果膺神检,归步掖垣
法从清华,暂屈涌泉之思;
庙堂密迩,伫观和鼎之勋。
某夙庇云阴,早尘鹗表
随牒浪游于南北,登门浸阔于阳秋。
大厦则遥,虽莫陪于贺燕;
皎日可见,切自效于倾葵。
任夫人墓志铭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九六、《跨鳌集》卷二九
夫人任氏,遂宁县人也。
某之子,某之孙,某之曾孙,其系出详明,有任氏家牒在。
夫人生长富家,得全冲和,故姁媞静温,而性天虚明,肝肺玲珑,八聪四达,名物应事,机铓铦利,不待倒囊发智,高出老师、辩士右。
父母爱之,为择嘉匹,年二十五,乃以归令狐府君某,字某者
既谢姆傅,车至门扶,玉笄葳蕤,黄金步摇,飞翰之冠,光彩照人,闾里尽倾。
造庙致拜舅姑,礼成更衣,不复事熏染,绝去铅膏,如悬黎火,齐不受垢蔑。
旦起问安堂上,上餔饮,举杯桉等眉,不闻跕跕履声,守礼防恭甚。
舅姑叹息曰:「天锡我孝妇,持令狐氏生计」。
金钱出入,若有司存,赋田别上下壤,豆钟釜龠,升降取予,无一芒偏重。
虽年侵政荒,而令狐家氓隶无有逋逃者,皆夫人平时有以存抚之过厚也。
元符己卯间,再出赈饥,储食饿殍,待健而遣。
今厮役伧奴,班班是前日道傍弃儿。
慈仁恤物类如此。
令狐君晚岁治台榭,日延贤宾客,饮以醇酒,烹芗击鲜,不厌久慁。
夫人鞲臂短襦,俛首探右,饪和鼎镉,机砧然,而四座食指更动。
母杨齿高,夫人岁五六归宁。
杨年九十馀,立侍其侧,女母俱垂白。
迨杨死,哭之恸,或慰勉之曰:「世固有母,那得长日许寿者。
既化则已,无重自苦」。
夫人曰:「吾觉母老,慕之犹有童心。
吾哀至深,不知几何时而有诣极也」。
长子炳,秀发有清才,游学石室,遂客死。
夫人念之竟成疾,至政和二年五月初吉,盥手诵佛书,暮若假寐焉而卒,年六十七。
生三男。
,先夫人十四年卒。
映、晔皆俊造士也。
女适进士任绍
孙男三:朴、、卓。
二子奉夫人,以三年十二月日葬于某所,映最善某,来乞铭,且恸。
使世人考第愚直,某当在第一书,夫人之行底实无所谀矣。
其生者不必某具书之也。
铭曰:
言采其,蘼芜蔽山
终朝亡,挟筥而还。
灵承夫人,可代万。
宗族称孝,俗厉以劝。
佩冠陆离,礼成无亏。
玉匪待瑑,藻藉何为?
假而食天,脱而沟瘠。
以任为名,义死不易。
客至如云,日当击鲜,豆觞腆洁,君亦粲然。
曩王誉儿,夜光失一。
生者幸贤,尚尔连璧。
陵瘦谷肥,斯铭永久。
下车式之,墓在原后。
改鼎名诏政和六年十一月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五、《宋会要辑稿》礼五一之二三(第二册第一五五三页)、《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八
帝鼐改为隆鼐,正南彤鼎为明鼎,西南阜鼎为顺鼎,正西皛鼎为蕴鼎,西北魁鼎为健鼎,正北宝鼎依旧,东北壮鼎为和鼎,正东苍鼎为育鼎,东南冈鼎为洁鼎。
鼎阁为圜象徽调之阁。
阁上神像:左周鼎星君,中帝席星君,右大角星君。
阁下鼎鼐神像,各守逐鼎排列。
政和八年正月月令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六
政和八年正月朔,皇帝御明堂青阳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春之月,月建甲寅,日在虚,昏胃中,晓房中。
朔日甲申,七日庚寅,立春,盛德在木。
其帝太皞,其神勾芒,其色苍,其音角,其数八,律中太簇。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是月也,天气始亨,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天度至此,风气乃行,天地神明,号令之始。
其性暄,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宣发。
其在人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为寒变,奉长者少。
是月也,主位风木,客气少阳相火,其气所至,为热府,为长,为蕃鲜,为燔燎,为光显,为彤云,为矄,为羽化,为火生,终为溽蒸。
少阳中洽,时雨乃沛。
是月也,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宜调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写之,食玄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司气以热药,食之宜用热。
凡乐之声,太簇为宫,南吕为徵,姑洗为商,应钟为羽,蕤宾为角,大吕为闰宫,夷则为闰徵。
是气少阳相火,与岁运同,火气太过,调宜羽,致其和。
是月也,朔告于庙,皇帝大朝会于路寝。
命有司以上辛祈谷于上帝,配以太宗,祀感生帝,配以宣祖
立春祀青帝、东太一,祀东方岳镇海渎,祀和鼎,祀户,命州县出土牛示农早晚。
乃以后亥享先农,辛丑祀风师。
卜吉,荐享于庙,朝献于宫。
乃择元辰,皇帝载耒耜以玉辂,率公卿大夫躬耕帝籍,播时穜稑。
是月也,荐新于寝庙,蔬以,配以卵。
是月也,元日释菜于先圣,命诸生作乐。
凡学,岁终校定,是月以闻,乃大比贡士而去取之。
监司牧守各举劝农御笔以督所部,察其勤惰;
宗正以宗藩庆系录来上。
户部覈户口登耗之实,刑部郎吏督系囚留狱,都水河堤固状上于工部
凡关津几察,城门启闭,司门举其禁令。
是月也,止伐木,申埋胔之命。
凡法令增改,录目遍下;
举宽恤手诏,以惠兆民。
是月也,揭捕蝗法,起上供物之守冻者。
凡八路籴,若四路河索,必预戒毋乏事。
乃命帅臣,按诸将兵马,较其强惰肥瘠,以为殿最。
诸军官骑、营屯、空舍、归明、除附,咸以其数上于本曹。
给盐以利蚕者;
岁帛之市于民者,豫予之直。
部使者具循行所至月日,考郡守任内催科为优劣等。
农田水利役作辍,若场务岁课增亏,皆闻于所隶。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
行秋令,则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
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至,首种不入。
于戏!
惟天难谌,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
咨尔有众,其克率循毋怠。
重和元年十二月月令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二八
重和元年十二月朔,皇帝御明堂平朔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冬之月,朔日戊寅,斗建癸丑,日在女,昏娄中,晓氐中,律中大吕。
庚辰大寒,鸡始乳,得是月之中气。
乙酉,鸷鸟厉疾。
庚寅,水泽腹坚。
己未立春,东风解冻,得正月之节。
庚子,蛰虫始振。
乙巳,鱼上冰。
是月也,盛德在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
其在人也,宜去寒就温,毋泄皮肤,以顺养藏之道。
是月也,客气太阴湿土,临太阳寒水之位凡二日,如仲冬之月,宜调太阴之客。
凡味,以甘补之,以苦写之,以甘缓之。
大寒始交己亥之初气,客气阳明燥金,临厥阴风木之位,寒始肃,收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是月也,太阴之客。
凡味,以甘补之,以苦写之,以甘缓之。
大寒始交己亥之初气,客气阳明燥金,临厥阴风木之位,寒始肃,收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是月也,其运少宫,卑监之纪,厥阴神首。
司天临震木,入木宫,命曰天符合德,金虽客胜,无伤天令,燥气亦平。
木持德不侮土,土从木化,湿令乃行,阴晴间应,宜调阳明之客。
凡味,以酸补之,以辛写之,以苦泄之。
凡乐之声,大吕为宫,夹钟为商,仲吕为角,夷则为徵,无射为羽,黄钟为闰宫,林钟为闰徵;
立春之后,太蔟为宫,姑洗为商,蕤宾为角,南吕为徵,应钟为羽,大吕为闰宫,夷则为闰徵,调宜尚徵,以适其平。
是月也,朔告于庙。
以戌腊大享,卜吉荐新,羞以鱼。
乙酉,祭社稷,配以勾龙后稷
大蜡八,以祀四方,祭司寒,纳冰于凌阴。
立春祀青帝,祀东太一,祀东方岳镇海渎,祀和鼎,祀司命户。
辛丑,祀风神。
奉常周察天地社稷之坛壝,无敢不饬。
是月也,凡学诸生较其行艺注之籍,士贡于辟廱;
医生试艺而入太医局者,是月毕至,有战功而以武技选赴兵部者亦如之。
是月也,命有司登民数,上岁中祥瑞,覆民之籍,颁印帑藏,以待来岁之输。
案在大理者,无或留谳,刑部具岁断重辟以闻。
常平金谷,若居养、安济、漏泽,各以其数来上。
军器增亏,若工程进退,场务岁课登耗,理欠多寘,军卒逋逃,皆较而赏罚之。
司籍河防工役,拘财用计帐,上于所隶。
发戍卒春服,举役兵药之令。
凡上供之谷,至是毕输。
令佐添植桑柘,较其多寡之尤者,闻于吏部
监司分按所部必遍,会强盗已获未获之数。
除日大傩,磔牲于南门之外。
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
行春令,则胎夭多伤,人多痼疾;
行夏令,则水潦为害,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于戏!
星回于天,岁将更始,咨尔有众,克慎厥初惟其终,永弼予治于时宪。
梅花下赠客 宋 · 朱松
 押词韵第十八部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
天涯溪上一尊酒,依旧风卮舞香雪。
高情绝艳两无言,玉笛冰滩自幽咽。
却怜造物太多事,更要和鼎调人舌。
浮生踪迹风花里,鼠壤珠宫孰优劣。
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千秋岁 其一 秦少游 南宋 · 丘崇
 押词韵第五部
梅妆竹外
未洗唇红退。
酥脸腻,檀心碎。
临溪闲自照,爱雪春犹带。
沙路晓,亭亭浅立人无对。

似恨谁能会。
迟见江头盖。
和鼎事,终应在。
落残知未免,韵胜何曾改。
牵醉梦,随香欲渡三山海
检正都司重建直庐记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洺水集》卷八
四佐七辅,光赞皇图,他未具僚也。
唐虞官百,一相百揆。
夏商官倍,伊虺并登。
方是时事犹鲜也。
至周则繁矣,既立冢宰,又立公孤,然亦鲜也。
汉唐,则又繁矣,故汉唐命相寖不一焉。
得非世益变,事益繁,故官益备邪。
天监宋德,大命集于艺祖首相赵韩王,举天下之事一归中书,而后相之名始正。
其后立三公之官,以宰相领之,而后相之职始尊。
宰相者以总万微、统百官为职,而公孤者以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为事。
宰相公孤固道与法之所由以出者,然则为之属者其可专以法言哉?
上承下覈,亦贵乎知道而已。
一谋议焉,期以宣朝廷之教化;
一赏罚焉,期以示朝廷之劝惩。
一士之伸,期以兴天下之英茂;
一夫之汰,期以沮天下之庸回。
运动期以折遐冲,惠利期以洽微细。
夫如是,则虽法也亦道也,非法之外他有道也。
虽然,由汉而来,丞相设两长史,而三公则又各设其属。
至隋唐,于尚书则置左右司郎中及员外郎
我朝于中书则又置检正诸房公事,属亦众矣。
然则未有以勋名事业大显于世者,果才难邪,抑用之不尽耶?
稽之国史,王蕃建言:「都司省事无所不预,今宰相入省,诸房填委,径禀请笔,但以草检赍赴郎官,寄日押字而已。
请依元丰崇宁旧法,诸房各具签贴,先都事,次检点,次郎官,押讫然后请笔以行」。
丞相之宅揆也,一用故制,未始辄变。
然智烛亡形,亦莫敢以铢两欺者。
暇日复命其掾曰:「都曹之庐敝矣」。
乃捐金使新之。
于是庚辰蒇功,辛巳已役。
治事之舍敞洁清明,且结亭以合议,疏沼以澄心,耽耽间间,志虑不烦。
盍思古人所谓助和鼎味者,固不止摘微隐于簿书,校寡多于钱谷而已也。
虽然,天之生才,参差不齐,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大者闲于大而毋忽于小,小者安于小而毋媢于大,各务罄竭,相为师师,惟知有国,罔知其他。
人主无为也,而论一相于上;
宰相不亲细务也,而列群掾于下。
群掾之职举,则中书之务可清;
中书之务清,则垂衣之化可凝。
然则都曹之繁大矣,可不思所以答吾君、吾相者哉!
某尝叨列掾,且尝豫营筑之役者,故同列以纪事为属,辞之不获,辄附所闻者如右。
代回提干监镇杨修职埴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二、《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
问一得三,夙服名驹之誉;
骈四俪六,兹窥汗马之功。
得非所蒙,愿窃有复。
恭惟某官岷峨毓秀,江汉濯英。
挺有祖风,固合间于两社;
裕乃父烈,宁当久于诸侯。
兹耿耿以发硎,已累累其缀组。
芝兰庭下,子弟正欲自佳;
槐棘班中,公侯必复其始。
某辱崇世契,见顾邦交。
老欲荷锄,归问南山种豆
古来和鼎,相期东閤之观梅。
敬和老人青梅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雪水迎风细作鳞,青青又是故园春。
只知和鼎非凡子,岂料升盘有苦人。
还我核来机转熟,寄渠花去意犹新。
侧生底事摇车颊,空作渔阳一点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