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三教论衡 第一座 其一 秘书监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安国寺赐紫引驾沙门义休太清宫赐紫道士杨宏元(序)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七
太和元年十月。皇帝降诞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内道场。对御三教谈论。略录大端。不可具载。
中大夫守秘书监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白居易言。谈论之先。多陈三教。赞扬演说。以启谈端。伏料圣心饱知此义。伏计圣听饫闻此谈。臣敢略而不言。唯序庆诞赞休明而已。圣唐御区宇二百年。皇帝承祖宗十四叶。太和初岁。良月上旬。天人合应之期。元圣庆诞之日。虽古者有祥虹流月。瑞电绕枢。彼皆琐微。不足引喻。伏惟皇帝陛下臣妾四夷。父母万姓。恭勤以修己。慈俭以养人。戎夏乂安。朝野无事。特降明诏。式会嘉辰。开达四聪。阐扬三教。儒臣居易。学浅才微。谬列禁筵。猥登讲座。天颜咫尺。陨越于前。窃以释门义休法师。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于大众中。能狮子吼。所谓彼上人者。难为酬对。然臣稽先王典籍。假陛下威灵。发问既来。敢不响答。
三教论衡 其二 僧问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七
义休法师所问。毛诗称六义。论语列四科。何者为四科。何者为六义。其名与数。请为备陈者。
道藏歌诗 其五十八 唐 · 无名氏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绛衣表群会,生始似久梦。
德隐冲内迹,至寂不觉当(当,去声。以上见同书卷四。)。
为贯休作(题拟) 中唐 · 处默
押寒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分衭无血泪,望处空阑干(见《四部丛刊》本《禅月集》附昙域《后序》引。)。
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初,贯休诗名未振。时南楚才人,竞以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计百馀首矣。后贯休因吟一章,群公于是息笔。)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玉房花洞接三清,谩指罗浮是去程。
龙马便携筇竹杖,山童常使茯苓精。
曾教庄子抛卑吏,却唤轩皇作老兄。
再见先生又何日,只应频梦紫金城(《鉴诫录》五《禅月吟》)。
阅城君庙记 唐 · 卢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吁。天地之至赜。天地之元精。升降变化。因时而发者。惟圣人焉。惟神物焉。圣人理乎阳。神物理乎阴。故能灵浃乎寰区。功济乎动植。君大道而不屈。运元德于无穷者。天之为也。夫能知天之为者。必探乎坤舆之涯。必有司宰。当夫万物不振。百姓不亲。虎豹虺蝮。搏齧腾触。骨月冰泮。害毒草靡。于斯时也。天地既否。云电将屯。则有轩毓乎绕枢。商生乎元乙。姜嫄履歆而后稷诞。庆都梦龙而伊祁兴。五精在天。迭降于代。是三才不理。乃生圣人也。圣人既生。品物既盛。德刑政事。克传克修。其或山冢崒崩。高岸为谷。道隐乎功。德隐乎奢。贪败生灾。风雨不若。于斯时也。草木失滋。胎卵殈殰。则有至精下降。乃生神物。既坼既堛。光明蜿蟺。则温姥之毓龙。义斯在矣。昔者秦毒天下。神鬼乏主。英精怪质。潜跃失次。故龙遁乎涨海之涯。托乎嫠姥之室。圆苞不阵。霞锦相光。鳞鬣未生。风雨如晦。姥既耽之在手。覆之以衣。一夕。威灵欲震。雷电皆至。龙遂育焉。厥后姥以母。龙以子。提护萦绕。如乳如嬉。或游于泉。或跃于浒。姥方朝膳。必荐鲜鳞。他年。姥斮鳞于溪。龙游于刃下。而尾触铦锋。姥骇视之。则堕数尺矣。因泳去。于是盘天乘风。出幽入冥。惚恍变化。潜乎乾。战乎坤。不知其往矣。姥恨其误伤。竟不复至。而姥亦逾乎鲐鲵。克慎厥化。姥无姻戚。阅城人葬之水涯。惟龙乃寓形于人。衰杖如瘵。洟苫涕块。哀呼浃日。谓人曰。藏我母卑矣。他日潮水齧之。非葬之所也。其将假尔牛马为役。以迁于显爽。一夕。风雷大至。明日视之。则姥之封若覆夏屋矣。在于山巅。里之中牛马皆殆不饮龁。齐衰者亦亡所在。阅城人立姥及龙之像。以礼祠之。既而龙降于祠堂。形类虺。徙日而不见。其趾尾端之蘖。突而圆焉。其大小长短。视无常质。人或诚礼之。则饮卮酒。循衣绕躯。玩狎如喜。其能司人祸福。若有权衡度量焉。自秦至于圣唐。千六百馀岁。其灵不泯。今乃有龙伯龙叔龙季焉。伯则旧也。叔季不知何代相踵而来也。今皆在阅城。元和中。故宜春县令卢府君尝游宦南越。乞灵于龙。契乎其旨。尝梦龙伯谓之曰。君将宰邑江西。其致我焉。许之。及太和五年。岁在壬子。府君来宜春。遂立祠于邑东昌山津右。府君讳㟧。举孝廉。三迁为宜春令。始至。遇邑大饥。令豪族以陈积周赋贫民。故得不佻不病。不横不流。民从其化矣。夫神物莅乎阴。府君之美政。微龙之辅乎。予于府君为宗侄。予为儿而府君多之曰。乃异日其闻乎。故予始终龙姥之事。及载府君置祠之旨焉。姥温姓。阅城人也。阅城为秦南越邑。代谓之曰龙母。龙母古矣。其言甚质。吾思以文之。追书姥为阅城君焉。刻铭于祠之闑西云。天地何宝。圣人之道。天有五精。惟圣迭生。圣道未弭。百灵奉祉。惟周之湮。稔毒于秦。龙迷所奉。栖于越人。伊姥何慈。惟龙克孝。如持天纲。示越人教。涕洟封树。有礼有容。岂惟神物。是谓孝龙。孝龙之灵。宜崇宜荐。岩岩此祠。君子攸建。有云在山。有水在川。龙德永永。为民有年。惟兰斯丛。惟芷斯茂。龙德馥馥。作为民祐。鸣鸠之飞。在于灌木。彼哺者鸟。亦欢其族。龙有孝思。俾民敦睦。瓜绍惟瓞。麦秀其歧。龙锡民福。子孙嗣之。逐逐蹄轮。汔汔樯楫。龙灵可依。且不尔惬。惟龙之祠。涖于此津。千万其祀。福于袁人。
与大愿和尚诗(题拟) 唐 · 裴坦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见贯休《禅月集》卷五《寄大愿和尚》注引。)。
寄禅月大师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新春新霁好晴和,间阔吾师鄙怪多。
不是为穷常见隔,祇应嫌醉不相过。
云离谷口俱无著,日到天心各几何。
万事不如棋一局,雨堂閒夜许来么(《禅月集》卷十九。)。
句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北梦琐言》云:“杜荀鹤尝吟一联诗云:‘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或话于庄。庄拟之云云,即大拜之祥也。”)。
不随妖艳开,独媚玄冥节(《咏梅》见《海录碎事》)。
岂是为穷常见隔,只应嫌酒不相过(《赠贯休》,见《高僧传》)。
兜率寺记 唐 · 邵朗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
盖闻三皇之时。人本敦朴。各守性命。保其冲和。全厥天年。化穷则已。降及唐虞之代。嗜欲犹淳。家给人足。不相侵伐。君君臣臣。各理其职而已。海内平一。刑措罔施。足而驰者安于山。鳞而潜者乐于水。羽而飞者保于林。胎夭不伤。耆耋得死。苟无祸害之衅。奚假振拔之门哉。殷周已还。战国萌动。弦弧掞矢。鍊甲铸兵。乃有强凌弱。众暴寡。由是争斗之患生。杀伐之祸兴矣。虽老氏垂清净之化。仲尼用礼乐之教。莫能救也。而苦海波涌。爱河风腾。害源弗袪。心垢弥悖。重围匝于三界。毒焰延于四生。乘时荡涤。建设航筏。汲引沉溺者。惟佛世尊。于是标六度之宝训。转无上之法轮。作迷途之指南。为黑夜之明炬。处浊世者。何能济哉。但为三惑牵缠。六趣沦陷。顿而悟者。万无一焉。粤有我东晋左散骑常侍辅国大将军太傅胡安定公得之矣。公讳凤。字世鸾。才推国英。德标人瑞。出蕃入辅。兴事建功。焯乎图书。焕在南史。其激俗尤异。立迹惟能者。可得而言之。于戏胡公。辞荣不让于二疏。知足式于元老。压伐冰之贵。攀定水之宗。悟万法皆空。叹浮生若幻。以晋义熙二年正月。舍所居为和安寺焉。尊像端严。塔庙宏丽。由浙而左。香刹之盛。莫之偕也。夫人九江郡太守吕公凯之女也。柔明淑昵。姻族推高。配德宜家。义谐琴瑟。发无上愿。舍不住赀。亦于是日。同舍西庄。置五福寺焉。殿宇严整。高卑得宜。迭经废兴。更名灵曜寺。其五福旧额。则移于县郭之东山立寺焉。和安门接三衢。途通百越。法众云集。供具日臻。长夏讲筵。无时暂辍。灯然积代之明。福赞无疆之休。故得族茂千枝。化沾来叶。后嗣蕃衍。不可胜言。或以廉秀登科。或以勋劳筮仕。剖符列郡。遵问绢之清风。鸣弦化人。效驯雉之素履。其在空门持律行者二人。二十三代孙圣寿寺僧令宣。和安寺僧清瑗。并童丱出家。弱冠受具。以为百亿三昧。无非度门。调伏身心。梵行精密。调伏心为定慧。调伏身为律仪。护持第一。如优波离。受佛付嘱。比大迦叶。行标法侣。玉洁缁林。宗孙栖遁云壑者凡数十门。皆琴书自娱。泉石为玩。与夫俛首下位者。不亦高乎。二律公洎枝孙辈凡若干人。聚而叹曰。我二十三代祖太傅公舍宅置寺。绵历岁时。当武宗皇帝御宇之五年。以释教陵迟。缁徒冗杂。非一荡涤。无清化源。初下明诏。沙汰僧尼。寻降敕旨。毁废寺宇。则和安灵曜。并随而废焉。旧用碑铭。一皆碎弃。千载之后。莫详其由。安可不纪于坚珉。扬其往烈。洎宣宗皇帝即统祚六年。以三教并行。殊途一致。有裨大化。幽赞王猷。重降德音。再许置寺。国朝大理卿温公彰莅郡之日。特表奏论。恩赐禅月之额。有上首大德正白。修大乘业。得无畏轮。行化未周。喜舍鳞积。营构堂殿。不月而成。尔后寻复寺名。其士庶助成功德者。名秩姓字。者别有标录。此不更书。今所叙述。但彰厥初立寺之由焉。朗谢秩鄞江。寓居兰渚寺。幸不以匪才。见托书事。牢让数四。坚请如初。释耒挥毫。但惭荒拙。铭曰。
美胡公。山岳降灵。爰挺人英。出镇蕃屏。入辅王廷。德弥馨兮(其一)。
美胡公。爵贵禄优。知雄守柔。能舍能舍。居成宝楼。名不朽兮(其二)。
美胡公。桃夭蕡实。有坚其室。同捐别墅。圆明佛日。爰聚尼众。栖禅靖谧。置灵曜兮(其三)。
美胡公。盛德显融。令始罄终。美宅名园。郁为梵宫。亿万子孙。福寿永隆。祚不穷兮(其四)。
禅月集序 唐末至五代 · 僧昙域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二
先师名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县登高里人也。俗姓姜氏。家传儒素。代继簪裾。少小之时。便归觉路。于安和寺请圆贞长老和尚为师。日念法华经一千字。数月之内。念毕兹经。先师与邻院童子法号处默偕年十馀岁。同时发心念经。每于精修之暇。更相唱和。渐至十五六岁。诗名益著。远近皆闻。年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于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不数年间。亲敷法座。广演斯文。迩后兼讲起信论。可谓三冬涉学。百舍求师。寻妙旨于未传。起微言于将绝。于时江表士庶。无不钦风。年齿渐高。属天下丧乱。时处默和尚谓师曰。吾师抱不羁之才。怀自然之道。时不与我。能无伤哉。复为先师曰。分袂无血泪。望处空阑干。后隐南岳□□不□先聃为备者曰。吾闻岷峨异境。山水幽奇。四海骚然。一方无事。遂乃过洞庭。趋渚宫。历白帝。旋闻大蜀开基创业。奄有坤维。叹曰。不有君子。宁能国乎。遂达大国。进上先皇帝诗。其略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高祖礼待。膝之前席。过秦主待道安之礼。踰赵王迎图澄之仪。特修禅宇。恳请住持。寻赐师号曰禅月大师。曲加存恤。优异殊常。十年以来。迥承天眷。无何。壬申岁十二月。召门人谓曰。古人有言曰。地为床兮天为盖。物何小兮物何大。苟惬心兮自欣泰。身与名兮何足赖。吾之治世。亦何久邪。然吾启手足。曾无愧心。汝等以吾平生。事之以俭。可于王城外。藉之以草。覆之以纸。而藏之。慎勿动众而厚葬焉。言讫。奄然而绝息。遂具表闻天。先帝蹙然久之。乃命所司。备一期葬事。于时在城士庶。无不悲伤。昙域遂以先师遗言上奏。请以薄葬之礼。帝曰。朕治命可行焉。敕命四众共助葬仪。特竖灵塔。敕谥白莲之塔。以癸酉年三月十七日。于成都北门外十馀里。置塔之所。地号升仙。葬事既周。哀制斯毕。暇日或勋贤见访。或朝客见寻。或有念先师一篇两篇。或记三句五句。或未闲深旨。或不晓根源。众请昙域编集前后所制歌诗文赞。日有见问。不暇枝梧。遂寻检藁草。及暗记忆者。约一千首。乃雕刻成部。题号禅月集。昙域虽承师训。艺学无闻。曾奉告言。辄直序事。时大蜀乾德五年癸未岁十二月十五日序。
寄贯休 唐末 · 吴融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引用典故:冯唐
休公何处在,知我宦情无。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
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
禅月集序 唐末 · 吴融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诗之作者。善善则咏颂之。恶恶则风刺之。苟不能本此二者。韵虽甚切。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自风雅之道息。为五言七言诗者。皆率拘以句度属对焉。既有所拘。则演情叙事不尽矣。且歌与诗。其道一也。然诗之所拘悉无之。足得于意。取非常语。语非常意。意又尽则为善矣。国朝为能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厥后白乐天为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昔张为作诗图五层。以白氏为广大教化主。不错矣。至于李长吉以降。皆以刻削峭拔飞动文彩为第一流。而下笔不在洞房蛾眉神仙诡怪之间。则掷之不顾。迩来相敩学者。靡漫浸淫。困不知变。呜呼。亦风俗使然。君子萌一心。发一言。亦当有益于事。矧极思属词。得不动关于教化。沙门贯休。本江南人。幼得苦空理。落发于东阳金华山。机神颖秀。止于荆门龙兴寺。余谪官南行。因造其室。每谈论未尝不了于理性。自是而往。日入忘归。邈然浩然。使我不知放逐之感。此外商搉二雅。酬唱循环。越三日不得往来。恨疏矣。如此者凡期有半。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丙辰岁。余蒙恩诏归。与上人别。袖出歌诗草本一。曰西岳集。以为尽矣。窃虑将来作者。或未深知。故题于卷之首。时己未岁嘉平月之三日。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百病煎衰朽,栖迟战国中。
思量青壁寺,行坐赤松风。
道寄虚无合,书传往复空。
可怜禅月子,香火国门东。
寄西川惠光大师昙域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引用典故:康乐 右军
疏篁抽笋柳垂阴,旧是休公种境(一作此)吟。
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
销得青城千嶂下,白莲标塔帝恩深。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只履西去
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馀灰。
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
西岳千篇传古律(大师著西岳集三十卷,盛传于世。),南宗一句印灵台。
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
句 五代 · 裴说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苕溪渔隐》)。
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以下《诗话》)。
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赠贯休》)。
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石首县》)。
吟馀潮入浦,坐久烧移山(《湘江》)。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
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以下《绣石书堂》)。
瘦肌寒带粟,病眼馁生花。
避乱一生多,雪留寒竹寺舍冷。
风撼早梅城郭香(《锦绣万花谷》),画毬轻蹴壶中地。
䌽索高飞掌上身(《清明》,《事文类聚》)。
读修睦上人歌篇 唐末 · 李咸用
李白亡,李贺死。
陈陶赵睦寻相次,须知代不乏骚人。
贯休之后,惟修睦而已矣。
睦公睦公真可畏,开口向人无所忌。
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轶佞则指。
意下纷纷造化机,笔头滴滴文章髓。
明月清风三十年,被君驱使如奴婢。
劝君休,莫容易,世俗由来稀则贵。
珊瑚高架五云(一作色)毫,小小不须烦藻思。
句 唐末 · 谬独一
押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思牵吴岫起,吟索剡云开(贯休《禅月集》卷十《怀诸葛珏二首》「谬独哭不错」句自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