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杨无咎居士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六
佛祖出兴于世,以大悲愿力,起无缘慈,唯务引接利智上根,具大器量,堪委任大解脱上上胜妙玄机,作人所不能为。
超群绝众,可以弹指證无生,可以立地越果海,眼观东西,意在南北。
如快鹰俊鹞戛戛腾云,迷风曜日,捎玉兔,拂金鸡。
英灵掀豁,乃拈当头末上一著子,似电闪星飞,不容拟议。
待伊全体脱去笼罗,直下不费一毫指点,遂乃披襟透顶透底领略,即两手分付。
是故体裁步骤,如狞龙之得水,似猛虎之靠山。
云突突,风飐飐,倾人肝胆,耀人心目。
方可谓之本家种草。
所以维摩大士大集会魔王,现《首楞严》,定魔界行,不污菩萨之俦,与夫文殊、普贤、金色头陀之类,皆离伦拔萃,而一旦举花密传,岂常事哉!
以至达磨西来,神光瞥地。
自尔多没量大人,特达精通,只向动用瞬扬,语默舒卷,纵擒与夺,显发底里
长时已思不露,等闲兀兀地,若百不知、百不会底人。
及乎挨拶著,便见惊群动众。
虽然,鞠其至趣,初无如许多事,唯直下明妙,一切无心而已。
苟能弃去学解执著,放教闲闲地,圣谛亦不为,自然契合从上来纲宗,便可入此选佛场中,转度未度,转化未化。
得不是再来人间世,不依倚一物,无为绝学,真正出格大道人耶?
诏使观察杨公无咎,高识远见,博学多能,而于祖道尤深造诣,智鉴机警,未举先知,未言先透。
都下日,获参陪,兹沿帝命,使宣抚司,再会锦官,特辱道照临。
还索葛藤,因出此纳败云。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终。
与人书 宋 · 杨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九、石渠宝笈三编
仙药□□,上下均休。
行之辱书勤甚,偶冗未及报。
须向日千文,为好事者持去。
久久相见,当为书也。
十哥、十一哥为学必长茂有可观者。
六嫂一房,闻移出何宅,是否?
知向来新盖厅事极雄丽,旦夕归,愿假馆三数日,如何?
无咎再拜。
施武子所藏杨补之1201年3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绝句 押遇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补之写生,至简亦半树。
此幅独不然,岂画横斜句。
李仲永墨梅 南宋 · 姜特立
写竹如草书,患俗不患清。
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
墨君曩有文夫子,蝉腹蛇跗具生意。
当时一派属苏公,雨叶风枝略相似。
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
陈玄幻却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
近时赏爱杨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
李生于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
倒晕疏花出古心,暝云暗谷藏春色。
我一见之三叹息,意足不暇形模索。
君若欲求之点画,胡不去看江头千树白。
梅谱后序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二、《梅谱》卷末、《山堂肆考》卷一九八、《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二二、《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八、《渊鉴类函》卷四○○、《群书通要》庚集卷一、《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四
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其新接稚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醾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知利,无所谓韵与格矣。
又有一种粪壤力胜者,于条上茁短横枝,状如棘针,花密缀之,亦非高品
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杨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
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远。
廉宣仲所作差有风致,世鲜有详之者,余故附之谱后。
杨无咎画秋兰1202年10月1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五、《平园续稿》卷一○、《益公题跋》卷五、《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八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乡人徐丙字汉章,博于学而赡于文,示予杨无咎手画香草,题曰「秋兰」,后有兵部侍郎章茂献国子博士汤君宝跋语。
其说特未定也。
予老而学圃,问诸园丁,则曰:「春兰夏芷,秋蕙荪,叶茎花色及多寡往往不同」。
予异其说,遍以古书考之。
屈原《离骚经》「纫秋兰以为佩」,张衡东京赋》「秋兰被涯」,又《思玄赋》「幽兰秋华」,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潘尼《赠河阳诗》「流声馥秋兰」之类,此言兰以而花也。
屈原《九歌》「春兰兮秋菊」;
隋炀帝《烟花录》用此句。
陆机《庭中奇树诗》「欢友兰时往」,
汤叔雅墨梅1198年3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晦庵题跋》卷三、《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墨梅诗自陈简斋以来,类以白黑相形。
逮其末流,几若禅家五位正偏图颂矣。
汤君始出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
伯谟因有「冰雪生面」之句也。
然「白黑未分时」一句,毕竟未曾道著。
诗社高人,试各为下一转语看。
汤君自云得其舅氏杨补之遗法,其小异处则又有所受也。
观其酝藉敷腴,诚有青于蓝者,特未知其豪爽超拔之韵视牢之为何如尔。
病眼眵昏,不能覈论,故愿与诸君评之。
戊午三月,病起戏书。
俞舜俞墨梅 南宋 · 王质
杨无咎,透梅肝胆入梅心。
俞舜俞,刳梅皮骨到髓。
大江之西出二士,长淮以北屈两指。
吾尝菁村山中饱玩玉葳蕤,十里五里无他枝。
所恨俞子不同载,至今心系吴江湄。
吾尝竹山道上烂看蜡凌乱,三程两程行不断。
所恨俞子不同征,至今梦绕襄山畔。
百尺雪楼,十顷黄龙州
此地遇俞子,此时逢孟秋
巽二滕六皆未集,广寒宫中暗窃来相投。
一枝两枝虽不多,千林红紫无若何。
七尺八尺抑何短,万里莽苍亦云满。
赠尔一则语,收却万年功。
真梅蕴在磊块胸,幻梅流出精明瞳。
溟濛摸索未有睹,惨淡经营何所从。
中庸大学松斋绎几转,楞严圆觉竹几翻数卷。
他时相逢江路傍,茫茫江月梅花香。
但见梅花普照眼,不为梅花空断肠。
李赞可掀篷 南宋 · 王质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一○、《永乐大典》卷七八一二、《四库辑本别集拾遗》第一○七页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
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半腰已自见全身,但要当人着眼明。
觑到梅花头上上,十方同是玉为京」。
右俞舜俞所作,其意绪多步武杨无咎,以此自名,壬戌晚秋书。
入春闱,至不能落笔。
余叔父君玉戏曰:「若扫一枝,当作省元矣」。
无咎长叹曰:「《天地大德曰生赋》全无一语。
祇有《八阵图》诗两句以遗公,曰:『遗法千年在,斯人百代无』」。
语讫,拂袖而出。
无咎不惟笔端梅格绝伦,其诗清婉堪咀嚼,并书于此。
徐处士二首 其一 南宋 · 赵蕃
 押真韵
江南处士杨无咎,畴昔最工写真。
闻道徐郎得其妙,何妨乞我一枝春
刘文简所藏墨梅 南宋 · 刘宰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五 花卉类
烟雨和成宛擅场,新来翻著雪衣裳。
以吾不可学渠可,善学杨君祇此郎(自注:杨补之甥汤君所画,自谓得补之白黑相形法,此卷乃为倒晕素质以反之。)
按:以上《漫塘集》卷一
袁尚右(《宋诗纪事》卷六五作友)座中王屯田出与可竹甚奇归成古调 南宋 · 钱时
郎星聚头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
屯田博古到名画(原作昼,据《宋诗纪事》改),座上忽展牛腰束。
我生不识须菩提,薛鹤杨梅姑置之。
寒梢八幅奇更伟,上有巴中与可题。
苍蛟滑走(《宋诗纪事》作足)石诘曲,铁钩怒扫联(《宋诗纪事》作连)蛇腹。
攲风洒雨清逼人,恍疑身在筼筜谷
(《宋诗纪事》作千)寻双干剑拔雄,笔力有尽意无穷。
冥冥上与风霆会,拭目变化洪陂龙。
长忆东坡一转语,与可德人非画史。
轮囷写出岁寒心,政要诸公相料理(自注:薛稷鹤、杨补之并唐画须菩提像,皆座上所观。)
杨补之墨梅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九、《后村题跋》卷一、《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
予少时有《落梅》诗,为李定舒亶辈笺注,几陷罪罟。
后见梅花辄怕,见画梅花亦怕,然不能不为补之作跋。
小儿观傩,又爱又怕,予于梅花亦然。
跋林去华省题诗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后村题跋》卷二
古诗有以一句擅名者,「池塘生春草」、「黄花如散金」之类是也。
有以一联擅名者,「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之类是也。
有以结句擅名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之类是也。
盖一篇之内不能皆工,仅得十字焉;
十字又不能皆工,仅得五字焉。
至于一篇皆工,不多得也,虽郎士元钱起所作皆然。
林君去华省题诗二百首,多乎哉!
然多非难也,多而工难也。
或曰:去华他文皆工,奈何独以五言六韵行世乎?
余曰:去华六馆名士,使其早达,去而赓梁黄鹄之歌、和薰风微凉之句久矣。
是体也,惟其老于顿挫故多,惟其久于锻鍊故工,虽以此行世可也。
杨无咎补之江南高士,试南宫以八阵图为题,补之警联云:「陈迹千年在,斯人万古无」。
同案之士用之擢上第,补之汔不偶。
诗虽工,有命存焉。
去华勉之,安知暗中无摸索曹、刘、者!
杨补之词画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艺之至者不两能,善画者不必妙词翰,有词翰者类不工画。
前代惟王维郑虔兼之。
以词客画师自命,有三绝之名。
本朝文湖州李龙眠亦然。
过江后称杨补之,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
所制梅词《柳梢青》十阕,不减花间、香奁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
词画既妙,而行书姿媚精绝,可与陈简斋相伯仲。
顷见碑本已堪宝玩,况真迹乎?
孟芳此卷宜题曰「逃禅三绝」。
跋花光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后村题跋》卷九
曩余为宜春守,谒仰山祠,阅庙中藏宝,见杨补之梅花障子。
其枝干苍老如铁石,其葩蘤芳敷如玉雪,信乎名不虚得也。
郡人言神尤宝爱,有位者或借观越宿不还,辄现变怪。
后为郑德言铭墓,其家以补之所作梅竹石《四清图》六幅润笔,与庙中障子笔意略同。
补之梅花尤宜巨轴。
花光则不然,直以矮纸稀笔作半枝数朵,而尽画梅之能事。
此卷就和靖八诗,各摘二字,为传神,为和靖笺诗,花光得意之作也。
末有郑尚明跋,甚佳。
余亦有癖者,然善画不如花光、补之,工词翰不如和靖简斋,未知此跋视郑老何如耳。
杨补之 南宋 · 释元肇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一幅霜绡染壑烟,茹琼吐雪似年年。
上林多少春风面,白首杨郎正草玄
友人陈槱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南宋 · 白玉蟾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梅花不枯是霜枯,霜后不俗霜前粗。
梅花不瘦是月瘦,月下徘徊孤影峭。
梅花不寒是风寒,落英飞上玉阑干。
梅花不湿是露湿,冷蕊含羞晓呜唈。
雪明偏见梅花魂,笔下六花堆烂银。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烟淡偏见梅花情,笔下一片黄昏晴。
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
月瘦偏见梅花真,笔下蟾蜍弄早春
霜枯偏见梅花操,笔下飞霜送春耗。
露湿偏见梅花奇,笔下冷蕊垂百琲。
风寒偏见梅花意,笔下萧骚夺云气。
有人身心似梅花,写出清浅与横斜。
补之若见亦惊嗟,机杼迥然别一家。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更得一些香气浮,阳春总在君笔头。
毛梅谷 南宋 · 徐元杰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弹琴须会钟子期,画梅莫逊杨补之
墨妙坡仙助挥扫,雪晴霜夜月明时。
梅花喜神谱序 南宋 · 宋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四
余有癖,辟圃以栽,筑亭以对,刊《清臞集》以咏,每于犹有未能尽花之趣为慊,得非广平公铁石心肠赋未尽梅花事而拳拳属意于云仍者乎?
余于花放之时,满肝清霜,满肩寒月,不厌细,徘徊于竹篱屋边,嗅蕊吹英,挼香嚼粉,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
其态度冷冷然清奇俊古,红尘事无一点相著,何异孤竹二子、商山四皓竹溪六逸饮中八仙洛阳九老、瀛洲十八学士,放浪形骸之外,如不食烟火食人,可与《桃花赋》、《牡丹赋》所述形似,天壤不侔。
余于是与其自甲而芳,由荣而悴,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馀品。
久而删其具体而微者,止留一百品。
各各其所肖,并题以古律,以《梅花谱》目之。
其实写梅之喜神,可如牡丹,有谱则可谓之谱,今非其谱也,余欲与好之士共之,僭刊诸梓。
以闲工夫作闲事业,于世道何补,徒重覆瓿之讥。
虽然,岂无同心君子于未花时闲一披阅,则孤山横斜,扬州寂寞,可彷佛于胸襟,庶无一日不见梅花,亦终身不忘梅花之意。
兹非为墨梅设,墨梅自有花光、仁老杨补之家法,非余所能。
客有笑者曰:「是花也,藏白收香,黄传红绽,可以止三军渴,可以调金鼎羹,此书之作岂不能动爱君忧国之士,出欲将,入欲相,垂绅正笏,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今著意于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止为冻吟之计,何其舍本而就末」?
余起而谢,云:「谱尾有商鼎催羹,亦兹意也」。
客抵掌而喜曰:「如是则谱不徒作,未可谓闲工夫作闲事业,无补于世道,宜广其传」。
敢并及之,以俟来者。
雪岩耕田夫宋伯仁敬书。
按:《梅花喜神谱》卷首,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