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孺人陈氏墓志铭1196年12月8日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新安文献志》卷九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休宁新安为县,于县有滕溪,于溪之人有陈氏,男尽为名人,女尽嫁策策知名士。
同里程承事君讳畎,娶于陈,得今夫人。
夫人处士与之女也。
自其幼时,实能起孝敬,事父母。
嫁,移诸舅姑。
舅没,姑亦老,夫人季于众妇,独身忠养之,调停节适,委曲至到。
二姒良以为弗如,姑亦曰季宜我程氏。
春多祠,正月率朔迨晦,夫人与鸡俱兴,湘濯亨孰必躬亲乃荐宾。
延师资整训诸子,拊卑承尊,礼法周备。
东西家时节相往还,人人意满去,无一退言有负己者。
异时用,缓急叩门,称力为之尽,不以前故芥蒂,于是闺门之称震,远近如一辞。
承事君申申安安,内得奇助,见其子大昌进士,底闻成家。
承事君即世,夫人教馀子愈益力。
中女择对未决,大昌太学,得婺士杨大法诸生中,归以女,曰:「婿如是,何必嫁官人」?
未几杨优入舍选,将对策大廷,即除官,闻者證夫人贤有识。
大昌学省佐著作秘书,至驾部郎,直皇子庆王讲,夫人享恩封,安舆就养。
母汪在乡里年考高,辄再岁一归宁。
他日归,驾部拜乞留。
留少须臾而汪以病告,载星徂南,胗絮汤饵,浃日而永诀。
爵踊鹥弥,如孺儿之初去乳保,曰:「吾不蚤侍母,今舍我,吾生复何憀」?
时春秋六十有二矣,法不致毁,竟以病。
病且笃,子妇蕲食肉辅病,牢不可。
气息惙然,逮于不能,病遂以卒,隆兴之元年十一月二十有六日也。
凡六男子,驾部君最长,次淑昌,全昌,世昌,道昌,其最少曰文昌,亦以材为博士弟子。
大女适朱庸,季适吴辉。
夫人氏之丧,驾部谒急,府王釐尚方珍锡以赙,为观瞻者荣。
驾部吁哀痛中,卜宅兆未得。
去年之秋,异人感于宵梦,褐衣长髯,自云皇父氏,来告曰:「有竁直艮,在朱之原,山川翚翔,后其炽蕃,而庀而役,当获旃」。
觉而谇于墓师物其地,地与梦协,将以祥之明日大葬。
驾部君哀未尽,能自割以礼,使来请铭曰:「吾母亡矣,而有不亡者寿,能寿吾母者子也」。
予与君知闻十五年,久同僚于三馆,为甚厚,铭何说以辞?
其词曰:
孝敬其身之,本诸赜也。
乡闾我仪之,善斯则也。
子实昌之,天报格也。
耄龄不崇之,寿胡啬也!
卜宅谁朕之?
神告啧也。
矢诗以飏之,诏于㗲也。
跋王泸溪民瞻先生1202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五、《诚斋集》卷一○○、《庐溪文集》附录、康熙《西江志》卷一九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泸溪先生以诗取老桧之嗔,二沈希其意,出力挤先生以策元勋,竟何成耶?
先生料其不三年必有大咎,果若其言。
又四年亦殪。
古语云「前车覆,后车戒」。
嘉泰壬戌后五日,门人杨万里敬书帖尾而归之其宅相彭梦协云。
书遗桂梦协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二○、《慈湖先生遗书续集》卷一、雍正《慈溪县志》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梦协谓,「心之精神是谓圣」,此圣人之言,何敢不信?
但学者所造有浅深。
某谓道无浅深。
先圣曰「改而止」,谓改过即止,无庸他求。
精神虚明,安有过失?
意动过生,要道在不动乎意尔。
桂万荣直宝章阁常德府方直秘阁袁州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二、《平斋集》卷二○
敕具官某等:汲黯愿出入禁闼,萧望之雅意本朝,士以华近为荣,自昔然也。
而吾望郎万荣,名监少如方,顾牵联以外庸请,岂朕待贤之道有未至耶,抑贤者体国无内外之间也!
武陵统乎澧、辰、沅、靖,宜春介乎潭、洪、赣、吉,其俗皆易治而难服。
万荣予职往守武陵,尔方予职往守宜春,宽以字之,静以镇之,异壤而同治矣。
朕将于此乎选表。
可。
棠阴比事后序嘉定四年十月 南宋 · 张虙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二
狱,重事也。
狱而有疑,则尤事之重,君子所宜尽心焉。
今之居是官者,其果能尽是心乎?
吾表兄桂梦协读书不读律,而每有哀怜无辜之心。
尉满参选,特注司寇参军而归。
人问之,则曰:「此吾志也」。
待次五年,则曰:「此吾所欲也」。
因取古人之书有资于折狱者观之,其于和鲁公之《疑狱集》、郑公克之《折狱龟鉴》则又考之精,玩之熟。
事之类者不期而合,韵之协者不期而比,属辞七十有二。
信乎临事之不苟,而遇物期于无悔也。
虑尝伏而读之,以为近世士夫钩玄提要以资博识彊记者不知几书,类多无补。
此书一传,天下其无冤民乎!
则又从而思之,窃谓鞭丝以出铁,击皮以验盐,发冢知盗,模金辨诬,如此等事,不见于古之盛时,而见于后世。
岂古之风俗尚淳,不俟乎测囚之法;
而后世如鬼如蜮,不如是则不得其情邪?
观夫子议狱缓死之言,独于《中孚》之象发之,盖惟天下之至诚,可以动人悟物,虽开金石、感鬼神可也。
苟推吾是心,听之以五声,简之以五辞,不挠不屈,志气清明,天威具严,洋洋在上,谓人情不可得,吾不信也。
吾表兄其知之矣。
虑干辨浙东安抚司事,表兄携此书见示。
未几赴官金陵,道出越上,虑归此书,因题于后,以代送行序云。
嘉定辛未良月之望,张虑识。
按:《棠阴比事》卷末,四部丛刊续编本。
棠阴比事序嘉定四年闰二月 南宋 · 桂万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五、《棠阴比事》卷首、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六
开禧丁卯春,仆以饶之馀干,趋郡书满。
纠曹孙公起予武林人也,留款竟日。
话次因及臬事,谓:「凡典狱之官,实生民司命,天心向背、国祚修短系焉,比他职掌,尤当谨重。
近者番阳胥为人所杀,昏暝莫知主名。
承捕之吏续执俞达以告,證佐皆具,亦既承伏,以且谋连二弓手,结款无一异词。
某独不能无疑,躬造台府,请缓其事,重立赏榜,广布耳目,俾缉正囚。
未几,果得龚立者,以正典刑。
不然,横致四无辜于死地,衔冤千古,咎将谁执」!
万荣闻之,瞿然敛衽,因叹吾夫子三绝韦编,特著其议狱缓死之象于《中孚》,而古之君子亦尽心于一成不可变者,公其有焉。
既而东归参选,待次建康犴曹,屡省斯事,若有隐忧,遂于暇日,取和鲁公父子《疑狱集》,参以开封郑公《折狱龟鉴》,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号曰《棠阴比事》。
凡与我同志者,类能上体历代钦恤之意,下究诸公编劘之心,研精极虑,不谓空言,则棠阴著明教,棘林无夜哭,曷胜多礼之幸。
是用弗嫌于近名,拟锓诸木,以广其传。
岁在重光协洽,闰月望日,四明桂万荣序。
棠阴比事后序端平元年十月 南宋 · 桂万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五、《棠阴比事》卷末、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六
端平改元七月乙卯万荣尚右郎蒙恩升对,首奏守一心之正,以谨治原;
次奏惩群吏之贪,以固邦本。
天威咫尺,荐赐褒嘉。
既而玉音巽发,谓:「朕尝见卿所编《棠阴比事》,知卿听讼决能审克」。
万荣即恭奏:「臣昨调建康司理右掾,待次日久,因编此以资见闻。
岂料大侈其逢,误关一览,容臣下殿躬谢」。
暨出黄门,便有力求此本者。
锓梓星江,远莫之致,是用重刊流布,庶可上广圣主好生之德,下裨涖官哀矜之意。
十月既望朝散大夫、新除直宝章阁、知常德府桂万荣谨识。
请诸友续讲东湖劄 南宋 · 黄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四
绩曩受学陈复斋潘瓜山先生仰止堂
时仅十有馀人,朔有集,旬有讲,著在规约。
先生殁,诸生自筑祠于东湖,蒙绣使杨使君拨祠田,为春秋二祀及朋友旬朔会聚庆吊之费,盖已三十年。
今同社之友凋落过半,绩与柯学录思过、阮教谕宜孙幸无恙,然岁月各近古希,或衰或病,倘线脉不续,则此祠荆棘。
于是私相与谋:乡邦称为善士、能读我文公之书者,如顾任远仁翁、顾东老潜夫黄镛器之、郑与言直卿、林寅公伯良、林梦协若山、方至善夫、林应成汝大、陈端然仲弼、林高高父、郑献翁帝臣、方哲希点、林合若水、黄德星炳仲、黄强学能仲一十五人,欲延至东湖,照仰止之规约,轮流讲读,俾同社之子弟各听讲焉。
讲罢蔬饭而已。
庶演迤将坠之绪,以扶植二先生鸣道之初心。
窃念东冈寺先生宗主斯文,溯祖父之源流,楫朱、张之风味,真所谓闻而知者,欲借鼎吕之言,兴起后学。
绩遂执此以请,诸友无不乐从,实拜先生以善及人之赐。
军学学正黄绩请。
按: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一,同治十年刻本。
慈湖先生祠堂淳祐二年十月 南宋 · 郑霖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四明文献考》第三四二页、《延祐四明志》卷一四
礼:有功有德,则附祭于学,所以助教化,厚风俗,示仪制也。
我朝自濂溪周元公以《太极图》发先天之妙,于是河南之学有所传授,雷动四方,上绍孔子千百年不继之统,下破汉人专门角立之陋。
中兴以来,推吾道扶植国脉之功,与天地并,诏加节惠。
源分派别,厥后能以所自得者教于乡,鸣于时。
其徒各尊其师,力足以请于朝,亦该谥典,随所寓肖像以祠,斯文可谓盛哉!
阁学文元杨公家于四明慈水之德润湖,超然口耳之学。
蚤从象山文安陆公游,以心之精神是谓圣,由觉入道,推诚体物,研几察至,尤深于《易》。
见诸用,立朝大节,浩浩乎不可夺;
分牧于民,古良吏不能先。
天下士宗先生之学,不以爵称而以慈湖
没于宝庆二年,至今诵其书,籍先生之门为重,虽阙里宫墙犹旧,而桐乡俎豆未设,志郁郁焉。
始,慈湖后人欲仿四书院以藏家塾所著文,学而习之,此意美矣。
相地湖中及龙虎轩,既牵于道旁疑阻,又病于规模奢广,展转三四年无定地。
制使秘撰可斋陈公垲壬寅春开阃布宣,彰善以劝,问祠堂中辍之故。
公谂于士友曰:「郡邑有学,颜、孟不过侑祀,所以尊吾夫子也。
尊夫子而侑祀于夫子之侧者,未尝不尊。
然则即学以祠慈湖,亦何不可?
道一而已矣,无适非道。
必指阙里为夫子之道在是,是识其小者。
祠于学,祠于书院,同一慈湖也。
九京可作,必为首肯」。
于是,士友翕然无异词。
乃拨缗钱六十万、米二千斛下邑
令尹曹君邰蘧径名家也,能成公志,上作而下承,役兴而民不知。
经始于孟秋癸巳,越月庚午告成。
堂三閒,前轩过庑称是。
士庶子来祭,洋洋如在,相与颂曰:「非郡侯之尊所尊,非令尹之敏于事,此郡阙典,谁实顾念」?
又相与勉曰:「祠既立,吾徒居先生之里,读先生之书,以心会理,以身率教,毋为先生羞」。
公闻之而喜。
奉祠雪岩山中,一日,谒公于鄮山之堂,谓曰:「子为我记之」。
再拜辞。
公曰:「子昔分教横浦,即郡庠祠大中程公珦,其事同,其意合」。
秉笔敬书。
先生名简字敬仲,其详见于家传。
为之诗,俾邑士祭而歌,曰:慈水之东注兮泱泱,夫子之楹梦兮堂堂。
其书存兮人未亡,跂望不可及兮心皇皇。
自古有德兮侑于庠,阙里俎豆兮胡为未遑。
凤鸟不至兮孔伤,兰佩其高洁兮遗芳。
九原可作兮坠绪茫茫,大音之寥寥兮瓦缶宫商。
尚云车兮相羊,想容止兮洋洋。
兴起人之良善兮,是为慈溪之乡。
千秋万岁兮畴能忘!
淳祐二年良月望朝奉郎主管建宁府崇禧观天台郑霖记,慈湖先生侄愉书,郡人朝散大夫直宝章阁桂万荣篆盖。
按: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澹山岩题名淳祐十年九月 南宋 · 高不俦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五、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下、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一六、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四
蒙城高不俦寿卿淳八戌舂陵郡,淳十戌丐祠得俞。
季秋望后三日,道经澹岩,舣舟岸下,登山入洞,瞭然一镜,历览奇观,以快瞆瞆。
方豁然涪翁所谓「澹岩天下稀」之句,昔闻而今见之,亦自谓无负此行。
时领学生彦准、馆人合沙林掀、罗梦协偕到,乃慧明主人元秀为之领袖云。
林参政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六、《可斋续藁后》卷二
晋贰机庭,豫参国论。
总五兵而端本,密陪筹幄之亲;
赞化育以调元,兼陟政涂之峻。
三阶炳焕,九庙奠安。
恭惟某官胸著千年,眼高四海。
毫端藻粉,焕润色于皇猷;
肘后苓,滋延洪之国脉。
密勿璪旒之妙简,便蕃玉诏之亲除。
遍议清切之司,备罄忠嘉之益。
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亟上履声;
广厦之下,考仁圣之风,仍重毡席。
正君德于日就月将之际,挽士心于波颓澜倒之馀。
天子必有四邻,果跻近列;
公辅间于两社,翊赞神谟。
当内治外治交急之秋,乃文事武事并用之日,锡三纶綍,共二枢机。
梦协符,岩雨随苏于早岁;
皇灵丕畅,旄星顿扫于边州。
九重宽宵旰之忧,一旦庆风云之会。
如身之使臂指,良由脉络之相孚;
元首之有股肱,共喜精神之胥契。
既调璇极,必启金瓯。
平轻重于一舟,丕展济川之路;
寄安危于八柱,迄成支厦之功。
以福华夷,以寿社稷。
某竦闻成命,喜激懦衷。
风雨隔九天,敢作天上故人之梦;
云山兼五岭,但驰岭南驿使之书。
尺楮荒疏,寸襟摇曳。
冬日上省舟泊龙湾(旧冬偕高文山宋石坡二春元入羊城,泊此。) 其二 明 · 区元晋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色波光泛酒杯,旧游佳伴几人来。
空怜听笛清江曲,更忆联帆翠浪堆。
珠寺疏钟徒在念(去岁石坡约同上省,拟游珠寺不果,故云。),白云霜雁每论才(昔同文山在此地联句,有“白云秋冷雁声高”之句,众叹其才云。)
相思此日蒹葭渺,迢递孤篷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