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对镜吟 唐 · 长孙佐辅
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
意怜光彩固无瑕,义比恩情永相映。
每将鉴面兼鉴心,鉴来不辍情逾深。
君非结心空结带,结处尚新恩已背。
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孟门阻。
掩匣徒惭双凤飞,悬台欲效孤鸾舞王安石《百家诗选》此下有“妆成持照尚书时,只畏愁多遽变衰”二句)
昔日照来人共许,今朝照罢自生疑。
镜上有尘犹可淬(一作拂),君恩讵肯无回时。
杨子华画三首 其二 814年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药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九 杂题类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皓腕卷红袖,锦韝臂苍鹗(韝:见卷2《阳城驿》注。苍鹗:鸟名,即鱼鹰。《本草纲目·禽部·鹗》:“鹗,雕类也,似鹰而土黄色,深目,好峙……能翱翔水上,捕食鱼,江表人呼为食鱼鹰。”)
故人断弦心(“故人”句:相传伯牙善鼓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能知其音。子期死,伯牙感慨于知音难觅,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操琴。事详《吕氏春秋·本味》。)稚齿从禽乐(从禽:追逐禽兽,即田猎。《易·屯卦》:“六三……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孔颖达疏:“即鹿当有虞官,即有鹿也;若无虞官,以从逐于禽,亦不可得也。”)
当年惜贵游,遗形寄丹雘(“遗形”句:用画记录下当时人物之神采。遗形,超脱形骸,描摹精神。丹艧,即丹雘,可供涂饰之红色颜料。《尚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孔颖达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此借指绘画。)
骨象或依稀(骨象:骨骼相貌。《文选·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象)应图。”吕向注:“骨法人像,皆应图相。”),铅华已寥落。
似对古人民,无复昔城郭(“似对”二句:参卷3《松鹤》注。)
子亦观病身(观病:佛教语,谓观察妄惑之智力。《大乘义章》卷二:“粗思曰觉,细思曰观。”宋王安石《读维摩经有感》:“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色空俱寂寞(色空:色即是空之省称。佛教谓一切有形之物为色,而万物皆由业缘而生,本非实有,故云。)
无名氏之散句 唐 · 无名氏
引用典故:九重门 三峡无猿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以下齐己《风骚旨格》)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
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
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赠僧》)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
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风吹荚叶,雨打木瓜花(《炙毂子诗格》,句内叠韵)
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以下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以下徐寅《雅道机要》)
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以下《文彧诗格》)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以下《桂林诗评》)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待月》,以下王正字《诗中旨格》)
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秋日言怀》)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送雁》)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蟋蟀》)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以下《吟窗杂录》)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以下并见《树萱录》)
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苦寒》,见《事文类聚》)
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悼方干》,见《海录碎事》)
床上小薰笼,韶州退红(《乐府》,见《陆务观集注》)
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题于兢牡丹》,字德源长安人宰相也。见《见闻志》)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碧筒杯》,见杨慎《艺林伐山》)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国史补》曰:“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画墁录》以为赵嘏作)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故诗云。见《摭言》)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光范门候过宰相。虽云排建福门,实集于西方馆,故诗云云。见《南部新书》)
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李德裕平泉,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时有题诗云云。见《剧谈录》)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德裕为相,颇为寒进开路,及谪官南去,人咏此。见《摭言》)
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陈咏有诗名,善弈棋。昭宗幸陕之岁,策名归蜀,韦庄以诗贺之。乡中有嫉善者,属和韦诗云云,比之涤器当垆也。见《纪事》)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飞霜(《寒食》,见《事文类聚》)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江南自初春至初夏,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最后为楝花风,故唐人有此句。见《东皋杂录》)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唐人午日诗。南方兢渡,治其舟使轻利,名飞凫名水车又名水马。见《荆楚岁时记》)
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见《东皋杂录》)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雪》)
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春雪》)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晴雪》。王安石尝举此三联,云唐人诗)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在翰苑,见榴花止开一朵,有诗。陈正敏谓此乃唐人诗,非安石所作。见《泊宅编》)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见《锦绣万花谷》)
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以下见《风骚旨格》)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以下见《炙毂子诗格》)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
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以下见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云》)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刘素者,字仲华。好学,不事科举,颇通迁、固、寿、晔之书。尝有人贻诗云云,然卒不及仕。见《江南野志》)
修史亭三首 其三 907年 唐末 · 司空图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中条山
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
谁料平生臂鹰手,挑灯自送佛前钱(图为王文公凝所知,后分司,又为卢携所知)
许氏世次图序 北宋 · 许元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四○九
夫远祖,人所易忘也。
我许氏本唐虞泰岳之裔,下逮周汉,代有封君显宦名贤载于经史者,大略可见。
然世次遐邈,不可得而详矣。
唐龙朔中,上世宰相府君受诏修族志,始有推原。
本宗起于汉郡守公据,历十四世至府君
于是开郡于高阳,距今又历十有二世
其间远祖名讳,多不能记,各房播迁,悉不相闻。
今元兄弟共承祖考之泽,或守居故里,或宦寓四方,已不时聚,友于之情,则后之视今,因可知也。
乃列本宗自魏郡公据以下祖宗世次于图,贻诸子侄,使传历千世之久,居隔千里之远,皆知所本而不忘尔。
既而又友人临川王安石为撰谱传,推究上代封国之所始,颇为详悉,因以附于右云。
巩县西门周襄王 北宋 · 晏殊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人来人去市朝变,山后山前烟雾凝。
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宋李壁王荆公诗笺注》卷九)
其四十四 北宋 · 晏殊
 押歌韵
冷艳风中凝,浓香雪后多宋李壁王荆公诗笺注》卷三一《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
贺两府入东西府 北宋 · 张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仙同日集蓬莱,玉宇珠帘次第开。
乍向壶中窥日月,犹疑海上见楼台。
光生金铉调元地,荣极璿枢命世才
共荷圣贤天地宠,定知霖雨及时来宋李壁王荆公诗注》卷二八引)
皇侄右监门率府率世护墓记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文恭集》卷三五
夫析天潢之源,分玉叶之荫,承云雨之渥施,托日月之末光,生于其间,贵莫之上。
噫!
既荣以地而啬之年,此造物者不可得而致诘也。
右监门率府率世护,左屯卫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荣国公从信之第五子。
曾祖吴懿王
大父惟忠,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
母,富阳郡君孙氏。
少而聪悟,过绝于人,所好经书,见辄能诵。
亦工篇咏,颇有思致。
良玉遽折,灵芝早焚,悲夫!
皇祐二年六月八日感疾夭阏,年十二岁。
初藁殡于奉先之佛刹,嘉祐庚子十月乙酉改葬于河南之永安,祔懿王之前域。
谨记。
王仲仪咏瘿二十韵1046年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
汝水出山险,汝民多病瘿。
或如鸡精满,或若猿嗛并。
女惭高掩襟,男大阔裁领。
饮水拟注壶,吐词侔有鲠。
樗里既已闻,杜预亦不幸。
秦人号智囊,吴瓠系狗颈。
𦢏𦞙常柱颐,伶仃安及胫。
只欲仰问天,无由俯窥井。
挟带岁月深,冒犯风霜冷。
厌恶虽自知,剖割且谁肯。
不唯羞把镜,仍亦愁吊影。
内疗烦羊厣(夏校:《王安石集》作靥,当从改),外砭费针颖
在木曰楠榴,刳之可为皿。
此诚无所用,既有何能辟(自注:音屏。)
膨脝厕无(夏校:《王安石集》作元,当从改)首,臃肿异胪顶。
难将面目施,可与胎胞逞。
贤哉临汝守,世德调金鼎。
氓俗虽丑乖,教令日修整。
风土恐随迁,晨昏忧屡省。
傥欲便慈颜,名城宋荦本作诚)不难请。
王安石并求退疏熙宁二年1069年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清时窃禄,难逃素食之讥;
白首佐朝,遂起蔽贤之谤。
幸圣明之洞照,举毫发以无遗。
顾此薄材,尚容具位中谢。)
切念臣业非经远,识寡通方。
少因章句之科,得偕群俊;
长脱簿书之秩,获事三朝。
仁宗之顾遇匪轻,英庙之丁宁尤甚。
旋属大人继照,飞龙在天,思肯搆于先基,忽遐遗于万物。
何美,杂圭璧以荐羞;
槽驭已疲,复骅骝之共驾。
殚力虽劳于负岳,小心更甚于履冰。
果不克堪,遂贻弹劾。
安石者,学强辩胜,年壮气豪,论议方鄙于古人,措置肯谐于僚党?
至使山林末学,草泽后生,放自得之良心,乐人传之异说。
者子,譊譊其书,足以干名,足以取贵。
拖绅朝序者,非安石之党则指为俗吏;
圜冠校学者,异安石之学则笑为迂儒。
叹古人之不生,恨斯文之将丧。
臣窃观安石平居之间,则口笔丘、旦;
有为之际,则身心管、商。
至乃忽故事于祖宗,肆巧讥于中外,喜怒惟我,进退其人。
待圣主为可欺,视同僚为不物。
台谏官以兹切齿,谓社稷付在何人;
士大夫罔不动心,以朝廷安用彼相。
为臣及此,事主若何!
臣非不能秉笔华衮之前,而正其非;
覆身青蒲之上,而排其失。
重念陛下方当渊默中和,同天德之尚阙,待人臣之有体。
徒高唇吻,莫补聪明。
且区区晋都,尚有相先之下佐;
况赫赫昭代,岂有不和之大臣!
愚念及斯,众言陋此。
伏乞陛下特申雄断,大决群疑。
安石过举之谬,以幸保家邦;
白臣等后言之罪,而俾归田里。
如其尚矜微朽,处以便藩,不唯有遂于物情,亦以不妨于贤路。
如是则始终事圣,史传不附于奸朋;
去就为臣,物议庶归于直道。
按:《挥麈馀话》卷一,四部丛刊续编本。
富绍庭劄子元祐元年七月十三日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文潞公文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切以故相富弼直道逢辰,昌言致主,始终一节,华夷具瞻。
向与王安石同在中书,议论趣向不合,义难共事,乃请出藩,遂不待年,亟求致政。
闲居十稔,不幸亡殁。
今闻配享神宗庙庭,公论极为允惬。
今弼之子惟绍庭一名监中岳庙,伏望圣慈,以今来配享特推恩礼于弼之子孙,更赐优加录用。
取进止。
张瑰王安石韩维皇祐三年五月庚午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九、《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一二
臣等每因进对,尝闻德音,以搢绅之间多务奔竞,匪裁抑之,则无以厚风俗。
若恬退守道者稍加旌擢,则奔竞躁求者庶几知耻。
伏见工部郎中直史馆张瑰十馀年不磨勘,朝廷奖其退静,尝特迁两浙转运使
代还,差知颍州,亦未尝以资序自言。
殿中丞王安石进士第四人及第。
旧制,一任还,进所业求试馆职
安石凡数任,并无所陈,朝廷特令召试,亦辞以家贫亲老。
馆阁之职,士人所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
大理评事韩维尝预南省高荐,自后五六岁不出仕宦,好古嗜学,安于退静。
并乞特赐甄擢。
其六 北宋 · 欧阳修
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戏王介甫
宋史正志《史氏菊谱》 《史氏菊谱》:王介甫《试夷诗》云“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永叔见之,戏介甫云云。介甫闻之,笑曰“欧阳九不学之过也,岂不见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
再论水灾状嘉祐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文编》卷一八、《右编》卷三○、《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九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伏睹近降手诏,以水灾为变,上轸圣忧。
既一人形罪己之言,宜百辟无遑安之意,而应诏言事者犹少,亦未闻有所施行。
岂言者不足采欤,将遂无人言也?
岂有言不能用欤?
然则上有诏而下不言,下有言而上不用,皆空言也。
臣闻语曰:「应天以实不以文,动民以行不以言」。
臣近者实封应诏,窃谓水入国门,大臣奔走,渰浸社稷,破坏都城,此天地之大变也,恐非小有所为可以消弭,因为陛下陈一二大计。
而言狂计愚,不足以感动听览。
臣日夜思惟,方今之弊,纪纲之坏非一日,政事之失非一端,水灾至大、天谴至深,亦非一事之所致。
灾谴如此,而祸患所应于后者,又非一言而可测。
是则已往而当救之弊甚众,未来而可忧之患无涯,亦非独责二三大臣所能取济。
况自古天下之治,必与众贤共之也。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书》载之朝,一时同列者,之徒二十馀人,此特其大者尔,其百工在位,莫不皆贤也。
今欲救大弊,弭大患,如臣前所陈一二大计既未果为,而又不思众贤,以济庶务,则天变何以塞,人事何以修?
故臣复敢进用贤之说也。
臣材识愚暗,不能知人,然众人所知者,臣亦知之。
伏见龙图阁直学士知池州包拯,清节美行,著自贫贱;
谠言正论,闻于朝廷。
自列侍从,良多补益。
方今天灾人事非贤罔乂之时,以小故,弃之遐远,此议者之所惜也。
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襄州张瑰,静默端直,外柔内刚,学问通达,似不能言者。
至其见义必为,可谓仁者之勇。
此朝廷之臣,非州郡之才也。
祠部员外郎崇文院检讨吕公著,故相夷简之子,清静寡欲,生长富贵而淡于荣利,识虑深远,文学优长,皆可过人而喜自晦默,此左右顾问之臣也。
太常博士群牧判官王安石,学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茍,自重其身,论议通明,兼有时才之用,所谓无施不可者。
凡此四臣者,难得之士也。
以小过弃之,其三人者进退与众人无异。
此皆为世所知者犹如此,臣故知天下之广,贤材沦没于无闻者不少也。
此四臣者,名迹已著,伏乞更广询采,亟加进擢,置之左右,必有裨补。
凡臣所言者,乃愿陛下听其言,用其才,以济时艰尔,非为其人私计也。
若量沾恩泽、稍升差遣之类,适足以为其人累耳,亦非臣荐贤报国之本心也。
臣伏见近年变异非止水灾,谴告丁宁,无所不有。
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斯言极矣。
伏惟陛下切诏大臣,深图治乱,广引贤俊,与共谋议。
未有众贤并进而天下不治者。
此亦救灾弭患一端之大者。
臣又窃见京东京西皆有大水,并当存恤,而独河北遣使安抚,两路遂不差人。
或云就委转运使,此则但虚为行遣尔。
两路运司只见河北遣使,便认朝廷之意有所重轻,以谓不遣使路分,非朝廷忧恤之急者。
兼又放税赈救,皆耗运司钱物,于彼不便。
兼又运使未必皆得人,其才未必能救灾恤患。
又其一司自有常行职事,亦岂能专意抚绥?
故臣以为虚作行遣尔。
伏乞各差一使,于此两路安抚,虽未能大段有物赈济,至于兴利除害,临时措置,更易官吏,询求疾苦,事既专一,必有所得,与就委运司,其利百倍也。
又闻两浙大旱,赤地千里。
国家运米,仰在东南。
今年灾伤若不赈济,则来年不惟民饥,国家之物亦自阙供。
此不可不留心也。
窃闻三司今岁京师粮米已有二年备准外,犹有三百五十万馀未漕之物。
今年东南既旱,则来年少纳上供,此未漕之米诚不可不惜,然少辍以济急,时亦未有所阙。
欲下三司勘会,若实如臣所闻,则乞量辍五、七十万石物与两浙一路,令及时赈救一十三州,只作借贷,他时米熟,不妨还官,然所利甚博也。
此非弭灾之术,亦救灾之一端也。
臣愚狂妄,伏望圣慈特赐裁择。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王安石吕公著劄子至和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经世八编》卷一五、《新增格古要论》卷四、《右编》卷三○、康熙《西江志》卷一四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五、光绪《吉水县志》卷四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陛下仁圣聪明,优容谏诤。
虽有狂直之士犯颜色而触忌讳者,未尝不终始保全,往往亟加擢用,此自古明君贤主之所难也。
然而用言既难,献言者亦不为易。
论小事者既可鄙而不足为,陈大计者又似迂而无速效,欲微讽则未能感动,将直陈则先忤贵权。
而旁有群言,夺于众力,所陈多未施设,其人遽已改迁。
致陛下有听言之勤,而未见用言之效,颇疑言事之职,但为速进之阶。
盖缘台谏之官,资望已峻,少加进擢,便履清华。
而臣下有厌人言者,因此亦得进说,直云此辈务要官职,所以多言。
使后来者其言益轻,而人主无由取信,辜陛下纳谏之意,违陛下赏谏之心。
臣以谓欲救其失,惟宜择沉默端正、守节难进之臣置之谏署,则既无干进之疑,庶或其言可信。
伏见殿中丞王安石,德行文学,为众所推,守道安贫,刚而不屈。
司封员外郎吕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
安石久更吏事,兼有时才,曾召试馆职,固辞不就。
公著性乐闲退,淡于世事。
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
往年陛下上遵先帝之制,增置台谏官四员。
已而中废,复止两员。
谏官尚有虚位,伏乞用此两人,补足四员之数,必能规正朝廷之得失,裨益陛下之聪明。
臣叨被恩荣,未知报效,茍有所见,不敢不言。
取进止。
论监牧劄子嘉祐五年八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二、《黄氏日钞》卷六一、《文献通考》卷一六○、《宋史》卷一九八《兵志》一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二、《历朝茶马奏议》卷一、《大学衍义补》卷一二四、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所领群牧司,近准宣差吴中复王安石王陶等同共相度监牧利害事。
窃以国马之制,置自祖宗。
岁月既深,官司失守,积习成弊,匪止一时,前后因循,重于改作。
今者幸蒙朝廷因言事之官有所陈述,选差臣寮,相度更改。
臣以谓监牧之设,法制具存,条目既繁,弊病亦众。
若祇坐案文籍,就加增损,恐不足以深革弊源。
如欲大为更张,创立制度,则凡于利害,难以遥度,必须目见心晓,熟于其事,然后可以审详裁制,果决不疑
盖谋于始也不精,则行于后也难久。
况此是臣本职,岂敢辞劳!
欲乞权暂差臣,仍于吴中复等三人内更差一人,与臣同诣左右厢监牧地头,躬亲按视。
至于土地广狭,水草善恶,岁时孳牧,吏卒勤惰,以至牝牡种类,各随所宜,棚井温凉,亦有便否,向何以致马之耗减,今何以得马之蕃滋。
既详究其根源,兼旁采于众议。
如此,不三数月间可以周遍。
然后更将前后臣寮起请,与众官参详审处。
与其坐而遥度,仓卒改更,其为得失,不可同日而论也。
臣又窃思今之马政,皆因唐制。
而今马多少与唐不同者,其利病甚多,不可悉举。
至于唐世牧地,皆与马性相宜,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豳、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皆唐养马之地也。
以今考之,或陷没夷狄,或已为民田,皆不可复得。
惟闻今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及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草软水甘,最宜牧养。
往时河东军马,常在此处牧放,今马数全少,闲地极多。
此乃楼烦监地也,可以兴置一监。
臣以谓推迹而求之,则楼烦天池、元池三监之地,尚冀可得。
又臣往年因奉使河东,尝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见其不耕之地甚多。
河东一路,山川深峻,水草甚佳,其地高寒,必宜马性。
京西唐、汝之间,久荒之地,其数甚广。
欲乞更下河东京西转运司,差官就近于辖下访求草地,有可以兴置监牧处。
如稍见次第,即乞朝廷差官与群牧司官员,同共往彼踏行擘画。
若可以兴置新监,则河北诸监内有地不宜马处,却可议行废罢。
估马一司,利害最为易见。
若国家广捐金帛,则券马利厚,来者必多,于其多中,时得好马。
若有司惜费,则蕃部利薄,马来渐少,兼亦好马不来。
然而招诱之方,事非一体,亦须知其委曲。
欲乞特差群牧司礼宾院官一员,直至秦州以来体问蕃部券马利害。
凡此三者,虽暂差官。
比及吴中复检阅本司文字,讲求商议,未就之间,已各来复。
可以参酌相度,庶不仓卒,轻为改更。
如允臣所请,乞赐施行。
今取进止。
言青苗钱第二劄子熙宁三年五月1070年5月1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臣近曾奏为起请俵散青苗钱不便事,数内一件:「乞遇灾伤,夏料未纳,及不系灾伤人户,顽猾拖欠者,并更不俵散秋料钱数」,至今未奉指挥
臣勘会今年二麦才方成熟,尚未收割,已系五月,又合俵散秋料钱数。
窃缘夏料已散钱尚未有一户送纳,若又俵散秋料钱,窃虑积压拖欠,枉有失陷官钱。
臣已指挥本路诸州军,并令未得俵散秋料钱,别候朝廷指挥去后。
臣伏思除臣近所起请灾伤未纳及人户拖欠不纳者,乞且不俵次料一事外,臣今更有愚见,不敢缄默。
臣窃见自俵青苗钱已来,议者皆以取利为非。
朝廷深恶其说,遂命所司条陈申谕,其言虽烦,而终不免于取利,然犹有一说者,意在惠民也。
以臣愚见,若夏料钱于春中俵散,犹是青黄不相接之时,虽不户户阙之,然其间容有不济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
若秋料钱于五月俵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阙,直是放债取利尔。
若二麦不熟,则夏料尚欠,岂宜更俵秋料钱,使人户积压拖欠?
以此而言,秋料钱可以罢而不散。
欲望圣慈特赐详择,伏乞早降指挥
今取进止(《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四。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王文公年谱》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六。)
五月:原无,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补。
苏丞相(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八代文钞》第二六册、《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二
某启:拙诗趁韵,有二之业,病无其工也。
早来许行香后见过,何为复辍?
所欲示者何事,来日能见顾否?
行香后乘凉枉驾,作一盂饭奉待,却有绝品数种可试。
若所说事不妨时,幸就近约介甫同来为幸。
惟以方上号请告,不敢聚饮尔,其他并无害批示。
某再拜。
王文公(三 嘉祐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五
近得扬州书,言介甫有《平山》诗,尚未得见,因信,幸乞为示。
此地在广陵为佳处,得诸公录于文字,甚幸也。
贤弟平甫秀才不及别书,愚意同此,前亦承惠诗,多感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