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论泽潞1115年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三、《丹阳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用兵有六要,而敌之坚脆不论也。
抵排浮议则计不摇,要结外援则力不困,师整而壮则有剽疾之功,将专而勇则无折北之虑,孤其势则我益强,捣其虚则我滋实,六者兼备而敌已困于冥冥矣。
尝观会昌泽潞之役,刘稹有可诛之形,武宗有决诛之志,而丞相德裕有能诛之功。
指踪受胜,六要且举,兹所以堂堂潞子之邦,讫不沦于篡逆也。
迹夫刘悟死而从谏欲主留务,宝历之君违李绛之计而徇王守澄之请,于是举五州而弃之。
已而擅兵长子,阴连训、注,致论二萧欲清君侧。
迨至从谏,因崔士康而以符节自擅,谢医拒使,检商阁货,胁其君而剿其民,上愤下怨,所谓可诛之形也。
武宗以内地叛涣,锐意征讨,使者不入则谪隶恭陵,贼使远来则杖死京兆,彼能缓茂卿之赏而不疑,禽太原之兵而不赦,李乞降而不从,崔碣请纳而远逐,群臣议罢兵者誓戮之于境上,兹所谓决诛之志也。
至于巨谋纤计,算不失一而六要具举,则又出于德裕
何谓抵排浮议则计不摇?
始议用兵,沮梗百绪。
或曰刘悟挈十二州还天子,当使遗育;
或曰从谏兵强食足,未易可破。
廷臣皆媕娿趣和,并为一谈,独德裕以赢缩胜负为兵家之常,而慨然以身任责,故谢却陈夷让易置李宗闵,而贼已丧胆矣。
何谓要结外援则力不困?
上党之地,前触魏,侧肘
魏人驰劲骑不三四日,兵交于漳水西矣;
赵人出坚甲不五六日,兵合于泜水东矣;
形利势便,封略相错也。
德裕因敕李回谕旨,使二镇出兵,于是王元逵临洺何弘敬肥乡,左排右掖,而贼无炊火焉。
何谓师整而壮则有剽疾之功?
异时团诸道兵,有所讨伐,尺布斗粟仰给公上,多迁延以耗供亿,甚者约贼令解守备,得一屯一县,则献公要赏。
德裕因敕诸将直取州勿攻县,故邢、洺继降,而刘稹气索矣。
何谓将专而勇则无折北之虑?
异时阍寺掌兵,进退掣肘,监军取精剽士以自随,而以疲琐者备行阵,师小不利,则卷旂自遁,大兵辄随以北。
德裕建请诏本道付宰司,乃下监军不得干凡事,百人取一为卫。
又王宰观望而薄责,由是石卫以胜闻;
李产佐逗遛而遣代,由是乌岭以捷奏。
何谓孤其势则我益强?
李丕善长短术,军中雅疾之,脱族自归,议者疑为贼遣。
德裕建议讨贼,半载始有降者。
廪赐不厚,何以劝馀?
于是擢刺忻州,而贼妪恸泣。
未几,裴问以邢归赵,王钊以洺款魏,高玉、魏元谈辈以次降附,而贼无与战矣。
何谓捣其虚则我滋实?
先是,河朔诸将死,即如吊祀,申以册赠之使,重以宣慰之人,度军中便宜,乃与节,军中不许,始用兵,大抵不半岁不能定,故謷将逆子因得固巢穴,积叛谋。
德裕请乘其未备讨之,于是仓皇号恸,而二十六载之逋寇矣。
或曰刘悟以此始,则郭谊以此终,殆天道好还。
愚独以为一出德裕之功也。
至贼之后,以郭谊衅斧而不赦,畏诸将请地,以卢弘正团结其州,又见其谋画之善。
《诗》云:「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德裕有焉。
史臣谓武宗用一德裕,遂成其功,谅哉!
比部员外郎致仕沈公墓志铭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五、《襄陵文集》卷一二
先太夫人既丧先太师,端忧襄陵汴水滨,伯外王父解官昭庆,过而省之,留止累月以镇抚其勤约,是时熙宁三年也。
某以童子扶携公侧,迄今尚能记公颀然而髯,朱服象简,和气欣欣也。
后六年而公卒,又四十一年而公葬,既葬七年,某始论撰公事。
盖距公之过襄陵五十四年之间,太夫人遗捐诸孤,伯氏、季氏随属即世,诸舅诸姨紒总衿缨,从公见客,相与纷哗于席间者,风流云灭无一在矣,而独馀某于此颓然伏几而铭公。
呜呼,岂不悲哉!
公讳昭逊,字道卿太康沈氏系大丞相恭惠王驾部郎中元吉者之元子也。
王有女孙,妃于定陵,膺保寿祉,绍王绝绪,以故拜公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公既少,以相家戚里胄嗣试吏,思自以其力能显,遂其躬所居,兴官嗜事,秋毫必振。
作尉湖州长兴长兴恃公以无盗;
监酒徐州,酒亦大市,三岁镪八万四千有奇以为剩息。
用擢卫尉寺丞,自是后凡再签书广德昭庆军判官公事,他官如常之无锡、秀之华亭、阆之南部、知云安军皆以艰故不行。
年六十七,即以朝奉郎尚书比部员外郎上骑都尉老焉,次年七月乙卯卒于私第。
公性温恭乐易,泛与人相从容,而多智强力,离绝匹伦。
越有兵官元用狱屡变,诏部使者择能吏鞫于馀杭,书被公即驰往,阅一二旬则具得其情,破械出数百人,讫无异辞。
馀杭太守沈公文通治行隽一,时见公狱决,击节奇赏。
凡公之为吏如此而多,事久远难质,故没不载。
传信阙疑,铭之著也。
公娶李氏,吕氏;
晚娶王氏,工部侍郎知枢密院、赠司空穆公鬷之孙,比部郎中、赠正议大夫正路之女,是封长寿县君
抚公之孤三男二女,使壮有立,毕其嫁娶,后公十有四年而卒。
三男,皆出王夫人,曰献卿蔡州新蔡主簿,早世;
端卿宣教郎,与其弟茂卿政和六年十一月壬寅葬公太康长乐乡城村驾部公兆。
端卿卒,刻公之铭者,茂卿与诸孙也。
当公过襄陵时,盖皆未生焉。
铭曰:
老身于官,考有十二。
其施堇堇,亦克有韪。
谁云岁久,绝迹莫追。
观凤一翎,五德之遗。
公为不亡,墓有信辞。
子孙琢石,而甥铭之。
晋时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孤山陈柏(原作伯,据四库本改)已物化,九日晋犹后生。
欲问东南两朝事,风枝潇洒似谈清。
茂卿方书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方术犹云一方之道也。
五方殊分,风气攸限,道则一而已。
医之为道,药虽出于其手,而方多传于古人。
故修方之家,采之欲博,择之欲精。
而其用之人,欲有活法。
盖医者意也,所以通殊涂而会一理也。
世率谓孙思邈得龙宫玉函禁方,其事甚怪。
及观《千金方》,论治积聚为虚则取之雷公药,治伤寒则取之仲景、华陀,风眩则取之徐嗣伯,蒸汗则取之张苗、廪丘,莫不自有所本焉。
况当区宇浑一,如江右晋时医师所述支用存、范祖耀等脚气八十馀条,晋、宋时苏氏所习小儿诸方,皆前所未见,则又取其经验者用之。
它如崔文行度疗散、西州续命之类,亦所不废。
其博采而精择如此。
非胸中有活法,酌古今、通南北,孰能会于一乎?
吴兴茂卿,世医也,予谂之四十年矣。
兼明诸科,博习诸经,而周知南北之俗。
安分知足,志在济人。
谒方求药者,日踵其门,悉意调护,多所全活。
暇日博采古今名方,类为若干门,条分胪列,无微不载。
往往其平日以活法用之而有明效者,盖非一朝夕之力也,得古《千金方》为多。
茂卿不以自私,将板行于世,使传之者亦能用之以活法,守常而知变,潜利阴益,可胜悦哉?
陆宣公闭户集方,程伊川池上施药,予窃慕而不能,故茂卿是编,乐为之书。
茂卿名某,今为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