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恤侯史光家诏节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四
光厉志守约,有清忠之节,家极贫俭,其赐钱五十万(《晋书·侯史光传》)。
乞赦楼玄疏 孙吴 · 华覈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四
臣窃以治国之体,其犹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总其条目,为作纲维,众事乃理。《论语》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言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陛下既垂意博古,综极艺文,加勤心好道,随节致气,宜得闲静以展神思,呼翕清淳,与天同极。臣夙夜思惟,诸吏之中,任干之事,足委杖者,无胜于楼玄。玄清忠奉公,寇冕当世,众服其操,无与争先。夫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如玄之性,终始可保,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宰司,责其后效,使为官择人,随才授任,则舜之恭己,近亦可得(《吴志·楼玄传》)。
答诏问何尚之致仕事(元嘉二十九年) 南朝宋 · 刘义恭
出处:全宋文卷十二
尚之清忠贞固,历事唯允,虽年在县车,而体尚充壮,未相申许,下情所同(《宋书·何尚之传》。)。
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府君碑铭 初唐 · 娄师德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七
原夫哲后时乘。圣人贞观。必俟风云之应。以光朝列。尤资栋干之材。式隆王道。若乃杰出文武。挺生才俊。道符忠孝。性与清白。高视于寇贾之前。独步于韩彭之上。肸蚃名教。蝉联簪组。许史焉可俦。金张莫能匹。四海慕其风范。千里仰其谈柄。玉质金相。探赜索隐。没而不朽。其惟贺兰都督凉国公之谓哉。君讳明。字若水。本出武威。姑臧人也。圣期爰始。赐贯神京。而香逐芝兰。辛随姜桂。今属洛州永昌县。以光盛业焉。原夫仙窟延祉。吞雹昭庆。因白鹿而上腾。事光图牒。遇奇峰而南逝。义隆缣简。邑怛于是亡精。鲜卑由其禠魄。恤允于前凉之境。茂族于洪源之地。良史载焉。此可略而志也。曾祖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递袭圭璜。夙传弓冶。共栖梧而比翼。与良玉而齐价。濯如春柳。劲逾霜竹。英名振白山。雄图光紫塞。祖继莫贺特勒。积代为英杰之先。光图绚史。保家为名教之首。掞今超昔。宏材胶葛。洪源浩汗。映竹史而腾芬。缀绵书而擅响。父何力。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捡校鸿胪卿捡校左羽林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并汾箕岚四州诸军事并州大都督。谥曰毅。公地积膏腴。门标英伟。发言会规矩。动容成楷则。学该流略。文超贾马。威青海而安白道。光三部而截九夷。揆务机司。为群僚之宗匠。荣膺兰锜。成五戎之准的。而钟漏斯尽。天赠崇班。聿加千里之荣。俄处六条之位。哀荣之礼既洽。朝野式瞻。送终之典更隆。搢绅翘德。公赤野生姿。青田矫翰。家蓄古贤之操。门传高士之节。年甫一岁。起家授上柱国。封渔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八岁起家授太子左千牛。十一授朝散大夫太子通事舍人里行。十二授奉辇大夫。若夫紫禁青规之所。必择贤而方授。玉阶金阙之前。实高门之能处。所以荣加髫丱。泽及绮纨。鸣玉锵金。光前映后。乃人物之仪表。实衣冠之领袖。重以河山险要。惟贤是居。爪牙任功。非亲莫委。麟德年中授左武卫大将军贺兰州都督。自非承家奕叶。累代衣缨。焉可内奉钩陈。外膺剌举者矣。相府在藩。为凉州道元帅。以公为左阙军总管。侍中姜恪为凉州镇守大使。以公为副。然则朝端妙选。实伫异能。望重材高。允膺佥属。后以鳖海未清。蛇川尚阻。戎车所及。尤俟英将。从中书令李敬元征吐蕃。公为柏海道经略使。于是南讨吐蕃。北征突厥。累摧凶丑。勋绩居多。后狼山及单于馀党复相聚结。奉制讨击。应时平殄。前后赏劳。不可胜纪。改授左骁卫大将军。袭爵凉国公。食邑三千户。赐锦袍宝带金银器物杂䌽绫锦等数千件。授长男嵷三品。以酬功也。仍改为燕然道镇守大使。捡校九姓及契苾部落。公俶装遵远。望赤水而前驱。劲骑腾空。指白兰而长骛。左萦右拂。八校于是争先。斩将搴旗。
三军以之作气。遂得降丝言以隆爵命。自天府而锡珍奇。金贝咸纡。缯锦交集。列鼎而光祖祢。分茅以惠子孙。策勋居最。又授鸡田道大总管。至乌德鞬山南。招降二万馀帐。纵使李牧宁部。充国和戎。推昔揆今。当年罔二。寻授右豹韬卫大将军。未几复改授左豹韬卫将军。并充怀远军经略大使。又依旧知燕然道大使。功高望重。亟膺奖擢。得人之誉。闻于朝野。惟大周革命。重悬□□擢授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馀并如故。有制曰。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都督契苾明妻凉国夫人李。柔顺成姿。幽闲植性。聿修妇德。每勤于□□叶赞夫家。必存于忠义。既竭由衷之请。宜覃赐族之恩。并及母临洮县主。并蒙赐姓武氏。公侯必复。河洛冑贤。属宝运之开基。接仙潢而锡派。忠贞无替。声振金氏。表里承恩。勋高石窌。后授朔方道总管兼凉甘肃瓜沙五州经略使。度玉关而去张掖。弃置一生。瞰弱水而望沙场。横行万里。幄中有策。阃外宣威。岂直操履冰霜。固亦心符筠玉。名高一代。气逸九霄者矣。既而司寇逝川。俄结颓山之恨。将军大树。行闻断石之嗟。悲夫。以證圣元年腊月廿三日。遘疾薨于凉州姑臧县之里第。春秋卌有六。制曰。悼往赠荣。经邦之懿典。饰终加等。列代之徽猷。谅以褒德劝能。念劳追旧者也。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苾明。理识开举。局量沈雄。家著勤诚。代彰忠恳。早膺朝宠。夙绍庭规。秩峻衔珠。寄隆赐龯。入参巡警。淑慎之誉必闻。出绥藩落。威惠之声兼济。日辔不留。夜舟俄徙。未穷远略。遽谢昭途。载想嘉庸。良深矜叹。宜申殊泽。式旌幽壤。可赠使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馀如故。赐物三百段。便于凉州给付。所缘葬一事以上。并令官供。仍差凉州都督府长史元仁俨监护。仍令朝散大夫通事舍人内供奉边怀秀吊祭。既而居诸易远。宅兆攸资。金凫泛泉。玉鸡伺旦。粤以大周万岁通天元年岁次景申八月庚午朔十有五日甲申。葬于咸阳县之先茔。礼也。礼司谥曰。公夙承门阀。早践通班。茂绩昭宣。声望显著。学该流略。艺总兵钤。以孝安亲。以忠奉国。终始如一。存没不渝。旌善易名。宜凭典宝。按谥法。宽乐令终曰靖。请谥曰靖公。惟公降淳粹而蓄瑰奇。禀清忠而挺才望。韶仪淹雅。难窥于得失。逸调清通。不测其涯涘。抑扬人杰。雕缋士林。等桃李之无言。若朱蓝之在性。先人而后已。鄙利而尚贤。亭亭有千丈之干。其高非易仰。汪汪如万顷之波。其深不可测。有硕学焉。有令问焉。擅班马之雄辩。蓄灵蛇之雅作。逸气上烟霞之表。高名振朝野之际。五公七侯之盛。仅可执鞭。曜蝉鸣玉之荣。才堪捧毂。如杨彪之承伯超。若班固之嗣叔皮。加以悬榻翘贤。分庭接士。衣裘鞍马。朝成夕费。兼济之性。光映人物。乃搆厦之良材。映车之名宝者矣。夫人唐胶西公孝义之长女也。齐辉婺彩。擢干琼枝。庄敬率由于自然。抑扬女史。温柔禀之于本性。光辉内则。既而雄剑潜锋。崩城起恨。毁瘠逾于大礼。攀号洎乎剪发。夷夏足其悲哀。搢绅增其惨蹙。屈已而遵女诫。饬躬而宣妇道。可谓承家禀训。执仁组行者欤。长子左豹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从山)次子右武威卫郎将上柱国姑臧县开国子嵩右玉钤卫郎将上柱国番禾县开国子崇等。并早涉义方。夙延庭训。孝心冥奖。至德纯深。仍候气缠忧。先尝空□充穷盈感。孺慕增悲。棘皃由乎绝□柴毁几于灭性。可谓至道冠幽明。穷途伤骨髓。哀号擗踊。独超前辈。虽罔极之诚。践霜露而逾感。相质之重。映今古而垂裕。是用傍求翠琬。式树丰碑。家风祖德。居然在斯。用以光士行。用以芳本枝。历千秋兮无斁。经百代兮无亏。铭曰。
东井苍苍。西土茫茫。天开分野。地列封疆。门多英毅。代产忠良。伟哉人物。纷乎典章(其一)。
前凉后凉。乃祖乃父。赫奕冠盖。蝉联文武。金相玉质。光台映辅。至德符孝。贞心翼主(其二)。
可汗嗣立。抑扬流辈。业盛后昆。道隆前载。遐迩钦挹。夷夏欣戴。四海英髦。共推贞槩(其三)。
特勤垂裕。搏风振翼。孔席申欢。嵇松比直。智水游泳。仁山止息。讨本寻源。斯标歧嶷(其四)。
毅公雅节。莫之与京。既忠且孝。王佐人英。研精流略。损□良平。昭昭馀庆。恤允膺荣(其五)。
挺生异材。龆年振响。未盈小学。亟承恩奖。门阀易隆。墙仞难仰。学行无斁。名实逾广(其六)。
露冕关河。式清边徼。遽宣威德。聿敷名教。肃彼夷落。镇兹襟要。人扬德宇。穷微尽妙(其七)。
绥边寄重。尤资望族。显允奇材。悠然嗣福。外清荒憬。内膺荣禄。总戎之寄。声连秘牍(其八)。
诜诜于隰。屡警边城。侵□跃马。槩□扬旌。横云列阵。背水开营。未经千日。俄梦两楹(其九)。
驾□难留。居诸易促。旋悲□佩。遽伤埋玉。松荫陇兮均青。草萦坟兮吐绿。式镌贞琬。以光胜躅(其十)。
相和歌辞(相和旧曲,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晋谓之清商三调。《唐书·乐志》曰:“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之遗声。又有楚调、侧调。楚调者,汉房中乐也。侧调者,生于楚调,与前三调总谓之相和。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 箜篌引(相和有四引,一曰《箜篌引》,二曰《商引》,三曰《徵引》,四曰《羽引》。古有六引,其《宫引》、《角引》二曲阙,宋唯《箜篌引》有辞,梁具五引,有歌有辞。) 中唐 · 李贺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徐衍入海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
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
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一作瓦瓶浊酒醪蚁浮)。
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发奔流竟何如?
贤兄小姑哭呜呜。
汨罗庙记 唐 · 蒋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九
噫。日月明而忠贤生。日月翳而忠贤毙。明翳其天耶非耶。其数耶非耶。将适然耶非耶。且自昔抱大忠而生。抱大忠。而死者。亦何可胜言。虽天倾地摇。山拆川竭。犹可得而评论焉。及至轩辕氏之天。以道为日月。无明翳之变。故风后力牧得适其材焉。帝尧氏之天。以德为日月。无生毙之数。故羲和氏百工之徒得信其用焉。帝舜氏之天。以仁为日月。无亏盈之节。故十六族得宏其理焉。大禹氏之天。以公为日月。无氛霭之蔽。故皋陶稷卨之臣得专其任焉。殷汤氏之天。以信为日月。不皦不昧。故伊尹得符其志焉。文王氏之天。以心为日月。无薄蚀之变。故周召之伦得张其化焉。我大唐氏之天。以政为日月。故房杜魏徵得尽其吁谟焉。其馀上自列国。下逮周隋。或以耳目为日月。或以左右为日月。一明一翳。非天之所为也。非地之所为也。故苌宏辟。伍员枭。范蠡鲁连去。徐衍负石。三闾怀沙。良可痛哉。然三闾者。以大忠而揭大文。沉吟楚泽。哀郁自赞。爰兴褒贬。六经同风。至宋玉景差。皆弟子也。况吾党哉。唐文宗太和二年春。防奉命宜春抵湘阴。歇帆西渚。邑宰马搏谓予曰。三闾之坟。有碑无文。岂前贤缺欤。又曰。俗以三闾投汨水而殒。所葬者招魂也。常所惑焉。按图经。汨冬水二尺。夏九尺。则为大水也。古之与今。其汨不甚异也。又楚人惜三闾之才。闵三闾之死。舟驰楫骤。至今为俗。安有寻常之水。而失其遗骸哉。安有不睹其骸。而知其怀沙哉。但以楚词有大小招魂。后人凭而穿凿。不足徵也。愚则以为三闾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为其实。郡守东海徐希仁洎马搏。以予常学古道。熟君臣至理之义。请述始终符契。以广忠贤之业云。于戏。后代知予者以此。罪予者以此。文曰。屈碑立兮。谗人泣兮。屈碑推兮。谗人咍兮。碑兮碑兮。汨之隗兮。天高地阔。孤魂魄兮。
霅溪夜宴诗(霅溪蒋琛,常设网罟给食。一夕,风雨晦冥,见鱼鳖蹙波为城,蛟蜃嘘气为楼台宫殿。有松江、太湖、霅溪诸神为境会夜宴,同预者,湘江神、鸱夷君、范相国,及申屠狄、徐衍诸人,各有诗歌云:) 其四 唐 · 水神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珠光龙耀火烔烔,夜接朝云宴渚宫。
凤管清吹凄极浦,朱弦间奏冷秋空。
论心幸遇同归友,揣分惭无辅佐功。
云雨各飞真境后,不堪波上起悲风(徐处士衍献境会夜宴诗,并简范相国)。
秋望 唐 · 刘得仁
押微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西风蝉满树,东岸有残晖(见《吟窗杂录》卷十徐衍《风骚要式》。)。
海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六
于廓灵海,百川委输。浮天无岸,含形内虚。浃天墟而浮析木,薄碣石而荡之罘。峙以沃焦,泄之尾闾。黑齿、裸人之国,聂耳、穷发之区。瀛洲、蓬岛,员峤、方壶。鲲鹏之所变化,神仙之所宅庐。若夫耸榑桑于碧津,鼓洪波于沧溆。或浮槎而犯斗,或熬波而出素。齐景忘归,秦皇欲渡。祖莹望之而赋诗,王粲游之而作赋。想慕容之涉冰,仰仲连之辞组。尔乃鹿浑、阳池,蒲昌、勃鞮,百谷之所总集,万穴之所会归。悯波臣之在辙,骇马衔之当蹊。陈茂拔剑以息波,鲍靓煮石而疗饥。见遁世之姜肱,识乘桴之仲尼。夫控清引浊,荡云沃日,望彼幼少,观兹朝夕。耸黄金之宫,开紫石之室。怪精卫之衔木,惊徐衍之负石。时清而虽不扬波,彗坠而曾闻决溢。至若叹朝宗之美,考善下之言。尝窥鲛室,屡见桑田。子牟倾驰而恋阙,管宁危殆而思愆。亦有觌阴火于波中,采石华于山际。罗珊瑚之的砾,烝云雾之荟蔚,祭在礼而先河,波有时而动地。人君法之而成大,百川学之而则至。是知略群山,涸九州,非宜让水,当须积流。既驾鼋以为梁,亦吐蜃而成楼。搴芳林于聚窟,访琼田于祖洲。井蛙见拘,成视听之非广;河伯自视,知大小之不侔也。
潇湘感事 北宋 · 种放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离离江草与江花,往事洲边叹复嗟。
汉傅有才终去国,楚臣无罪亦沈沙。
凄凉野浦寒飞雁,牢落汀祠晚聚鸦。
无限清忠沉浪底,滔滔千顷属渔家(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五引《古今诗话》)。
喜朝京阙 北宋 · 杨亿
押萧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七闽波渺邈,双阙气岧峣。
晓登云外岭,夜渡月中潮。
愿秉清忠节,终身立圣朝。
赐参知政事张昪上表乞致仕不允批答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文恭集》卷二五
夫年之贵于天下,德之先于人伦,尚矣。况乞言宪老,存诸典刑;图政任人,寄在耆哲。至于进退,岂局于彝制哉?卿老成司直,清忠笃行,阅古今之义理,历内外之事任。蔚有风采,稔闻谋猷,凭赖忠规,参毗政道。虽年涂云及,而志力尚全,何遽掞章,乃欲谢事?是未亮眷倚之意,而自取宴安之适,使朕何望焉!
吊海文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七、《公是集》卷五○
襄贲之城在淮上,东走大海八十里,余日夕登焉。美其壮观,可以为赋,而土俗无足语者。又悲前世君昏政乱,而贤者往往自放于海,恨不出于今世,使效能事职也。乃为文吊徐衍而下四人,以舒吾怀,亦《楚辞》招魂之意矣。
北望沧海兮,哀逝者之如斯。阳既赴而不反兮。襄绝世而自怡。衍沈石以信迈兮,仲连又辞贵而不为。嗟呼,遭世不幸,贤智窜伏。宁不足以自全兮,诚耻群乎贪俗。黄鹄之洁身而高飞兮,知厕鼠之为辱。视九渊之潜龟兮,孰与夫太庙之孤犊?《易·明夷》之象兮,贵于飞而欲速。四海岂其无君兮,羌异心而同欲。嗟乎,彼茫茫之穷波也,上乎无天,下乎无地。长蛟巨鱼,狂搏贪噬。卉服左衽,逐臭为类。言语不通,衣服殊制。非先王之故乡,胡为久安此憔悴?嗟乎,先生之意,我知之矣。上暗下塞,是非罔诏,孰若晞发阳阿之耀?谗疾背憎,人怀其忧,孰若自放至清之流?行乎无朋,言乎无伍,孰若高蹈,与世无睹?是皆先生之心已。嗟东夷之溷浊兮,孰有慕夫先生之所为?诚自托于圣人兮,名磨灭而无期。胡生不辰兮,曾不及今之世也?宽贤容众兮,得夫子之志也。礼乐明备兮,大人位也。胡今之望兮,古反弃也?呜呼远哉兮,是可哀也。夫子之魄兮,傥还来也。
完美集序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四、《范忠宣公集》卷一○
自古国家将兴隆平之运、建不拔之基者,则必上天为生贤杰之佐,启佑其主,戴翊其世,而成非常之功。故有商之兴也,汤得伊尹,高宗得傅说;周之兴也,文王得吕尚,宣王得申、甫;汉之兴也,高祖得三杰,光武得寇、邓;唐之兴也,太宗得房、杜,肃宗得郭、李。故皆能光启皇图,成中兴王业。至于我朝,仁宗皇帝享御绵久,道冠百王,泽浸四海,纯诚骏德,格于皇天。故天将锡我宋以无穷之祚,是生良弼,以赞襄大议,定策元嗣,置天下于泰山之安,神器有覆盂之固。时则有若康节张公,以清德直道,奋于寒儒,历职试位,由河东转运使入为御史知杂,正色抗论,以肃朝政。仁宗从谏知臣,眷公甚厚。公感上知遇,夙夜思报。于时国本未立,公因启建储之议,事未果,出典外藩。及拜御史中丞,复进前说。仁宗益爱其言,而将行之,遂用公为执政。至嘉祐末,公既为枢密使长西府,会韩魏公为元宰,二府协力,以赞丕命,英宗皇帝遂继大统。公之勋烈,辉映万世。乃退身养道,十有馀年,康宁寿考,薨于正寝。而朝廷赠有诰,谥有议;士大夫慕公之德者,哀有词,祭有文。及铭于圹,纪于碑,而状于太史者,皆所以述公之功德。然尚得其髣髴,而未之尽也。至今上特题其碑之额曰「清忠旧德之碑」,然后公之大节,于是乎称矣;国家崇德报功之道,于是乎备矣;天下修己为善之人,于是乎劝矣。一举而三善从之,可不谓之美欤?在昔人臣立大节、成大功,为天下士民之所称爱者,未必见知于时君;居高位、席盛宠,蒙遇于时君者,未必见称于士大夫;善其初者,未必能保其终;盛其名者,未必能安其身。如公者兼得而并有之,可不谓之完欤?嗣子虞部君集公之赠诰、谥议、哀辞、祭文、行状、碑志为上下二卷,以藏于家,以传于世,盖孝子继志述事之一端矣,属某名其集而为之序。某以先君文正公有同榜之契,而知公行事为详,义不得辞,请名其集曰《完美》,因以公之大节而叙其说云。
赐中大夫新除试御史中丞郑雍辞免不允诏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五、《范太史集》卷二八
朝有正色之士,则精神足以折冲;国有司直之臣,则谗说不能殄行。风宪之长,纲纪所持,必得清忠,乃称骨鲠。卿自居谏省,即以直闻;今求其人,莫若考实。断自朕志,无以易卿。表正群司,公论所属。勉思报称,无或过辞。所请宜不允。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 北宋 · 秦观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崛起商岩后,清忠士论归。
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
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
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王郑何论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一、《柯山集》卷三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九、《圣宋文选》卷二七
昔孔子论令尹子文、陈文子,皆以清忠与之,而不与之仁。管子之德不及二子远矣,而以仁与之,何也?夫仁之为道虽大,然其实以济物为本。济物之事,非一善可以当之,必其才德为世所赖,得我则存,非我则亡,我之所在,家安而国治。如是,则有一善,不害为不仁;而有小不善,于仁未害也。予观王祥、郑冲、何曾三人者,考其行事之迹,从容无事之际,虽谓君子可也,然为魏大臣,阴相司马氏以丧魏室,卒导而授之。夫平日则戒慎君子之所忽,而当事则为小人所不忍为,此所谓色取仁而行违,在邦在家必闻者也。昔西汉之衰,有似乎此。孔光、师丹皆盗当世仁贤君子之名,而或屈于董贤,或迫于王莽,使为奸者反依之以为重。呜呼!治天下其不可以无才智骨鲠之士也。淮南王欲为乱,独惮大将军与汲黯。畏卫青,畏其武;畏汲黯,畏其正也。夫世固有德不足以化奸,才不足以止乱,而可以谓之仁人君子乎?夫使令尹子文、陈文子当管仲之任,则不胜矣。李德裕曰:「平澹和雅,世所谓君子者,居平必不能急病理烦,遭难必不能捐躯济危,可以羽仪朝廷,润色名教,如宗庙瑚琏园林鸿鹄者」。此数子之谓矣。
贺廉访起复启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六、《高峰文集》卷八
伏审茂膺天渥,复领使权。实资将命之才,遂起倚庐之制。事光新典,眷出宸衷。恭惟某官绝识超人,清忠许国。风猷挺特,德宇粹融。九重亲对于冕旒,千里载驰于斧绣。春阳及物,秋隼击奸。休声果达于赤墀,圣语亟颁于丹诏。恩来北阙,欢浃南州。盖由间出之资,宜被非常之宠。矧忠孝本同道,而臣子原一心。谅倾向日之诚,少抑悲风之念。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原注:后三首慈及二子附。) 其七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陇西家世到仍云,许国清忠盖代闻。
有道风流贤太守,无双才气旧将军。
整弦使者情和易,承附诸郎艺逸群。
便好画图收拾取,要传盛事满湘滨。
次韵曾伯容哭夏均父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青松傲霜雪,事误亦迍邅。
或脱斧斤厄,则遭藤蔓缠。
北渠材砢礧,耸壑色芳鲜。
不作千楹栋,终为万斛船。
那知过华屋,长恸摇空鞭。
增击疑仙去,超摇弃我先。
但馀殷枕泪,无复对床眠。
忆昨游湓浦,曾同上紫烟。
春光随杖履,笑响落云泉。
尚想登临处,仍哦唱和篇。
暗惊生死隔,默数十三年。
台宪登群彦,秋风吹一鹯。
诛奸志未舍,谋国疏空传。
醉驭毛车度,谁(四库本作雅)推日毂旋。
岁时嗟易得,力命古难全。
报施徒云尔,功名信偶然。
清忠光竹帛,英气敛山川。
哭子如临敌,当勾失短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