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武夷 宋 · 赵承禧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群玉山前隐道园,松声鹤唳隔溪闻。
山灵似识游人意,要看青林映白云(影印《诗渊》册三页二○八二)
宝善堂为薛玄卿 宋 · 黄叔美
人孰不有母,鲜能报其恩。
人孰不有弟,鲜能念同根。
汉兴尺布谣,郑有誓泉言。
所以忧世事,永叹鹡鸰原
缅怀宝善君,生子出孝门。
幼习静室业,实为仁爱敦。
百金买古宅,乃在清溪濆。
堂前种荆树,堂北长慈萱
时从道园中,驾彼白鹤轩。
再拜母膝下,殷勤问寒暄。
季也一相接,怡然煦春温。
溪鱼识啸歌,乌鸟沽盘餐。
余适登斯堂,吴公有铭存。
阿侄三五辈,削瓜酌清尊。
秩然进退间,礼义何其尊。
嗟今利夺人,骨肉相仇冤。
苍天信可问,薄俗难与论(明《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
虞集 元初 · 许衡
对联 出处:对联话
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
朝朝来聒,何许子之不惮烦。
于仲元舍赋红梅 元 · 虞集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䌽云消。
扬州何逊,何似董娇娆宋公传《元诗体要》特载阴何体,所录虞文靖之诗为多。文靖有诗云:「少陵何逊太白阴铿。」亦举其所好言之也。)
代石答五首 其五 元 · 虞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去岁留诗别,嗟哉白发人!
冠依子夏制,居切左丘邻。
执籥充振鹭,脩辞缀获麟。
终须愁坎壈,勿用诮嶙峋道园尝以江左先贤甚众,后生晚进,知者盖鲜,欲取元裕之中州》遗意,别为《南州》以表章之,以病目而止。)
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虞文靖父井斋先生尝分教于潭,见欧阳元功所为文,为之击节,缮写成帙,亲题以寄文靖。时文靖国子助教。此题前一首云:「忆昔先君早识贤,手封制作动成编。交游有道真三益,翰墨同朝又十年。」盖纪其实也。)
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道园遗稿:从兄德观父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云,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
南渡岂殊唐社稷,中原不改汉衣冠。
温温雨气吞残壁,泯泯江潮击坏栏。
万里不归天浩荡,沧波随意把渔竿。
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四首 其四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能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誇。
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屺墨,但目疾转深,不复能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根到深泉石作身,疏疏香叶不知春。
海波不动天风远,千岁寒蛟作老人(《学古录》,公手自编定。好事者别辑公诗曰《翰林珠玉》,其从孙堪广蒐访得古律诗七百四十馀篇,曰《道园遗稿》。以补前稿之所未备。)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其二 元 · 虞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
能言学得妙莲华,赢得春风对客誇。
乞食衲衣浑未老,为题灵塔向金沙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屺墨但目疾转深不复能作字又不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蜀人虞集书)
铁网珊瑚丹丘柯敬仲,多蓄魏晋法书至宋人书,殆百十函,随以与人,弗留也。他日,独见此轴在几格间,甚怪之,及取观,则吾坡翁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卷后多佳纸,敬仲求集作诗识其后,赋此四首。是日,试郭𡵆墨,但目疾转深,不能复作字。又知年岁后,虽若此者亦尚能作否?临楮慨然。至顺辛未二月望日,虞集书。
后续咏贫士三首 其一 元 · 虞集
 押东韵
老骨寒不寐,夜长况闻风。
心悸危欲折,跼蹐败絮中。
鸡鸣当晨参,马疥刍不充。
山童衣百鹑,唤之愧匆匆。
求火扫木叶,庭树亦已空。
决起不敢怠,曙光屋南东。
苟遂牛马性,归放春草丰中丞赵世安尝为伯生请曰:「虞集久居京师,甚贫,又病目,幸假一外职使医。」文宗怒曰:「一虞伯生,汝辈不容耶!」当时词臣之清节如此。)
记梦 元 · 虞集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
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
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
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
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
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
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
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
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
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道园外祖杨文仲衡州井斋依之。时未有子,文仲为祷于南岳,遂生道园文仲梦一牙兵持剌入曰:南岳真人来见,既觉。闻儿啼声,因命小字曰衡道园自言:少时尝梦游南岳,历览其奇胜,颇能记忆焉。)
题花鸟图(一作「吴中女子画花鸟歌」。) 元 · 虞集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十 花鸟合景
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悄。
调朱弄粉不自施,写作窗间雪衣鸟。
绿窗沈沈春昼迟,半生心事花鸟知。
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此诗《元音》、《乾坤清气》俱作虞集,《体要》作揭徯斯。)
十月十八日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元 · 揭傒斯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泪尽乌号不可攀,传宣忽降白云间。
天华拜舞君王赐,梦断斋庐月满坛(文宗御奎章日,学士虞集博士柯九思常侍从,以讨论法书、名画为事。授经郎揭徯斯潜著一书,曰《奎章政要》以进。万机之暇,每赐披览,及晏朝,有画《授经郎献书图》行于世,盖有深意存焉!虞尝谓揭诗「如三日新妇」,己诗「如汉廷老吏」。揭闻之不悦。故忆昨诗有「学士诗成每自誇」之句。虞得诗谓门人曰:「揭公才力竭矣。」因答以诗云:「故人不肯宿山家,夜半驱车踏月华。寄语傍人休大笑,诗成端的向谁誇。」并题其后云:「今日新妇老矣。」观此诗及《忆昨》诸作,其君臣相得之分,亦可谓一诗盛事也。)
虞先生张元朴回龙虎有云麈尾每怀张外史鹅群今属薛玄卿元朴索次韵 元 · 张雨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想见先生戴笠行,黄茅冈上看阴晴。
承闻祖道同疏傅,鄙说还乡长卿
海内好诗元自少,江西行李不嫌轻。
谪仙爱与元丹语,烟子而今亦有名。
元 · 张雨
 押虞韵
风沙不惮五千里,将身跳入仙人壶(辍耕录:道士张伯雨,尝从王溪月真人入。初,燕地未有梅花吴閒閒宗师时为嗣师,新从江南移至,护以穹庐,匾曰漱芳亭伯雨偶造其所,恍若与故人遇,徘徊既久,不觉熟寝于中。真人终日不见伯雨,深以为忧,意其外出,迷失街道也。梦觉,日已暮矣。归道所由,嗣师笑曰:「伯雨素有诗名,宜作诗以赎过。」伯雨遂赋长诗,有云云之句。嗣师大喜,送翰林、集贤尝所往来者,袁学士伯长谢博士敬德马御史伯庸吴助教养浩、虞修撰伯生和之。)
虞先生词后 元 · 陈旅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忆昔奎章学士家,夜吹琼琯泛春霞。
先生归卧江南雨,谁为掀帘看杏花
蟫精隽:陈众仲旅虞邵庵伯生诗集后云云。盖用虞邵庵风入松词中事也。与张蜕岩仲举词「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意同,固邵庵之意也。
寄呈虞伯生学士 元 · 黄玠
 押先韵
今代虞夫子,自是瀛洲仙。
抚编诵奇文,西顾心如悬。
我昔曾大父,盖尝治临川
手泽幸尚存,桐宫几百年。
前贤不自誉,所望在后贤。
褒嘉作美语,声光同烂然。
寸心此区区,去雁春风前。
白云不可寄,但有白云篇
陈元纲巡检葬亲毕还乌江 元 · 岑安卿
东风吹醒游人梦,千里怀归寸心痛。
乌江春至雨雪馀,白鹭洲晴水消冻。
锦囊璀璨行色饶,画鹢凌风见飞动。
陆行更买肩舆,夹道梅花递相送。
春禽不解客心悲,晓日高枝作娇哢。
涉江还踏西陵道万壑千岩春渺渺。
秘图行认旧游踪,客星分翠迎归棹。
三山东望海茫茫,雪浪翻空髻鬟小。
归来夜宿故人家,白发青灯炯相照。
明朝匍匐走重峰,泪洒松风石云岛。
衔哀捧骨閟幽宫,马鬣封高水萦绕。
行人齐咨风日悲,白马素车来故老。
送终事已旋有期,叙旧杯盘惭草草。
裁诗聊复饯君行,我亦何人遽挥扫。
西江宗派师涪翁邵庵当代文章公。
持诗为我谒亟丈,点化金铁归陶镕。
缄誊远示涂窜迹,咀嚼端可醒昏蒙。
何妨更致明月片,七碗两腋生清风
扫除人世酣醉梦,凌云竟入蓬莱宫。
西江访旧期再会,撷芳更煮康王淙。
虞伯生 元 · 无名子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万世文章凌日表,惊人风采动朝端。
穷经白首讨论易,草诏丹墀润色难。
忧国泪多双眼暗,归田计早一身安。
不堪回首昭陵道,落日西风莎草(宋遗民录:附录:右诗得于传闻,而末句之意有不可解者。故老云:「伯生尝私于文宗妃,故赠者因以讥之。」不知其果然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