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遗应詹书 西晋 · 杜韬
出处:全晋文
天步艰难,始自吾州;州党流移,在于荆土。其所遇值,蔑之如遗,顿伏死亡者略复过半,备尝荼毒,足下之所鉴也。客主难久,嫌隙易构,不谓乐乡起变出于不意,时与足下思散疑结,求擒其党帅,惟患算不经远,力不陷坚耳。及在湘中,惧死求生,遂相结聚,欲守善自卫,天下小定,然后输诚盟府。寻山公镇夏口,即具陈之。此公鉴开塞之会,察穷通之运,纳吾于众疑之中,非高识玄睹,孰能若此!西州人士得沐浴于清流,岂惟涤荡瑕秽,乃骨肉之施。此公薨逝,斯事中废,贤愚痛毒,窃心自悼。欲遣滕永文、张休豫诣大府备列起事以来本末,但恐贪功殉名之徒将谗间于圣主之听,戮吾使于市朝以彰叛逆之罪,故未敢遣之。而甘陶卒至,水陆十万,旌旗曜于山泽,舟槛盈于三江,威则威矣,然吾众窃未以为惧。晋文伐原,以全信为本,故能使诸侯归之。陶侃宣赦书而继之以进讨,岂所以崇奉明诏,示轨宪于四海!逼向义之夫以为叛逆之虏,踧思善之众以极不赦之责,非不战而屈人之算也。驱略乌合,欲与必死者求一战,未见争衡之机权也。吾之赤心,贯于神明,西州人士,卿粗悉之耳。宁当今抱枉于时,不证于大府邪!
昔虞卿不荣大国之相,与魏齐同其安危;司马迁明言于李陵,虽刑残而无慨。足下抗威千里,声播汶衡,进宜为国思静难之略,退与旧交措枉直之正,不亦绰然有馀裕乎!望卿腾吾笺令,时达盟府,遣大使光临,使吾得披露肝胆,没身何恨哉!伏想盟府必结纽于纪纲,为一匡于圣世,使吾厕列义徒,负戈前驱,迎皇舆于阊阖,扫长蛇于荒裔,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若然,先清方夏,却定中原,吾得一年之粮,使搠流西归,夷李雄之逋寇,修《禹贡》之旧献,展微劳以补往愆,复州邦以谢邻国,亦其志也。惟所裁处耳。
吾远州寒士,与足下出处殊伦,诚不足感神交而济其倾危。但显吾忠诚,则汶岳荷忠顺之恕,衡湘无伐叛之虞,隆足下宏纳之望,拯吾徒陷溺之艰,焉可金玉其音哉!然颙颙十馀万口,亦劳瘁于警备,思放逸于南亩矣。衡岳、江、湘,列吾左右,若往言有贰,血诚不亮,益梁受殃,不惟鄙门而已(《晋书·杜韬传》,韬与王敦等数十战,将士多物故。韬请降,帝不许,韬遗詹书。)。
方竹(粤山中间有之。) 明 · 张诩
押词韵第三部
竹品类寔繁,方竹惟诡异。
五十有馀种,戴凯之所志。
根将蟠轮方,节以束针比。
作舟未为钜,胜箭未为细。
何如粤山中,方竹拂云起。
四棱一直上,偏颇了不滞。
廉隅色难犯,正直心绝忌。
思昔我高皇,武楼晚登憩。
咨询治道馀,方竹启玉齿。
顾问臣詹同,偶获献上位。
御手为摩挲,亲洒宸翰记。
云汉烂昭回,天葩构甚缔。
遂令植竹微,居然成伟器。
裁为七尺筇,灵寿未足拟。
高皇弃群臣,记藏天府秘。
四海罔攸传,空馀词臣识。
物遇亦有时,端为方竹喟。
五君子哀诗 其二 故文学叶先生襄(字圣野) 明末清初 · 徐枋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先生神骏姿,稚齿志轩豁。
千里鸣长风,雄心排紫闼。
掞藻花欲生,处囊颖自脱。
词场主齐盟,意气高巀嶭。
旦夕期致身,廊庙润鸿业。
岂期困数奇,抱玉遭屡刖。
先生志益奋,顾盻气莫夺。
忽然经丧乱,杜门被短褐。
图书剧纵横,菁华供采掇。
冥搜阅百代,贯穿文辞窟。
三皇汲典坟,六朝绘云月。
骚人侈雕虫,词翰有健鹘。
正如大蒐狩,渔罟山泽竭。
又如凌沧洲,处处结津筏。
发挥成大文,汪洋肆闳达。
云汉秋天高,波澜𬈑涨阔。
忆昔执经初,枋年未束发。
周旋函丈间,抚时思奋发。
挥忽十馀年,乾坤正荡潏。
汨罗与土室,先生痛存殁。
操觚血泪垂,千秋托碑碣。
推奖冠独行,行墨起芳烈(先生为先文靖公作传谓余隐居避世为时独行第一)。
谓余立德言,不朽成二绝(先生见余通鉴纪事类聚廿一史文汇建元同文录等书寓书于余云人生三不朽足下已有其二立德立言从此而兼并矣)。
怵惕奉斯语,尝恐身陨越。
一言铭终身,俯仰中肠热。
苍天酷斯人,中年病消渴。
遗书委风尘,岁月同芜没。
杨雄垂太玄,侯芭守师说。
缅怀愧古人,临风尝涕雪。
再读北哀篇,哀鸿叫天末(甲申后先生著北哀赋)。
次槎川韵。追述亡嫂徐恭人哀章 清 · 南有容
押元韵 出处:雷渊集卷之五
我宗自文宪,单嗣延故门。
及余始成行,怡怡称弟昆。
季也秀以文,不忝吾家孙。
择妇欲如汝,父母爱所存。
不显徐氏世,诗礼固有源。
后出多俊哲,振振本支蕃。
婉㜻彼季女,闺闼盛徽言。
龟筮谓嘉耦,于归果哲媛。
痛祛簪珥陋,德义谅所尊。
晨夕诵妇诫,声貌颇清温。
渊静内自持,寔有威仪繁。
虽被尊章怜,兢惕敢恃恩。
深知夫子宜,益用古意敦。
允也二美合,庶其为福根。
恸哭阉茂事,仓卒那复论。
严霜折芳蕙,馀威悴堂萱。
幽哉九原土,未晞惟泪痕。
犹存堕世迹,九苞馀雏鹓。
炯炯好瞳眉,典刑安可谖。
努力护孤根,理此芝兰园。
君看江海大,滥觞自昆崙。
疏慵堂受文衡砚感赋 清 · 南有容
押阳韵 出处:雷渊集卷之六
文衡有旧砚,文宪有旧堂。
旧堂旧砚还,离合几星霜。
擎来想手泽,磨处馀墨香。
小孙忝祖训,人器恐不当。
矧兹文教弊,斯道郁不张。
难将一线彩,补得七襄章。
既言世掌美,重觉忧心长。
得郑文詹(东观)书。诗以谢之 清 · 李书九
押虞韵 出处:惕斋集卷之三
硾纸莹明雪色肤,中有细字如穿珠。
故人遥在城南隅,问我谪居平安无。
自言前秋使西都,浿上游宴多欢娱。
练光绿波照美姝,降仙明月流金壶。
江山到处一踟蹰,追寻古迹同搜逋。
殷田谁复辨井区,汉镜久已坠泥涂(平壤为汉乐浪郡治。万历中。阙地得古镜。月沙李公谓东明王时物。余尝考铭文。定为汉尚方鉴。闻今已亡。)。
作书纤悉寄老夫,要使髯秦见醉苏。
忆昔禁林聚群儒,君时少年风骨殊(余与文詹同为甲辰选讲制文臣。)。
朅来徐步上云衢,粲若明堂登琏瑚。
日骑天闲龙马驹,玉辔璁珑缨垂朱(闻文詹拜仆正。)。
顾我久作泽畔枯,天寒破屋时拥垆。
揩磨病眼诵唐虞(余在谪读尚书。),蒐罗笺注爬荒芜。
人生少壮在须臾,有书不读胡为乎。
即今霜雪满头须,敦诗说礼非良图。
蚕缚春茧亦太迂,蜂钻故纸何其愚。
知君博学古为徒,此日可惜须看吾。
宦游虽好亦畏途,不如安坐治典谟。
况复家世出公孤,美材终为廊庙需。
遥持报章当盘盂,岁暮襟期应不渝。
诗舲少宰以文敏公折臂诗册属题追次文敏韵书后(文敏扈从木兰行营,堕马伤臂,诏蒙古医以冰羊奇术愈之,张南华鹏翀赋诗为贺。公答诗云:「安于有狂疾,几死缧绁中。屦校不惩前,据鞍还自雄。天公残其形,欲俾牖下终。何曾参香至,已早占沛丰。我马出天闲,昂藏八尺龙。万里走沙漠,一朝踬蚁封。身轻若飘瓦,堕地忆初降。从今右臂废,可偶支离翁。皇情郁以轸,驰遣国能工。琢冰复刲羊,奇术难理通。初如落汤蟹,继若启蛰虫。骨碎徐徐完,筋挛旋旋融。月馀可画诺,百日竟弯弓。乃知圣人心,能补天所穷。当君问疾时,余始可以风。笑指半截碑,谓得无似侬。掀髯拂兰纸,疾走霜豪锋。四律翻水成,宛宛曳长虹。我身化已及,我心不能童。时夜免为鸡,号寒底学蛩。岂有沟中断,能和爨下桐。述事当酬答,君其恕罢癃。奉酬宫詹学士南华散人。」) 清 · 祁寯藻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十一
司寇擅书名,籍甚乾隆中。
天章数褒重,米董兼其雄。
一字亦收录,恩眷周始终(供奉帖落诸书,诏悉裒集装册藏弆。)。
此书纪感遇,折臂殊新丰。
病馀偶拈笔,蟠屈犹如龙。
南华老学士,贻诗手缄封。
善谑且善祷,技痒心未降。
一挥二百字,公诚矍铄翁。
词以病而健,书以病而工。
险绝归平正,亦与医理通。
当其纵辔初,目已无聋虫。
及乎袒臂割,谈笑神融融。
塞翁本无马,楚人安有弓。
乃知其天全,颠踬不能穷。
况蒙造化力,日烜散以风。
居然还旧观,此笔不负侬。
我生慕公书,外拓中藏锋。
迩来得手迹(文敏书唐宋人诗乌丝阑册。),往者窥玉虹。
少宰宝遗翰,题识存黄童(诗册后有黄易跋。)。
后辈孰比肩,低头駏与蛩。
臂痛想虞戈,尾焦怜蔡桐。
便恐冰羊术,无繇苏老癃。
挽金碧辉女士(1948年3月26日夜) 当代 · 吴宓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文同种徒虚语(戊戌政变时,清德宗赐康有为密诏,中有“同文同种之国”云云,盖有深望于日本者也。),无国无家何世身(金碧辉,原名川岛芳子,清肃王善耆之女,世称国际间谍。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晨6:30在北平第一监狱以汉奸通谋敌国罪枪决,年约四十。)。
霸越原期能复楚,报韩有志竟椎秦。
凤栖难觅琅玕树,龙种常为俎簋珍。
挥洒狱词成绝笔(指三十七年二月初,天津《大公报》曾载金碧辉初判死刑后,狱中与其律师友人书。自述身世,措辞敏妙,而情意哀矜,格调极类现代聪明女子之谈话。而常称皇上,忠于故君宣统。其述及国民政府时,庄中寓谐,婉而多讽,宓读而佩之。),英雄儿女事酸辛。
注:《吴宓诗集》卷十七“武汉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39-4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