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金匮 其九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今海内陆沈于殷久矣,何乃急于元元哉(《后汉。袁绍传》注,《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
核灵赋 西汉 · 扬雄
 押支韵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自今推古,至于元气始化,古不览今,名号叠毁,请以《诗》、《春秋》言之(《御览》一)
太易之始,太初之先,冯冯沈沈,奋搏无端(《御览》一)
河出龙马,雒贡龟书(《文选》陆倕石阙铭》注)
世有黄公者,起于苍州,精神养性,与道浮游(《文选》谢朓《之宣城新林浦》诗注)
二子规游矩步(《文选》陆机长安有狭邪行》注)
文王之始起,浸仁渐义,会贤攒智(《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书》注)
枝附叶从,表立景有(《文选》陈琳《檄将校部曲》注,又蔡邕郭有道碑文》注。)
陈文通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奉国威灵,信志方外(《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
屯留君书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气厉流行,伤贤害善(《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
拜度辽将军临行上疏 东汉 · 陈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
龟蒙恩累世,驰骋边垂,虽展鹰犬(《文选·陈琳袁绍豫州》注引《谢承书》,「鹰犬」下有「搏击」二字。)之用,顿毙胡虏之庭,魂骸不返,荐享狐狸,犹无以塞厚责,答万分也。
至臣顽驽,器无铅刀一割之用,过受国恩,荣秩兼优,生年死日,永惧不报。
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
蛮夷不恭,拔卒为将。
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上惭圣明,下惧素餐,虽殁躯体,无所云补。
西州边鄙,土地塉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
自顷年以来,匈奴数攻营郡,残杀长吏,侮略良细
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
或举国掩户,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
虽含生气,实同枯朽。
往岁并州水雨,灾螟互生,稼穑荒耗,租更空阙。
老者虑不终年,少壮惧于困厄。
陛下以百姓为子,品庶以陛下为父,焉可不日昃劳神,垂抚循之恩哉!
唐尧亲舍其子以禅虞舜者,是欲民遭圣君,不令遇恶主也。
故古公杖策,其民五倍;
文王西伯,天下归之。
岂复舆金辇宝,以为民惠乎!
孝文皇帝感一女子之言,除肉刑之法,体德行仁,为汉贤主。
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
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
呼嗟之声,招致灾害,胡虏凶悍,因衰缘隙。
而令仓库单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
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罚,太守令长,贬黜将半,政未逾时,功效卓然。
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
又宜更选匈奴、乌桓护羌中郎将校尉,简练文武,授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
则善吏知奉公之佑,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后汉·陈龟传》)
遗行人文则赍书告子 其一 东汉 · 公孙瓒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甲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日穷月踧,无所聊赖。
汝当碎首于张燕,速致轻骑,到者当起烽火于北,吾当从内出。
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魏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又引《献帝春秋》:绍使陈琳更其书曰:「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其馀语与《典略》所载同。)
遗行人文则赍书告子 其二 东汉 · 公孙瓒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五
昔周末丧乱,僵尸蔽地,以意而推,犹为否也。
不图今日亲当其锋。
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于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启处。
鸟厄归人,滀水陵高,汝当碎首于张燕,驰骤以告急。
父子天性,不言而动。
且厉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吾当自内出,奋扬威武,决命于斯。
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不容汝足矣(《后汉·公孙瓒传》,「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云云,注引《献帝春秋》:候者得书,绍使陈琳易其词」,即此书。)
陈琳 东汉 · 臧洪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八
隔阔相思,发于寤寐,幸相去步武之间耳,而以趣舍异规,不得相见,其为怆恨,可为心哉!
前日不遗,比辱雅贶,述叙祸福,公私切至。
所以不即奉答者,既学薄才钝,不足塞诘,亦以吾子携负侧室,息肩主人,家在东州,仆为仇敌。
以是事人,虽披中情,堕肝胆,犹身疏有罪,言甘见怪,方首尾不救,何能恤人?
且以子之才,穷该典籍,岂将暗于大道,不达余趣哉!
然犹复云云者,仆以是知足下之言,信不由衷,将以救祸也。
必欲算计长短,辩咨是非,是非之论,言满天下,陈之更不明,不言无所损。
又言伤告绝之义,非吾所忍行也。
是以捐弃纸笔,一无所答。
亦冀遥忖其心,知其计定,不复渝变也。
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纭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
仆小人也,本乏志用,中因行役,特蒙倾盖,恩深分厚,遂窃大州,宁乐今日自还接刃乎!
每登城勒兵,观主人之旗鼓,瞻望帐幄,感故友之周旋,抚弦搦夭,不觉流涕之覆面也。
何者?
自以辅佐主人,无以为悔。
主人相接,过绝等伦。
当受任之初,自谓究竟大事,埽清寇逆共尊王室。
岂悟天子不悦,本州见侵,郡将进牖里之厄,陈留克创兵之谋,请师见拒,辞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沦灭。
区区微节,无所获申,谋计栖迟,丧忠孝之名,杖策携背,亏交友之分。
揆此二者,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轻重殊途,亲疏异画,故便忍悲挥戈,收泪告绝。
若使主人少垂古人孝恕之情,来者侧席,去者克己,不汲于离友,信刑戮以自辅,则仆抗季札之志,不为今日之战矣。
何以效之昔张景明亲登坛┰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人得地,然后但以拜章朝主,赐爵获传之故旋时之间,不蒙观过之贷,而受夷灭之祸。
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云何罪?
复见斫刺,滨于死亡。
子璜奉使逾时,辞不获命,畏威怀亲,以诈求归,可谓有志忠孝,无损霸道者也,然辄僵毙麾下,不蒙亏除。
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实且欲一统山柬,增兵讨仇,惧战士狐疑,无以沮劝,故抑废王命,以崇承制,慕进者蒙荣,违意者被戮,此乃主人之利,非游士之愿也。
故仆鉴戒前人,困穷死战。
仆虽下愚,亦尝闻君子之言矣。
此实非吾心也。
乃主人招焉。
凡吾所以背弃国民,用命此城者,正以君子之违,不适敌国故也。
是以获罪主人,见攻逾时,而足下更引此义,以为吾规,无乃辞同趋异,非吾子所为休戚者哉!
吾闻之也,义不背亲,忠不遗君,故柬宗本州,以为亲援,中扶郡将,以安社稷,一举二得,以徼忠孝,何以为非?
而足下欲使吾轻本破家。
均君主人,主人之于我也,年为吾兄,分为笃友,道乖告去,以安君亲,可谓顺矣。
若子之言,则包胥宜致命于伍员,不当号哭于秦庭矣。
荀区区于攘患,不知言乖乎道理矣。
足下或者见城围不解,救兵未至,感婚姻之义,推平生之好,以为屈节而苟生,胜守义而倾覆也。
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生。
故身著图象(《袁宏纪》作「篆」。),名垂役世,况仆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蓄,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但惧秋风扬尘,伯圭马首南向,张杨、飞燕,膂力作难,北鄙将告倒县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记耳。
主人当鉴我曹辈,反旌退师,治兵邺垣,何宜久辱盛怒,暴威于吾城之下哉?
足下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
加飞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
高祖彭越钜野光武基兆绿林,卒能龙飞受命。
中兴帝业。
苟可辅主兴化,夫何嫌哉!
况仆亲奉玺书,与之从事
行矣孔璋
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授命于君亲;
吾子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名于长安
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
本同而末离,努力努力,夫复何言(《魏志·臧洪传》,又《后汉·臧洪传此少四百四十馀字,其多出者亦四十馀字,今合录之。又略见袁宏《后汉纪》二十八。)
东阿王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
死罪死罪。
昨加恩辱命,并示龟赋,披览粲然。
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
音义既远,清辞妙句,焱绝焕炳,譬犹飞兔流星,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
况于驽马,可得齐足?
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载欢载笑,欲罢不能。
韫椟玩耽,以为吟颂。
死罪死罪。
曹洪魏文帝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一
十一月五日白:前初破贼,情奓意奢,说事颇过其实。
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亦欲令陈琳作报。
顷多事,不能得为。
念欲远以为欢,故自竭老夫之思。
辞多不可一一,粗举大纲,以当谈笑。
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
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
而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
虽云王者之师。
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
故唐虞之世,蛮夷猾夏;
周宣之盛,亦雠大邦。
诗书叹载,言其难也。
斯皆凭阻恃远,故使其然。
是以察兹地势,谓为中才处之,殆难仓卒。
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
是夏殷所以丧,苗扈所以毙;
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也。
不然,商周何以不敌哉!
昔鬼方聋昧,崇虎谗凶,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
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脩之军,盟津有再驾之役,然后殪戎胜殷,有此武功。
焉有星流景集,飙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由此观之,彼固不逮下愚,则中才之守,不然明矣。
在中才则谓不然,而来示乃以为彼之恶稔,虽有孙田墨氂,犹无所救,窃又疑焉。
何者?
古之用兵,敌国虽乱,尚有贤人,则不伐也。
是故三仁未去,武王还师;
宫奇在虞,晋不加戎;
季梁犹在,强楚挫谋。
暨至众贤奔绌,三国为墟。
明其无道有人,犹可救也。
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折箸为械,坚不可入。
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焉肯土崩鱼烂哉!
设令守无巧拙,皆可攀附,则公输已陵宋城乐毅已拔即墨矣。
墨翟之术何称?
田单之智何贵?
老夫不敏,未之前闻。
盖闻过高唐者,效王豹之讴;
游睢涣者,学藻缋之䌽。
间自入益部,仰司马杨王遗风,有子胜斐然之志,故颇奋文辞,异于他日。
怪乃轻其家丘,谓为倩人,是何言欤?
夫绿骥垂耳于林坰。
鸿雀戢翼于污池,亵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外厩之下乘也。
及整兰筋,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岂可谓其借翰于晨风,假足于六驳哉!
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
洪白。
公孙瓒与子书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
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日穷月踧,无所聊赖。
汝当碎首于张燕,速致轻骑,到者当起烽火于北,吾当从内出。
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魏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云「绍使陈琳更其书」云云。)
昌言下(此下篇名并缺) 其四十二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古之葬者,梧桐,以识其坟也(《文选·潘安仁怀旧赋》注,《阮籍咏怀诗》注,《陆机门有车马客行》注,《古诗驱车上东门》注,《丘迟与陈伯之书》注,陈琳《为袁绍豫州》注。)
吴质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文选卷四十二
二月三日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
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馀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德琏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公干逸气,但未遒耳;
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伯牙绝弦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
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长大,所怀万端。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
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光武言年三十馀,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与之齐矣。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
颇复有所述造不?
东望于邑裁书叙心
丕白。
典论论文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八、文选卷五十二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千里,仰齐足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
徐干时有齐气,然之匹也。
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
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
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等已逝,唯著论,成一家言
曹洪 其一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今鲁包凶邪之心,肆蛊惑之政。
天兵神拊,师徒无暴,樵牧不临(《文选》陈孔璋《为曹洪文帝书》注)
陈琳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
上平定汉中,族父都护还书与余,盛称彼方土地形势,观其辞,如陈琳所叙为也(《文选》陈孔璋《为曹洪文帝书》注,《御览》五百九十五,并引《文帝集》)
傅休奕 曹魏 · 程晓
四言诗
茕茕独夫,寂寂静处。
酒不盈觞,肴不掩俎。
厥客伊何,许由巢父
厥味伊何,玄酒瓠脯(○《类聚》三十一。《诗纪》十七。又《书钞》百四十五引脯一韵。)
三光飞景,玉衡代迈。
龙集甲子,四时成岁。
权舆授代,荡秽。
元服初嘉,万福咸会。
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群后扬扬,庭燎皙皙(○《类聚》三十一。《诗纪》十七。)
王繁阮陈路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寻省往者,鲁连邹阳之徒,援譬引类,以解缔结,诚彼时文辨之隽也。
今览王、繁、阮、陈、路诸人前后文旨,亦何昔不若哉?
其所以不论者,时世异耳。
余又窃怪其不甚见用,以问大鸿胪韦仲将
仲将云:「仲宣伤于肥戆,休伯都无格检,元瑜病于体弱,孔璋实自粗疏,文尉性颇忿鸷」。
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麋也。
其不高蹈,盖有由矣。
然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譬之朱漆,虽无桢干,其为光泽亦壮观也(《魏志·王粲传》注)
与兄平原书 其五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云再拜:《二祖颂》甚为高伟。
云作虽时有一佳语,见兄作又欲成贫俭家,无缘当致兄此谦辞,又云亦复不以苟自退耳。
然意故复谓之「微多民不辍叹」一句,谓可省。
武烈未得有吴说桓王之事,而云建其孤,恐大祖不得为桓王之孙。
云前作此颂及信以白兄,作《游仙诗》故自能。
《刘氏颂》极佳,但无出言耳。
二颂不减复过所望,如此已欲解此公之半。
《岁暮赋》甚欲成之,而不可自用;
得此百数十字,今送,不知于诸赋者不罢少不?
想少佳,成当送到洛。
陈琳《大荒》甚极。
自云作必过之,想终能自果耳。
谨启。
杨德祖建安二十一年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六、文选卷四十二
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
仲宣独步汉南孔璋鹰扬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
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
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也。
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
钟期失听,于今称之。
吾亦不能忘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
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其淑媛
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
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
田巴毁五帝,罪三王,呰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
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
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逐臭之夫
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杨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
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勠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
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
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
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
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