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论元皇帝祧迁状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又礼器云。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又伊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此经典之明證也。七庙之外。则曰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故历代儒者制迭毁之礼。皆亲尽宜毁。伏以太宗文皇帝七代之祖。高祖神尧皇帝国朝首祚。万叶所承。太祖景皇帝受命于天。始封于唐。元本皆在不毁之典。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亲在七庙之外。代宗皇帝升祔有日。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或议者以祖宗之名。难于迭毁。昔汉朝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光武已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安帝信谗。害大臣。废太子。及崩。无上宗之奏。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因以陵号称宗。至桓帝失德。尚有宗号。故初平中。左中郎蔡邕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馀非宗者。追尊三代。皆奏毁之。是知祖有功。宗有德。存至公之义。非其人不居。盖三代立礼之本也。自东汉已来。则此道丧矣。魏明帝自称烈祖。论者以为逆自称祖宗。故近代此名悉为庙号。未有子孙践祚。而不祖宗先王者。以此明之。则不得独据两字而为不祧迁之證。假令传祚百代。岂可上崇百代。以为孝乎。请依三昭三穆之义。永为通典。宝应二年升祔玄宗肃宗。则献祖懿祖已从迭毁。伏以代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则合上迁一室。元皇帝代数已远。其神主准礼当祧。至禘祫之时。然后飨祀。
赠思齐郭处士 元 · 陈泰
先生奚为箕颖之清幽,忽思洞庭衡岳而南游。
南方风气未宣泄,浩与嵩路相沉浮。
二百年冠冕黼黻亦已极,犹有存者弘璧琰琬琳琅球。
先生志趣好奇古,欲使天禄四库题藏收。
天高日月卫辰极,五十五度当中州。
遗经不肯列韩魏,精舍径为河南脩(郭大梁人今拟创河南书院集群书于彼河南司马温公二程夫子尧夫先生也)。
吾闻清庙贵茅屋,丹刻踰制非前猷。
周公不公孔不丘,悽怆诞幻蛇为牛。
撞钟吹螺日鼎食,绀宇珠盖王公侯。
朝神雨露不分别,稂莠遂胜嘉谷秋。
我居道德仁义宅,窃为禄补中心忧。
先生但看持钵化,图构梵刹为身谋。
其徒数千人,遮道更唱咻。
高明之室鬼所阚,顷刻布地金钱流。
呜呼民生衣食惟粟帛,独不念灵光殿古梁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