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册吴王钱镠敕 五代十国初 · 李柷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四
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淮南东面行营招讨营田安抚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越两州刺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钱镠。总临两镇。早立殊功。抚制三吴。久闻异政。一荣封爵。再换星霜。盖缘道路阻艰。遂致册书留滞。近者潭洪水陆。并巳通流。元勋举议。请行典礼。冀免稽于制命。俾速达于朝恩。须议施行。实为允当。明甄酬之宠。谐佥属之情。其所封吴王策礼。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祭吴尚书文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五○、《八代文钞》第二六册、《文编》卷六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七六三、光绪《续修浦城县志》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维嘉祐三年五月庚午朔,具官欧阳修谨遣驱使官田安之至于西京,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留守、资政左丞、赠吏部尚书吴公之灵曰:呜呼公乎!余将老也,阅世久也。见时之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多也。士少勤其身,以干禄仕,取名声,初若可爱慕者众也。既而得其所欲而怠,与迫于利害而迁,求全其节以保其终者,十不一二也。其人康彊饮食,平居笑言,以相欢乐,察其志意,可谓伟然。而或离或合,不见几时,遂至于衰病,与其俯仰旦暮之间忽焉以死者,十常八九也。呜呼公乎!所谓善人君子者,其难得既如彼,而易失又如此也。故每失一人,未尝不咨嗟殒泣,至于失声而长号也。公材谋足以居大臣,文学足以名后世。宜在朝廷以讲国论,而久留于外;宜享寿考以为人望,而遽云长逝。此搢绅大夫所以聚吊于家,而交朋故旧莫不走哭于位,岂惟老病之人独易感而多涕也!尚飨!
强兵策十首 其二 强兵策第二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七
或曰:「天下之事,宜何虑哉」?曰:「以天下为一身,则诸夏腹心也。夷狄手足也。腹心安宁,气和而神王,则手足之疾非吾祸也。若腹心不宁,役其气而疲其神,以专治手足,手足未愈而腹心殆矣。故用兵之法,必脩诸内而后行诸外。彼戎狄豺狼,罔知礼义,强则犯上。弱则离散。执而诛之,用力非少,舍而弗问,时侵复轶,顾权制之何如耳。故当今之虑,若兴屯田之利,以积谷于边,外足兵食,内免馈运,民以息肩,国以省费,既安既饱,以时训练,来则奋击,去则勿追,以逸待劳,以老其师,此策之上也。若宿兵于外,仰给于内,前不敢进,后不敢退,虽曰无功,幸免于败。千里馈粮,二十致一,材木敝于车辇,牛马死于牵傍。男女困饿,室家空虚,行之数年,敌承其弊,此策之中也。若帅师深入,赢粮而随,少人则攻战不足,多人则馈饟不继。道险而有伏,势孤而亡援,与无知之俗,争一旦之命,万一蹉跌,祸在不测,此策之下也」。「今将出上策,则何如」?曰:「屯田之利,建议者多矣,而执事未之从者,其以地少可耕之田乎?军无可耕之之乎?今之郡国,民既庶矣,诚少旷土可以耕也;今之禁卫,卒素骄矣,诚无勤者可以耕也」。「然而可耕之田安取之哉」?曰:「边郡之民,有困者矣,有不安其居者矣,茍募其徙内地,授以生业,使之安堵,乃以其故田宅,隶于屯官,则不患无田矣」。「然而可耕之人安取之哉」?曰:「边郡之兵,自禁旅之外,别置屯军。凡天下厢之冗役者,法之流移者,民之愿从者,合而籍之,以隶于屯官,则不患无人矣。田既入,人既聚,然后辨其夫亩,列之庐舍,授之耒耜,教之稼穑,明立劝课,时加督察,勤则有赏,惰则有刑,然而农功集矣。既又为之什伍,立其长帅,赋以兵器,与其甲胄,乘其闲暇,习之战斗,是谓因内政以寄军令也,然而武事兴矣。食既足,兵既练,禁旅未动而屯军固已锐矣。以红腐之积,济虎貔之师,利则进战,否则坚守,国不知耗,民不知劳,而边将高枕矣。彼其不忠不孝,愚弄其民于矢石间,而我以馀力驭之,亡有日矣」。或曰:「屯田固便矣,徙民内地,不亦扰乎!抑其授以生业,于国用何如哉」?曰:「民得去兵寇,轻赋役,而就善地,若水之于下,鱼之于渊也。今募其徙,是顺民之政也。汉武帝徙关东贫人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凡七十馀万口,后加徙猾吏于关内,当是之时,弗闻其扰也。且以辇运之费,为徙民之生业,不亦多乎?辇运则连年不息,民业则一与之而已矣。暂劳永逸,其此之谓乎」?「然则民乐内徙,而边郡虚,如之何」?曰:向者民多而兵少,故斗者寡而惊者众。如使民少而兵多,则斗者众而民有赖矣。以兵易民,何虚之有哉!在汉赵充国,在唐娄师德,皆以屯田利尽西土,威震羌胡,兹荐绅先生之所常言也,惟熟图之」。
上赵少师 北宋 · 徐积
押词韵第一部
义高德厚贤在躬,进荣退美光初终。
越有神明相元功,疾忧之外康宁中。
乃眷乃顾爰徂东,徒御虽寡人望雄。
其高可仰厚可宗,兹行允美江淮风。
父老相呼告儿童,三朝无事繄厥忠。
公谋公惠世所蒙,肆安于贾田安农。
温衣蔽体食饱胸,小攘大窃消奸凶。
州牢县狱囚多空,欢心和气成年丰。
汝曹虽騃念所从,汝心汝貌加爱恭。
薪蒸勿采米勿舂,亟歌屡舞驰省公。
有人昔与公车逢,汝阴颍尾洛与嵩。
山有迹兮水有踪,水之鹤兮山之松。
一朝赐号逍遥翁,马资仆费官与供。
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来勤筑宫。
按:《永乐大典》卷九一八
挽林承信(道夫教授尊人) 南宋 · 陈傅良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潭柘岫云寺三叠旧作韵 其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五
径仄梯增磴,山深户少邻。
豁开瞻殿宇,迎迓聚僧人。
却以庄严好,能教施舍频(今之为僧者多自饱欲壑而不敬佛惟此寺尚知庄严佛像故乐施者众于近京诸寺为最富而僧多)。
济贫亦一道,遑辟弃天伦(儒生动言沙汰僧道其实迂阔难行试思沙汰之后既不能计口授田安其室家若听其所为则不免饥寒盗贼不如仍留寺观若养济院然使得藉资衣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