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晋阳秋》评 其八 元帝纪总评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四
秦始皇东游,望气者云:「五百年后,东南金陵之地,有天子气」。
于是始皇改曰秣陵,吴人以为孙权帝之表也。
盛案:始皇游岁,至僭号,四百三十七年,考之年数既不合,校之基宇又非伦,岂应帝王之符,而见兆于上代乎?有晋金行,奄君四海,金陵之祥,其在斯乎?且秦东游,至是五百二十六年,所谓「五百年之后当有王者」也。又孙皓将亡吴郡临平湖,一夜草木自除,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尺,广二寸余,上有白「帝」字,时人莫察其祥,意者岂中宗兴五湖之征欤?太康三年建业有寇,馀姚人任振以《周易》筮之曰:「寇已灭矣,后三十八年扬州当有天子。」又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邪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先是岁星镇辰,太白四星聚于斗牛之间,五铎又见于晋陵,冥数玄感,若合符契焉。又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珰,其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酖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御览》九十八)
言符命表 隋 · 王劭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一
周保定二年岁在壬午五月五日青州黄河变清,十里镜澈,齐氏以为己瑞,改元曰河清
是月,至尊以大兴公始作随州刺史,历年二十,隋果大兴。
臣谨案《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
河者最浊,未能清也」。
窃以灵贶休祥,理无虚发,河清启圣,实属大隋。
午为鹑火,以明火德,仲夏火王,亦明火德。
五日五,合天数地数,既得受命之辰,允当先见之兆。
开皇初邵州悯近河,得青石图一,紫石图一,皆隐起成文,有至尊名,下云:「八方天心」。
永州又得石图,剖为两段,有杨树之形,黄根紫叶。
汝水得神龟,腹下有文曰:「天卜杨兴」。
安邑掘地,得古铁版,文曰:「皇始天年,赍杨铁券,王兴」。
同州得石龟,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
臣以前之三石,不异龙图
何以用石?
石体久固,义与上名符合
龟腹七字,何以著龟?
龟亦久固,兼是神灵之物。
孔子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
建德六年亳州大周村有龙斗,白者胜,黑者死。
大象元年夏,荧阳汴水北有龙斗,初见白气属天,自东方历阳武而来。
及至,白龙也,长十许丈。
有黑龙乘云而至,两相薄,乍合乍离,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
谨案:龙,君象也。前斗于亳州周村者,盖象至尊以龙斗之岁为亳州总管,遂代周有天下。后斗于荧阳者,「荧」字三火,明火德之盛也。白龙从东方来,历阳武者,盖象至尊将登帝位,从东第入自崇阳门也。西北升天者,当乾位天门。《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者),皆盛气也。又曰:「泰姓商名宫,黄色,长八尺,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故泰人有命。」谨案:此言皆为大隋而发也。圣人杀龙者,前后龙死是也。姓商者,皇家于五姓为商也。名宫者武元皇帝讳于五声为宫。黄色者,隋色尚黄。长八尺者,武元皇帝身长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者,泰正月卦,龙见之所,于京师为辰地,白龙与黑龙斗者,亳州荧阳龙斗是也。胜龙所以白者,杨姓纳音属商,至尊又辛酉岁生,位皆在西方,西方色白也。死龙所以黑者,周色黑。所以称五者,周闵、明、武、宣、靖凡五帝。赵、、代、越、滕五王,一时伏法,亦当五数。龙陵者,陵犹胜也。郑玄说:「陵当为除。凡斗能去敌曰除。臣以泰人有命者,泰之为言通也,大也,明其人道通德大,有天命也。《乾凿度》曰:「泰表戴(于)干。」郑玄注云:「表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泰人之表戴干。」臣伏见至尊有戴干之表,益知泰人之表不爽毫厘。《坤灵图》所云,字字皆验。《纬书》又称「汉四百年」,终如其言,则知六十世亦必然矣。昔宗周卜世三卜,今则倍之。《稽览图》云:「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谨案:此言盖明至尊者陈留公世子亳州总管,遂受天命,海内均同,不偏不党,以成太平之风化也。在大统十六年武元皇帝改封陈留公。是时齐国有《秘记》云:「天王陈留并州。」齐王高洋为是诛陈留王彭乐。其后武元皇帝果将兵入并州周武帝时,望气者云亳州天子气,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至尊代为之。又陈留老子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老子前古枯树,东南状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校考众事,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稽览图》又云:「治道得,则阴物变为阳物。」郑玄注云:「变为亦是。」谨案:自六年以来,远近山石,多变为玉。石为阴,玉为阳。又左卫园中皆变为。(《隋书·王劭传》,《北史》三十五)
贺秘监会稽 唐 · 辛替否
 押纸韵
送君青门外,远诣沧海汜。
凫舄帝乡,羽衣飞故里。
术妙焚金鼎,丹成屑琼蕊。
追饯会群僚,属文降天旨。
秦吴称异域,少别犹千祀。
黄鹤寓辽阳,应明城郭是。
按:(见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二)(〖1〗郑樵《通志》卷七十《艺文略》第八「诗总集类」有「《贺监归乡诗集》一卷。」〖2〗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七云:「仆寻考《会稽集》,得明皇所为送贺老归越之序与诗,及朝士李适之以下三十七人饯别之作,是时正天宝三载正月五日也。」按:王楙所见《会稽集》,当即《会稽掇英总集》。该集卷二收明皇以下三十七人送贺诗,与所云正合。除明皇李白李林甫姚鹄等四首已收入《全唐诗》外,馀均失收,以下分别辑出。其中王铎严都李慎微三首,系晚唐人拟作,分别收入本书卷三十三、卷三十一、卷三十五。)
华亭 盛唐 · 李白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部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馀荫照,天造洞仙家。
见《青阳县志·艺文志》及《九华山志》卷八(《李白安徽》云:秀华亭九华山麓,五溪桥侧,延寿寺前。亭已圮,遗址犹存。)
匡山724年 盛唐 · 李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大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按:(见光绪《重修江油县志》卷二十四)(陈广福李白的〈别匡山〉诗考》谓江油县匡山书院宋熙宁元年《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文云:「玄宗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于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文中录此诗。)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盛唐 · 李白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良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徵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按:录自影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二十七
炼丹井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
按:见《宛陵郡志备要》卷一。又见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四(《李白安徽》云:井在九华山卧云庵北面。)
佽飞斩蛟龙图 盛唐 · 李白
五言排律 押霰韵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
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
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
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按:见《李太白文集》卷二十八
一百五日对月757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一作折尽)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一作披)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渡河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如 唐 李白 《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鸣。” 杜甫一百五日对月》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均是。
盐官齐安国师见招 其一 中唐 · 法常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舍入深居。
按:见《五灯会元》卷四、《古今禅藻集》卷七。张靖龙云见董庆酉《四明诗干》卷下引《鄞县志》、明李邺嗣甬上高僧诗》卷首)(按:《沅湘耆旧集》卷十收作隐山和尚诗,似误。《全唐诗》卷八六○收许宣平《见李白诗又吟》,与此诗相似,唯异文较多。检最早记载许宣平诗事沈汾《续仙传》,并不载此诗。杜文澜《古谣谚》卷五二引《云谷卧馀》谓初见于焦竑《焦氏类林》,似候许诗为明人附会。今互收。)
太白经附颂 唐 · 施肩吾
神水华池便是丹,东西高下自相看。
劝君莫把凡铅弄,活计生涯便好捐。
铅则何妨本自铅,铅中何处觅神仙?
东西南北还丹了,争奈仙家不肯传。
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烁烁亦沉沉。
乾坤颠倒驱雷雨,龙跃安能出上阴?
按:(《正统道藏》本《太白经》)。
李翰林别集序咸平元年三月 唐末宋初 · 乐史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永乐大典》卷九二三、《天中记》卷二二、同治《彰明县志》卷五七
李翰林歌诗,李阳冰纂为《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收歌诗十卷,与《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曰《李翰林集》。
今于三馆中得李白赋、序、表、赞、书、颂等亦排为十卷,号曰《李翰林别集》。
翰林唐天宝中贺秘监闻于明皇帝,召见金銮殿,降步辇迎,如见、皓,草和蕃书,思若悬河。
帝嘉之,七宝方丈,赐食于前,御手调羹
于是置之金銮殿,出入翰林中。
其诸事迹,《草堂集序》、范传正撰新墓碑,亦略而详矣。
史又撰《李白传》一卷,事又稍周。
然有三事近方得之。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
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
上因移植于兴庆池沉香亭前。
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
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
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
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
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
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
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
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
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
太真妃饮罢,敛绣巾重拜。
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
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辞,力士曰:「始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
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欲辱人如斯」?
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
太真妃颇深然之。
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尝有知鉴,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
翰林永王之事,汾阳功成,请以官爵赎翰林
上许之,因而免诛。
翰林之知人如此,汾阳之报德如彼。
之从弟令问常目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
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传中漏此三事,今书于序中。
有歌云:「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及一杯水」。
盖叹乎有其时而无其位。
呜乎!
翰林之才名,遇玄宗之知见,而乃飘零如是。
中丞荐于圣真云:「一命不沾,四海称屈,得非命欤」!
白居易刘禹锡诗云:「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斯言不虚矣。
凡百有位,无自轻焉。
撰集之次,聊存梗槩而已。
时在绕霤州中,咸平元年三月三日序。
按:《李太白文集》卷一,巴蜀书社一九八六年影印宋本。
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淳化五年正月 宋 · 杨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
先生讳白字太白,事迹已具范传正姑孰碑及李阳冰《文集序》矣。
蛟龙能神于云雨,不能为人用;
凤凰能瑞于王者,不能为人畜。
先生以自天之材,能神于为文;
异人之表,能瑞于当世。
始投袂而来,竟解组而去,所谓不能为人用与人畜也。
烁哉储星,精生井络。
属在开元天子,御宇日久,天下无事,聿修文教,卷四溟而抉瑰异,顿八纮而罗英佐。
先生拖屐剑阁,西入长安
天子闻其名,忻若有得,召见之日,前席礼之,延于金銮,待如僚友。
自是畴咨若采,潜俾草奏,造膝诡辞,人莫知者。
恩隆宠洽,王公向风,不浃日而声烜于华夏,亦先生之遇,一代之盛也。
夫有高世之德,则讪毁者伺其隙;
有超人之行,则姤嫉者窥其衅。
故士无贤不肖,女无美与丑,斯褚先生所以兴叹也。
值非常之时,遭非常之主,宜必立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以开元之盛,非谓无时矣,以玄宗之明,非谓无主矣。
然而青蝇之营,棘樊斯止;
贝锦之斐,豺虎可投;
贾谊既疏,崔骃亦弃。
岂非得时不难得君难,得君不难立事难,立事不难建功难?
故功难成而易败,事难就而易失。
猗欤!
先生以卷舒无悔吝,趋舍有进退,遂乃北游燕赵,东访梁宋,南憩楚,周流数十载,思与乔松而饵金丹为事尔!
由是纵酒放荡,刘伯伦之傲世也;
赋诗寓怀,阮嗣宗穷途也;
学仙养性,嵇叔夜之迈俗也。
观其才思骏发,浩荡无涯,组绣史籍,粉绘经典,若鼓号钟而繁音杂沓,辟武库而剑戟森罗,而又缥缈悠扬,迥出风尘之外,不似人间笑语,故当时号为谪仙人焉
如《蜀道难》可以戒为政之人矣,《梁甫吟》可以励有为之士矣,《猛虎行》可以勖立节之子矣,《上云曲》可以化愚夫之懵矣,《拟古诗》可以革浇风之寖矣。
其馀所作虽以感物因事而发,终以辅时匡君为意。
自西窜夜郎南流江左,坎𡒄顿踬,飘泊羁绁,悲夫!
仆尝论蜀中自昔多出名才士,其尤者,汉则司马长卿王子渊扬子云,唐则陈子昂先生尔!
长卿武皇之重,终卧病而闲;
子渊宣帝之好,亦无用于事;
子云王莽之乱,复贫困而卒;
子昂愤文章之坏,一变古道,又以贬而退。
先生振风雅之纲,再革今弊,更以放而去。
噫,天厚其才而薄其命乎?
若不然,以褒贬圣贤,毁誉今古,主阴者罚之乎?
又不然以才学富多,器识双茂,司命者黜之乎?
是乌可知也!
抑此数子,千百年后,闻其名者莫不耸慕,宗为楷模,亦可谓拔乎其萃者矣。
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
仆少览先生之文,每为太息。
辛卯岁,谪莅斯邑,因暇披,挈侣来寻。
嗟呼!
城郭皆是,丘陵如故,其人已往,其迹空在。
辽海玄鹤,尚千载而却归;
苍梧白云。
竟一去而不返。
为铭勒石,置之金田。
其辞曰:
岷山之精,上为金星。
母也梦协先生
厥名暨字,则而象之。
风尘表,标天人姿。
词源学派,若泄尾闾
自恃王佐,欲致唐虞。
谓予弗起,苍生其如。
遂来京师,荃芬兰霭。
天子召我,金銮赐对。
礼为前席,千载一会。
王公卿士,莫不倾盖。
英声雷飞,鞫予区外。
有始有卒,其惟圣人。
孰谓谁来,我思奉身。
稽颡丹陛,愿乞骸骨。
天子从之,出苍龙阙,鹤返青汉,云归碧天。
缅追安期,邈寻偓佺
夕饵琼浆,晨漱玉泉
放情肆志,养吾浩然。
诗吟千首,酒饮百船。
西浮南汎,夫何系焉!
龙饮山前,涪江之涘。
先生一去,宅留故里。
数变乔木,几迁人世。
草蔓荒蹊,棘罗废址。
乡人故老,犹话厥美。
吁哉先生,不为不遇。
命也如何,拂衣自去。
蓬莱金阙,昆仑珠树。
定往游沓,孰知其故。
悠悠我思,伤心日暮。
大宋淳化五年正月八日建。
将仕郎、守绵州彰明县主簿事马国祥同题。
张□明镌字。
按:《四川历代碑刻》第一四八页,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年版。又见清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
李太白文集后序熙宁元年五月 北宋 · 宋敏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四、《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八
唐李阳冰李白《草堂集》十卷,云当时著述,十丧其九。
咸平中乐史别得歌诗十卷,合为《李翰林集》二十卷,凡七百七十六篇。
又纂杂著为别集十卷。
治平元年,得王文献公溥家藏诗集上中二帙,凡广二百四篇,惜遗其下帙。
熙宁元年,得唐魏万所纂诗集二卷,凡广四十四篇。
因裒《唐类诗》诸编,洎刻石所传、别集所载者,又得七十七篇,无虑千篇。
沿旧目而釐正其汇次,使各相从。
以别集附于后,凡赋、表、书、序、碑、颂、记、铭、赞文六十五篇,合为三十卷。
同舍吕缙叔出《汉东紫阳先生碑》,而残缺,间莫能辨,不复收云。
夏五月晦常山宋敏求题。
按:《李太白文集》卷末,巴蜀书社一九八五年影印宋本。
李太白文集跋元丰三年四月 北宋 · 毛渐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七、《永乐大典》卷九○五、《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八
临川晏公知止字处善守苏之明年,政成暇日,出李翰林诗以授于渐曰:之诗历世浸久,所传之集,率多讹缺。
予得此本,最为完善,将欲镂板以广其传。
渐切谓李诗为人所尚,以宋公编类之勤,而曾公考次之详,世虽甚好,不可得而悉见。
今晏公又能镂板以传,使李诗复显于世,实三公相与成始而成终也。
元丰三年夏四月信安毛渐校正谨题。
按:《李白集校注》附录三,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标点本。
黄鹤生歌①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黄鹤楼集补
君不见眉山道士徐佐卿②,化为黄鹤朝太清。
还君金仆姑③,留得千载名。
又不闻穹窿小仙徐子真④,翩翩自称黄鹤生。
炼形蓬莱山凤臆紫燕膺⑤。
千有六百年,飞上白玉京⑥。
玉京锦贝阙,十二楼玉成⑦。
娟娟万青娥⑧,吹笙来相迎。
黄鹤生,骨相奇。
金衣玄霜裙⑨,纤指面红髀⑩。
不饮华池浆⑾,不啄青田⑿。
耻被(以下缺)
按:【校注】 (1)此诗《山谷诗集》未录。 (2)眉山道士徐佐卿唐薛用弱《集异记》载徐佐卿化鹤事,云为青城道士。 (3)金仆姑:箭名。《左传》庄公十一年载:“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南宫长万。”此指徐佐卿化鹤,为飞矢所中,还箭唐玄宗的传说。 (4)徐子真:不详。 (5)凤臆:凤胸。紫燕膺:燕胸。 (6)白玉京:指天宫。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7)十二楼:喻仙人所居。《史记·封禅书》云:“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 (8)青娥:韦应物《拟古》之二云:“娟娟双青娥,微微启玉齿。”本指女子眉毛,此指仙女。 (9)玄霜:此处指黑白相间的花纹。 (10)纤指句:此处疑有讹误。 (11)华池:传说为昆仑山上的仙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华池之泉。” (12)青田:山名。在浙江青田县西北,以产青芝闻名,道家以为三十六洞天之一。 此诗《山谷诗集》不载,诗根据化鹤仙人的传说敷演成篇,风格不类山谷作,疑为伪托。诗篇不全,姑录之以存原貌。
清江曲 其一 1079年 宋 · 苏庠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著芦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此篇若置在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乃吾宗养直所作《清江曲》云。
王内翰李伯时画太一姑射图二首 其一 宋 · 韩驹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二 仙佛类
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飗。
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
中流荡漾翠绡舞,稳如龙骧万斛举。
不是峰头十丈花,世间那得莲如许。
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玉堂学士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
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
按: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二九取末四句作《题李白画像》诗
偈颂六十五首 其六十五 南宋 · 释咸杰
 押支韵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惟有十月二十二,吉星垂照最希奇(圣节。)
按:以上辑自住明州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语录〗〖以上《密庵咸杰禅师语录》卷上
黄鹤楼 南宋 · 周因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黄鹤楼集补
春早楼台共客临,风光占断此山林①。
孤尊岩壑分高兴②,一笛江城入朗吟③。
南浦碧云连树影,东风黄鸟隔花音④。
醉来笑拍阑干外,斜日天涯望转深。
【校注】 (1)占断:独占。吴融杏花》:“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2)高兴:高雅的兴致。《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杜甫《北征》:“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3)一笛江城:指李白《听黄鹤楼上吹笛》诗。 (4)黄鸟:黄鹂,也叫黄莺。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诗首联写鹤楼四周山林风光之胜;颔联谓登楼痛饮而诵太白之诗,极写登临雅兴;颈联进一步描绘楼外迷人春色;尾联以醉拍栏干,凝望天涯作结,显得深沉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