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论伍子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七○○、光绪《吴山伍公庙志》卷四
楚平王既杀伍奢、伍尚,而伍子胥亡入吴,事吴王阖闾。及楚平王卒,子昭王立。后,子胥与孙武兴兵及唐、蔡伐楚,夹汉水而阵,楚大败。于是吴王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楚昭王出亡。吴兵入郢。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五百,以报父兄之雠。苏子曰:子胥、种、蠡皆人杰,而扬雄曲士也,欲以区区之学,疵瑕此三人者。以三谏不去,鞭尸籍馆,为子胥之罪。以不强谏勾践,而栖之会稽,为种、蠡之过。雄闻古有三谏当去之说,即欲以律天下士,岂不陋哉!三谏而去,为人臣交浅者言之,如宫之奇、泄冶乃可耳。至于子胥,吴之宗臣,与国存亡者也,去将安往哉?百谏不听,继之以死可也。孔子去鲁,未尝一谏,又安用三。父受诛,子复雠,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是以昔之君子,皆哀而恕之,雄独非人子乎?至于籍馆,阖闾与群臣之罪,非子胥意也。勾践困于会稽,乃能用二子。若先战而彊谏以死之,则雄又当以子胥之罪罪之矣。此皆儿童之见,无足论者。不忍三子之见诬,故为一言。
按:郎本卷一三题作《论子胥》。今参郎本及本卷各文之题,题以「论伍子胥」。此文原与上文《论范蠡》合为一篇,今从郎本、《三苏文粹》卷二○一分为二篇。参《论范蠡》校勘记第一条。
贾似道 宋末元初 · 刘埙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三百馀年历数更,东南万里看升平。
黄金台上麒麟阁,混一元勋是贾生。
隐居通议:一代之亡,必有一误国者,为人所指目,见于吟咏,自唐以来赋者多矣。虽机轴不免相同,然诛奸谀于既死,诚千古之一快,不可议其蹈袭也。如唐彦谦咏文惠宫人云:「认得前家令,宫人泪满裾。不知梁佐命,全是沈尚书。」李太伯觏咏汉宫云:「哀平外立国权分,只为当时乏嗣君。试问莽新谁佐命?祗应飞燕是元勋。」郑毅夫獬咏范蠡云:「十重越甲夜成围,宴罢君王醉不知。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只合铸西施。」赵汉宗咏张丽华云:「陈事分明属绮罗,香尘吹尽井无波。行军长史何劳怒,次第论功妾更多。」予叔长秋麓翁咏陈后主亦云:「晋王前殿贺平陈,从此江南雨露均。四百年间重混一,谁知江令是勋臣?」宋之失国,贾似道为之也。余窃尝为之诗云云。
三高祠 元 · 善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越国谋臣吴国雠,如何庙食此江头?
扁舟载得蛾眉后,却作三江汗漫游(范蠡)。
南濠诗话:三高祠在吴江长桥南,中祀越上将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赠右补阙陆龟蒙,国朝著于祀典。齐东野语载宋人诗云:「可笑吴痴忘越憾,却誇范蠡作三高。」又云:「千年家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盖深非之。近读僧善住三高祠诗,范蠡云云,其见亦同。
句 元 · 柳淑
不是忠衰诚意薄,大名之下久居难。
朝鲜史略:元至正二十八年,辛旽杀柳淑。初,淑之退也,于饯席作诗,末联云云。旽阴求淑罪,有人为旽诵此诗,旽谮于王曰:「淑以句践比上,范蠡自比,罪莫大焉!」王乃命杖之,除名籍没。旽遣人缢杀之。
过吴江三高祠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三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
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
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吞吴吴乃灭。
直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
飘然携家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
越人誇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
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
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
江风萧萧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
灵胥怒挟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南濠诗话:三高祠在吴江长桥南,中祀越上将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赠右补阙陆龟蒙。毗陵谢应芳尝上书行省,欲去范蠡像,会世变弗果。
濮川八景诗 其八 西院缠霞 元末明初 · 宋濂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夕阳倒插暮云沉,碎剪胭脂结翠林。
绝壁丹书人不识,柴门深峭听归禽。
按:(附考濮院镇古槜李地也在崇德今入桐乡宋建炎间濮氏搆屋开街因名居民多以织绢为生宋景濂尝居此取八景绘图赋诗有福善寺元皇庆中建翔云观元至正中建楼曰西施妆楼桥曰妆桥并胭脂汇百丈河洗碗池梅花泾诸胜净土庵古化坛宋宣和间创幽湖相传西施泛此范蠡坞洗足滩在焉)
谒范少伯祠(在金明寺中有陶朱公里四字碑)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四十一、梅村集卷十一
舣棹沧江学钓鱼,五湖何必计然书。
山川禹穴思文种,烽火苏台吊伍胥。
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
却嗟爱子犹难免,霸越平吴事总虚。
按:(附考寺在郡城内西南相传为范蠡宅有碑刻朱公里宋时有异僧寿万王疗史弥远疾以建寺请内有湖天海月阁下祠范蠡)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四十八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九
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
水厎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城西南金铭寺有范蠡祠,旧并塑西子像,湖中产螺皆五色。)。
范蠡祠:在范蠡湖畔,今嘉兴一中校园内。
个侬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香屑集卷二(此卷俱和香奁题次韵)
为有倾人色,其如作病何。
羞中含薄怒,坐上转横波。
范蠡舟偏小,阿娇年未多。
肺肠无处说,但恐岁蹉跎。
注:为有(李贺绿水词)其如(韩偓答友人见寄酒)羞中(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坐上(盂简咏欧阳行周事)范蠡(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阿娇(梁锽名姝咏)肺肠(吴融和严谏议萧山庙)但恐(元稹解秋)
咏白玉如意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
俗琢翻增恶状披,譬如不洁冒西施。
庸工弄巧堪厌矣,一例加磨俾去之。
留玷图其斤两重,祛瑕全此瑾瑜姿。
不论美恶论厚薄,欲笑陶朱未审思。
按:贾谊新书载陶朱公语家有白璧二其色相如其径相如其泽相如然其价不相如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则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云云陶朱公设言价之不齐由于璧之有厚薄理固然矣然如今之庸工攻玉其弄巧者诚堪鄙至于不论形制之美恶祗计体质之厚薄以厚者重而可获倍价于是不复去其瑕玷以全瑾瑜之姿则又未始非陶朱公之言误之也因改制俗匠所为玉如意故并识之
题花准神鎗(木兰秋狝肇自皇祖垂为家法予幼龄亲侍行围嗣位后敬绳祖武自辛酉以来岁以为常而皇祖所贻武功良具如虎神花准旧准诸神鎗率皆宝用勿替敬成是什且识缘起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六
虎准有文亦有诗(内府敬藏准神皇祖所贻虎神鎗花准神鎗旧鎗予在此山庄中及木兰行围尝用之壬申秋岳乐围场用虎准曾殪一虎制诗文以识其事今日用此花准击鹿立仆因题什),斯花准尚未题辞。
同为皇祖手曾用,贻至孙臣心永寅。
因冷木兰权罢尔(今年闰四月塞外气候早寒昨蒙古王公等具摺恳请停止行围鉴其诚切因允其请),乘閒雄鹿偶歼之(园中鹿颇夥其牝者正当孕孽之时不忍殪取每择牡者发火鎗毙之今年虽暂尔罢猎而习劳肄武之念仍不敢少懈也按诗传飞曰雌雄走曰牝牡然书曰牝鸡之晨诗曰雄狐绥绥可见古人亦不泥于其说况猎曰从禽又何尝专言获飞禽而不执走兽兹称雄鹿者以见秋月斗鹿争雄之意正不妨互用也)。
习劳肄武遵家法,聪听曾元慎识兹。
按:古者无火器前汉书甘延寿传注云范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后世之炮盖出此魏略曰诸葛亮起冲车郝昭以绳连石压之车折又唐书李密传以机发石为攻城具号将军炮皆用石发机并非如今时火攻之具故炮字从石旁也至明唐顺之八编类纂载元时西域人亦思马善造炮世祖时从征襄阳置炮于城东南隅重百五十斤机发声振天地宋吕文焕遂以城降世因目为襄阳炮此则用火炮之始也其左编又云金人有火炮名震天雷者用铁罐盛药以火点之半里以上著铁甲皆透又有飞火鎗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馀步云云可见鎗炮火器自金元时始有之嗣于明永乐时平交阯得神机鎗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制用至正德中西洋佛郎机国有海舶至广东因传其炮制嘉靖八年遂依造名之曰大将军发诸边镇万历中大西洋船至复得巨炮曰红夷今俗云红衣重者至三千斤能震数十里我朝则尤为行军利器国初崇德年间制神威大将军重至三千八百斤康熙年间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重凡二三千斤不等又有红衣炮重至五千斤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重至七千斤者则较前朝所制为尤巨其火鎗之制亦不可枚举皆军营狩猎之所必需盖以佐弓矢之所不及莫善于此其字今相传为炮为鎗考字典炮训炰说文毛炙肉也经传皆如此训解而鎗并音楚庚楚耕二切及音铛说文曰钟声也或又训作釜铛酒器及铿鎗金石之声正字通并云俗以鎗为刀枪字者误用按枪字说文曰距也周礼秋官职金注云用金石者作枪雷椎椁之属又类篇曰剡木伤盗曰枪是炮鎗二字古人从无作火器解者但相沿已久不得不从之而其字义则不可以不辨故附识于此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八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论语》皇疏久代薪,海神呵护尚如新。
《孝经》亦有康成注,合付编摩《郑志》人。
注:逸《书》固无存,惟皇侃《论语义疏》,日本尚有流传。乾隆中开四库馆,既得之市舶,献于天禄矣。《宋史》称僧奝然献郑注《孝经》,陈振孙《书录解题》 之后,不复著录。日本天明七年,冈田挺之得之《群书治要》中(是书魏征撰,久佚。天明五年,尾张藩世子命诸臣校刊,有督学细井德民识之曰:“承和、贞观之 间,经筵屡讲是书。正和中,北条实时请于中秘,写藏文库。及神祖命范金至台庙,献之朝,是今之活字铜板也。旧五十卷,今存四十七卷,其三卷亡。”是亦一佚 书也)。考《治要》采书,不著撰人,其定为郑注者,殆相传云尔,或挺之据陆氏《释文》定之也。郑注《孝经》,不见于《郑志》目录及赵商碑铭,唐人至设十二 验以疑之。然宋均《孝经纬注》引郑《六艺论》,序《孝经》有云“玄又为之注”。《大唐新语》亦引郑《孝经序》。均《春秋纬》又注云:“为《春秋》、《孝 经》略说。”是皆作注之证。此注既与《释文》所引郑注合,文贞之书,日本珍奔,具有源流,决非赝鼎,可宝贵也。至信阳太宰纯所刻之古文《孝经》,山井鼎、 物茂卿亦自谓误编,故不足述。
月夜抒怀(集句)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荷钱初放乱浮萍1,香雾空蒙月满庭2。
百尺朱楼闲倚遍3,我心非醉亦非醒4。
注:(1) 明吴宽《夏日园中小适》:“荷钱初放乱浮萍,却有新条结翠屏。几日小园无雨到,莫斟池水入花瓶。”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因其形如钱,故名。宋赵长卿《朝中措首夏》词:“荷钱浮翠点前溪,梅雨日长时。”
(2) 宋苏轼《四时词》:“新愁旧恨眉生绿,粉汗余香在蕲竹。象床素手熨寒衣,烁烁风灯动华屋。夜香烧罢掩重扃,香雾空蒙月满庭。抱琴转轴无人见,门外空闻裂帛声。”
(3) 宋晏殊《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馀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又,宋欧阳修《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
(4) 唐曹邺《题舒乡》:“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柳色湖光好相待,我心非醉亦非醒。”
八声甘州·重阳日挈伴灵岩登高,同人绘琴台秋畅图记其事。越二旬,余继赋此,时秋深霜厉,边氛益恶,眼底新愁,视重阳时又增几许。宜其声之掩抑矣 清末至现当代 · 叶恭绰
押词韵第十一部
甚凭高抒恨费萸觞,风前劝长星。
尽销沈今古,虚廊废苑,残堞山城。
遍洒诸天法雨,不洗血花腥。
空写登临感,盈纸秋声。
休问清凉故垄(时并上韩蕲王冢。),怅销金一例,冶梦难醒。
怕琵琶孤冢,山失旧时青。
泣新亭、更无人在,剩南飞、哀雁落前汀。
愁来路,听胥涛起,云黯天平。
附和作:八声甘州·丙子仲秋,遐公以重阳灵岩登高词见示。感时抚事,信为词史。亦依觉翁韵赋一解 朱衣居易
指巉岩一角望依稀,云外坠残星。怅琴台妆阁,香销响寂,零落荒城。依样如花越殿,苔蚀腻脂腥。空咽当时感,萧飒梧声。 休念鸱夷一舸,怕凌波载酒,醉眼难醒。剩画图省识,愁失数峰青。抚黄花、尊前费泪,共唳寒、归雁警遥听汀。凭高意,向斜阳远,恨与秋平。
六幺令 己丑重阳和清真韵 现当代 · 白敦仁
押词韵第十五部
雁音孤馆,残雨消秋燠。
晴晖乍怜侵晓,气爽清如沐。
谁信惊烽满眼,更照茱萸熟。
繁忧须逐。
倾天莫管,城郭新开战场菊。
挥杯聊劝令节,落落凭高目。
休叹弃置秋田,我亦丰年玉(“我亦丰年玉,弃置秋田草。”太白诗句。)。
闻道龟山操好,未比沧浪曲。
端居难卜。
行吟何事,餔歠寻常便相嘱。
附:石帚师和作二首其一
雁边兵气,炎海收余燠。沉阴惯欺重九,雾雨愁溟沐。才信芳菲梦短,羊胛何曾熟。流光难逐。寻常落帽,回首西风战场菊。 茱萸年少漫插,颠倒横波目。吟鬓苦恨繁霜,寥寂墙东玉。多少尘笺蠹管,慵写悲秋曲。阴晴休卜。筇枝移处,自举匏樽待谁嘱。
其二·用清真韵再赋戏呈吴培甫及诸同社
带城襟水,行处棉裘燠。一晴万金难买,近郭山如沐。还问鱼羹宋嫂,笠屐经过熟。鸱夷随逐。翻嫌栗里,空服荒园冒霜菊。 人生几度九日,莫极伤高目。休笑说食膏肓,穫稻量珠玉。萁豆歌残少味,叩角成新曲。青山须卜。田家鸡黍,尚有平生故人嘱。
雁边兵气,炎海收余燠。沉阴惯欺重九,雾雨愁溟沐。才信芳菲梦短,羊胛何曾熟。流光难逐。寻常落帽,回首西风战场菊。 茱萸年少漫插,颠倒横波目。吟鬓苦恨繁霜,寥寂墙东玉。多少尘笺蠹管,慵写悲秋曲。阴晴休卜。筇枝移处,自举匏樽待谁嘱。
其二·用清真韵再赋戏呈吴培甫及诸同社
带城襟水,行处棉裘燠。一晴万金难买,近郭山如沐。还问鱼羹宋嫂,笠屐经过熟。鸱夷随逐。翻嫌栗里,空服荒园冒霜菊。 人生几度九日,莫极伤高目。休笑说食膏肓,穫稻量珠玉。萁豆歌残少味,叩角成新曲。青山须卜。田家鸡黍,尚有平生故人嘱。
寿陈先生定山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范蠡一舟,张华千乘;
蒙庄为蝶,老子犹龙。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定山先生八旬弧旦,敬以十六字缀为联语,赞厥生平,一谓治生有道,二言博学多通,三喻旷逸不羁,四祝健康长寿,至琼枝绕膝,玉镜留春,则备见时贤介眉之什,兹不赘云。
陈定山(1897——1987),杭州人。名蘧,字蝶野、小蝶,室名醉灵轩。画家,收藏家。四十岁后改字定山。工书画,兼善诗文。笔墨由洗炼而渐趋繁复,千岩万壑,气韵无穷。风格上盖收子久、山樵、香光、麓台为一家。加上身行万里,胸藏万卷,故能变化于笔墨之外。所作诗画,颇多奇郁苍凉之感。
陈定山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成氏有诗《次和定山士林重九》《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寿定山居士六十》等。陈定山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范蠡一舟:春秋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相传他功成后即以一舟载上西施,同泛于太湖之中。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
乘:乘[shèng]作为名词意思1.可以通称一般史书,2.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这里指张华富于藏书。
蒙庄为蝶:庄周梦蝶典故。
介眉:来源于《诗·豳风·七月》。语出《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后以“介眉”为祝寿之词。
笺:
1.寿定山居士六十:
江南厨顾足清流,裘马当年预胜游,东岛诗传红叶馆,西湖人卧白苹秋;前身梦彻庄生蝶! 晚岁盟谐涨海鸥;六十平头欣未老,鲋看虹月送归舟。
2.定山居士惠贻朱竹,以东坡试院为言,特报两绝句:
仲圭妙写苍筤影,持较先生未足多,试院朱篁劳见贶,不才那许望东坡。
平生雅有筼筜癖,直节虚心每得师,多谢闭门陈正字,数竿纾我渭川思。
陈定山(1897——1987),杭州人。名蘧,字蝶野、小蝶,室名醉灵轩。画家,收藏家。四十岁后改字定山。工书画,兼善诗文。笔墨由洗炼而渐趋繁复,千岩万壑,气韵无穷。风格上盖收子久、山樵、香光、麓台为一家。加上身行万里,胸藏万卷,故能变化于笔墨之外。所作诗画,颇多奇郁苍凉之感。
陈定山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成氏有诗《次和定山士林重九》《薄游台中晚过丰原饮于李氏愉园写奉次贡先生并柬试武味辛醇士定山絜生弃子佛观诸君子》《寿定山居士六十》等。陈定山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范蠡一舟:春秋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相传他功成后即以一舟载上西施,同泛于太湖之中。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
乘:乘[shèng]作为名词意思1.可以通称一般史书,2.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这里指张华富于藏书。
蒙庄为蝶:庄周梦蝶典故。
介眉:来源于《诗·豳风·七月》。语出《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后以“介眉”为祝寿之词。
笺:
1.寿定山居士六十:
江南厨顾足清流,裘马当年预胜游,东岛诗传红叶馆,西湖人卧白苹秋;前身梦彻庄生蝶! 晚岁盟谐涨海鸥;六十平头欣未老,鲋看虹月送归舟。
2.定山居士惠贻朱竹,以东坡试院为言,特报两绝句:
仲圭妙写苍筤影,持较先生未足多,试院朱篁劳见贶,不才那许望东坡。
平生雅有筼筜癖,直节虚心每得师,多谢闭门陈正字,数竿纾我渭川思。
挽高教授笏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投老五湖舟,海上白鸥同浩荡;
招魂千嶂月,江干黄鹤傥归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高鸿缙(1892——1963),字笏之,原籍湖北沔阳,著名古文字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3年春奉派美国旧金山任中国代表团代表,出席第一届世界教育会议。寻补公费额,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1926年春学成归国,取道欧西,考察英、法诸国战后新教育及社会状况。返国后,任教于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及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抗日战起,举家随政府西迁重庆,先后执教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及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赴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讲学,授文字学,古文字学,训诂学,诗经,论,孟诸科,前后历时十四载,受业者盖以千计,桃李盈门,于时称盛。1961年,受聘于新加坡南洋大学,传薪海隅,学者沾其雨化,咸有吾道南来之叹。1963年6月18日在新加坡去世。喜书法,尤擅钟鼎文,有得其尺幅者,无不珍同拱璧.平居不叚造作而内诚外恕,自然和乐,制行廉正,谦冲淡远,盖一代纯儒也.。
投老:垂老;临老,告老。
五湖舟:《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江干:江畔,水边。
江干黄鹤傥归来:疑隐指黄鹤楼,切其湖北家乡。
笺:清代田鉴章西子庙联:
决报吴心,成沼吴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几文种昧;
以倾国貌,洗辱国耻,女儿百世祀,若论配飨木兰宜。
投老:垂老;临老,告老。
五湖舟:《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江干:江畔,水边。
江干黄鹤傥归来:疑隐指黄鹤楼,切其湖北家乡。
笺:清代田鉴章西子庙联:
决报吴心,成沼吴功,夫婿五湖舟,坐笑先几文种昧;
以倾国貌,洗辱国耻,女儿百世祀,若论配飨木兰宜。
挽曹秘书长子羽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高第记华年,入仕则砥厉廉隅,曾无范蠡千金产;
同舟怀旧侣,耗精于簿书期会,微惜陈王八斗才。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曹翼远(1911.12.30——1981.1.14),字子羽,浙江萧山县人。1933年参加高等考试及格。国防研究院第一期结业。自1933年起,历任中央及地方政府机关秘书、顾问、参事、司长、科长、司察、编审、县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50年任行政院顾问,1952年6月至1972年8月任考试院铨叙部政务次长,1972年8月至1978年8月15日间任考试院第五届考试委员,1974年1月16日任考试院秘书。著有《自尊与无畏——阳明哲学的时代与价值》、《治道与人性》、《我国历代人事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等。后因胃癌在台湾去世,享年72岁。
高第:凡选士、举官、考绩,成绩优者为高第。亦以指高材生。
砥厉廉隅: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出自《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范蠡千金产: 《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簿书期会: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期会:谓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多指有关朝廷或官府的财物出入.。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
笺:清代李彦章题西邕书院正学堂联:
儒馆辟边城,渐户多弦诵,士励廉隅,快养人材为世用;
郡斋邻讲院,喜公暇论经,夜深闻读,不忘书味似儿时。
高第:凡选士、举官、考绩,成绩优者为高第。亦以指高材生。
砥厉廉隅: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出自《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范蠡千金产: 《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簿书期会:簿书: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期会:谓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政令.多指有关朝廷或官府的财物出入.。
陈王:指曹植,封陈思王。
笺:清代李彦章题西邕书院正学堂联:
儒馆辟边城,渐户多弦诵,士励廉隅,快养人材为世用;
郡斋邻讲院,喜公暇论经,夜深闻读,不忘书味似儿时。
代挽唐荣董事长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马迁用货殖名篇,百业所资,莫如铁冶;
鸱夷以苦身致富,千金能散,不负珂乡。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唐荣(1881.10.23——1963.02.01),字锦旋,原籍福建晋江,少年坎坷,17岁赴台,从事钢铁业,机械进出口贸易致富,创建唐荣铁工厂,后传给其子唐传宗,广泛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后因肝硬化去世。
马迁:司马迁。
货殖名篇:指《史记》中的《货殖列传》。
鸱夷:“《史记·货殖传》: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因以鸱夷称范蠡。
苦身: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切唐荣少年坎坷及艰难创业事迹。
千金能散,不负珂乡: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切唐荣致力于公益事业之事。
笺:廖创森 题仁济宝号 :
仁爱钵衣传,德论二难,讵仅交游称鲍叔;
济时才略好,名成三徙,从今姓字比鸱夷。
马迁:司马迁。
货殖名篇:指《史记》中的《货殖列传》。
鸱夷:“《史记·货殖传》: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因以鸱夷称范蠡。
苦身: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切唐荣少年坎坷及艰难创业事迹。
千金能散,不负珂乡:范蠡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切唐荣致力于公益事业之事。
笺:廖创森 题仁济宝号 :
仁爱钵衣传,德论二难,讵仅交游称鲍叔;
济时才略好,名成三徙,从今姓字比鸱夷。
挽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随地念孤寒,能教雁户沾慈惠;
平生存节概,不共鸱夷变姓名。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雁户:居于异乡之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为喻。
鸱夷变姓名:指春秋越范蠡。蠡既佐越王句践灭吴,知句践为人不可以共安乐,因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省称鸱夷子。
鸱夷变姓名:指春秋越范蠡。蠡既佐越王句践灭吴,知句践为人不可以共安乐,因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省称鸱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