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秋景 山园细路高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五言排律 押豪韵
不是终南径(原作经,据四库本改),山中取遁逃。
小园何所有,细路未应高。
已恨锄荒菊,何堪弹种桃(自注:石曼卿谪海州,以山岭(以上三字原作山,据四库本改补)高峻,人迹少通,了无花卉。使人以泥(二字原缺,据四库本补)裹桃核为弹,掷于岭上,二三岁间,花发满山,烂如锦绣。)。
梯飙那可上,镵雪误相遭。
石卧当途虎,藤穿汲涧猱。
天机分瀑布,应念瓮畦劳(自注:汉阴丈人笑子贡为槔桔之说,以为机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备。此云天机,又远胜于人力(原作始吾之分瀑,据四库本改)也。天机不假人力,尔之抱瓮灌畦,不亦劳乎。以槔桔对抱瓮,则槔桔(三字原缺,据四库本补)为可羞;以天机对抱瓮,则抱瓮为劳而可叹矣。)。
按:以上《须溪先生四景诗集》卷三
月诗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六言诗 押真韵
霓裳声里一攧,如今是第几轮?
赤壁黄楼都在,古今多少愁人。
癸辛杂识:刘会孟尝作月诗,六言云云。为人所讦,几殆。
题竹间吟院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五
江湖轮角,已无四海之云萍;门巷雀罗,更望诸贤之月帐。乃接小桥于云外,因开别院于竹间。岂无个半个人,来谈味外味句。非山中日月不能办此事,非天下豪杰不能与此盟。盖将砻石以留过客之名,而又刻梓以集成家之作。然有约法,勿使俗子寄名于其间;亦使后人,知有吾等题诗之在上。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代祝纯阳真人(四月十四日)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八代四六全书》卷一五
佛生五日,有开鹤会之祥;仙列三阳,来集鹭洲之上。俯惭初地,仰视后天。恭维吕仙与造物以同游,长上古而不老。先天一气,存于丹诀以无穷;是月纯阳,况乃金精之将满。揆惟初度,悟此长生,共扳方朔之桃,来上安期之枣。伏愿旁日月,游宇宙,乘清风,御阴阳。使圯上一编,不绝传于今日;即环中万劫,始得悟于玄真。
后夕月圆,正释子护生之日;今朝云集,喜仙人降瑞之辰。祥霭碧霄,欢浮紫极。恭惟物外通物,玄中得玄。置日月于一酒壶中,煮山川于二升铛内。退离阴火离,花敷片片之金;进坎阳符坎,蕊绽英英之玉。缩地脉而游下界,蹑天根以彻上清,则变则通,不知不识。某夙生庆会,得遇诞辰。丹道无穷,又何待龟龄之祝赞;尘坌有幸,愿常瞻蟾采之光辉。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重建中兴寺岩主殿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中兴禅寺,古佛旧游。香火与西峰同,殿宇在东厢下,喧卑近路,敝漏经年。将拓地于祗园,改奉公于方丈。与万众瞻仰,于百代因缘,兴费不赀,开修共喜。以金刚杵,扣铜钟鸣。古佛实在山中,嵌岩自可;世尊所住园内,杖锡曾游。别来几度菜花开,到处千年豆子熟。尘埃小殿,风雨东偏。白衣紫帽有时而重逢,画壁青苔不知其非旧。乃有长者,遍观道场。于十笏室边,得一袈裟地,可以祛界,应于当阳。昔破屋数间,偪侧复偪侧;今堂方丈,中兴又中兴。谁为雪山牛,更起法筵象。施无不报,爰以是申。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鹭洲书院修造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鹭洲初建,共传洛水之将兴;龙汉一消,又怪孔堂之欲坏。树苦心而容蚁,瓦坠地而为鸳。倘一木不支,则四维俱废。浮屠之宫,老氏之宅,无不可为;于讴之子,雒诵之孙,奈胡弗力?此文献第一,为冠冕中兴。梁木其坏其颓,何至发两楹之叹;宫庙之美之好,尚复还数仞之规。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鹭洲重修书院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江临万竹,好如沧州之画图;叶落满廊,谓是何人之古殿。不可以当吾世,而忌者畏人修。况古心教思之无穷,而今日上意之所乡,宜自靖自献,毋其坏其颓。宗庙衣冠,谁不在弟子之列;室庐风雨,政恐为执事者羞。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齐沙永济渡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市渡再溺,有为新船易敝漏者,倘有田赡养,其利无穷,故名之曰永济渡,而为疏云:
渡来无跛男子,更自误人;亲见如屈大夫,可为流涕。是为长者,易此漏船。宜一人唱千人和,谓前车覆后车戒。有田几许,即度长生。财者君之所轻,何如命重;川何人而不渡,所得福多。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城南渡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老衲一日告我:「市心两渡,岁岁溺人,是将何穷,何人渡此而不凛凛。愿以众力买田,代渡岁输,更造大小四船,月赡渡子,使行者援手得济,免于厚邀重载,轻弃人命」。一僧能尔,闻者喟然。
星桥沈锁,遂成海市之汨罗;春水横舟,又见慈航之溱洧。怜伊九死,作渡长生,使来者如恒河沙多,诞登之于波罗密许。若一筹一渡,亦多满计于几人;间思万箸万钱,竟是曾成于何事。徒能言耳,正自愧之。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南乡渡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渡船再敝,今得巨料,改而新之,其贾尚多,更藉众缘。
一衣带水,如钵头摩;三翼版船,即波罗密。况已具鸱夷之匏落,第欲求鸠集于灰钉。譬海图拆,短褐成;须棹歌举,众工和。此舟渡处,何止深四五尺,受二三人;每数计之,又当积几万筹,容数丈室。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嘉禾路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嘉禾门大塘路雨馀泞甚,改甃为佳。即日兴工,众贤乐施,是大功德,小约千年。
长安之远,在日边有人来;万里之行,自足下过桥始。是天上路,亦遍诸方。泥滑滑也哥哥,车行行兮苦苦。今自某至某,且可十里;曰小东大东,何啻万人。从欢喜心,少少许,多多许;甃康庄道,高高平,低低平。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中华山路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友王华甫梦中华山白衣老人立冠束带,揖且言曰:「子有心愿,其忘之乎」?怪而问焉:「君为何神?幸以教我」。乃指洞口以迄路隅:「如此聱牙,哀彼重趼,自某至某,既勤梯高,何斯违斯,不使履坦」?华甫惊悟,以告刘子,刘子从史,为作是言。
穷华山之绝径,半九十里;用茅蹊而成路,甚八百盘。荦确荦确噫吁嚱,委蛇委蛇挞拳跼。有能相率扣恳而投沧海之尾,亦可平行𠿕𧇠而度横山之间。梦固有因,谁其语两黄鹄;事无不了,君不见三石牛。十人同心,百日千丈。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吴仙路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路径不平,未免令人刬削;担子稍重,难为独力承当。始自丹霞观前,直至三军庙左。道坦坦,昔者君子所履视;泥滑滑,今则小人多怨咨。幸有石可以东补西填,庶使人便于南来北往。骅骝开道路,赖众人心力向前;雕鹗在秋天,有万里云霄直上。功名无量,钱谷几何?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修吉水县学绘礼殿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六经方册,如日月之明,四时之行;万代宫墙,有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匪为观美,示有等威。岂圣人为百世师,而君子以天下俭。尔于夫子肖矣,曷其报罔极之恩?毋使后人加之,而有无能为之笑。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为陈随隐作其父藏一祠堂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乃翁藏老,在琴棋诗酒之间;是子相攸,为岁时伏腊之计。虽有少禀,实无几求。但助浣溪之十笺,亦为平地之一篑。偶然题作木居士,是在诸君;可以配食水仙王,即成故事。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能仁寺建清凉轩立山谷像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寺有清凉轩,山谷留题,是为诗人祖。往年去寺门外立诗人堂,又以诗人堂为会拜所,愈无据。老冲欲清凉轩作诗堂,像山谷,补残废,实宜,起吟兴又宜。诗友众人必遂成之无疑。
金华仙伯,今如百世上人;茅屋几椽,但有当时一句。苦无顿处,谁记曾来。更以耆英会,而皆诗人云;焉知山谷字,之为元祐迹。乃于招提境,而作清凉轩。使来者徙倚而沈吟,亦居然交契于冥漠。江西非无半山老,似是别宗;寺门若遇骆宾王,尚能同咏。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普信院建佛殿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
锦绣名山,凤凰拱揖;旃檀古刹,龙象庄严。几年安住道场,一旦幻成魔境。无量华楼阁,谓与法身化身报身而俱存;推落大火坑,乃至牛车羊车鹿车而莫救。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句 元 · 何中
燕来春已去,花少雨偏多。
汉殿金人别,唐陵石马嘶。
落花萦树转,幽鸟过林鸣。
山围双鹭晓,门闭一蝉秋。
鸟语前林日,鸡鸣曲巷烟。
年华流水在,春事落花知。
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
赤壁惊乌飞夜月,衡阳归雁落秋风。
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上香台。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冰寒古道鸣驼外,雪暗空村落雁边。
马嘶平野呼鹰吏,犬吠寒沙射雁人。
笔精:元季诗人踵出,知名者无论已。予家藏何中知非集六卷,佳句叠见,如云云。中集中所往还者,吴澄、刘会孟、揭傒斯、程钜夫诸人。至大、皇庆间,寄寓闽中,赋诗颇多。胡元瑞诗薮拈拔元人佳句无遗,亦不及太虚,真有幸有不幸也。
忆内 元 · 傅若金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湘皋烟草碧纷纷,泪洒东风忆细君。
浪说嫦娥能入月,虚传神女解为云。
花阴昼坐閒金剪,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锦在,伤心不忍读回文。
归田诗话:荆公一日归行云:「贱贫奔走食与衣【食与衣 原作「衣与食」,按诗见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七,亦作「食与衣」,因据归田诗话卷上改。】 ,百日奔走一日归。生平欢意苦未尽,正欲老大相因依。空房萧飒施繐帷,青灯半夜哭声稀。音容想像知何处,地下相逢果是非!」刘须溪云:「此悼亡作也。古无复悲如此者。」傅汝砺忆内云云。真致虽不及,而悽惋过之。
补杜子美哀张九龄诗 明 · 杨慎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相国生南纪,蔚为曲江彦。
山接韶音峰,秀钟重华甸。
风雅既葳蕤,声名郁葱倩。
登庸伊吕科,敷奏姚宋羡。
珠泽随候双,玉林郤诜片。
九重集神仙,咫尺生顾盼。
陆谢擅缘情,沈范采馀绚。
九迁帝独奇,三台师锡荐。
补衮缀宗彝,用药必瞑眩。
防乎贵未然,介焉断几见。
狐媚荡主心,狼子纡皇眷。
金镜倏垢尘,玉弩惊腥晵。
萋斐偃月堂,弃捐秋风扇。
鼍动渔阳鼙,虻飞太极箭。
朱鸾奔咸京,青骡乘蜀传。
栈阁雨淋铃,宛洛飙回县。
蜚雁愁仰霄,昆蹄怯升甗。
噬脐漫天泣,回肠岭南奠。
精已箕尾骑,魂犹螭头恋。
绝线国步危,规瑱忠言贱。
青史篆峥嵘,翠珉藤镺蔓。
谁珍徐孺碑,彫虫但黄绢。
注:刘须溪云九龄大节在奏请斩禄山以绝后患杜公八哀诗既不明白末亦不及另祭事殆失诗史未免拾其细而遗其大也慎辄为补一篇岂敢以龙凉斗华衮铅刃齿步光哉亦续须溪之馀蕴发曲江之幽光观者勿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