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钱塘怀古(三首录一) 其二 元末明初 · 王蒙
 押删韵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十八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
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
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田按:《姑苏》、《钱塘怀古》诗各三首,乃陈惟寅首倡,和者七人;饶介倪瓒陈秀民馀诠潘牧叔明惟寅弟汝言也。墨迹流传,后数十年,吴匏庵沈石田吕秉之复追和,王济之顾华玉有跋语。文徵仲叔明此诗刻入《停云馆帖》。真迹国初藏安仪周家。
杨宫詹屠太宰论事劄子 明 · 沈周
古谏无专职,士庶获胥通。
今者置有位,非位默而恭。
卿相曷其然,出纳代天工。
宫詹此札子,责善太宰公。
辞严气则直,读之声沨沨。
韩论及欧书,异代而合踪。
既可扶国是,抑竭朋友忠。
百年无此言,友道从而隆。
朝廷罚台给,株连班直空。
宰公乞摄旷,奏上何匆匆。
略弗涉救援,于是涉迎逢。
急彼故缓此,意外有牢笼。
人情鄙兹疏,诋讪纷詾詾。
台为风纪御,给本丝纶总。
朝廷托耳目,立法由祖宗。
官小系则大,责重望乃崇。
愆忒以之律,邪佞以之攻。
从则如水流,不从如水壅。
士气要在养,养则其气充。
折沮失謇谔,使之抱喑聋。
天王本圣明,宰公实股肱。
信之如蓍龟,可以定吉凶。
慷慨能行义,岂曰无优容。
难解者彭王,喜怒注宸衷。
程罪终见释,钺幸终弗庸。
公议皎如日,晓及三尺童。
岂宰顾不谅,而弗及童蒙。
朝廷行是罚,名以惩不供。
因摄以寓援,何不鉴触龙
乞浆得酒,求鱼庶离鸿。
言患不至此,何患听弗聪。
所惜在谏垣,两挫一岁中。
岁来其娓娓,履霜怆凌冻。
不可视朝廷,长有拒谏风。
凤鸟吝不鸣,若鸣致时雍
匪为群谏地,自树弼亮功。
其日举传奉,逮谏适相同。
奏名四十员,珂马耀长冲
胥靡共趋走,俛默不敢颙。
观者谓不祥,道议起如蜂。
其责将谁归,未可谢匪躬。
当悯时不平,亦可悲人穷。
不鸣岂瓦鸡,不应岂木钟
岂待七年发,救焚必征彸。
但恐缓不及,激切有缄封。
令人思三原,当此热心胸。
陈乞惟恐后,剀切期必从。
皎皎歌白驹,一往无留踪。
江湖渺吾忧,其言不可终。
附:次韵诗屠滽
予于弘治丙辰间承乏天曹夏四月十有三日科道官奉旨俱下锦衣卫狱予闻之召四司询科道得罪之由皆曰不知且言诸衙门所进民情封事既得旨例捧到科交收今既下狱无人收领各官既不得领出于外又不可留宿于内闻先朝亦尝有科道官下狱时请命中书等官摄其事予未暇答铨司具其事呈堂时日已至申乃急为转达遂得俞旨是夕台部封事方得人收纳次日予乡姻宫詹杨公致书于予大意言科道官下狱閤下即当抗疏请贷如何差官代其事予以不知科道官得罪之由难便请贷及台部封事无人领收事不可缓之故答之次日蚤予乡友掌科吕公下顾问予曰杨公昨有书与閤下否予曰有因诵彼此书中大意吕公曰杨公亦以此书送六科科中人皆疑之予笑而不答后与杨公往还如旧者经十馀稔未尝言及此事至今年秋予朝退还邸第忽有客以先生石田名守阯别号碧川今升南京吏部尚书致仕名献今任顺天府诗集与犬子径者予偶抽一册目之遂见五言古风一首题曰读杨宫詹屠太宰论事劄惊曰异哉读毕不觉大笑因次韵一章名曰解嘲云
宦游久京国,学通尤未通。见恶必远避,见善常加恭。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此劄实差谬,何谓声沨沨。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喜复出,万几任匆匆。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詾。今上初出閤,庶事元老总。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老夫荐两杨(一即碧川一乃今元老石斋先生),碧川川流壅。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天官入统五日保庸安有功也)。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已功。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荓蜂。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云衢漫委蛇,何必好征彸。马周三十贵,屡受汉室封。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右此和篇盖都宪屠老先生之所示喻者冲和沛博之文裕达含宏之度弗愠不知弗迁所怒蔼然使人知长者之德如此也林野迂腐老昩时宜初目杨宫詹之劄子将谓其笃于友谊相资成善能警薄返漓于今之世又谬恃三百篇之旨有惩有劝形于里巷而无责于是莽无顾忌循其辞而贯穿以韵然其间凿枘龃龉而有得彼失此之讥愚何容度嗟夫侮嫂氏之毁挝妇翁之诬古犹不免都宪固自谅之矣但于潞公之所分谤梁公之所为容焉者不能无愧耳敬跋简后庸识其迹之始末云
七星 明 · 沈周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十一(上)
海虞七星,宜为群木冠。
列生老子宫,与邑作奇观。
广墀气萧森,入门凛欲汗。
久信天地成,沃知雨露灌。
传植从萧梁,其说我恐漫。
验斗形叵全,七既毙其半。
三株实聊存,难执岁月算。
各各具一异,形容匪词翰。
西体裂多槁,豁然敞三判。
东体活亦裂,筋骸互续断。
北者蜷而秃,袖破舞脱腕。
叶亦不暇叶,干亦不暇干。
左文皮索绹,孤蕝顶留伞。
槎折象齿跷,瘿决鬼目烂。
疏越复丛穴,骳骫仍轩岸。
蛟挛及猊跛,努力不得窜。
矛长及剑短,接战惊楚汉。
如此纷怪骇,聃君不能按。
知遭几雷厄,还屡兵火难。
生死付冥然,造物反被玩。
君子重贞固,顽丑小人谰。
缘高坐吹箫,我欲呼鹤鹳。
从根觅埋丹,浇泉觊红灿。
长生就其荫,永作婆娑伴。
田按:石田有《虞山图卷》,藏江时高氏。江村云:「水墨作虬枝三株,苍古屈曲,诚名品也。石田自题云:「虞山至道观七星,相传为梁时物,今值存共三,馀则后人补植者。而三株中,又有雷震风擘者,尤为诡异,真奇观也。」暇中舆子圻史永龄往观焉。永龄因请图之归。此诗亦附奢于后。卷后又有吴兴张渊诗云:「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天矫飞龙形。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沧海。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长洲老石好奇者,百里携杯游树下。浩嗟天下有树此榭无,我去此树何人园?三日经营双眼力,满空苍移真迹。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居然赠舆卧云人,长啸寒风生石壁。于平石君诗书天下知,此笔尤为天下奇,勤君风雷尝掩户,恐化蛟能擘空去。」
沈石田西岩 明 · 桑瑾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西湖一曲入山遥,风送花香落酒瓢。
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
家家茅屋霏茶霭,处处莺声在柳条。
此夜东堂谁是主,抱琴僧渡夕阳舠。
注:沈石田明代著名画家沈周字石田。  西岩庄:在虞山锦峰拂水岩之西,枕山面湖,桑瑾所辟。沈周有《题西岩庄》诗及画《西岩庄图》。
寿沈石田先生八十 明 · 屠滽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部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六
昔年曾擅笔中花,载酒诗成句句佳。
到处奚囊堆绮绣,有时出语带烟霞。
短通三昧,李杜坛高共一家。
瑟缩寒童过桥日,几多词客尽惊誇(公自注曰先生题景有瑟缩寒童懒过桥之句为词家所诵)
按:读此诗知公与沈先生诗韵往还其相企重久矣初弘治中公为太宰上以从岷王所奏命逮知州刘逊科道庞泮等交章谏阻上怒尽系之狱时碧川杨公宫詹移公书谓科道一时被系公大臣即当论救不宜遽使官摄其事后六日上竟从公言释等于狱而杨劄则巳传于世矣至正德中公再掌院从都下沈石田集有咏杨宫詹屠太宰论事劄子语多相刺公一笑为具述其事次韵答之末曰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盖公和石田诗在十年后时石田年八十二至次年九月公解组过吴门石田已于八月捐馆矣余因叹石田以一布衣能直论当轴元老无所讳然公与石田雅旧既见所刺虽答诗解嘲而复愿石田遐寿欲面陈始终得生白于长者前辈风流俱足重也其诗今不备载
送司马公𩊞赴长洲训导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而翁提学久驰声,之子才华冠后生。
几叶尚传司马氏,一官遥向阖闾城
人环上座先开讲,绩奏南宫再策名。
吴下旧游今历历,送君无限客边情。
注:吾友副宪通伯之子世经将赴长洲训导过予需一言值初入京师草草赋此吴中故人若李贞伯贰卿文宗儒太仆丞杨君谦仪部沈启南隐君皆素相厚者而邢君尤一时贤令尹也因世经之行不能不致思焉故诗及之
题陆氏子终身之思卷 其二 明 · 程敏政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抚卷令人重陆郎,思亲情共海波长。
知君不是徒思者,手葺芸编几架香。
注:下塘陆君钺因予所善沈石田先生以终身之思卷求题先生盖亟称其孝予诺之而匆匆未暇也钺请以一人尾舟相候至毗陵始克为二绝畀之且引其意用相勉云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为沈启南 明 · 程敏政
 押庚韵
蜀山晓起雪大晴,蜀江早有商船行。
前牵百丈后催舵,欲动不动难为情。
两舷相依若弟兄,雪后无风江水平。
古来川货甲天下,尔中何物皆充盈。
一舟系尾大于瓦,荡漾不敢相先争。
有时遇险即分载,主者自解操奇赢。
长年三老各守职,翘首疑闻呼啸声。
纷纷远树雾中出,点点玉峰天外明。
棹郎呵冻相偶语,隔岸恐是夷陵城
大滩小滩难悉数,自出两川今几程。
嗟哉远道亦良苦,盐井有戒何相轻。
披图一见肌上,凛然朔气生檐楹。
摩挲久之意乃定,何人方寸劳经营。
素缣半幅不盈尺,云是东都郭生
宣和天子爱书画,亲与印识题其名。
一朝桑海忽遭变,内局委弃随榛荆。
郭生惟馀比干画,犹幸不燬南来兵。
奎章学士子山子,献纳曾倾葵藿诚。
尔来二百有馀岁,屈指春秋凡几更。
不知此本尚在否,抚卷益觉心怦怦。
石田沈君最博雅,重购所得人皆惊。
装潢完好无璺裂,入手坐见增光荣。
郭生斯图乃其一,馀者往往皆精英。
题诗有暇或临扫,也以丹青吴下鸣。
闻君家住湖水侧,青山古木相回萦。
何时倚棹一寻访,君当倒屣相迎
翩然坐我竹窗下,石鼎细呼春茗烹。
挥童开奁取卷轴,甲唐乙宋聊相评。
旁人定诮太古癖,尘襟且拟冰壶清
却愁玩物犯祖戒,未敢先输他日盟。
注:启南此画题者已多不容复赞独记在宋元史局时尝见巙子山郭忠恕比干图事题者偶未之及爰缉成篇闻启南家藏多古画法书甚欲一观之因复自念啜茶观画皆先世所逊谢未谙者不觉惕然为之中沮更俟商确云
椿绛桃 明 · 程敏政
百文灵柯立青铁,一簇仙花缀红雪。
天然异种如二难,故向人间斗奇绝。
绿阴下扫黄尘空,花气入水香冥濛。
等閒阅世动千百,万木几许惊秋风。
行台作寿淮南道,堂上争看画图好。
称觞正得汾阳孙,下笔还归石田老。
大夫六帙心炳丹,腰带横犀峨豸冠。
仙李分桃作春色,柏台与椿同岁寒。
岁寒春色交无已,甲子重添一筹起。
树腹长随壮节坚,花容似助酡颜喜。
西垣谏草应不磨,南国甘棠遗爱多。
活民有功天所与,绮筵不用还丹歌。
注:总戎郭公请石田沈君绘古柏绛桃以寿都宪李公而学士西涯先生为赋长诗情景俱尽秋官司主事李君复索予言予言岂足以步郢曲之后哉然都宪公与予同出南畿素重其人情有不能已者倚玉之笑固不暇计也
虞山雅集 明 · 杨循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注:雅集:明弘治十七年常熟知县计宗道杨循吉沈周等十六人雅集觞咏于城西山麓,沈周绘图、计宗道为记记其事,后此处建雅集亭。
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明 · 杨循吉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八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孤圆外成峤,空朗中含洞。
瘦如辟谷良,清若食蚓仲
深思殆天设,乍至令人恐。
浓萝作垂阴,寒泉滴为冻。
戴庵亦颠危,携觞更交综。
耳胁或骈■({髟圭}),勤拳时独送。
巍巍上少并,森森下多从。
荒厓始谁开,倒树谅非种。
在兹三吴间,当以九鼎重。
崇岩借冠冕,卑峦听提控
劳呼猿固匿,被压堪讼。
曲躬始得门,侧身还入弄。
拂苔劣容眠,收乳兼资用。
志犹记秦馀,材曷遗禹贡。
立久气湿袍,啸高声答瓮。
论年越殷周,言时晦唐宋。
一为佛者居,永作游人奉。
病宜谧著史,寐称抟养汞。
四方传不诬,诸公评切中。
临谷足还酸,乘巅目偏纵。
支颐讵厌看,极口难竭讽。
鬼凿手须胼,鲸负背应痛。
东岱徒小鲁,西华缪推雍。
悬磬风发明,香炉烟结供。
曝沙伏灵鼋,食岗停远凤。
是知隆拔群,所贵秀合众。
偷余殿容榱,就隙亭阁栋。
枯藤蔓穿窍,长蛇舌撩缝。
轻盈受指弹,玲珑脱泥壅。
芾拜本无忝,羽撼争得动。
栽培稀尺闲,构架靡寸空。
炎伏凉自生,清秋月堪弄。
林深必赖烛,岚酷能作齆。
星光犹立芒,龙吟殊叶䃔。
岭狮驯已宾,阜狞敢与哄。
久嗟隔胜赏,频劳落清梦。
即欲营终栖,其奈怀微俸。
田按:《姑苏志》:阳山一名秦馀杭山一名万安,在城西北三千里,高八百五十馀丈,逶迤二十馀里,以其背阴面阳,故曰阳山。一支东北过金芝岭,曰雚山,山北大石涌出,如莲花,上布云泉庵。吴匏庵阳山大石岩云泉庵记》云:「阳山视诸山雄伟特甚,其阴石巉然起,如人负奇骨而伛者。当嵚磥硊间,有僧居在焉。成化间,予与太仆少卿李贞伯吴兴张子静、松陵史明古往游。自浒墅北转入小溪,舍舟从平田行,仰见石势欲堕,举足甚恐。入门竹树幽茂,薜荔满墙,僧缘崖架木,有小屋在石下,益奇,喜而就宿,联为长句云:『岩岩者大石,李奇观人所诵。遐想十年馀,吴来游五人共。舍舟始登陆,张杖策不持鞚。是时日当夕,史兹山气逾滃。入门信突兀,李拾级骇空洞。落星何破碎,吴灵鹫相伯仲。仰观神欲飞,张俯瞰心屡恐。鳞皴苔藓剥,骨立冰雪冻。史神驱道撝呵,李鬼劈文错纵。尊严凛君临,吴张拱俨宾送。环列尽儿孙,张拥护等仆从。欲假愚公移,史谅非雍伯种。卧鼓慨桴亡,李对臼怯杵重。猊吻呀末收,吴龙鬣怒难控。凝血疑痛鞭,张立肺讵冤讼。上漏还启窗,史中通自成弄。大惟补天功,小可砭肌用。分矢肃慎来,李浮磬泗滨贡。张廉利并攒剑,兀臬侧倚瓮。峄山赢秦,吴艮岳遗汴宋。节彼民具瞻,张壮哉客难奉。吏落照红抹赭,归云白流汞。僧讲点头应,李将射没羽。尘缘契三生,吴阵图怀七纵。张在太师击,攻玉诗人讽。仙煮充腹饥,俗支免腰痛。瑶琨产维扬,吴琅玕出乃雍。高题少室名,李怪作东坡供。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张栖禅逾百年,问僧仅三众。凭虚围曲阑,架阁出飞栋。史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崖缝。窦黑炊烟熏,李坎平钟乳壅。枞盘栈道危,吴㶁㶁水泉动。张登顿足力疲,眺望眼界空。史松露发欲濡,潭月手可弄。吴穷扳任生皲,李碎吟微带齆。列坐对弯跧,张大呼应锽䃔。嗜癖牛李愚,史诗战邹鲁哄。拜奇得颠名,忧坠成噩梦。吴试与叩山灵,肯售捐薄俸。李』」君谦此诗即和匏翁等韵也。匏翁又跋《大石联句》后云:「予与诸公《大石联句》,偶寄一时之兴耳。二十年来,不意和者之多如此。主僧智韬持以来见。韬云:『自公留题后,庵名盛传于时,游者不绝。』」匏翁又云:「予再还吴太仆以下相继而逝,不能独游,徒得沈启南所作巨图,时取而玩之。」馀检《姑苏志》有启南《大石状》诗,附录于此:「望望馀杭,首尾行不了。大石突其尻,翘然一拳挢。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正类抱婴,头顶露于褓。形大气则散,趣足喜小。其深虽未即,接目远已好。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觉向峻,渐渐驾木杪。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转高踏其背,股栗身亦掉。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橑。云磴贯穿,所历平地少。阳崖诧唇歉,阴宝疑目窅。虚含风飂飂,湿映云稍稍。众绉不可熨,乱璺龟折兆。层层百宝合,正绀或厕缥。危压屋脊,雷雨常怯倒。苍松长深缝,牢络万萝茑。斜见山桃花,微红映丛筱。既夕气更佳,延月象倍皎。尚欠一踏雪,意先有瑶岛。东坡昔袖去,援例我非狡。山僧苦著相,便觉生烦恼。」
怀知诗(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没皆非所计秪以心腑之真凡十有八人共诗一十九首) 其十九 朱文学尧民 明 · 祝允明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亦多彦,哿矣两朱。
昆丘连璧,峄阳双梧。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
寒泉冬洁,菉竹秋臞。
积百媚学,孰俪君劬。
宵闻片籍,屏寐以须。
失之皇皇,获之愉愉。
抛裘喷炙,投玉捐珠。
珍香宝茗,法绘名书。
清谈晏对,日坐仙区。
爱我维笃,弃我亦徐。
怅其邈矣,临风永吁。
注:同老十人
顾明府荣夫 钱太常元抑 王文学履吉(二首) 隐君汝敬 汤徵君文守 谢处士元和 表弟蒋煜允晖 施侍御聘之 朱提刑升之 张秀才天赋
往者八人
吴文定公 王文恪公 韩尚书贯道 沈周先生 本郡使君南海林公 陆冢宰 朱孝廉性甫 朱文学尧民
题秋江图 明 · 唐寅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秋容淡荡满晴江,鸂鶒鸬鹚锦翼双。
红蓼滩头黄叶下,炼诗人正倚船窗。
注:题秋江图:唐寅常熟唐市文士许鉴游唐市马惊湖一带,即景作《秋江图》,并系此诗赠之。据清乾隆邑人倪赐纂、道光邑人苏双翔补纂《唐市志》载:“许鉴,字秋江,与唐子畏沈启南游,子畏为作《秋江图》,系诗赠之。厥后许天锦号芳洲,王翚作《芳洲图》赠行,继美于五世祖秋江佳话也。”
拂水雪岩 明 · 钱籍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晓来飞雪满千山,人在悬崖断壁间。
十里平湖诗思绝,攀萝侧耳听潺湲。
注:拂水岩:参沈周《拂水岩》注。
落花 明 · 孙艾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因春憔悴致神伤,眼见韶华渐减光。
暮雨不堪淹久病,夕阳犹自整残妆。
风情为酒迷花榭,春梦随诗入草堂。
满把落英收拾尽,依方修合百花香。
注:落花:此诗依韵和其师沈周所作《落花诗》,为沈激赏,特绘《落花卷》相赠。
梅花主人歌 明 · 周恭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十五
山迢迢兮溪曲曲,中有人兮结屋。
玄鹤无声兮花渺茫,主人吹笛兮花断肠。
梅花草堂集》:周寅之自号梅花主人,性嗜悔,年四十始得数亩之宅,周遭有池,池立丛筱,树环之。每寒日瞳瞳,六花将笑,香云既敛,瘦影横斜,辄歌小辞乐之。予尝见沈启南作梅花主人图,用梅花道人墨法,卷高尺有咫,而横阔可一丈五七许。矮屋压头,野竹乱插成篱落,屋外冷芷疏枝,嫣然欲笑。檐楞寒寂,主人坐其间,双袖垂膝,有撚须苦吟之致。门通曲径,径接小桥,隔水数峰,乱插云外,山岚隐现,都泼青黛色。散木丛立,莽互不可辨。一山劳峻而近峰极隐,殿阁浮图,直倚霄汉,宛然玉山风景。蹑屐问径,始可得梅花主人隐居所在。启南故不识主人,主人尝以一诗为贽,居然得之,虽复一时弄翰,彼此慕尚之情,想其风格,盖亦修然物外者耶!
稼轩一百十韵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排律 出处:牧斋有学集卷四
师弟恩三纪,君臣谊百年。
哀音腾粤地,老泪洒吴天。
杀气南条急,流氛北户缠。
行宫踰越峤,留守灵川(已下叙失守殉难之事)
仓卒闻风溃,逡巡厝火然。
操戈乘内间,解甲起中权。
捲土心仍壮,凭城誓益坚。
喧呼齐辫发,奋击袛张拳。
刀锯徒为尔,冠裳正俨然。
归元髯上磔,嚼齿爪中穿。
荀偃含犹视,张巡起欲旋。
扬扬神不乱,琅琅语争传。
徒抱衔须痛,谁能咶血怜(已下叙闻讣为位之事)
伤心寝门外,为位佛灯前。
一恸营魂远,三号涕泗涟。
脩门归漠漠,故国望□□。
虞殡歌休矣,巫阳筮与焉。
吴羹悽象设,楚些怆蝉联。
魂复新遗矢,神栖旧坐毡。
灵衣风肃肃,幽笑雨溅溅。
清夜前除酒,明灯近局筵。
逢迎伤剪纸,送别忍烧船。
黄鸟身其百,青龙岁半千。
四游馀渺莽,八翼罢腾骞。
飞铁兵轮重,为铜物冶全。
庚寅徵览揆,辛卯应灾躔(君生于庚寅甲子一周而终故引庚寅以降之诗其闻讣辛卯夏也故引朔日辛卯之诗皆假借使之也)
剑去梧宫冷,刀投桂水煎。
训孤宵叫笑,婴绋昼连蜷。
斗涧龙伤血,崩崖蜃吐涎是夏虞山有出蜃之异已下叙其戊辰后归田燕游之事)
拊心看迸裂,弹指省轰阗。
攀附龙门迥,追陪鹤盖连。
园林归绿水,屋宇带红泉。
一饭常留客,千金不问田。
以忙消块垒,及暇领芳妍。
日落邀宾从,舟移沸管弦。
丹青搜白石,杖履撰松圆(君好藏白石翁画于程又有师资之敬已下叙其少壮受经之事)
齿马成吾老,童乌忆汝贤。
兔园温句读,蛾子学丹铅。
枕膝应传喜,登楼独许玄(已下叙其登朝贬谪及牵连下狱之事)
青春凭騕袅,白首托夔蚿。
桃李西江宰,梧桐左掖员。
裂麻心胆赤,恤纬鬓毛宣。
北寺偕书狱,西曹互橐饘。
朱游和药切,黄霸授经专(已下叙甲申丧乱之事)
铜马神州沸,金鸡密网蠲。
甘陵录牒寝,元祐党碑镌。
北阙惊传火,东郊狎控弦。
帝车俄运转,天步久迍邅(余与君以甲申三月初十日同日赐环)
鳌足倾三极,龙湖断八埏。
关山留北顾,宗祏寄南迁(已下叙乙酉岁开府广西遇乱拥立之事)
江左朝廷小,交南节钺偏。
风云天路偪,翼戴本支绵。
宗泽回銮表,刘琨劝进笺。
岭边求日月,规外别坤乾。
翼轸开营壁,湘漓抵涧瀍。
只身支浩劫,赤手捧虞渊。
插羽钩庸蜀,分茅饵益滇。
黄侬罗种落,邕簇戈鋋。
青犊乌仍合,红巾蚁并缘。
反王收魏豹别将梅鋗
白象扶丹毂,乌蛮曳䌽旃。
庐儿宿卫直,厮养彻侯骈。
书诏行营里,除官御览先。
两宫汤药使,中禁洗儿钱(已下重叙庚寅冬失守殉难之事)
一旅基将肇,三分业未竣。
连鸡昏蚌蛤,咥虎玩蝇蜒。
画地翔河鸟,婴城坠纸鸢。
执冰嘻狒狒,投缒引蠕蠕
履善穷江表,庭芝殉海𤲬。
誓言申决绝,望拜告精虔。
目裂光如炬,膋藏血化殷。
花门剺面哭,峡枕尸还。
青草迎飞旐,黄茅拥过輲。
虚祠包箬饭,峒祭卜筳篿。
故垄虞山桂岭亦有虞山,新愁桂岭(用张平子四愁桂林之语)
丹心石路折,皓魄火云鲜。
尽说南朝,何惭东海田。
铸金身故在,刻木首非捐。
烈烈羞祈死,淹淹笑祝延(已下重言杂叙仿天问大招之意)
葭灰阳解駮,火并燄浮烟。
错莫嘶泥马,分明叫杜鹃。
朔方唐故事,纶邑夏前编。
率土诚延伫,敷天忍弃捐。
云旗翻毕口,星矢直狼肩。
壁垒分行阵,雷风合弭鞭。
白山厓倒侧,黑水浪平填。
鹑尾南回越,旄头北指燕。
誓师三后所,饮御五车边。
改葬新班剑,舆尸故马鞯
羽林分綟绶,麟阁列貂蝉。
画壁雕戈动,祠堂兕甲县。
传芭歌沓沓,荐荔鼓鼘鼘。
宿列还箕尾(其先人学宪公名字皆取象传说星也),星祠配女媊(其夫人先殂于桂
五陵齐剪棘,双庙并加笾督师侍郎张公同敞抗骂不屈同日被害故太师江陵文忠公之孙以门荫起家已下结叙哀免悼之词)
后死身馀几,先生腹尚便。
不成升屋哭,弥想对床眠。
单孑留形影,凄凉度陌阡。
鸡窗言髣髴,蛛匣字蜿蜒。
西第花犹发,东皋草欲芊。
经过光景眩,识路梦魂颠。
太息看梁栋,沉吟仰屋椽。
移山谁负畚,蹈海可乘艑。
守器纡奔问,馀皇肄溯沿。
祝余双泪涸,将伯寸心㾓。
长夜歌将阕,穷尘恨始湔。
荡阴三士咏,蜀国八公篇。
乡梦凭温序,哀词属马汧
降神天意远,养士国恩绵。
汗竹新书史,浇花近扫阡。
明明老眼在,拭目向空玄。
按:①君生于庚寅,甲子一周而终,故引“庚寅以降”之词。其闻讣,辛卯夏也,故引“朔日辛卯”之诗,皆假惜使之也。②是虞山有出蜃之异。③君好藏白石翁画,于程丈孟阳有师资之敬。④余与君以甲申三月初十日同日赐环,邸报遂失传。⑤用张平子《四愁》“桂林”之语。⑥宿列还箕尾,故太师江陵文忠之孙,以门荫起家。抗骂不屈,同日被害。
甲寅秋杪有过平望怀王载扬丙辰同被徵相见于都下今年夏五重会于邗城僧舍载扬用前韵见赠再次奉答 清 · 厉鹗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一
几年分手软尘红,重见江城舣钓篷。
贺老清狂尚吴语,杜郎雅丽是唐风。
朱门冷炙三生梦,禅榻茶烟一秃翁。
为话旧游姚与鲍玉裁文学西冈明府玉湖远隔水云中。
附:原作(吴江)王 藻(载扬) 幽兰初吐夕阳红喜值吟仙驻短篷京洛飞尘同昔梦江湖听雨见清风一声铁笛东维子几阕香词白石翁更诵移居新制好几时倾倒草堂中
沈周溪山草阁六帧即用其韵 其六 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二
石田老笔以韵胜,久矣弆藏石渠里。
拈吟六帧重详观,全图恐复不止此。
按:石田此册几六帧帧系以诗并自书名而不纪岁月诗中曰大将将军上将盖为武职之好文翰接名流者所作疑当时全册本不止此或散佚不完或经市贾析而为二以求多售故无末帧署款未可知也至其所谓将军者未知为谁因考石田石斋诗其称将军凡四一为谢将军题橒弟画一为王将军楼船歌一为鹘打雉赠陶将军一为赠海上刘将军惟于谢则自诩水墨缘王则称其左图右史其言将军盖不出乎王谢之间顾其名字无可考既和其韵题册并识以晰疑
吕纪芦花野禽用沈周题句韵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八
芦叶芦花金籁候,一时物物具秋心。
枝头根底呼群者,随意徘徊聚野禽。
按:画中芦花红果皆秋景而沈周乃有春风各有时哉乐之句可谓不知时并不知画不宜有此或系伪为者并识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