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寄赵翼诗 清 · 蒋士铨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补遗
皇帝甲戌春,识君矮屋底。
岩电横双眸,共称天下士。
云出松泉门,捉刀冠馀子。
摇毫涌词源,睥睨无一世。
春官俄报罢,蹶者旋复起。
同时簉薇省,两人订交始。
君俄入枢密,才望绝伦比。
一手挥七制,省吏窃惊视。
直气抗令仆,狂名压金紫。
堂堂燕许文,君作多进拟。
辛巳对大廷,万言移寸晷。
换笔改波磔,恐有坡识廌。
遂迷五色目,第一陈绨几(廷试时,君以读卷官多素识,恐其避嫌见抑,遂变易字迹,竟莫有识别者,果以第一进呈。)。
神山风引回,得卢乃成雉。
癯哉探花郎,不若徐公美。
京兆壬午闱,偕君相汝尔。
坐对论文灯,眠共吟诗被。
谈玄交箭锋,说鬼驱郁垒。
洋洋同队鱼,斯乐可忘死。
平生匝月中,万事无过此。
可怜两孟光,亦复如娣姒。
布荆俨伯仲,劳苦兼童婢。
我病奉母归,浮家数迁徙。
谓君翔云霄,不啻尺与咫。
讵拥一麾出,远落蛮夷鄙。
瘴疠丛花苗,岝崿布奇鬼。
况复奉军书,驰骤兵戈里。
子厚谪居非,王粲从军岂。
转运驱马牛,秣饲操鞭箠。
边尘染双鬓,彩笔辞十指。
当时金闺彦,不死几希耳。
班师奏凯歌,放君去如驶。
重开太守衙,眷属久归矣。
徐徐展劳筋,细细拭前玺。
孳孳用拊循,井井立条理。
谁知清献孙,琴鹤尽捐委。
寄我双南金,附以书一纸。
十诗话行藏,两什诉悲喜。
诵之欢解颐,旋复痛不止。
君本著作才,夙擅班扬技。
木兰发高唱,弓衣绣凡几。
想君滇南篇,传唱到金齿。
归装带风云,边人歌孔迩。
诸蛮卖佩刀,驯习知拜跪。
惠声河渡虎,清节閤悬鲤。
政成膺上秩,贤者当如是。
故人日颓唐,行且还桑梓。
待君买山资,誓约休如水。
按:录自《瓯北集》卷十七,原无题。
赵兵备翼以所撰唐宋金七家诗话见示率跋三首 其三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沪渎消寒集
名流少壮气难驯,老去应知识力真。
七十五年才定论,一千馀载几传人。
杀青自可缘陈例,初白差难踵后尘(君意欲以查初白配作八家,余固止之。)。
只我更饶怀古癖,溯源先欲到周秦(余时亦作《北江诗话》,第一卷泛论,自屈、宋起。)。
附:和作 赵翼(武进) 词客低昂本不平品题间弄腐毫轻但消白首无聊日岂附青云不朽名老始识途输早见贫堪凿壁借馀明洪崖拍手从旁笑犹是灯窗未了情 何限纷纷著作林拣来只剩几铢金论人且复先观我爱古仍须不薄今耳食争誇谈娓娓鼻参谁候息深深锦机恐负遗山老枉度鸳鸯旧绣针 晚知甘苦择言驯一代风骚自有真耄学我悲垂尽岁大名君已必传人幸同禅窟参三昧不笑元关隔一尘从此国门县吕览听他辨舌骋仪秦
赵兵备诗来嘲余牡丹未开遽尔召客因走笔用原韵作四百二十字报之并邀同作 清 · 洪亮吉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山椒避暑集
前日上巳过,后日谷雨至。
天公逞春容,伎俩已毕试。
惟馀木勺药,墙缺尚需次。
含苞虽未吐,已复极姿致。
春莺翩然来,胡蝶各展翅。
邻家双紫燕,日向阑楯伺。
主人亦瞿然,此足助诗思。
万物取气先,迟恐不及事。
以口试问心,催花具当治。
倘经三两日,蜂蝶必大肆。
成团舞花下,人反无位置。
邻翁顾相嘲,笑我先设施。
何如花放日,花下具筵炽。
看花仍纵饮,乃拜主人赐。
不知主人心,盖亦有所自。
流年如电掣,稍纵即欲逝。
前时饯辛夷,欲待月十四。
十三风雨破,白璧忽捐弃。
留花无别法,祇陨花下涕。
因之悟消息,事事须早计。
一觞兼一咏,庶不失交臂。
诸公诚诗豪,亦可预先制。
名篇早流播,不使有疵累。
又闻此花开,神仙定游戏。
以我厕其间,造物或者忌。
何如先数日,看此欲开意。
花光虽未破,先足嗅花气。
梨桃及棠杏,四美况兼备。
纵然输国色,红白亦奇丽。
午馀新月好,旭日又晴霁。
譬如名姝来,先已媵侄娣。
迟延至月望,花乃遍甲第。
家家排花筵,势必穷百味。
而我先设餐,庶不哂粗粝。
先生展然笑,此或自为地。
牡丹开十日,莺粟又当替。
藤花三两架,紫艳半空蔽。
芙渠与金粟,一一缘此例。
主人词已毕,客或笑词费。
仍须罚主人,别具饼一笥。
谢花兼谢客,并助诗气势。
花月皆十分,何妨再扬觯。
按:赵兵备以十四日招客宴牡丹花下先期以花朵绝小作诗解嘲因用原韵复得五百八十字答之我家一丛花,发自月初九。将开及全放,自卯看至酉。凌晨携卧具,月午伫尤久。今年比前年,花朵益秾厚。将倾十家产,约此数执友。忽然敲门来,递到诗一首。千言何反覆,欲自饰怩忸。主人词未毕,花已若蒙垢。我为花叹息,转向主人叩。解嘲既前作,踵韵曷敢后。名花同主客,两造愈纷纠。今来展诗读,花乃开笑口。主人非憎花,其实乃惜酒。酒才量升合,花敢大如斗。如能倾宿酿,日日约侪耦。更呼筝琵琶,花外小垂手。园亭虽未广,水木足渊薮。池宁嫌屈曲,山不厌培塿。寻檐引刍尼,辟港贮蝌蚪。斜飞红蛱蝶,倒挂绿鹦䳇。花光既全舒,花蕴始尽剖。圆花与圆月,上下璧合纽。自然围径尺,益复致抖擞。酣春倚池台,窥客入户牖。黄红紫墨绿,五色无不有。主人不负花,花肯主人负。今闻乃不然,花亦欲回诟。年前春乍半,挈棹至虎阜。买花先靳价,遂不计美丑。归同薪把束,益致种杂糅。譬如龙凤姿,肯齿牛马走。名虽市娉婷,实则计子母。花神暗中笑,此老亦奚取。如何不自责,反使花受咎。不见刘中允,(种之。)不见蒋通守。(骐昌。)千金买倾国,脸杏臂则藕。钱刀惟不惜,贵在得幼妇。名花倚阑槛,静女执箕帚。理固无不同,珍皆等琼玖。主人读新诗,唯唯又否否。花无纤介失,过总主人受。鼠姑开已遍,次欲到鸦舅。香丁紫琐碎,菜甲黄蕾菩。翩反山樱桃,旖旎水杨柳。蓺兰成一顷,树蕙又数亩。凡兹眼前景,均足佐樽卣。如思共晨夕,并可约谁某。名花分向背,好友列左右。目成原不易,心赏亦非偶。阑干巡乍遍,墙角放偏陡。商量设几席,罗列到瓮缶。肴宁侈水陆,囿自足笋韭。沿林采松簟,搜径觅竹𪕋。将雏雉登木,合队鱼丽罶。山阴醅正熟,淮北面须溲。一一炊湿薪,时时具乾糗。花前成胜赏,兼为主人寿。我若醉百回,颓然亦成叟。
日本杂事诗 其五十四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削木能飞诩鹊灵,备梯坚守习羊坽。
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
注:学校甚盛,唯专以西学教人。余考泰西之学,墨翟之学也。尚同、兼爱、明鬼、事天,即耶稣《十诫》所谓敬事天主,爱人如己。他如化徵易,若龟为鹑(动物 之化)。五合。水土火。火离然。火铄金。金合之腐水。木离木(金石草木之化)。同,重体合类。异,二,不体,不合,不类。此化学之祖也(以百物体质之轻重 相较,分别品类之异同。西人淡气、轻气、炭气、养气之说仿此)。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此重学之祖也。一少于二,而多于五, 说在建。非半弗都。倍,二尺与尺,但去一。圜,一中同长。方,柱隅四欢。圜,规写攴。方,矩见攴。重其前,弦其前。法意规圆三。此算学之祖也。临鉴立。 景,二光夹一光。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鉴近中,则所鉴大;远中,则所鉴小。此光学之祖也。皆著《经》上、下篇。《墨子》又有《备 攻》、《备突》、《备梯》诸篇,《韩非子》、《吕氏春秋》备言墨翟之技,削鸢能飞,非机器攻战所自来乎?古以儒、墨并称,或称孔、墨,孟子且言天下之言归 于墨。其纵横可知。后传于泰西,泰西之贤智者衍其绪余,今遂盛行其道矣。又如《大戴礼》:“曾子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周髀》注: “地旁沱四颓,形如覆盘。”《素问》:“地在天之中,大气举之。”《易乾凿度》:“坤母运轴。苍颉云:地日行一度,风轮扶之。”《书考灵曜》:“地恒动不 止,而人不知。”《春秋元命苞》:“地右转以迎天。”《河图括地象》:“地右动起于毕。”非所谓地球浑圆,天静地动乎?《亢仓子》曰:“蜕地谓之水,蜕水 谓之气。”《关尹子》曰:“石击石生光,雷电缘气而生,可以为之。”《淮南子》曰:“黄埃青曾赤丹白喾元砥,历岁生?。其泉之埃,上为云。阴阳相薄为雷, 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入于海。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中国之言电气者又详矣。机器之作,《后汉书》:“张衡作 候风地动仪,施关发机,有八龙衔丸,地动则振,龙发机吐丸,而蟾蜍衔之。”《元史》:“顺帝所造宫漏,有玉女捧时刻筹,时至则浮水上。左右二金甲神,一悬 钟,一悬钲。夜则神人按更而击。”奇巧殆出西人上。若黄帝既为指南车,诸葛公既为木牛流马,杨么既为轮舟,固众所知者。相土宜,辨人体,穷物性,西儒之绝 学,然见于《大戴礼》、《管子》、《淮南子》、《抱朴子》及史家方伎之传,子部艺术之类,且不胜引。至天文算法本《周髀》盖天之学,彼国谈几何者,译称借 根方为东来法(宋秦九韶作《数学九章》十八卷,中栽立天元一之法,即借根之法所本也)。火器之精(火器始金、元间。赵瓯北《陔余丛考》有火炮一篇可征), 得于普鲁斯人,为元将部下卒,彼亦具述源流。近同文馆丁韪良说电气道本于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凡彼之精微,皆不能出吾书。第我引其端,彼竟其委,正可师其 长技。今东方慕西学者,乃欲舍己从之,竟或言汉学无用,故详引之,以塞蚍蜉撼树之口。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语学学校,随处而有,故通西语者甚多。学校隶 于文部省,东京大学生徒凡百余人,分法、理、文三部。法学则英吉利法律、法兰西法律、日本今古法律,理学有化学、气学、重学、数学、矿学、画学、天文地理 学、动物学、植物学、机器学,文学有日本史学、汉文学、英文学。以四年卒业,则给以文凭。此四年中,随年而分等级。所读皆有用书。规模善矣!别详《文学 志》中。
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 其三 晚清 · 费墨娟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无限榛苓感1,迢迢各一天。
鱼雁能往返2,诗书结因缘。
锦字蒙频寄3,芳名已盛传。
声闻人不见,目断白云边。
注:(1) 榛苓:榛木与苓草。《诗经邶风简兮》:“山有榛,西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孔颖达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朱熹集传:“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这里比喻两人均不得志于时。
(2) 鱼雁:指书信。《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3) 锦字:指书信。见第277首注。
附陈怡萱和诗二首
何幸逢知己,苍茫共一天。 鱼书(1) 通款洽(2) ,翰墨订因缘。 锦字花笺写,新词草圣传(3) 。 愧予(4) 巴里曲(5) ,遥寄彩云边。
注:(1) 鱼书:见第356首“鱼雁”注。 (2) 款洽:亲密;亲切。《隋书长孙平传》:“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 (3) 草圣: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清赵翼《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始知草圣运腕神,端仗剑娘斗眉妩。”这里是夸赞费墨娟的书法好。 (4) 予:我。《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予身。”何休注:“予,我也。” (5) 巴里:“巴人下里”的省称,即“下里巴人”。
其二
白露苍葭处(1) ,伊人远隔天(2) 。 云山怀异地,风月证良缘。 名盛吟坛拔(3) ,声先锦鲤传(4) 。 好音还惠我,翘首鹄溪边(5) 。
注:(1) 白露苍葭: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这里指思念异地友人。 (2) 伊人:此人,这个人。指意中所指的人。《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指费墨娟女史。 (3) 拔:超出,突起。《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 (4) 锦鲤:书信的美称。鲤,代指书信。见第28首“尺书”注。宋李泳《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 (5) 翘首:抬头望。多以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三国魏阮籍《奏记诣蒋公》:“群英翘首,俊贤抗足。”
附陈怡萱和诗二首
何幸逢知己,苍茫共一天。 鱼书(1) 通款洽(2) ,翰墨订因缘。 锦字花笺写,新词草圣传(3) 。 愧予(4) 巴里曲(5) ,遥寄彩云边。
注:(1) 鱼书:见第356首“鱼雁”注。 (2) 款洽:亲密;亲切。《隋书长孙平传》:“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 (3) 草圣: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清赵翼《稚存往宁国时曾约同游黄山迟余不到归以负约相嘲和韵报之》:“始知草圣运腕神,端仗剑娘斗眉妩。”这里是夸赞费墨娟的书法好。 (4) 予:我。《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予身。”何休注:“予,我也。” (5) 巴里:“巴人下里”的省称,即“下里巴人”。
其二
白露苍葭处(1) ,伊人远隔天(2) 。 云山怀异地,风月证良缘。 名盛吟坛拔(3) ,声先锦鲤传(4) 。 好音还惠我,翘首鹄溪边(5) 。
注:(1) 白露苍葭: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这里指思念异地友人。 (2) 伊人:此人,这个人。指意中所指的人。《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指费墨娟女史。 (3) 拔:超出,突起。《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 (4) 锦鲤:书信的美称。鲤,代指书信。见第28首“尺书”注。宋李泳《贺新郎感旧》词:“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问锦鲤何时重到。” (5) 翘首:抬头望。多以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三国魏阮籍《奏记诣蒋公》:“群英翘首,俊贤抗足。”
秋夜不寐 晚清 · 费墨娟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宝鸭香销尽1,凉风透绛纱。
吟诗聊解闷,汲水且烹茶2。
夜静虫声急,秋高雁阵斜。
幽思3清彻骨4,杯酒暖唇牙。
注:(1) 宝鸭:鸭形熏香炉。清赵翼《虾须帘》:“昼静香常笼宝鸭,夜明光欲夺银蟾。”
(2) 烹茶:煮茶。宋陆游《残春无几述意》:“试笔书盈纸,烹茶睡解围。”
(3) 幽思:郁结于心的思想感情。宋胡寅《题铨德秋声堂》:“独有佳名追彩笔,谁将幽思入瑶琴。”
(4) 彻骨:透骨;入骨。形容程度极深。宋陆游《赠惟了侍者》:“雪中僵卧不须悲,彻骨清寒始解诗。”
春闺二首 其二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为爱良宵月色沉,携琴独自坐花阴1。
高山流水自成调2,绮阁何人是赏音3。
注:(1) 花阴:日光被花丛遮蔽之处。唐朱庆馀《题王丘长史宅》:“药气暗侵朝服上,花阴晚到簿书边。”
(2)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或比喻乐典高妙。
(3) 赏音:知音。清赵翼《王梦楼挽诗》之二:“黠痴各半无真癖,谤誉相兼有赏音。”
思乡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云山望断路茫茫,忆母思兄倍可伤。
欲写尺书凭雁寄1,生憎纸短话偏长2。
注:(1) 尺书:见第28首注。
(2) 生憎:最恨;偏恨。宋晏几道《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清赵翼《秋燕》:“生憎燕子炎凉甚,春便飞来秋便归。”
咏种菜(1)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分鼎足未成时2,谁识英雄寄迹奇?
非为闭门锄菜乐,只因养晦3畏曹知4。
注:(1) 种菜:《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据下邳”裴松之注引晋胡冲《吴历》:“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窥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意思是说,刘备早年地位低微,屈居于曹操手下,他故意在住处闭门和人一起种大头菜(芜菁),以示自己胸无大志,无称雄之意,以求自保。但曹操不放心,依然派人来窥视。刘备觉得这样种菜并未达到麻痹曹操的效果,于是对张飞、关羽说:“我岂是种菜的人?曹操必起疑心,这里再不能呆了。”后用以“刘备种菜”比喻韬光养晦。清赵翼《闲居效放翁体》:“爱闲偏是闲难耐,始悟英雄种菜忙。”
(2) 三分鼎足:指三国鼎立。
(2) 养晦:“韬光养晦”的略语,谓隐藏才能,使不外露。
(3) 畏曹知:谓刘备怕曹操知道了自己的雄心和才能。
咏竹夫人(1) 晚清 · 费墨娟
押阳韵
本来素质是喗筼筜2,流落人间七宝床3。
但愿郎心坚似铁,应怜妾命薄如霜。
抱来能解深宵热,睡去同分午夜凉。
漫道秋风传信至,生来有节惯空房4。
注:(1) 竹夫人:旧时夏天床上用来消暑的长竹笼。唐代谓竹几、夹膝,又称青奴、竹奴。竹夫人之称,起于宋时。清赵翼《陔馀丛考竹夫人》:“编竹为筒,空其中而窍其外,暑时置床席间,可以憩手足,取其轻凉也,俗谓之竹夫人。”宋陆游《初夏幽居》之二:“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2) 筼筜:一种大竹子的名称。晋戴凯之《竹谱》:“筼筜竹最大。”这里泛指竹子。宋陆游《农事休小葺东园十韵》:“霜霰筼筜碧,风烟薜荔苍。”
(3) 七宝床:本指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床,《西京杂记》卷二:“武帝为七宝床。”这里是床的美称。
(4) 有节:竹子有节,暗喻有节操。
寿狄立法委员君武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新年蓬海鹤添筹,杖国春长,上齐九老;
明岁松江鲈作脍,还乡人健,重进千觞。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狄君武(1895——1964),谱名福鼎,后改名膺,字君武,后以字行,自号“邃思斋主”,晚号“平常老人”,江苏太仓人。早年曾加入南社,并参加上海辛亥光复之役。1916年考取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顾颉刚、傅斯年同住一个宿舍。1919年毕业。1920年留学法国,加入国民党。1925年毕业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江苏省党部指导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第三处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历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4年3月15日在台北病逝。
狄膺有诗《惕轩属题<瀛洲校士记>,率吟请政》。
蓬海:《神仙传》卷七〈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添筹: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用以祝寿。清赵翼《己巳元旦》:“添筹且喜增年岁,鼓击惟当乐夕晨。”
杖国:古代一种尊老礼制。 出自《礼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又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后因以杖国指大臣七十岁可拄杖行于国都,又指告老致仕。
九老:亦称“香山九老”、“洛中九老”、“会昌九老”,相传唐朝时,由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李元爽、禅僧如满等九位七十岁以上的友人在洛阳龙门之东的香山结成“九老会”。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某日,他们在白居易家中(一说在洛阳香山履道坊)聚会,欢醉赋诗,作九老诗,绘九老图。
鲈作脍:《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此处切家乡江苏。
笺:佚名题题襟馆联:
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
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
狄膺有诗《惕轩属题<瀛洲校士记>,率吟请政》。
蓬海:《神仙传》卷七〈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添筹: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用以祝寿。清赵翼《己巳元旦》:“添筹且喜增年岁,鼓击惟当乐夕晨。”
杖国:古代一种尊老礼制。 出自《礼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又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后因以杖国指大臣七十岁可拄杖行于国都,又指告老致仕。
九老:亦称“香山九老”、“洛中九老”、“会昌九老”,相传唐朝时,由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李元爽、禅僧如满等九位七十岁以上的友人在洛阳龙门之东的香山结成“九老会”。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某日,他们在白居易家中(一说在洛阳香山履道坊)聚会,欢醉赋诗,作九老诗,绘九老图。
鲈作脍:《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此处切家乡江苏。
笺:佚名题题襟馆联:
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
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
挽吕处长梦蕉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归梦阻东阳,元畅楼荒成隔世;
吟声赓北宋,紫微诗好有传人。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吕梦蕉:浙江金华人,浙江余姚达善学校1925年毕业生,其他事迹不详。
东阳:东阳郡,沈约曾任太守。
元畅楼: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的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楼在浙江金华,南朝齐隆昌年间为沈约之题《八咏诗》,后人更名曰八咏楼。见《玉台新咏·沉约〈八咏}》吴兆宜注。清赵翼《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筑室已规元畅楼,为园更运到公石。”
紫微诗: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北宋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此处切姓。
东阳:东阳郡,沈约曾任太守。
元畅楼: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的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楼在浙江金华,南朝齐隆昌年间为沈约之题《八咏诗》,后人更名曰八咏楼。见《玉台新咏·沉约〈八咏}》吴兆宜注。清赵翼《稚存见题贱照有十万黄金之嘲走笔戏答》诗:“筑室已规元畅楼,为园更运到公石。”
紫微诗: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北宋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此处切姓。
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因事未赴 当代 · 熊东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莫笑秋风出手迟,槿花红已到孙枝。
披残夕照群峰立,点破青屏一羽驰。
文字失题聊记梦,国家多幸不宜诗。
思量只有东坡老,未减疏狂似昔时。
注:赵翼论元遗山诗:国家不幸诗家幸。
咏明太祖二首 其一 当代 · 张文胜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亦豪亦贼亦轩羲,食虎啖龙天吏姿。
大抵高皇能将将,未容冢宰自师师。
分藩岂仅防他姓,传国终须类我儿。
一代勋臣陪寝庙,忠魂冤魄绕灵旗。
注:赵瓯北《廿二史札记》云:“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