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谢晦奉表自理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臣阶缘幸会,蒙武皇帝殊常之眷,外闻政事,内谋帷幄,经纶夷险,毗赞王业,预佐命之勋,膺河山之赏。
及先帝不豫,导扬末命,臣与故司徒臣羡之、左光禄大夫臣亮、征北将军臣道济等,并升御床,跪受遗诏,载贻话言,托以后事。
臣虽凡浅,感恩自厉,送往事居,诚贯幽显。
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陛下驰传乘流,曾不惟疑,临朝殷勤,增崇封爵。
此则臣等赤心已亮于天鉴,远近万邦咸达于圣旨。
若臣等志欲专权,不顾国典,便当协翼幼主,孤背天日,岂复虚馆七旬,仰望鸾旗者哉?
庐陵王营阳之世,屡被猜嫌,积怨犯上,自贻非命。
天祚明德,属当昌运,不有所废,将何以兴?
成人之美,《春秋》之高义,立帝清馆,臣节之所司。
耿弇不以贼遗君父,臣亦何负于宋室邪?
况衅结阋墙,祸成畏逼,天下耳目,岂伊可诬。
臣忝居蕃任,乃诚匪懈,为政大小,必先启闻。
纠剔群蛮,清夷境内,分留弟侄,并侍殿省
陛下聿遵先志,申以婚姻,童稚之目,猥齿召,荐女迁子,合门相送。
事君之道,义尽于斯。
臣羡之总录百揆,翼亮三世,年耆乞退,屡抗表疏,优旨绸缪,未垂顺许。
臣亮管司喉舌,恪虔夙夜,恭谨一心,守死善道。
此皆皇宋之宗臣,社稷之镇卫,而谗人倾覆,妄生国衅,天威震怒,加以极刑,并及臣门,同被孥戮。
虽未知臣道济问,推理即事,不容独存。
先帝顾托元臣翼命之佐,剿于佞邪之手,忠贞匪躬之辅,不免夷灭之诛。
陛下春秋方富,始览万机,民之情伪,未能鉴悉。
王弘兄弟,轻躁昧进,王华猜忌忍害,规弄威权,先除执政,以逞其欲。
天下之人,知与不知,孰不为之痛心愤怨者哉!
臣等见任先帝,垂二十载,小心谨慎,无纤介之愆,伏事甫尔,而婴若斯之罪。
若非先帝谬于知人,则为陛下未察愚款。
臣去岁末使反,得朝士殿省诸将书,并言嫌隙已成,必有今日之事。
臣推诚仰期,罔有二心,不图奸回潜遘,理顺难恃,忠贤陨朝,愚臣见袭。
到彦之、萧欣等在近路。
昔白公称乱,诸梁婴胄,恶人在朝,赵鞅入伐。
臣义均休戚,任居分陕,岂可颠而不扶,以负先帝遗旨。
辄率将士,缮治舟甲,须其自送,投袂扑讨。
若天祚大宋,卜世灵长,义师克振,中流清荡,便当浮舟东下,戮此三竖,申理冤耻,谢罪阙庭,虽伏锧赴镬,无恨于心。
伏愿陛下远寻永初托付之旨,近存元嘉奉戴之诚,则微臣丹款,犹有可察。
临表哽慨,言不自尽(《宋书·谢晦传》。案,《何承天传》,将见计,使承天造立表檄。又案,《南史·庾登之传》,承天作表,当浮舟东下,戮此三竖,今表有此语。)
又为谢晦上表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臣闻凶邪败国,先代成患;
谗竖乱朝,异世齐祸。
赵高矫逼,秦氏用倾,董卓阶乱,汉祚伊覆。
虽哲王宰世,大明照临,未能使其渐弗兴,兹害不作。
奸臣王弘等窃弄权威,兴造祸乱,遂与弟华内外影响,同恶相成,忌害忠贤,图希非望。
司徒臣羡之、左光禄大夫臣亮横被酷害,并及臣门。
虽未知征北将军臣道济存亡,不容独免。
遂遣萧欣、到彦之等轻舟见袭,奸伪之甚,一至于斯。
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娅皇极,或任总文武,位班三事,道济职惟上将,捍域是司,皆受遇先朝,栋梁一代。
臣昔因时幸,过蒙先眷,内闻政事,外经戎旅,与羡之、亮等同被齿盼。
既经启王基,协济大业,爰自权舆,暨于揖让,诚积虽微,仍见纪录,并蒙丹书之誓,各受山河之赏,欲使与宋升降,传之无穷。
及圣体不豫,穆卜无吉,召臣等四人,同升御床,顾命领遗,委以家国。
仰奉成旨,俯竭股肱,忠贞不效,期之以死。
营阳悖德,自绝于天,社稷之危,忧在托付,不有所废,将焉以兴。
乃远稽殷汉,用升圣德。
陛下顺流乘传,不听张武之疑,入邸龙飞,非俟宋昌之议,斯乃主臣相信,天人合契,九五当阳,化形四海。
羡之及亮,内赞皇猷,臣与道济,分翰于外,普天之下,孰曰不宜。
遂蒙宠授,来镇此方,分留弟侄,以侍台省
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远外,心系本朝,事无大小,动皆咨启,八州之政,罔一专辄,尊上之心,足贯幽显。
陛下远述先旨,申以婚姻,大息世休,复蒙引召,是以去年送女遣儿,阖家俱下,血诚如此,未知所愧。
而凶狡无端,妄生衅祸,羡之内诛,臣受外伐,顾省诸怀,不识何罪?
天听遐邈,陈诉靡由。
弘等既蒙宠任,得侍左右,自谓势擅狐鼠,理隔熏掘。
又以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政事,欲冯陵恩幸,窥望国权,亲从磐跱,规自封殖。
不除臣等,罔得专权,所以交结谗慝,成是乱阶。
又惟弘等所构,当以营阳为言,庐陵为罪。
又以臣等位高功同,内外胶固。
陛下信其厚貌,忘厥左道,三至下机,能不暂惑。
伏自寻省,废昏立明,事非为己。
庐陵之事,不由旁人,内积萧墙之衅,外行叔段之罚,既制之有主,臣何预焉。
庐陵为性轻险,悌顺不足;
武皇临崩,亦有口诏,比虽发自营阳,实非国祸。
至于羡之、亮等,周旋同体,心腹内外,政欲戮力皇家,尽忠报主。
若令臣等颇欲执权,不专为国,初废营阳,陛下在远,武皇之子,尚有童幼,拥以号令,谁敢非之。
而溯流三千,虚馆三月,奉迎銮驾,以遵下武,血心若斯,易为可鉴。
且臣等奉事先朝,十有七年,并居显要,世称恭谨,不图一旦致兹衅罚。
周公大贤,尚有流言之旁,伯奇至孝,不免谮诉之祸。
慈父非无情于仁子,明君岂有志于贞臣。
奸遘所移,势回山岳,况乃精诚微浅,而望求信者哉。
《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恺悌君子,无信谗言」。
陛下躬览篇籍,研核是非,衅兆之萌,宜应深察。
臣窃惧王室小有皇甫之患,大有阎乐之祸,夙夜殷忧,若无首领
夫周道浸微,桓文称伐,君侧乱国,赵鞅入诛。
况今凶祸滔天,辰极危逼,台辅孥戮,岳牧倾陷。
臣才非绛侯安汉是职,人愧博陆,厕奉遗旨。
国难既深,家痛亦切。
辄简徒缮甲,军次巴陵,萧欣窘慑,望风奔迸。
臣诚短劣,在国忘身,仰凭社稷之灵,俯厉义勇之气,将长驱电埽,直入石头,枭剪元凶,诛夷首恶,吊二公之冤魂,写私门之祸痛。
然后分归司寇,甘赴鼎镬,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伏惟陛下德合乾元,道侔玄极,鉴凶祸之无端,察贞亮之有本,回日月之照,发霜电之威,枭四凶于庙庭,悬三监于绛阙,申二台之匪辜,明两蕃之无罪,上谢祖宗,下告百姓,遣一乘之使,赐咫尺之书,臣便勒众旋旗,还保所任。
须次所路,寻复表闻(《宋书·谢晦传》。)
谢晦京邑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三
王室多故,祸难荐臻。
营阳失德,自绝宗庙。
庐陵王构阋有本,屡被猜嫌,且居丧失礼,遐迩所具,积怨犯上,自贻非道。
群后释位,爰登圣明,乱之未乂,职有所系。
车骑大将军王弘侍中王昙首、谬蒙时私,叨窃权要。
于永初之始,实不世之恩,元嘉之让,自谓任遇浮浅,进诬先皇委诚之寄,退长嫌隙异同之端。
昙首往因使下,访以今上起居,不能光扬令德,彰于朝听,其言多诬,故不具说。
王华贼亡之馀,赏擢之次,先帝常见访逮,庶有一分可取,而禀性凶猜,多所忍害,曩者纵人入城,托疾辞事,此都士庶,咸所闻知。
以其所启及上手答示宗叔献,又令宣告徐、傅二公。
及周纠使下,又令见咨云:「欲自揽政事,求离任还都,并令昙首具述此意」。
又惠观道人说,外人告到彦之谋反,不谓无之。
城内东将,数日之内,操戈相待。
华说数为秋当所谮,常不自安。
凡此诸事,岂有忠诚冥契若此者邪。
自以父亡道侧,情事异人,外绝酒醴,而宵饮是恣。
腼貌□□□□□□凡厥士庶,谁不侧目。
又常叹宰相顿有数人,是何愤愤,规总威权,不顾国典。
保祐皇家者,罹屠戮之诛,效勤社稷者,致歼夷之祸。
搢绅之徒,孰不慷慨。
遂矫违诏旨,遣到彦之、萧欣之轻舟见袭。
即日监利左尉露檄众军,已至扬子
虽以不武,忝蕃任,国家艰难,悲愤兼集。
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凡百有殄瘁之哀,苍生深横流之惧。
纠勒义徒,缮治舟甲,舳舻亘川,驷介蔽野,武夫鸷勇,人百其诚。
今遣南蛮司马宁远将军庾登之参军事建武将军建平太守安泰宣威将军昭弘宗、参军事宣威将军王绍之等,精锐一万,前锋致讨。
南蛮参军振武将军魏像统参军事宣威将军陈珍虎旅二千,参军事、建威将军新兴太守贺愔甲卒三千,相系取道。
南蛮参军振威将军郭卓铁骑二千,水步齐举。
大军三万,骆驿电迈。
冠军将军竟陵内史河东太守谢遁、建威将军南平太守谢世猷骁勇一万,留守江陵
分命参军长宁太守窦应期步骑五千,直出义阳
司马、建威将军、行南义阳太守周超之统军司马振武将军胡崇之精悍一万,北出高阳,长兼行参军宁远将军朱澹之步骑五千,西出雁塞,同讨刘粹,并趋襄阳
奇兵尚速,指景齐奋。
诸贤并同国恩,情兼义烈,今诚志士忘身之日,义夫著绩之秋,见机而动,望风而不待勖(《宋书·谢晦传》,案,《何承天传》云,将见讨、使承天造立表檄。)
谢晦 其一 南朝宋 · 傅亮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六
薄代河朔,事犹未已,朝野之虑,忧惧者多(《宋书·谢晦传》。)
谢晦 其二 南朝宋 · 傅亮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六
朝士多谏北征,上当遣外监万幼宗往相询咨访(同上。)
荆州符收谢晦 南北朝 · 尚书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祸福无门,逆顺有数,天道微于影响,人事鉴于前图,未有蹈义而福不延,从恶而祸不至也。
故智计之士,审败以立功,守正之臣,临难以全节。
徐羡之傅亮谢晦,安忍鸩杀,获罪于天,名教所极,政刑所取,已远暴四海,宣于圣诏。
羡之父子,息,电断之初,并即大宪
复王室之仇,摅义夫之愤,国典澄明,人神感悦。
三姓同罪,既擒其二,之室属,缧仆狱户,苟幽明所怨,孤根易拔,以顺讨逆,虽厚必萌。
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
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京师之众,天下云集,士练兵精,大号响震
使持节、中领军很山县开国侯到彦之率羽林选士果劲二万,云旌首路,组甲曜川。
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兖之江北淮南青州徐州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七郡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永修县开国公檀道济统劲锐武卒三万,戈船蔽江,星言继发,千帆俱举,万棹遄征。
散骑常侍骁骑将军段宏铁马二千,风驱电击,步自竟陵,直至鄢郢。
又命征虏将军雍州刺史刘粹河阴之师,冲其巢窟。
湘州刺史张劭湘川之众,直据要害。
巴、蜀杜荆门之险,秦梁绝丹圻之径,云网四合,走伏路尽。
然后銮舆效驾,六军鹏翔,警跸前驱,五牛整旆。
虽以英布之气,彭宠之资,登陴无名,授兵谁御?
加以西土之人,咸沐皇泽,东吴将士,怀本首丘,必不自陷罪人之党,横为乱亡之役。
置军则鱼溃,婴城则鸟散,其势然矣。
圣上殷勤哀悯,其罪由,士民何辜?
是用一分前麾,宣示朝旨。
符到,其即共收擒身,轻舟护送。
若已猖蹶,先事阻卫,宜翻然背乱,相率归朝。
顷大刑所加,洪恩旷洽,傅亮三息,特蒙全宥,同产以下,羡之诸侄,咸无所染。
况彼府州文武,并列王职,荷国荣任,身虽在外,乃心辰极。
夫转祸贵速,后机则凶,遂使王师临郊,雷电皆至,噬脐之恨,亦将何及(《宋书·谢晦传》,元嘉三年太祖时已戒严,诸军相次进路,尚书荆州。)
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805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玉马朝周从此辞,园陵寂寞对丰碑。
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
纪山寺梁宣明二帝陵(陵东二十五里长湖上太子观后有梁明帝太子墓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祖当年起雍荆,山川千古尚钟情。
林中佛寺君王冢,湖上仙宫太子茔。
已见世诚宵斫柱,又闻阿铣晓扬旌。
生儿若似江陵上,肯负渠家老骑兵(自注:绎、察、铣,凡三都江陵。)
秋感四首步黄仲则都门秋思韵兼谢晦窗唤云 其一 当代 · 吴金水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如林广厦势摩空,迢递宫墙映日红。
天幻云峰千载共,风催商气九关通。
高门惯见淮南犬新路何须冀北骢。
四十馀年闲岁月,侧身闹市作壶公
秋感四首步黄仲则都门秋思韵兼谢晦窗唤云 其二 当代 · 吴金水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无边秋色冷燕京,回首浮生感慨并。
对酒情怀狂阮籍著书岁月老虞卿
梦中寥落孤鸿影,檐外飘萧乱叶声。
难觅星槎泛河汉,升沉不必君平
秋感四首步黄仲则都门秋思韵兼谢晦窗唤云 其三 当代 · 吴金水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展卷无闻破柱雷,书馀退笔已成堆。
难于盛世谈忧乐,且共清风赋去来。
宝剑自须和血铸,散材不必倚云栽。
胸中十万浣花锦,只为佳人作剪裁。
秋感四首步黄仲则都门秋思韵兼谢晦窗唤云 其四 当代 · 吴金水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鹪鹩随处可栖迟,斗室依然抱素丝。
款段红尘时下客,蒹葭白露梦中诗。
谁听梅韵连三弄,自写兰亭换一炊。
却喜吟边鸥鹭友,云笺常代陇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