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长歌行(事文《类聚》引作颜延年诗。) 汉 · 两汉乐府
 押词韵第三部
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努力老大伤悲(《文选》注或作悲伤。○《文选》二十七。《类聚》四十二。《乐府诗集》三十。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六。又《书钞》百五十四引辉一韵。《文选》四十三与吴质书注引悲一韵。《文选》四十五秋风辞注引伤一韵。《御览》二十引晞、晖二韵。事文《类聚》前集六引辉一韵。)
颜光禄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三
敬览芳讯研复渊旨,区别三才,步验精粹,宣演道心,褒赏施士,贯综幽明,推诚及物,行之于己则美,敷之于教则弘,殆无所间,退寻嘉诲之来,将欲令参观斗极,复迷反径,思或昧然,未全晓洽,故复重申本怀。
足下所谓共成三才者,是必合德之称,上哲之人,亦何为其然。
夫立人之道,取诸仁义,恻隐为仁者之表,耻恶为义心之端,牛山之木,剪性于弥金斧,恬漠之想,汨虑于利害。
诚宜滋其萌蘖,援其善心,遂乃存而不算,得无过与。
又云,议三才者,无取于氓隶,言众生者,亦何滥于圣智。
既已闻命,犹未知二途当以何为判,将伊颜下丽,宁乔札上附,企望不倦,以祛未了,必令两籍俱举,宫和符合,岂不尽善。
又曰:大德曰生,有万之所同,同于所方万。
岂得生之可异,非谓不然。
人生虽均被大德。
不可谓之众生,譬圣人虽同禀五常,不可谓之众人,奚取于不异之生,必宜为众哉。
来告云,人则役物以为养,为则见役以养人,大判如此,便是顾同鄙议。
至于情嗜不禁,害生惨物,所谓甚者泰者,圣人固已去之。
又云,以道为心者,或不剂此而止,请问不止者,将自己不杀邪,令受教咸同邪?
若自己不教,取足市廛,故是远庖意,必欲推之于编户。
吾见雅论之不可立矣。
又云,若同草木,便当烟尽,精灵在天,将何凭以立,夫神魄惚悦,游魂为变,发扬凄怆,亦于何不之。
仲由屈于知死,赐也失于所问,不更受形,前论之所明言。
所凭之方,请附夫子之对,及施报之道,必然之符。
当谓于氏高门,俟积善之庆,博阳不线,膺公侯之祚,何关于后身乎?
又去经世恒谈?
施者勿忆,士子服义,惠而弗有。
诚哉斯言,微恨设报以要惠,说徒之所先,悦报而为惠,举世之常务,疑经受累劫之罪,勤施获倍之报,不似吾党之为道者,是以怏怏耳。
知欲引之上济,亦甚所不惜,但丈夫处实者,颇陋前识之华,故不为也。
若乃施非周急,惠存功誉,揆诸高明,亦有耻乎。
此吾率其恒心,久而不化,内惭璩子,未暇有所诮也,何承天(弘明集四。)
重答颜光禄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三
吾少信管见,老而弥笃,既言之难云,将湮腐方寸,故愿凭流飏,以托鳞融,厚故意垂怀,惠以重释,稽证周明,华辞博赡。
夫良玉时玷,贱夫指其瑕,望舒抱魄,野人睨其缺,岂伊好辨,未获云已。
复进请益之问,庶以研尽所滞。
来告云,三才之论,故当本诸三画,三画既陈,中称君德,所以神致太上,崇一元首。
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
然而遁世无闷,非厚载之目,君子乾乾,非苍苍之称。
果两仪罔托,亦何取于立人,但爻在中和,宜应蓄德耳。
又云,恻隐穷博爱之量,耻恶尽祐直之方,则为上仁上义,便是计体仁义者为三才。
寻又云乔札未获上附,尹颜宜其下丽,则黄裳之人也,其犹弗及。
虽赜之旨高下无准,故惑者未悟也。
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圆首方足,容貌匪殊,恻隐耻恶,悠悠皆是。
但参体二仪,必举仁义为端,取知限以名器,慎其所假,遂令惠人洁士,比性于毛群,庶几之贤,同气于介族,立象之意,岂其然哉。
又云,已均被同众,复何讳众同,故当殊其特灵,不应异其得生。
夫特灵之神,既异于众,得生之理,何尝暂同,生于本理,而理异焉,同众之生,名将安附。
若执此生名,必使从众,则混成之物,亦将在例邪?
又云,谨为垣防,犹患逾盗,况乃罔不设备,以充侈志。
方开所泰,何议去甚。
足下始云皇圣设侯物之教,谨顺时之经,将以反渐息泰。
今复以方开所泰为难,未详此将难鄙议,将讥圣人也。
又云,市庖之外,岂无御养,神农所书,中散所述,何必以刲刳为禀和,爓瀹为翼善。
夫禋瘗茧栗,宗社三牲,膮肜豆俎,以供宾客,七十之老,俟肉而饱,岂得唯陈列草石,取备上药而已。
吾所忧不立者,非谓洪论难持,退嫌此事不可顿去于世耳。
又云,天下宁有无形之有,顾此唯疑,宜见正定。
寻来旨似不嫌有鬼,当谓鬼宜有质,得无惑天竺之书,说鬼别为生类故邪?
昔人以鬼神为教,乃列于典经,布在方策,郑乔吴札,亦以为然。
是以云和六变,实降天神,龙门九成,人鬼咸格。
足下雅秉周礼,近忽此义,方诘无形之有,为支离之辩乎?
又云,后身著戒,可不敬与?
慈护之人,深见此数。
未详所谓慈护者,谁氏之子?
若据外书报应之说,皆吾所谓权教者耳。
讲求至理,曾不析以圣言,多采谲怪,以相扶翼,得无似以水济水邪?
又云,物无妄然,必以类感,常善以救,善亦从之,势犹影表,不虑自来,斯言果然,则类感之物,轻重必侔,影表之势,修短有度,致饰土木,不发慈悯之心,顺时蒐狩,未根惨虐之性,天宫华乐,焉赏而上升,地狱幽苦,奚罚而沦陷,唱言穷轩轾,立法无衡石
一至于此,且阿保傅爱,慎及溷腴,良庖提刀,情怵介族。
彼圣人者,明并日月,化关三统。
若令报应必符,亦何妨于教,而缄扃羲唐之纪,埋闭之世。
肇结网罟,兴累亿之罪,仍制牲牢,开长夜之罚,遗彼天厨,甘此刍拳,曾无拯溺之仁,横成纳隍之酷,其为不然,宜简渊虑。
若谓穷神之智,犹有所不尽,虽高情爱奇,想亦未至于侮圣也。
足下论仁议,则情之者少,利之者多,言施惠,则许其遗贤忘报。
在情既少,孰能遗贤,利之者多,曷云忘报?
若能推乐施之士,以期欲仁之畴,演忘报之意,引向义之心,则义实在斯,求仁不违。
至于济有生之类,入无死之地,庆周兆物,尊冠百神,斯旨弘诞,非本论所及,无乃秦师将遁,行人言肆乎?
岂其相迫,居吾语子,圣人在上,不与百神争长,有始有卒,焉得无死之地。
夫辩章幽明,研精庶物,反初结绳,终繁文教,性以道率,故绝亲誉之名,范围造化,无伤博爱之量。
以畋以渔,养兼贤鄙,三品之获,实充宾庖,金石发华,笙龠协节,醉酒饱德,介兹万年,处者弘日新之业,仕者敷先王之教。
诚著明君,泽被万物,龙章表观,鸣玉节趋,斯亦尧孔之乐地也。
及其不遇,考槃阿涧,以善其身,杀鸡为黍,聊寄怀抱。
负鼎割烹,扬隆名于长世,或屠羊鼓刀,陵高志于浮云,此又君子之处心也。
何必陋积善之延祚,希无验于来世,生背当年之真欢,徒疲役而靡归。
系风捕影,非中庸之美,慕夷眩妖,违通人之致。
蹲膜揖让,终不并立,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及蜀梁二叔甘人驿胥之譬,非本义所断,故不复具(《弘明集》四)
颜延之 南朝宋 · 何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八
绛驺清路,白简深劾,取之仲容,或有亏邪(《通典》二十四。)
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家传铭(案:颜含延之曾祖。) 南朝宋 · 颜延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八
嵎夷导日,岱方禋春,星离望合,水别浸邻。
少阳畜德,苍祇效神,孕仙字圣,诞智息仁。
洙上道奥,稷下儒渊,乃昔宗林,倾席曜筵,外门取俊,接室称贤,阖则遁哀,烛亦执宣。
(《艺文类聚》作「旷」。)琅邪,实惟海宇,憬属之罘,邪临潮𢷵。
载济越师,大淹秦旅,谁其来迁,时闻远祖。
青州隐秀,爰始贞居,内辟鼎府,外康(《艺文类聚》作「秉」。)邦闾。
建节中平,分竹黄初。
刑清齐右,政偃营区,葛峄明懿平阳聪理。
(《艺文类聚》作「式」。)荐公庭,或登宰士
列美霸朝,双风千里。
华萼之茂,于昭不已。
博士渊退,再逡儒聘。
贞子七穆,比世称盛。
无忝汝阴,有伟安定。
舍人孜敏,亦允储命,靖侯潜德,信岂在明。
言则测幽,叹实耸灵,仁亲之宝,大孝之荣。
官必凝绩,学乃敦经。
随难蕃霸,特安闱掖。
扶元陟帝,翼成复辟。
忌满裁婚,鉴冲贬石。
望年静驾,乐恬延历。
三祖连光,众门禀教。
于时列孝,克端殊操。
洁景衡阴,湮心理奥。
任不穷秩,是谓高蹈。
山曾木□,胄积荄深,永惟世□,思树辞林,碑表有毁,策素匪任。
诵灵坟阿,长寄风音(《景定建康志》,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五,《初学记》二十一。)
奏劾颜延之 南朝宋 · 荀赤松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九
求田问舍,前贤所鄙。
延之唯利是视,轻冒陈闻,依傍诏恩,拒捍馀直,垂及周年,犹不毕了,昧利苟得,无所顾忌。
延之昔坐事屏斥,复蒙抽进,而曾不悛革,怨诽无已。
交游阘茸,沈迷曲蘖,横兴讥谤,诋毁朝士
仰窃过荣,增愤薄之性,私恃顾盼,成强梁之心。
外示寡求,内怀奔竞,干禄祈迁,不知极已,预宴班觞,肆骂上席。
山海含容,每存遵养,爱兼雕虫,未忍遐弃,而骄放不节,日月弥著。
臣闻声问过情,孟轲所耻,况声非外来,问由己出,虽心智薄劣,而高自比拟,客气虚张,曾无愧畏,岂可复弼亮五教,增曜台阶。
请以延之讼田不实,妄干天听,以强凌弱,免所居官(《宋书·颜延之传》,延之坐启买人田,不肯还直。尚书左丞荀赤松奏,诏可。)
颜延年 南朝宋 · 王僧达
 押侵韵
长卿华阳仲连海阴
圭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
崇情符远迹,清气素襟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
寒荣偃曝春酝献斟
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
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
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
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
诵以永周旋,匣以代兼金(○《文选》二十六。《诗纪》五十三。)
颜光禄 南朝宋 · 王僧达
 出处:全宋文卷十九、文选卷六十
维宋孝建三年
九月癸丑朔十九日辛未,王君以山羞野酌,敬祭颜君之灵:呜呼哀哉!
夫德以道树,礼以仁清。
惟君之懿,早岁飞声。
义穷几彖,文蔽
性婞刚洁,志度渊英
登朝光国,实宋之华。
才通汉魏,誉浃龟沙。
服爵帝典,栖志云阿。
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气高叔夜,严方仲举
逸翮独翔,孤风绝侣。
流连酒德,啸歌琴绪
游顾移年,契阔燕处。
春风首时,爰谈爰赋。
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明发晨驾,瞻庐望路。
心悽目泫,情条云互。
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微灯动光,几牍谁炤?
衾衽长尘,丝竹罢调。
揽悲兰宇,屑涕松峤。
古来共尽,牛山有泪。
非独昊天,歼我明懿。
以此忍哀,敬陈奠馈
申酌长怀,顾望歔欷。
呜呼哀哉!
颜延之引谚 南北朝 · 无名氏
 押敬韵
《宋书》曰:延之为庭诰之文曰:富厚贫薄。事之悬也。谚曰:
富则盛。贫则病(○《宋书》颜延之传。)
七岁吟马令南唐书》曰:“母方娠,梦古衣冠人告曰:‘我颜延之也,与夫人为子。’及生,七岁始能语,曰:‘儿误伤白龙,为上帝所罚也。’因吟诗云云。后果以三十六岁死。”) 五代 · 潘佑
 押屋韵
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
祗因骑折白龙腰,谪向人间三十六。
谢庄颜延之 北宋 · 黄裳
千里共明月,彼此惟月知。
音信虽不闻,有月难为询。
对月祇自恨,中夜还窥人。
姝子想无寐,瞻望应敷陈。
既然默默得心腑,那更徐徐入庭户。
因笑延之题,殁为长不归。
一息已云往,宁复为归期。
稚子亦自晓,安用延之持。
希逸辨既妄,徒泄延之非。
两诗寓意□□好,云海沈沈杳无耗。
红颜销尽那得闻,惟胜知之遇凶暴。
二公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鄱江善政九贤人,文正文忠更绝伦。
桃李旧邦千里爱,丹青遗像两朝臣。
不同赤土祠刘阮,端胜睢阳庙远巡。
安得神仙返魂药,九原唤起静边尘。
祠堂记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三六、《梅溪先生后集》卷二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四
圣贤有不同时而生得同时而祀者,勾龙、弃同祀于坛为社稷之佐,周公孔子同祀于学为先圣先师,颜子孟子同配食于文宣王之庙,功同道同时不必同也。
唐颜文忠公、国朝范文正公,时异道同者欤!
忠孝之性、仁谊之学、文武兼资之才,正色立朝,见危致命,毅然不可夺之大节,特书大书于史,如出一身。
使其易地,范必能捐躯死难,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
颜必能破西贼之胆,威而臣之,为庆历颂中夔、卨也。
又皆以直道不容,出守于饶,遗爱在民。
至今饶人语太守之贤者,必以二公为首,岁时祀之不绝。
隆兴甲申秋七月,某初至郡,访二公之像,或卑居乎老氏之宫,或杂处乎九贤之堂,庙貌不称,祀事弗虔,于典为缺。
郡圃有堂,名庆朔文正所建也。
遂即堂以祀,堂之右有宇而虚,命工葺之,塑二像合为一祠,以时之先后而左右焉,书二传于壁。
十一月丙寅,帅同僚祀之,歌曰:
宋唐相望三百年,堂堂两钜贤,文武忠孝名节全。
胡雏哮噬方无前,二十四郡惟平原,首唱大义扶危颠。
朝廷草昧官鹰鹯,胆落邪佞惊枭鸢,鬼质下拜心矍然。
殒身贼手命乃天,一门忠义有二难,凌烟阁上兄常山
英烈言言光简编,银钩铁画馀刚坚。
致君书万言,乐后天下忧则先。
立朝蹇蹇心惓惓,邪者我仇屡左迁。
童扰边躬櫜鞬,谈笑为国臣腥膻。
阁开天章策治安,谁吾与者杜富韩,风采棱棱四谏官,徂徕颂配《崧高》篇。
山高水长大名传,吴头楚尾番江边,甘棠遗爱清芬联,如秋春兰荃。
像而祠之敢不虔?
黍稷蘩羞豆笾,一杯薄荐清湾泉,公乎为神为飞仙。
假令而在当执鞭,凡百君子宜勉旃。
饶州祠文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一、《梅溪先生后集》卷二八、康熙《西江志》卷二○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四
二公名节,百世所师。
俱临是邦,遗爱犹在。
死者可作,非公孰归?
某滥窃郡符,获瞻祠像。
太山北斗,心实慕之。
视事之初,敢不躬告!
新祠成奉安祝文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一、《梅溪先生后集》卷二八、康熙《西江志》卷二○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四四
番阳九贤,咸有善政。
文忠之忠,文正之正,九贤之中,于斯为盛。
祠宇一新,丹青辉映,凛然如生,尚馀刚劲。
以激忠义,以警邪佞。
福我邦人,不祷而应。
不水不旱,无兵无病。
血食万年,孰敢不敬?
祀事之初,神乎其听。
鄱阳二公序 南宋 · 俞翊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范文正公别集》卷末、《吴郡文粹》续集卷五五、范文正公年谱补遗、《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三
鄱阳江左号古郡
昔之为守者固多,以贤称者仅九人,而杰出于九贤之中,又止唐之颜鲁公,本朝之范文正公,可谓难得也已。
二公名氏在史官,大节在天下,至于文章散落人间,虽笔端游戏之馀,而典雅纯实,可以经世而出治,垂久而行远,盖其所养得天地之正气,故文亦如之。
然是邦实二公旧治,独无墨本而间见于他处,诚阙典也。
摄乏来此,首访而得之,鸠工镂板,以传不朽。
斯人之眷眷二公,虽不系于文集之有无,然使学士大夫家有其书,如潮人之于退之人之于子厚,因书以致其师仰敬慕之意,不犹甘棠之思乎?
乾道丁亥五月既望邵武俞翊谨识。
其一 南宋 · 赵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处士当年配水仙,范公亦俨客星悬。
谁知旧日番君国,飒爽英姿盖九贤。
其二 南宋 · 赵蕃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义气常于翰墨看,凛然今日拜衣冠。
去年已失临川郡,及尔能来愧始安。
其三 南宋 · 赵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为政当知政所先,政先孰愈祀先贤。
可怜祠堂下,草蔓不锄阶甃穿。
祠堂 宋 · 喻良能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圣宋神唐两钜人,高风劲节许谁伦。
闉阇自昔宜双庙,轮奂于今始一新。
破敌威名优魏国,偃藩功业过张巡
后先来作江城守,俱障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