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怀见寄之作(一作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宿直移止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一作崔备诗) 盛唐 · 崔曙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相与致雍熙。
释奠武成王乐章(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贞元中,诏于邵补造。) 迎俎酌献 唐 · 于邵
 押词韵第十七部
五齐絜,九牢硕。
梡橛循,罍斝涤。
具物,扬鸿绩
和奏发,高灵寂。
虔告终,繁祉锡。
昭秩祀,永无易。
释奠武成王乐章(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贞元中,诏于邵补造。) 迎神 唐 · 于邵
四言诗 押东韵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
乃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载垂,命祀维崇。
日练上戊,宿严閟宫。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释奠武成王乐章(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贞元中,诏于邵补造。) 亚献终献 唐 · 于邵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
顾此非馨,尚达斯衷。
茅缩可致,神歆载融。
始神翊周,拯溺除凶。
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释奠武成王乐章(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贞元中,诏于邵补造。) 送神 唐 · 于邵
四言诗 押屑韵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
黝纁就瘗,豆笾告撤。
肸蚃尚馀,光景云灭。
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郊庙歌辞 释奠武成王乐章郭茂倩《乐府》云:“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德宗贞元中,诏于邵补造。”) 奠币登歌 唐 · 于邵
 押缉韵
管磬升,膻芗集。
上公进,嘉币执。
信以通,僾如及。
恢帝功,锡后邑。
四维张,百度立。
绵亿载,邈难挹。
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唐 · 包佶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引用典故:绛灌谗陷 楚材 塞上翁 燕石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长沙贾傅东海于公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
翰墨时招(一作无)侣,丹青夙在公(一作工)
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
巧拙循名异,浮沈顾位同。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
责谢庭中吏(一作礼),悲宽塞上翁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
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
避贤方有日,非敢爱微躬。
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一作奉和相公于中书东厅避暑悽然怀杜太尉 中唐 · 李端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
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
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
蓬荜今何幸,先朝(一作闻)大雅诗。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807年6月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貂蝉 掷地 申甫
寥落曙钟断,微明烟月沈。
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北极星遥拱,南山阙迥临。
兰釭竟晓燄,琪树欲秋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
德容温比玉,王度式如金。
鱼水千里运,箫韶九奏音。
代天惊度日,掷地喜开襟。
文武时方泰,唐虞道可寻。
忝陪申及甫,清净奉尧心。
邵端公醉后寄于谏议之作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莫羡檐前,春风独早归。
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中书相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排律 押灰韵
引用典故:阳春 咏康哉 造膝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一作微)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于舍人壁画山水 唐 · 王季友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二 山水类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一作放出)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怀见寄之作 中唐 · 裴度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引用典故:丙魏
翼亮登三命赵公三拜中书侍郎平章事,谟猷本一心。
致斋移秘府,祗事见冲襟。
皓月当延阁,祥风自禁林。
相庭方积玉,王度已如金。
运偶唐虞盛,情同深。
幽兰与白雪,何处寄庸音。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武相公中书郑相公807年6月 中唐 · 吕温
五言排律 押寒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
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一作焰)煖,六月玉声寒。
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
政自(一作出)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
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詶主意,偕赋代交欢。
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抒怀上南京常山公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缁帷怅别倏经年,荣路心危重惘然。
宁死道边终自直,狂歌河上欲谁怜。
魂随夜蝶星垂地,信断秋鳞水接天。
早晚承明三入,愿持云汉续遗篇。
常山公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往时士大夫,罕能道宣献书札之美者。
前日裕陵游心艺文,颇归翰墨于宋氏,于是天下靡然承风,墙隅败纸、蛛丝煤尾之馀,无不轴以象玉,表以绨锦。
士大夫书尺间,班班皆有笔势。
老杜云:「太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有味其言也。
常山公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近世士大夫书,富有古人法度,唯宋宣献公耳。
如前翰林侍书王著书《乐毅论》及周兴嗣《千字》,笔法圆劲,几似徐会稽,然病在无韵。
宣献公能用徐季海策,莫年摆落右军父子规摹,自成一家,当无遗恨矣。
常山公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六
常山公书如霍去病用兵,所谓顾方略如何耳,不至学孙、吴
至其得意处,乃如戴花美女,临镜笑春,后人亦未易超越耳。
绍圣五年五月晦,避暑泸州大云寺子茂携此书来,妄意评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