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大师行高德广,必生弥勒内院)。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二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
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三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
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愚常念《法华经》,师见,即下床迎,云:“吾不敢以众人相待也。”)。
寄庐山大愿和尚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剡山
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
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寄匡山大愿和尚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西山
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
祗将清净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灵。
梦历山床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不堪回首沧江上,万仞庐峰在杳冥。
寄大愿和尚(注内缺三字) 五代 · 贯休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道朗居太山,达磨住熊耳。
手擎清凉月,灵光溢天地。
尽骑金师子,去世久已矣。
吾师隐庐岳,外念全刳削。
掷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谭无著。
赐衣三铢让不著(太平裴相公与师诗云:“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唯思红泉白石阁。
因随裴楷离京索(时裴公出守钟陵,与师同行),迩来便止于匡霍。
瀑布千寻喷冷烟,旃檀一枝翘瘦鹤。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裴公镇襄阳,频使迎取,师坚不往)。
微人昔为门下人,扣玄佩惠无边垠。
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江西三载诵《法华经》)。
一从散席归宁后,溪寺更有谁相亲。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为东邻。
焚香西望情何极,不及昙诜泪空滴(诜,远公弟子,常在左右)。
桐江太守社中人,还送郗超米千石(昔郤鉴送米入山与道安)。
宝书遽掩修章句,万里空函亦何益。
终须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匡山神为远公侍者□辟蛇人,大师曾□书□不知何缘得相见,惟冲融无相而会耳)。
与大愿和尚诗(题拟) 唐 · 裴坦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见贯休《禅月集》卷五《寄大愿和尚》注引。)。
祭愿禅师文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四、《慈湖先生遗书续集》卷一
具位杨某敬致一奠于圆寂毒果宗人愿禅师。接辞累累,洞见底蕴。妙蕴非蕴,斯蕴无尽。相与切磋,无如若何。浮云忽断,碧空无畔。斗城老人,送奠于远。
普愿上人诗卷。次孙水部韵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五月山城景物新,上房终日味还真。
坐来情思清于水,况有高僧更可人。
普愿上人诗卷。次孙水部韵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相对呵呵一笑新,知师面目本来真。
如今又起游方兴,便是东西南北人。
普愿上人诗卷。次孙水部韵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剧雨翻云世态新,胶胶扰扰损情真。
却将十载红尘面,愧尔山中闲道人。
普愿上人诗卷。次孙水部韵 其四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一幅花藤雪色新,水曹挥翰草兼真。
荒芜诗句欹斜字,那有文章可动人。
普愿上人诗卷。次孙水部韵 其五 明 · 徐居正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碧眼双棱瘦骨新,如如心性本皆真。
跏趺面壁观空处,傲视人间迷路人。
题普愿上人诗轴中佔毕斋韵 其一 明 · 金世弼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十清先生集卷之三
宗旨曹溪早有闻,托盟猿鹤出尘群。
半生向壁心如铁,一夕飞筇迹扫云。
水石题诗还漫浪,陶刘结社亦纷纭。
慈航苦海无边意,法祖当年已各分。
题普愿上人诗轴中佔毕斋韵 其二 明 · 金世弼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十清先生集卷之三
老宿伊今孰与师,五台山下起予思。
十年如昨奉恩话,一轴生风佔毕词。
万事变迁泡幻妄,高人行止水云随。
对床三夜挑灯处,灵籁时闻锁鹤枝(岁丙子。余牧广陵。与师话奉恩寺。)。
次佔毕斋韵。书普愿禅师诗轴 其一 明 · 申光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企斋别集卷之二
往年。遇师于临瀛。今年。师又访余于海上。袖持二物。轴一简一。轴是佔毕斋遗韵。简是吾同年石轩寄余也。且劝余相和。噫。佔毕。吾所钦也。石轩。吾所善也。师之来振我也。岂但跫音之喜而已也。与之坐古馆。偶值庭梅初绽。相视而笑。书以为别。
昔日临瀛初遇师,别来几度费吟思。
却寻海上冥鸥伴,暂与山中青鹤辞。
佔毕丈人曾与进,石轩从事更求随。
相逢问道今何在,笑指梅花最下枝(语曰。与其进也。易曰。随有求得。五六使此。石轩。朴昌邦号也。今为关东都事。)。
次佔毕斋韵。书普愿禅师诗轴 其二 明 · 申光汉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企斋别集卷之二
道自瞿昙已早闻,至今麋鹿与同群。
青鞋踏遍沙河路,白首行穿岭峤云。
心若死灰元昧昧,事如春梦漫纷纷。
他年拟结莲花社,八万峰前更访君。
五台山僧普愿。寄尾扇与芒鞋。谢答 明 · 申光汉
出处:企斋集卷之五关东录
东纪巀嶭横大关,俯临渤海波漫漫。
吾师远攀猿鹤栖,一入烟霞行迹迷。
忆曾访予梅花时,古馆夜扣沧海湄。
风吹方袖骑蹇驴,手持吾友石轩书。
跫音足慰韩吏部,太颠亦出缁髡类。
居然一别云茫茫,北望五台连金刚。
今朝有使山中来,山人亦未遗尘埃。
殷勤问讯贶又佳,凤尾之扇青芒鞋。
师乎赠我意有在,及我名缰犹得解。
扇以障我西风尘,鞋以访我山中人。
山中人兮永相好,早晚烟林吾欲老。
月精寺。书普愿上人诗卷。用佔毕斋韵 其一 明 · 郑士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三关东日录
所得从师过所闻,景濂佳作合空群。
雄如玉匣差差水,态极春空蔼蔼云。
一代词源深造诣,百年蝉噪剧纷纭。
骊珠满把揩昏眼,怀璧何人肯罪君(景濂。佔毕斋号。)。
月精寺。书普愿上人诗卷。用佔毕斋韵 其二 明 · 郑士龙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三关东日录
山门故事备询师,寿迹贞珉有仲思。
已把勋庸勒钟鼎,更将博雅擅文词。
摩挲始见钩章妙,摹拓还思净本随。
我亦办身能再到,不辞筋力寄筇枝(寺有古碑。益斋所撰。仲思。即益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