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和潘朝奉邹国公配飨 北宋 · 徐积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丹书一下人神庆,美矣先朝贵孟公。
能与百王兴漏典,长令万国仰遗风。
躬为独行生无禄,道配弥高祭有宫。
孰谓阔迂穷至死,正而穷胜枉而通。
滑州祭邹国公文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二、《忠肃集》卷一四
自夫子没,邪说肆行,历岁百馀而孟子出,以身徇道,于是夫子之道明,人到今师之。历世缅邈,弗知所报。国家选讲师,设科目,以其书继《五经》后,又诏封邹国公,配享夫子庙,位兖国公之次。学士大夫顿首幸甚,以谓是夫子之心也。州以诏令从事,将择日置像位焉,敢具昭告。
封孟子为邹国公诏(元丰六年十月戊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六、乾隆《曲阜县志》卷二五
自孔子没,先王之道不明,发挥微言,以绍三圣,功归孟氏,万世所宗。厥惟旧邦,实有祠宇,追加爵号,以示褒崇。可封邹国公。
代道州祭邹国公文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七、《云溪居士集》卷三○
惟公:三代而下,道散法亡,横目之民不放于被发左衽。越数百世,圣人有作,尧舜之道复隆,文武之法不坠。今天下去古虽远,炳然与三代同风、二帝共贯者,孔子之道不息,而儒术有传也。辟杨墨之邪说,消处士之横议,使孔子之道著而后世不失其归者,惟公之功。故昭配孔庭,分茅邾国。皇帝初款八陛,大霈万方,凡曰有功,咸举典祀。敬敷昭旨,恭荐嘉诚,惟公有神,歆国之德。尚飨!
奉安邹国公文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七、《道乡集》卷三八
上公九命,其宫室礼仪必视以为节,盖古之制也。惟公追冠于爵名而久秩于祀典,今兹易地,凡所以焕然一新者率循古制,非得志而不可为者也。公其安焉,以对国人矜式之意。
奉安邹国公文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七、《道乡集》卷三八
惟公之生兮,值战国之纵横,躬道德而周游兮,肯追时而营营?乃所愿则学孔子兮,迹或异以相成。气浩然其刚大兮,肆云为而中程。辟塞路之杨、墨兮,斥并耕之许行。援外义之告子兮,止言利之宋牼。却假馆之曹交兮,辨挟长之滕更。整大伦于既紊兮,如日月之著明。惟成功之逴跞兮,旷千岁而腾声。今天子之神圣兮,博载籍而留情。烛公之所以然兮,参七篇于群经。锡爵邑以褒崇兮,饬肖公之仪形。虽齐梁之弗遇兮,被盛世之显名。顾不动心而自若兮,宜无足以为荣。慰普天之仰止兮,俾矜式乎诸生。且得为孔子徒兮,亦公愿之素诚。祀兹始而永休兮,与宝历而相应。
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 宋 · 孙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九、《山左金石志》卷一八、康熙《邹县志》卷一下
孟子葬邹之四基山,旁冢为庙,岁久弗治。政和四年,部使者以闻,赐钱三百万新之,列一品戟于门。又赐田百亩,以给守者。而庙距城三十馀里。先是,尝别营庙于邑之东郭,以便礼谒。元丰六年,诏封邹国公,明年又诏配食孔子庙,又诏更新庙貌,而地颇湫隘。宣和三年,县令宣教郎邵□朱缶叹其土圮木摧,不称虔恭尊师之意,欲出己奉完之。县士徐韨曰:「庙濒水,亟坏,不四十年凡五更修矣。若许改卜爽垲,则诸生愿任其事,不以累公私也」。令许之。韨遂以私钱二百万,徙庙于南门之外道左,乡人资之钱者又数十万,而后庙成。总四十二楹,中为殿,安神栖,绘群弟子像于两序,又为孟氏家庙于其东,以扬雄、韩愈尝推尊孟子也,又为祠于其西。重门夹庑,壮丽闳伟,与山中之庙轮奂相辉矣。于是求文以记之。夫圣人之道甚易知,甚易行,充之至不可胜用,而其极可以参天地、赞化育者,其唯诚乎。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相传者一道。孔子之没,其孙子思得之以传孟子,故孟子之道以诚身为本,其治心养气、化人动物,无一不本于诚。凡著书立言,上以告其言、下以告于人者,必本仁义,祖尧舜,亦无一言不出于诚也。故于滕文公则言必称尧舜,而于齐王则非尧舜之道不敢陈。盖其智诚足以知尧舜,又自知诚可以行尧舜之道,又知果得行其志,则诚可使吾君为尧舜,而吾民皆为尧舜之民。故以此自任,不敢有毫分之伪以欺人,而造大□。其论君臣之际则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其论什一之法则曰:「重于尧舜者,大桀小桀;轻于尧舜者,大貉小貉」。其论仁智则曰:「尧舜之智急先务,尧舜之仁急亲贤」。称伊尹能以此道觉此民,而谓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非诚□□□□能言之乎?虽□□之君尚权谋,相□夺,上下交趋于利,而未尝挠一言以求合焉。非天下之至诚笃于自信者,能之□□□□□道失其传,至□□其说,而以伪言尧舜者,始说其君以帝道,则既不合而之王;中说以王道,则又不合而之霸。是于□□□以伪欺□□□也。□尧舜之说以贾其高,躬申、商之术以济其欲,是以伪欺天下,而贼其君者也。昔之为从衡之说者,不□□君以利害,□□□势尔,其伪易见。若夫假帝王尧舜之说,使人君慕其高而不虞其奸,则其伪难知。作于心,害于政,其祸天下□□□□□□□□辩以监天下后世窃孟子之说以为不义,而自比于孟子者。宣和四年十月十五日,朝奉郎、监察御史、菟□□□□□□□□□学正阙里孔端朝书,承议郎、秘书省校书郎长安樊察篆额,魏信刊。
释奠告邹国公文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四、《太仓稊米集》卷六八
惟公心不动于死生,志不淫于富贵,凛然直气,塞乎天地,故身不利于当时,而道可传于后世。至于怀利以事君,好战以杀人,长君之恶而不谏,罔民以利而不仁,皆得罪于公之门者也。非公之教,举世汩昏。扶持厥世,不泯以棼。公之为力,尧禹同伦。今秩常祀,牲币式陈。敢用昭荐,以告于神。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邹国公位酌献用《成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道之由兴,于皇宣圣。
惟公之传,人知趋正。
与飨在堂,情文实称。
万年承休,假哉天命。
谒先师邹国公文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八、《诚斋集》卷一○三
言圣师者必曰孔、孟,言亚圣者必曰颜、孟。某诸生也,初学为邑,视事之三日,而有谒于先师,礼也。尚飨!
祀邹国公祝文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七、《江湖长翁集》卷三○
惟公术自孔氏,闻知之深。养气知言,其传有本。杨墨迹熄,儒不晦蚀。卫道之功,淑诸古文。
局中祭邹国公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四、《慈湖先生遗书续集》卷一
惟公器大无近用,寻在所直,尺不可枉。终身王道,无有二说,琢而小之,万钟不受也。千载之下,此风可以立人。某等虽不肖,读公之书有日矣,敢不从公之后?
告邹国公文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九、《陈亮集》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
用力于四端之微,举而措之喜怒哀乐之大,较其极,至于与造化同功,而天下之治乱无不在其掌握者,此邹公所以自达于天子者也。事半古之人而功则倍之者,岂当时百家众说之所能知哉!亮等以随时科举之文,而窃国家之一命,冀得稍自见于斯世,非乞灵于邹公则平生之志荒矣。
邹国公祝文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七、《洺水集》卷二一
斯文中兴,正统独传。异代同心,配此洁蠲。盛服斋明,浩然充然。
先师邹国公赞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一、《蒙斋集》卷一六
颜子如愚,不以言宣。赖有先师,琅琅七篇。夫何末章,历叙古昔之圣贤。见而知闻而知者,其所知卒不容言。然先师虽不言,而其不可隐者,太空澄明而日月高悬。人谓先师之好辩,某也获传其所不传。由仁义行,大舜之天。始终条理,夫子之全。此先师所以高出诸子之上者,盖其道不倚于一偏。愿学孔子,千古岿然。
邹国公祝文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四、《雪坡舍人集》卷四七
先师有言曰: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古之人乃所愿学也,今之人敢告不能。
邹国公庙(孟子) 明 · 李稷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亨斋先生诗集卷之二
辟去异端学,讲明先圣书。
平治为己任,游说不遑居。
寂寞孤城里,兴衰百代馀。
克禋严具礼,盛德满堪舆。
弘慎不见我辄啼哭。自城内。间数日出江上。喜而赋 清 · 蔡济恭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樊岩先生集卷之十六
知觉已如许,聪明可爱哉。
能思二亲每,难道四龄才。
婢背和眠负,江头閒日来。
非缘绕膝戏,那得使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