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送杨于陵归宋汴(一无此字)州别业 中唐 · 刘长卿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
旅食嗟余当岁晚,能文似汝少年稀。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离乱要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中唐 · 刘长卿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沧洲 魏阙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数旬犹茂庭宇之内迥无其伦予嘉其美而能久因诗纪述(于陵宪宗朝尝为桂阳郡守,诗为桂阳时作。) 中唐 · 杨于陵
押虞韵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
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
省躬既跼蹐,结思多烦纡。
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娱。
内斋有嘉树,双植分庭隅。
绿叶下成幄,紫花纷若铺。
摛霞晚舒艳,凝露朝垂珠。
炎沴昼方铄,幽姿闲且都。
夭桃固难匹,芍药宁为徒。
懿此时节久,讵同光景驱。
陶甄试一致,品汇乃散殊。
濯质非受彩,无心那夺朱。
粤予负羁絷,留赏益踟蹰。
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起居舍人举人自代状(徵仕郎守起居舍人知制诰臣权德舆准制举自代官儒林郎守尚书膳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杨于陵)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七
右。伏准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参官上后三日举人以自代者。前件官识理精通。文艺典实。行洁而敏。气和而专。施于政事。动有成绩。察其素履。堪列近臣。宏奉训辞。庶能称职。谨具名如前。谨录奏闻。谨奏。
礼部侍郎举人自代状(朝议郎守尚书礼部侍郎云骑尉赐绯鱼袋臣权德舆准制举自代官朝议郎守中书舍人骁骑尉赐绯鱼袋权知吏部选事杨于陵)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七
右。伏准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参官上后三日举一人以自代者。前件官文词精雅。器业端醇。久践职员。多所练达。求才诚重。考艺尤难。将辨妍媸。必归鉴裁。使居其任。尤允至公。谨具名如前。谨奏。
早春与张十八博士籍游杨尚书林亭寄第三阁老兼呈白冯二阁老(白居易、冯宿也。第三阁老,杨于陵之子嗣复也。) 中唐 · 韩愈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新昌里
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
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一作见)不流。
送李翱(翱娶愈兄弇之女,与愈善。杨于陵为广州刺史,表翱佐其府。) 中唐 · 韩愈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景云山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
虽云有追(一作迎)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
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杨于陵亡祖母崔氏等赠郡夫人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大孝存乎始终。殊恩被于幽显。追荣之命。安可废耶。户部尚书杨于陵亡祖母崔氏等。风范有初。光尘未昧。发挥妇道。标表母仪。施及孝孙。陟于高位。夫蕴德者垂裕于后。扬名者光昭其先。俾彰积庆于中。故许推恩而上。各从宠赠。用显贻谋。可依前件。
户部尚书杨于陵祖故奉先县主簿杨冠俗可赠吏部郎中于陵奏请回赠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八
敕。故某官杨冠俗。贻厥孙谋。垂裕后世。扬其祖美。不忘先也。以冠俗之栖迟下位。道屈于时。以于陵之光大其门。庆钟于后。生不逮事。殁有追荣。宜加义率之心。用举饰终之典。可赠吏部郎中。
裴度李夷王播郑絪杨于陵等各赐爵并回授爵制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礼云。臣下竭力尽忠以立功于国者。必报之以爵禄。此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而司空度等。咸以忠力作股肱心膂之臣。大节大劳。书在甲令。然则功如是。忠如是。高爵重秩。予何爱焉。故于统御之初。先行信赏。诏主爵者。合为奏书。或加宠进封。或延恩任子。次勤第品。咸按旧章。行乎敬之。无忝予一人之嘉命。可依前件。
与于陵诏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于陵。省所贺。安南破环王国贼帅李乐山等三万人者。具悉。卿蛮夷犯疆。方镇致讨。凶徒丧败。荒徼清平。卿素蕴忠诚。又连封壤。疾既同于山薮。势益壮于辅车。想闻捷书。当倍慰惬。载省所贺。深见乃怀。
奉和杨尚书(于陵)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吉甫)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引用典故:骅骝 梁父吟 南金 鶗鴃侵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
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
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
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
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
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
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
静契分忧术,闲同迟(音稚)客心。
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
今日登高处,还闻梁父吟。
与本使杨尚书请停率修寺观钱状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伏见修寺疏。阁下出钱十万。令使院共出十万。以造石门大云寺佛殿。翱性本愚。闻道晚。窃不谕。阁下以为敛钱造寺必是耶。翱虽贫。愿竭家财以助阁下成。如以为未必是耶。阁下官尊望重。凡所举措。宜与后生为法式。安可举一事而不中圣贤之道。以为无害于理耶。天下之人。以佛理證心者寡矣。惟土木铜铁。周于四海。残害生人。为逋逃之薮泽。阁下以为如有周公仲尼兴立一王制度。天下寺观僧道。其将兴之乎。其将废之乎。若将兴之。是符融梁武皆为仲尼周公也。若将废之。阁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复率其属合力建置之也。院中判官。虽副知巳之命。然利禄远仕。亦不以贪也。岂无羁孤亲友由未能力及赒之欤。何暇出钱以兴有损无益之务。众情不厌。但奉阁下之命而为耳。拳拳下情。深所未晓。伏惟悯其拙浅。不惜教诲。若阁下所为竟是。翱亦安敢守初心以从而不为也。若其所言有合于道。伏望不重改成之事。而轻为后生之所议论。意尽辞直。无任战越。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中书门下奏据杨于陵等议状请天下两税榷酒盐利等悉以布帛丝绵等物充税一切不徵见钱者)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据中书门下状称。应徵两税。起元和十六年已后。并配端匹斤两之物。以为税额。不用计钱。令其折纳。仍约元和十五年徵纳布帛等估回计者。伏以两税不纳见钱。百姓诚为稳便。或虑土宜不等。恐须更有商量。请令天下州县。有山野溪洞无布帛丝绵之处。得以九谷百货。一物已上。但堪本处交易用度者。并许折纳。便充留州留使钱数。仍令依当处堪纳两税匹段及杂货估价计折输纳。给用之时。并不得令有加揖。臣等又见比来州县。缘不纳见钱。抑令小户数人。并合共成端匹。期会来往。费扰倍多。今请天下州县有贫下户两税数少。情愿输纳见钱者。亦任稳便。若此则上无抑配之名。下有乐输之利。以兹折中。实谓得宜。又据中书门下状称。盐利酒利。本以榷率计钱。有殊两税之名。不可除去钱额。但合纳见钱者。亦请令折纳时估匹段者。伏以粜盐价钱。自有本使收管。不要州县条流。至于榷酒利钱。虽则名目不同。其实出于百姓。今天下十分州府。九分是随两税均配。其中一分置店沽酒。盖是分外诛求。一则厚取疲人。二则严刑检下。上供既有定数。馀利并入使司。事实烦苛。法非画一。今请天下州府榷酒钱。一切据贯配入两税。仍取两贯已上户均配。两贯已下户不在配限。先有置店沽酒处。并请勒停。若此则赋敛无名额之烦。贫富有等差之异。人知定准。吏绝因缘。臣等商量。以此为便。
右。据中书门下状。欲令诸道公私铜器。各纳节度团练等使。令本处军人镕铸其铸本请以留州留使钱年支未用物充。待一年后。铸铜器尽勒停。其州府有出铜铅可以广铸处。每年与本充铸者。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炉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军人既未素习。镕铸亦恐甚难。又每年留州留使钱额。本约一年用度支留。若待铸得新钱。然遣当州给用。必恐百事久阙。不应时须。臣等商量。请令诸使诸州一切在所。许百姓以铜器折纳税钱。并度支给价收市。每年每季。随便近有监冶处。据数送纳。所冀炉冶无创置之劳。工匠有素习之便。不烦铸本。自有利宜。其州府出铜铅可广铸处。请委诸道有铜铅处长吏。各言利害。具状申陈。参酌众情。然议可否。以前据中书门下奏。请令中书门下两省重议可否奏闻者。臣等谨议如前。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