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朗禅师 初唐 · 释玄觉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自别已来。
经今数载。
遥心眷想。
时复成劳。
忽奉来书。
适然无虑。
不委信后。
道体如何。
法味资神。
故应清乐也。
玄觉粗得延时。
钦咏德音。
非言可述。
承怀节操。
独处幽栖。
泯迹□人。
潜形山谷。
亲朋绝往。
鸟兽时游。
竟夜绵绵。
终朝寂寂。
视听都息。
心累阒然。
独宿孤峰。
端居树下。
息繁餐道。
诚合如之。
然而正道寂寥。
虽有修而难会。
邪徒喧扰。
乃无习而易亲。
若非解契元宗
行符真趣者。
则未可幽居抱拙。
自谓一生欤。
应当博问先知。
服膺诚恳。
执掌屈膝。
整意端容。
晓夜忘疲。
始终虔仰。
折挫身口。
蠲矜怠慢。
不顾形骸。
专精至道者
可谓澄神方寸欤。
夫欲采妙探元。
实非容易。
决择之次。
如履轻冰。
必须侧耳目而奉元音。
肃情尘而赏幽致。
忘言宴旨。
濯累餐微。
夕惕朝询。
不滥丝发。
如是则乃可潜形山谷。
寂虑绝群哉。
其或心径未通。
瞩物成壅。
而欲避喧求静者。
尽世未有其方。
况乎郁郁长林。
峨峨耸峭。
鸟兽呜咽。
竹森梢。
水石峥嵘。
忘山则道性怡神。
忘道则山形眩目。
是以见道忘山者。
人间亦寂也。
见山忘道者
山中乃喧也。
必能了阴无我。
无我谁住人间。
若知阴入如空。
空聚何殊山谷。
如其三毒未袪。
六尘尚扰。
身心自相矛盾。
何关人山之喧寂耶。
且夫道性冲虚。
万物本非其累。
真慈平等。
声色何非道乎。
特因见倒惑生。
遂成轮转耳。
若能了境非有。
触目无非道场。
知了本无。
所以不缘而照。
圆融法界。
解惑何殊。
以含灵而辨悲。
即想念而明智。
智生则法应
圆照离境。
何以观悲。
悲智理合。
通收乖生。
何以能度。
度尽生而悲大。
照穷境以智圆。
智圆则喧寂同观。
悲大则怨亲普救。
如是则何假长居山谷。
随处任缘哉。
况乎法法虚融。
心心寂灭。
本自非有。
谁强言无。
何喧扰之可喧。
何寂静之可寂。
若知物我冥一。
彼此无非道场。
复何徇喧杂于人间。
散寂寞于山谷。
是以释动求静者。
憎枷爱杻也。
离怨求亲者。
厌槛欣笼也。
若能慕寂于喧。
市廛无非宴坐。
徵违纳顺。
怨债由来善友矣。
如是则劫夺毁辱。
何曾非我本师。
叫唤喧烦。
无非寂灭。
故知妙道无形。
万象不乖其致。
真如寂灭。
众响靡异其源。
迷之则见倒惑生。
悟之则违顺无地。
阒寂非有缘。
会而能生。
峨嶷非无缘。
散而能灭。
灭既非灭。
以何灭灭。
生既非生。
以何生生。
生灭既虚。
实相常住矣。
是以定水滔滔。
何念尘而不洗。
智灯了了。
何惑雾而不祛。
乖之则六趣循环。
会之则三途迥出。
如是则何不乘慧舟而游法海。
而欲驾折轴于山谷者哉。
故知物类纭纭。
其性自一。
灵源寂寂。
不照而知。
实相天真。
灵智非造。
人迷谓之失。
人悟谓之得。
得失在于人。
何关动静者乎。
譬夫未解乘舟。
而欲怨其水曲者哉。
若能妙识元宗
虚心冥契。
动静常矩。
语默恒规。
寂尔有归。
恬然无间。
如是则乃可逍遥山谷。
放旷郊廛。
游逸形仪。
寂汨心腑。
恬淡息于内。
萧散扬于外。
其身兮若拘。
其心兮若泰。
现形容于寰宇。
潜幽灵于法界。
如是则应机有感。
适然无准矣。
因信略此。
馀更何申。
若非志朋。
安敢轻触。
晏寂之暇。
时暂思量。
予必诳言无当。
看竟回充纸烬耳。
不宣。
同友玄觉和南。
左溪大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百亿三昧。
无非度门。
于觉照中。
而得自在。
过去大士
时惟左溪
傅氏之子。
法号元朗
字惠明
其先北地泥阳人
汉魏大族。
随晋南度。
家于义乌
今为东阳义乌人也。
江夏太守居士翕。
贤达相承。
世谓居士为诸佛化身。
杳不可测。
左溪居士六代孙。
梵行之门。
宜生上德。
母葛氏。
梦天降灵瑞。
而娠左溪
心静体安。
及于乳育。
生九年矣。
辞家入道。
兼综群言曰。
此法门之畎浍也。
如意年中薙度。
义乌清泰寺
光州岸律师受具戒。
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
重山深林。
怖畏之地。
独处岩穴。
凡三十年。
宴居左溪
因以为号。
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
云松可以遗身世。
吾以此始。
亦以此终。
于所居之方。
建立精舍。
约而不陋。
跪忏其间。
如来诸大弟子。
皆菩萨僧。
大迦叶之头陀。
舍利佛之智慧。
罗喉罗之密行。
须菩提之解空。
由此四者。
皆最上乘。
同趣异名。
分流合体。
舍利佛先佛灭度。
佛以心法付大迦叶。
此后相承。
凡二十九世。
至梁魏间。
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
传楞伽法。
八世至东京圣善寺正禅师
今北宗是也。
达摩六世至大通禅师
大通又授大智禅师
降及长安山北融禅师
盖北宗之一源也。
达摩五世至璨禅师
又授能禅师
今南宗是也。
达摩四世至信禅师
又授融禅师
牛头山
径山禅师承其后也。
至梁陈间。
慧文禅师学龙树法。
授惠思大师
南岳祖师是也。
智者大师
天台法门是也。
智者灌顶大师
灌顶缙云威大师
缙云东阳威大师
左溪是也。
又宏景禅师得天台法
荆州当阳
真禅师
俗谓若和尚是也。
左溪所传。
止观为本。
祇树园内。
常闻此经。
然灯佛前。
无有少法。
因字以诠义。
因义以明理。
因理以同如。
定慧双修。
空有皆舍。
此其略也。
菩萨或以性海度。
或以普门化。
香象至底。
弥楼最高。
其馀幽赞不知。
充满法界。
夫知上法易行。
上法难修。
上法易證。
上法难明。
左溪为有。
则实无所行。
左溪为无。
则妙有常住。
视听之表巍巍。
左溪恭禅师重研心法。
唯十八种物行头陀教。
厥后奉东阳威大师
得最上乘。
诠第一义。
现声闻像。
宏大觉心。
大无可名也。
偏袒跪膝。
奉观音上圣。
愿生兜率天
亲近弥勒。
殚罄衣钵。
严具尊仪。
焚香稽首。
则舍利降。
灵光发。
寺非正阳。
屋宇凋落。
殿移则像毁。
财匮则力艰。
左溪锡杖指挥
工人听命。
如从旧贯。
俨若天成。
心不离定中。
口不尝药味。
耄期之岁。
同于壮龄。
告门人曰。
吾六印道圆。
万行无碍。
戒为心本。
汝等师之。
天宝十三载九月十六日就灭。
春秋八十二。
僧夏六十一。
四辈号恸。
如慕如疑。
香花幢幡。
雷动山谷。
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
寤告其邻。
与之梦协。
兜率天者。
第四天也。
愿力所届。
广度人天。
既荼毗已。
门人分舍利
起塔于左溪西源
遵相法也。
城邑之人。
愿获亲近。
分半舍利
起塔于州东原
申永慕也。
左溪僻在深山。
衣弊食绝。
布纸而衣。
掬泉而斋。
如缯纩之温。
均滑甘之饱。
诵经则翔禽下听。
洗钵则腾猿跪捧。
宴坐一室。
如法界之乐。
萧然一院。
等他方之游。
或问曰。
万行皆空。
云何苦行。
对曰。
本无苦乐。
妄习为因。
众生妄除。
我苦随尽。
又问曰。
山水自利。
如聚落何。
对曰。
名香挺根于海岸。
如来成道于雪山。
未闻笼中。
比大辽廓。
至若旱蛙跃流。
瞽犬能视。
雷云兴而猎者舍弓矢。
鳞介绝而渔者坏罾梁。
举其倬然。
曷可殚载。
弟子衢州龙邱九嵓寺僧道宾越州法华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元净栖嵓寺僧法开苏州报恩寺僧道尊。
皆菩萨僧。
左溪之秘藏。
常州福业寺僧守真杭州灵曜寺僧法澄灵隐寺法真明州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
纯得醍醐。
左溪之道味。
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
见如来性。
左溪之法门。
新罗僧法融理应英纯。
理应归国。
化行东表。
左溪之妙愿。
菩萨戒弟子傅礼王光福等。
菩萨惠芽。
左溪之一雨。
辨禅师等荷担遗烈。
见请斯文。
铭曰。
磁石凑金。
流见月。
法与心起。
缘随定设。
众生未度。
我为舟筏。
将如赵代
岂望荆越。
趋道云何。
知之在行。
殈烦恼●8B6D。
归寂灭城。
不住之住。
无生之生。
兜率天乐。
徘徊下迎。
潺湲左溪
东入苍海。
青松白日。
人亡地在。
四辈尽哀。
时乎不待。
颂德空岭。
劫尘无改。
千岁宝掌和尚朗禅师 唐 · 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白犬御书至,青猿洗砵回(同前)
左溪齐云阁 宋 · 于房
 押词韵第三部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
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
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
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𡏖。
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
文酒欢宾朋,乐哉时褫带(清黄志璠光绪浦江县志》卷五)
左溪齐云阁 北宋 · 关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白云来轩户,清风生涧壑。
山僧不管春,岩花开自落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引《义乌志》)
慧光庵慧明求僧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四、《北涧集》卷八
五十求僧,鲁叟绝韦之始;
八旬行脚,渭滨入梦之初。
事岂嫌迟,时安可失?
心空一举,便如登第之人;
身贵两全,即是承恩之地。
壬辰春三月左溪癸巳春三月游天宫有感而赋 元 · 黄溍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频年谒拜祖师庭,祗有山光与水声。
尚想玄珠密相付,免令我漫肆讥评。
白云岩为谢左溪名廷芝 明 · 杨慎
 押词韵第十五部
红云拥帝居,紫云荫仙箓。
白云何悠扬,舒卷岩之曲。
震泽昔从龙,液池曾下鹄。
出岫本无心,悬车返初服。
憬彼入深林,跫然在空谷。
风听弘景,露采渊明
菊露缀明珠,松风𩐿球玉。
九牧谢两龚,三间谐二陆。
何日和云谣,西池春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