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除夕(一作唐庚诗) 北宋 · 苏辙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患难思年改,龙钟惜岁徂。
关河先垄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以上同上书卷四二)。
和前韵(按:和唐庚《重阳后一日从无尽泛舟游处士台故诗人秦龟从所居》。) 北宋 · 张商英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东湖水落露堤沙,舟过湖心藻荇斜。
野径小桥穿竹巷,烟村疏柳间芦花。
新粳炊熟胭脂白,活鲫珍于丙穴嘉。
饮散肩舆乘皓月,烛笼何用两行纱。
唐先生行状(代杜蓬州)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唐先生文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唐先生讳某,字彦通,眉州丹棱县人。曾祖讳某,祖讳某,考讳某,俱不仕。皇考之捐馆也,先生始六岁。是时乡人未知官学,先生孤露自奋,卒为名儒。其学博而不杂,其制行和而不流。轻财好施,出于自然。盖自尧舜三代以来,理乱废兴,典章人物,莫不考论。旁至诸子百家、天文地理、方技医卜之书,莫不通贯。其博至于如此。然特深于经术,著《四经微旨》行于世,而专用春秋名家,为《讲义》三十卷,《辨三传》七卷。大抵以《春秋》为无褒,其于传、注取二三策而已,此所以见其不杂也。性简易,不作崖检,与乡人处由由然,无贵贱皆得其欢心。比其没也,远近闻之,俱出涕叹息。逮今二十年,思之不忘,其和至于如此。然议论刚正,无所阿附,负其所蕴,非其友不友,亦以是见恶于不善者,此所以见其不流也。平生用财,不问其数。尝至濛阳,其尉丁忧,贫不得去。先生雅不识其人,倾橐赗之,空手而归。其好施类皆如此,而未尝有德色,此所以见其自然也。自嘉祐、治平间,先生已有盛名,西南学者争宗师之,授经者累数百人,然应进士举反不中。益昌龙图阁直学士陆公诜荐之,亦不报。浮沉丘园,无复仕进意。熙宁初,罢诗赋,以经义取人。士论喜其必有所合。既而《春秋》不为经,先生亦老矣,始终不偶,蜀人惜之。然余尝考其行事,以求其用心,则平生所存,良亦可见。族本以治产富饶,而先生专业儒士;方以声律进取,而先生独治经,此其志岂为利禄计哉!命虽不偶于今,而其书具存,足以传于后世无穷,复何憾焉?元祐三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三。前娶家氏,再娶史氏。男五人。女四人,适某,皆士人也。孙男四人,孙女二人,皆幼。卜以崇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葬县之南二十里鼓面山之原,以史氏祔。予顷出守咸安,道过阆中,而先生之子某适宰是邑,倾盖如故。遂定为忘年友。然则状先生行义以告于士大夫者,非其职耶?谨状。
春末桃李盛开竹间有梅一枝嶷然秀发用唐子西韵简汪彦章 宋 · 张纲
在处朱朱兼白白,化工伎俩真多色。
谁知先生铁石心,到眼物华如过客。
高标可但凌三冬,一枝杰出妖艳中。
椒兰绛灌信鼎贵,万世屈贾留清风。
唐子西文录记(绍兴八年三月) 北宋 · 强行父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
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自己亥距今绍兴八年戊午,二十年矣,旧所记,更兵火无复存者。子东书来,属余追录,且欲得仆自书,云:「将置之隅坐,如见师友」。衰病废忘,十不省五六,乃为书所记,得三十五条。先生尝次韵行父《冬日旅舍诗》:「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色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又次《留别》韵云:「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鸳行觉异伦。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盖绝笔于是矣,集者逸之,故并记云。三月癸巳,馀杭强行父幼安记。
按:《唐子西文录》卷首,中华书局历代诗话本。
书唐子西集后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默堂集》卷二二
今人得蜀人唐子西诗文二百馀篇于吴少綝,反覆玩味,不能释手,真佳作也。余观近世文人,其议论精深,雅有前辈风流,的然可施于用,如此公殆无而仅有也。惜其不年,赍恨以没,可为太息。壬寅六月七日。
跋唐子西帖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眉山唐子西之文盛传于世,不待赞也。史称其论事精密,通于世务,为宰相张天觉所知,历宗子博士、提举京畿常平,贬惠州数年,归蜀而卒。有子曰文若,字立夫,一字仲懿。宽厚秀杰,文词高雅,不妄与人交,而襟怀洒落,人自爱之。登绍兴五年进士第,屡被荐召,多仕于蜀。二十六年,入为光禄寺丞,迁秘书郎,擢起居郎。执政有恶其不下己者,讽言官诬以事出知邵州,改饶州,除直敷文阁,徙温州。三十一年,参知政事杨椿荐,高宗笑曰:「今不傲否」?盖或言其简伉也。以宗正少卿召,再为起居郎。明年二月,进中书舍人,兼脩玉牒官。隆兴元年,以足疾求去。正月丙辰,除敷文阁待制、知汉州。明年,改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退师,例贬秩二等,求出幕,得鼎州,徙江州,病丐祠。二年某月卒于南康军,年六十。晚号遁庵。初为鄱阳,破豪民一族,人称其政。后与郡人王枢密刚中通婚,因卜居焉。在朝廷若不与事,间出议论,辄平正无向背。高宗将内禅,惩靖康吴敏辈自以为功,未尝语人,宰执亦不敢问。独立夫请对,言不宜迫遽。高宗谅其忠,与详论旧事。会御批追崇皇太子所生父,立夫已书黄,因过某,叹圣德不可及,而疑名称未安,归白宰相请更黄,而堂吏执不可。立夫请不已,宰相以闻,改称皇太子本生亲。寻诏侍从台谏就御史台会议,遂称皇兄而加赠极品,其端盖立夫发之。立夫素主民兵,或疑其迂,虽予亦不谓然。及守九江,适虏骑犯舒,立夫参用民兵,备御整暇,方督匠刻《东坡集》,人赖以少安。其治郡能尽僚属之才,人皆乐为宣力,至簿书期会则不屑。性既寡合,遇所喜形迹都忘。平生不言人过,虽有憾亦容之,常曰:「观人以初见为定,往往十得六七」。少因读史悟性理。宣州僧宗杲及与子西并游张天觉之门,名震一时,立夫适相遇于荆南,先语其子云:「我今谒杲,彼若叩我,我便不服」。杲望见立夫,蘧蘧曰:「尊公文章满腹,却欠此事,君从何处得来」?立夫喜且服,人两奇之。子辂,字德舆,亦能文,进《德寿宫庆寿古赋》,后省第入甲等。乾道中,由大理司直出通判汉州。淳熙十三年冬,提辖榷货务。高宗上仙,献啧议谓合称祖,破礼官之说,又及巷市七日事。孝宗下其议。会御史论洪翰林迈首议称祖非是,洪家居待罪。孝宗曰:「议礼如聚讼,何嫌异同」?于是礼官并疏辂失言,给事中亦乞罢辂,复通判隆兴府。予尝与立夫同僚相善,又惟文士子孙能世其家如唐氏者未易多得,故传其事于上舍游君所藏子西帖之后,使修史者有考焉。辂今为利州守。庆元戊申正月己卯。
题唐子西与游公帖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一、《絜斋集》卷八
某之先君嗜古好书,于唐子西遗编爱之尤笃,尝手自抄成一巨帙,意者深有契于心耶?所与游公帖:「不喜使君得循州,喜循州再得使君」。有味其言,故游氏子孙宝藏至今。某因是以知游公之贤,且有怀于先君,故并识之。
李宰和唐子西芙蓉溪诗索同赋 南宋 · 程公许
子西诗律伤于严,掉头沉吟春饮酣。
何曾一字低处著,有似国工精手谈。
千古江山长媚好,水曹依旧清风扫。
只惭次补较非才,更愿乞灵依此老。
天涯憔悴一诗穷,溪流泯泯山丛丛。
事须登临作酬赏,剩破酒榼官泥红。
读唐子西漂母传 宋末元初 · 陈郁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识得英雄为理贫,果能诛项灭三秦。
老增事去方撞斗,羞见沙头澼絖人(同上书页四二○四)。
书唐子西传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无文印》卷一○
眉山公出仕时,二蔡已用事,无尽公当国,天下事已有甚可忧者。公所挟与时不偶,其黜也宜。使公驰骛庆历、元祐间,出入司马、韩、富诸老门,何止以文章名后世而已。不与年少争春风,是岂梅花之谓乎!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一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门。
艰(四库本作间)关谙世梦,宽绰养天根。
趣涉诗书圃,名归耕钓村。
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二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羡君培早学,人十己千之。
燕雀谁知我,蛟龙自有时。
文场魁众后,计幕主相知。
天地如长泰,功名何可涯。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三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乾坤今似许,焮祸自非材。
危活矛头米,惊愁笛里梅。
世方淫佛老,谁肯问参回。
太息复太息,吾徒何以哉。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四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人生无足处,知足是良方。
自种荪成墅,时同云出乡。
江湖残梦杳,山谷本心长。
回首门前事,风潮战石塘。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五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平平聊送目,咄咄不书空。
静见蜗争国,穷知马福翁。
逢人无眼白,耐是得颜红。
如此閒光景,何须到弱蓬。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六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学得无名氏,游于何有乡。
熟眠胜醉酒,清虑当焚香。
富有书连架,贫无盗伏梁。
只应诗社友,时节到门墙。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七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世运空更禅(四库本作嬗),人情任覆翻。
浮荣归堕甑,真味寄污尊。
见客不问事,学农时踏村。
兴公旧游处,长啸一招魂。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八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我才虽不武,纵靶洛阳桥。
本是士行志,非因贫折腰。
天风吹劫火,国事付回潮。
待尽山深处,汗颜猿鹤邀。
俞荪墅(名雷,字叔可)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 其九 南宋 · 陈著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道路尘方暗,田园事岂差。
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
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
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