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奏乞下张俊等军随机备御金贼并下韩世忠岳飞进兵牵制劄子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臣伏见金人自来奸谋尚密,不可预知。
所至以骑兵在前,猝然骤至,掩我不备。
十年之间,情状可见。
自去冬以来数声言签兵聚粮,欲图南寇,屡迁师兵,几两月馀日方至寿春,与其本谋不类,大抵有馀则密,不足则张,自古皆然。
□□□□未尝急攻,传闻实不满二万人,止因孙晖弃城退保,遂(下缺十馀字)店界。
二十九日在柘皋镇,至今(下缺十馀字)移治,虏不入居,而迁延两州之□□□□退,其意似亦可见。
诸处探报终未见势□□□。
若果□重人□□知刘锜关师古闻止在巢县据险屯集。
初一日,太平州申□有小捷,然连日并无文字至淮西宣抚司,恐是亦见得次第可以待衅。
今不过有二策:若淮西淮北宣抚司委是□得淮外别无重兵后援,在庐、和间者军马不多,即张俊当急渡□与刘锜关师古合谋,腹背夹击,可必成功。
庐、和间兵马既败,淮外岂敢再进?
则江上不保自固。
若庐、和间兵重,淮外相继有趱过人,未可争锋,则虽刘锜关师古亦当速还江南,依前诏旨分定地分,火急合州县兵民,同心协力,共图固守,不使一人一骑透漏,亦可保万全。
仍乞亟下韩世忠岳飞两处进兵捣虚,示之形势,以为牵制。
若旷日持久,不相关知,进未迎击,退无固守,即州县上下解体,更相顾望,虏得窥觇,妄肆冲突,南岸收备不严,但一处疏虞,则其馀皆不能立,为害不细。
欲望圣慈速赐施行。
冒犯天威,臣无任□□激切之至。
取进止。
奏论张俊已渡江乞令韩世忠岳飞进兵牵制劄子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臣契勘贼兵在庐、和之间,未肯遁退。
今来刘锜一军见在滁州东关对垒把截,张俊一军亦已起发,迤逦前去和州,得便必须相与进击。
淮东湖北两路韩世忠岳飞火急进兵捣虚牵制,绝其后援,即目今淮南贼徒必可扑灭成功,臣忝使一道,形势相关,辄有管见,不敢隐默,伏望圣慈特赐睿察。
干冒天威,无任惶惧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令漕臣应副岳飞钱粮等状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庄简集》卷一○
臣契勘本州自军兴以来,偶免残破,前后过军万数浩瀚,皆臣竭力应副,不敢毫发仰干朝廷。
今来巨师古、刘晏岳飞大兵屯泊境上,应副钱粮,需索犒设,臣不敢辞避。
窃缘官军与戚贼相持,虽已出境,缘建平溧水县广德军诸处,并无官吏人民,臣不免出界应副。
臣见差官三员在广德界上,及岳飞军前专切运粮,委是费力,其本路漕臣亦合移檄傍近州县,同共那移应副钱粮及犒设金银等。
建康府已收复了毕,自合前来管干职事。
望圣慈悯察本州系是小郡,前后被害非一,速赐行下本路漕臣,应副岳飞一项人兵。
六月二十日奉旨:「岳飞一行军兵已降指挥,听张俊节制,所有合用钱粮,自合张俊随军转运应副。仰随军转运副使刘蒙疾速支拨应副,不得少有阙误」。
岳飞赴朝叙位奏绍兴十一年四月 北宋 · 王次翁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六、《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四八(第二册第一八九五页)
近例王庶枢密副使,叙位在参知政事之下。
岳飞阶官系少保,与王庶事体不同。
乞令岳飞且在潭州驻劄仍乞拨还韩京等军马奏状1132年6月17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梁溪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枢密院六月九日劄子:「准御前降下金字牌枢密院奏,勘会已降指挥,令岳飞候平定曹成日,将带本部军马前来行在,及韩京吴锡、吴全军马令岳交割与李某使唤。
今来已破曹成,及已降指挥李某取径路往潭州之任。
江州系紧切控扼,合屯重兵去处,奉圣旨令岳飞将带本部并韩京吴锡、吴全军马前来江州驻劄,仍疾速开具掩杀曹成贼马有功官兵,保明闻奏,当议推恩。
李某勾抽程昌禹杜湛所统八千馀人使唤」。
劄送臣疾速施行。
臣已恭依圣旨指挥施行外,须至奏闻者。
右,臣契勘荆湖两路系东南上流之地,累年为盗贼侵扰,往往占据州县,不复知有朝廷。
如马友见在潭州,虽号稍知逆顺之势,不敢猖獗,然亦擅置官吏,分兵近郡,肆意诛求,民不聊生。
盖缘本路久阙帅臣,前后差除多不到任,全无重兵弹压,故敢如此。
近蒙朝廷差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岳飞知潭州兼本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将带一行军兵来湖南,又缘追捕曹成,未曾到任。
今来岳飞讨杀曹成将欲了当,又领前项圣旨指挥江州驻劄。
窃缘本路盗贼头项众多,如刘忠、李宏杨华、杨么郎、雷进钟相残党等,多者数万,少者不下万人。
马友见在长沙,兵数号称十万,其实亦须五七万人。
非得素有名望、威略显著近上武臣统率重兵,不能讨捕弹压放散。
今来韩世忠兵既有圣旨指挥,前去建康府驻劄,其岳飞又令将军马往江州屯驻,即是本路名将重兵顿去,无有留者。
窃虑盗贼窥见朝廷事势,无所畏惮,依前放肆,为患不细。
臣虽系前宰相,误蒙恩除四路宣抚使本路安抚使,缘所得兵数不多,无近上武臣为之副贰,难以弹压,安知马友不忌臣之来?
如唐藩镇往往不纳帅臣,或致戕害者多矣。
况刘忠、李宏杨华雷进之徒,皆系剧贼,孟庾韩世忠将带重兵,自到荆湖,未曾措置,今来遽将职事交割与臣,何以善后?
近奉枢密院劄子,差到韩京吴锡、吴全三项军马,文字到司才两日间,又准今来指挥随逐岳飞前去。
虽蒙拨到程昌禹杜湛所统八千馀人,其人系随逐昌禹蔡州前来鼎州,亦系要害之地,见有盗贼,不可阙兵,亦难全行勾抽。
杜湛彭筠本系荆湖北路军马,合听臣节制,指拟防秋之数。
若差那去韩京吴锡、吴全等军,却分拨得杜湛彭筠军马,于臣本路全无增益,有失指准。
伏望圣慈体念荆湖重地,目今盗贼除曹成一项将欲了当外,其馀全未平定,须得近上武臣措置招捕,及将来防秋不可阙兵,特降睿旨,岳飞依元降指挥依旧权知潭州、兼权本路安抚使,候臣到任交割职事,岳飞且于潭州驻劄,听臣节制,一面措置分散马友军马,及讨捕刘忠、杨华李宏、杨么郎、雷进钟相残党等,庶几韩世忠去后,收拾后段,不致阙人。
及将韩京吴锡、吴全等兵依前降指挥拨付臣使唤,庶几将来防秋不致阙事。
臣仰荷圣恩,起于罪废之馀,付以四路重寄,夙夜震悚,惟恐不能称副之意,苟有愚见,不敢不尽陈述。
干冒天聪,无任惶惧待罪之至。
〔小劄子〕臣看详枢密院劄子,备奉圣旨指挥,勾抽韩世忠兵前去建康府驻劄,及岳飞将带军马屯驻江州,与前后所降指挥顿然不同。
窃虑系是江北或有传报之警,欲为防遏之计。
臣窃谓建康府路已有都督吕颐浩一行军马,今来韩世忠又带重兵前去,势似偏重。
岳飞前去江州,又复端閒,虚废日月。
臣愚欲乞韩世忠分拨近上统制官将兵万人驻劄江州,广张声势,以代岳飞,权留岳飞驻劄潭州,经画两路盗贼,不数月间决可平定。
万一沿江或有警急,臣预行排办舟船,自潭州江州,顺流不过数日可到,臣当躬率本司军马与岳飞水陆并进,以为应援,两不相妨;
而于荆湖两路为利甚大,措置群盗,可以永绝后患。
臣谓策无出于此者。
更望圣慈与二三大臣特赐详酌,速降指挥施行。
臣窃观自昔讨捕盗贼,必得功绩已著之人,盗贼畏威,自然望风奔溃,于讨捕易为功力。
今来岳飞曹成十万之众,群盗皆已胆落,若使稍留本路措画招捕,功倍他日。
盗贼平定之后,荆湖自此可以料理,日为防之计,控扼上流,实系国体。
如或失此机会,群盗猖獗,郡县又复残破,将来实难支梧。
伏望圣慈特赐睿察施行。
臣契勘马友近与刘忠战,为其所败,见今力敌,收拾将士,欲再举兵。
必留岳飞本路驻劄,使率马友以讨刘忠,必能有功。
刘忠既破之后,朝廷量加旌赏,马友别与一处差遣,使离潭州,即荆湖可无后患,其馀群盗亦可渐次招捕平定,实为利便。
伏望圣察。
乞催起岳飞军马劄子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四、《梁溪集》卷八六
臣访闻岳飞丁母忧
孝于其亲,将来朝廷起复辞免,往来必费日月。
伏乞早降处分,兼诸路钱粮多起发往郢州交卸,势须先屯重兵,及措置仓库安顿去处。
又自汉、沔至郢州千有馀里,与伪境相邻,须有军马防护粮道,方可无虞。
臣仰荷眷知,苟有所闻,不敢不奏。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速赐施行。
乞令岳飞兵前来江州仍许听本司节制奏状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六、《梁溪集》卷九一
契勘近据转运判官逢汝霖公文:「准枢密院九月二十六日劄子,枢密院奏,勘会岳飞见提大兵于襄阳、岳、鄂一带措置边事,其本军合用钱粮,系江西及朝廷应副,皆取道九江,方至鄂渚
日近据探报,虏伪贼马聚兵陈州顺昌府,意欲侵犯淮西,其江州最系紧切控扼去处,兼虑缓急阻遏粮道,已奉圣旨令岳飞摘那一项军马疾速顺流前来江州屯驻,照应措置控守。
其合用粮斛,委逢汝霖于桩管应副岳飞米内取拨五万石前去支用。
右,奉圣旨,令岳飞依已降指挥疾速摘那前去本州屯驻,措置控守,仍具所差统兵官职位姓名、起发日时申枢密院」。
申本司照会。
本司缘有孔彦舟贼马攻围光州,探报备坐前件圣旨指挥,牒湖北路宣抚司,疾速差兵前来江州驻劄。
续据湖北宣抚司签厅公文称,宣抚岳少保见为目疾在假,本司见调发官兵五千人并车战船前去蕲阳屯驻,请照会。
契勘蕲阳系江北岸,属蕲州管内,去江州地里窎远;
江州江南岸,最为要害去处,沿江渡口并无军马控扼,缓急难以相照。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下湖北路宣抚司,依元降圣旨指挥,别差一项军马前来江州屯驻,与蕲阳军马照应,相为表里。
及乞朝廷检会臣近奏屯驻江州军马许权听本司节制,庶几捍御贼马,可以保全一方,不致误事。
〔小贴子〕契勘今来贼马侵犯淮西州军,与江西止隔一水,沿江州郡如洪州江州兴国军最是要害去处,全无军马控扼,事属危急。
如今岳飞军马不来江州屯驻,及虽来江州屯驻不许权听本司节制,实恐无益于事。
伏望圣察。
乞降旨岳飞遵依圣旨差兵屯戍江州奏状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七、《梁溪集》卷九二
契勘本司累具状奏闻,乞差拨本路防冬军马,虽奉指挥许行差拨,至今未蒙差到。
及近降指挥,令岳飞分一项军马屯驻江州,至今亦未到来,止是差到兵将蕲阳驻劄,人数不多。
窃缘伪齐贼马北来侵犯淮西,虽为诸将杀败,遁归淮北,然贼情狡狯,防冬日月尚远,沿江一带合行控扼去处,理宜堤备。
今来不敢更望朝廷遣兵,只乞降旨岳飞,遵依元降圣旨,差拨军马于江州屯戍,与蕲阳水军相应,庶本路缓急有所倚仗,不致误事。
〔小贴子〕契勘今月十二日据蕲州申:「岳少保江州复回鄂州,所有元差将官王莹在蕲日屯泊一项水军,并已带回」。
即是沿江一带并无军马屯驻,缓急深虑误事。
伏望圣察,早降睿旨施行。
乞遣兵策应岳飞奏状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七、《梁溪集》卷九二
十一月十九日岳飞公文:今月十二日统制官寇成等四状申称:『自虢州获捷之后,再抚存虢、西京长水、福昌、永宁伊阳一带百姓了当。
十月二十七日探报,蕃伪贼马侵犯铁领关,其把隘乡兵统领申称贼马厚重,支吾不往。
成等所统人马不多,遂移寨前来横涧设伏堤备。
二十九日马军千馀疋前来,见阵掩击败走,杀死贼兵百馀人,夺马二十馀疋,内辨认得有蕃人三二十人。
至三十日,有马军二千馀骑再来冲突,成等鼓率官兵向前迎敌掩杀,贼徒退走,杀死数十人,活捉八人,内七人系蕃人,重伤,相继皆死,问不得蕃人头领姓名。
一名系刘豫人高收,通说得蕃人有一万五千馀人,马有三千馀疋,刘豫有二万馀人,马有二千馀疋,依旧系伪王太尉韩观察、傅安抚、成大尹等统率。
当时追赶间,其贼众埋伏数路,分头俵布前来,成等为见贼马势重,即时拽领军马于朱阳五里川择利下寨。
伏乞使司火急星夜差发军马前来救援』。
同日又据商州驻劄准备将贾彦十一月初一日申,番伪贼马一万馀人已犯商洛县
又据统制官王贵十一月初四日申:『何家寨伪五大王聚集蕃伪贼马重厚,亦有在旧唐州下寨,侵犯襄阳界分并镇汝军。
贼势重厚,见侵犯邓州界作过。
虽已遵依使司差到干办大夫备传指挥措置事宜,更乞疾速差发军马前来同共掩击』。
并于十一月十一日统制官崔邦弼今月初六日申:『贼马侵犯信阳军作过,遣发将官秦祐于长台镇杀散贼马,追赶至望明港大寨,为见贼马众多,却拽领军马回信阳军下寨,伏乞使司疾速添差军前来同共掩杀』。
飞契勘诸处申,贼马分路前来侵犯,意欲决图上流。
飞虽目疾未安,不免将带在寨军马过江措置外,申本司照会。
臣契勘虏伪并力侵犯襄、邓、信阳军等处,兵势厚重,谋虑非浅。
今来岳飞虽已前去措置掩击,缘荆湖接连江西一带地里阔远,窃虑孤军缓急难以捍御。
伏望圣慈速降睿旨,令刘光世遣发军马前来策应,及命重臣统大兵屯驻九江督战,庶几上流重地不致疏虞。
再获大捷,天声益振,恢复之功,在此一举。
乞赐留神幸察。
周十隆不从招抚李贵进兵杀散乞差岳飞下兵就粮讨捕奏状1137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九、《梁溪集》卷九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枢密院都督府劄子:「枢密院奏;
勘会昨降指挥,令李贵将带全军前去招捕虔、吉盗贼,其本军已入江西界多日,并未见申到招捕火数、措置次第。
今据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司申,虔贼周十隆等于今年正月内结集贼徒,在虔化等县杀人放火作过,大段猖獗。
显见本军迁延玩寇,不为速行措置,致贼滋蔓。
兼周十隆系累经招安授官,后来返复作过,理难容贷。
三月十四日奉圣旨,除贼首周十隆一名不赦外,其馀徒众许其自新。
仰李贵统率官兵疾速前去措置招捕,须管生擒周十隆,其擒获人依格推赏外,更支钱一千贯。
招到徒党并特免罪,将胁从并老弱人放令归业,留强壮人随军使唤,务要速得平殄,无致迁延,走逸滋长」。
劄付本司催促措置招捕施行。
右,勘会前项周十隆等贼徒,先准指挥统制官李贵措置先行招抚,如不听从,即会合兵将巡尉并力剿捕。
本司遂不住催促李贵措置招捕。
近据李贵申:「差人赍旗榜入寨招安,取到周十隆、钱响、谢小鬼等愿受招安文状。
只是发遣到次首领钟珉等三名赴官外,其正头首周十隆、钱响、谢小鬼等未曾赴官公参。
本军虽出给公据五千道,差人送入贼寨放散徒党,亦止是据凭贼人具到人数给与公据,即不曾当官逐一拣放。
本司寻访闻贼徒收领公据在寨,实未曾放散徒众归业,见今依前恃崄,不肯出参」。
本司再于三月二十八日使臣李俊等赍榜前去入寨说谕头首,再限三日出参。
又劄下李贵,如周十隆等依得本司所立日限出官公参,即将徒党逐一当官选拣,将正、次头首并强壮桀黠人存留,并行解赴本司;
其被虏胁从及不堪披带人给据放令归业。
如出违今来所立日限,迁延不出,即会合官兵并力措置讨捕。
今准前项圣旨指挥,除周十隆不赦外,其馀徒众许其自新等事理。
本司契勘今来周十隆、钱响、谢小鬼等,本司已依元降指挥,再立日限,差人前去说谕出官公参,未到;
若便遵依今降指挥施行,缘一行徒众皆系久来附从周十隆作过之人,窃虑本人诱惑驱率,别致走透,杀害平民,卒难殄灭。
欲乞候见得周十隆等,如依得本司差人说谕赴官公参,拣放徒伴了当,即候解发到本司日,依朝廷元降指挥特与招抚
若依前不伏出首,即依今降圣指挥,周十隆不赦,行下统制官李贵等措置并力讨捕施行。
更合取自朝廷指挥
〔小贴子〕契勘本司累具奏闻,并申枢密院都督府,乞就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差拨兵将前来讨捕虔贼,未奉回降指挥
今来朝廷灼见周十隆过恶,已降圣旨指挥不赦,势必用兵讨捕。
窃缘虔州将兵系是土人,多与贼情相通,互相闪避,不肯用命,兼有其馀贼火,分擘前去捉杀,所差到李贵下军马人数不多,及本司官兵亦是单弱,难以分布把截要害去处,使不致走透,深入巢穴,必可擒捕。
今来只乞就岳飞下差拨三千人前来本路就粮讨贼,不过三两月间便可讨荡。
又缘周十隆系虔州前后作过群贼所宗,若就擒捕,其他群贼皆可措置平殄。
既已降指挥不赦,而兵力不能胜之,却致猖獗,则为害必大。
伏望圣慈特赐详酌,早降睿旨施行。
契勘军行,粮食为先。
若差他处军马前来讨捕虔寇,即须又有钱粮之费。
如蒙朝廷就近差拨岳飞下军马,即于本路就支钱粮,实为利便,亦乞圣察。
申省乞留四色钱数应副洪州起发岳少保大军支用状113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四
洪州申,据通判申:「具准都转运衙牒,准尚书省劄子,内奉圣旨指挥,专一主管,自今年春季为始,将每日合收经制无额移用钱拘截别项桩管,听候圣旨指挥,取拨籴买绍兴六年分和籴米本钱,每月具收到数申。
除已依准行下诸县等处遵依施行外,申州」。
及据申,备据都酒务状:「本务契勘除无移用钱窠名外,止有日逐收到一分经制司钱,六分无额上供钱,一分提刑司经制钱、经制司量添糟钱四项窠名,见今日逐解赴司法厅月桩库交纳,应副岳少保大军支用。
俱是春季内收到上项窠名钱数,并排日解遣去讫。
今来所准上件指挥拨充籴本钱,逐旬解赴通判衙纳桩管,听候朝廷取拨。
本务未审将前项日收经制司四项窠名钱数依旧解纳月桩库,唯复依今来指挥解赴通判衙收桩,充籴本支用」。
申州乞施行,申本司乞施行。
本司契勘洪州逐时所收前项四色窠名钱,系本州收桩,按月起发应副岳少保大军支用。
今来若行取拨逐色钱充籴本,所有合起月桩钱,本州委实别无合收名色官钱桩发,却致有误军前指准支赡。
欲望朝廷详酌,特赐指挥,依旧存留上项四色钱数,令本州逐月收桩起发应副岳少保大军支用,免致阙误(《梁溪集》卷一○五。)
收:原无,据右引补。
岳少保第一书1136年5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三、《梁溪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某咨目再拜宣抚少保麾下:近者专人上状,伏审已获呈浼,中夏溽暑,不审迩来动静何似。
伏惟哀慕之馀,孝履支福。
窃承有旨起复,再降指挥,不许复有陈请。
宣抚少保以天性过人,孝思罔极,衔哀抱恤,犹未祗受。
虽士论叹仰,而某深窃疑之。
何则?
君亲之分一也。
孝于亲,忠于君,势难两全。
古人执亲之丧,而有墨以即戎、绖而从政者,不敢以私害公也。
上眷倚之隆,以方面之重,夺情视事,国有常制,岂可稽留明命,以私恩而废公义哉?
诚愿幡然而起,总戎就道,建不世之勋,助成中兴之业,上以副委任之意,下以慰士夫之望,方所以为达孝也。
辱照知之厚,敢布腹心,幸冀恕察。
无缘承晤,但有驰跂,敢冀为国自重,茂对光宠。
岳少保第二书十月初二日1136年10月2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三、《梁溪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某咨目再拜宣抚少保麾下:自闻大旆进讨,不果通记室之问,第深驰仰。
递中辱书贶,殊佩郑重之意。
初冬薄寒,伏惟总戎多暇,台候万福。
屡承移文,垂示捷音,十馀年来所未曾有,良用欣快。
伊、雒、商、虢间不见汉官威仪久矣,王灵乍及,所以抚循之者无所不至,想见人情之欢悦也。
继闻驻军襄、邓,其所摹画,想益宏远,朝廷遣使臣降赐轻赍者络绎于道,本路漕司亦竭力办集钱粮,转达、鄂,比来想不至匮乏。
所愿上体眷注,乘此机会,早建不世之勋,辅成中兴之业,深所望于左右也。
累日来探报纷纷,皆谓寇伪聚兵陈、颍,有窥伺淮西江右之意。
闻朝廷已劄下使司,摘那一项军马顺流前来九江措置防守,必已颐旨遣发。
本路以朝廷不曾拨到兵将,沿江要害去处并无控扼,方以为忧。
今得依芘,为幸多矣。
更冀选择精锐,早与调发,辱照素厚,想不待喋喋也。
适间又得蕲春报,贼马已渡淮而南,其意非浅,愿遣诸将邀击之,可以成功。
保大军所临,无不摧灭者,此寇乃送死耳。
然蜂虿有毒,亦不可忽,幸冀留意。
正阻披承,千万为国自重,前对光宠。
岳少保第三书1136年10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三、《梁溪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某咨目再拜宣抚少保麾下:近专遣使臣奉状,谅获尘浼。
天气益冷,伏惟总戎多裕,神所听劳,台候万福。
前书尝以朝廷探报寇伪于陈、颍间聚兵三万人,有窥伺淮西江右之意,得旨于使司分拨一项军马前来江州屯驻,拜恳早赐差拨,未奉来报。
近据蕲、黄州探报,贼马已渡淮攻围光州,今已半月馀日,人数厚重。
万一光州失守,即定犯蕲、黄,沿江一带如兴国九江,皆是要害去处,并无兵将控扼,势已危迫,日夕颙望使司遣兵前来屯九江
敢冀垂念,选择精锐军马得万人左右,可以分布沿江控扼,保全一路,实受大赐。
素辱知照,必蒙应副也。
使司军马屯驻武昌者尚多,如得就便差拨,顺流前来,释此忧悬,良深感戢。
仍先得公文,示及所差将佐使臣、军兵等姓名人数为幸。
昨蒙谕欲还武昌,近殊不闻动静,必是且为屯驻襄阳之计。
艰难危急之,切望益励壮猷,仰宽主上西顾之忧。
或有近日探报,得并录示为望。
正阻参承,敢冀为国自厚,前对褒宠。
谨奉咨目布执事,不宣。
岳少保第四书十月十六日1136年10月16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三、《梁溪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某再启:近者有旨就少保军中拨一项军马屯驻九江,措置控守。
适当贼骑侵扰光州,已尝关报使司,必蒙差拨。
今贼骑虽退,未测所向,正须堤防,敢烦颐旨选差精锐兵将,早与调发,以副一路士民之望,不胜幸甚。
某再启:窃承目疾为梗,迩来计已痊复。
戎事方兴,朝廷以荆襄大计仰成少保,愿言益励壮猷,早建大勋,为中兴功臣之首,诚所望于左右也。
辱照,辄尔及此,悚息。
某悚息。
方作书,欲遣人间,得转运司公文,关报使司已遣发官兵五千人并车战舡等前来蕲阳屯驻。
方本路阙兵控扼之时,乃蒙调发军马隔江照应,岂胜感戢。
九江最为本路要害去处,与舒、蕲对境,沿流一带并无防守,皆系使司钱粮经由之地,不可无兵,以备不虞。
如得更遣发三五千人屯驻九江,庶几一路可赖以保全,受赐非浅浅也。
照之厚,必蒙应副。
干浼悚息。
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五、《北海集》卷一三
岳飞: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以九江之会,襟带武昌,控引秋浦,上下千里,占江表形胜之地。
宿师遣戍,向已属卿;
增壮军容,爰加使号。
盖图乃绩,顾匪朕私。
矧殄寇之功、驭军之略,表见于时,为后来名将,江湖之间尤所欣赖,儿童识其姓字,草木闻其威声。
则夫进秩任、就一道,岂特为卿褒宠,亦以慰彼民之望,其尚何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乞免岳飞枢密副使职事奏绍兴十一年七月 宋 · 万俟卨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金陀粹编》卷二三、《续资治通鉴》卷一二四
伏见枢密副使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惰。
今春敌寇大入,疆埸骚然,陛下趣出师,以为犄角。
玺书络绎,使者相继于道,而乃稽违诏旨,不以时发。
久之,一至舒、蕲,匆卒复还。
所幸诸师兵力自能却贼,不然,则其败挠国事,可胜言哉!
比与同列按兵淮上,公对将佐山阳为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
远近闻之,无不失望。
伏望免副枢职事,出之于外,以伸邦宪
乞支降岳飞军马钱粮状绍兴三年九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
今月二十六日枢密院劄子,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除臣江南安抚制置大使岳飞除本路沿江制置使,所以防秋合行事件,令同共商议,疾速措置条具闻奏。
臣除已遵奉施行,及候岳飞到日,别行条具外,契勘本路江州兴国南康军并系沿江控扼合屯军马去处。
岳飞一军,月支钱一十二万三千馀贯、米一万四千五百馀石,数目浩大。
近蒙朝廷差拨岳飞军兵一万人往江州驻劄,岳飞止差五千馀人前去,未敢尽数起发。
盖缘去年本军在彼屯泊之日,钱粮阙乏,转运司应副不继,有误指准,致本军杀马剪发,卖鬻妻子,博易米斛,几致生事。
今来措置防秋,尽发军马沿江把守,兵众费广,理合预行桩办,不可少有欠阙。
臣见将岳飞一军逐月所用粮食,催督转运司接运本路米斛起发外,唯是全阙见钱支遣。
若不控告朝廷,给降应副,将来定致阙绝,有误军事。
欲望圣慈体念本路阙乏,特降睿旨,支赐钱四十万,准折金银降下,以充本军三月之用。
或将吉州榷货务见今入纳钱物截日尽数就便支拨,候过防秋日住罢。
庶免临时往复奏请,有误国事(《忠正德文集》卷一。又见《金陀续编》卷二九。)
江南:当作「江西」或「江南西路」。
按此事在绍兴三年九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八。
乞于岳鄂屯驻岳飞人马状绍兴三年五月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忠正德文集》卷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金陀续编》卷二九
臣勘会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全军人马先奉圣旨起发赴行在,续蒙存留在本路虔、吉州,平荡贼火。
臣契勘湖北岳鄂州系在大江之南,与江州洪州兴国军地相连接,最是沿江上流,控扼淮甸京西,实为荆湖、川、陕喉襟要害之所。
今来防秋在近,鄂、岳之间理合预作措置防备,不可无重兵捍御。
鄂州虽有帅臣,屯兵数少。
及本路见管军马计一万馀人,头项不一,其间大半是招收乌合之人,以至器甲大段未备,万一有警,深虑难以支吾。
臣今相度,欲乞将岳飞军马候讨捕虔、吉贼火了日,特降指挥,令往鄂、岳州屯驻。
所有合用钱粮,专委湖北及邻路漕臣分认应副。
如蒙俞允,不惟江西藉其声援,可保无虞,而湖南、两广、江东两浙亦获安妥;
及江路通快,舟船往来,悉无阻碍。
欲望圣慈详酌,特降睿旨施行。
奏乞节制岳飞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忠正德文集》卷二
臣契勘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先奉圣旨于本路驻劄弹压盗贼,系听本司节制。
续奉朝旨赴行在,未起发间,再奉圣旨,令李回协和岳飞,敦遣措置虔州管下盗贼。
今来本军招捕虔贼了当,蒙朝廷分屯江州防秋。
欲望特降睿旨,许依旧听本司节制,所贵缓急集事。
如蒙圣慈特赐允许,即乞作朝廷措置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