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荐张齐贤可任为相奏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国朝诸臣奏议》卷四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二
臣叨受宠荣,致招殃咎。昨萦疾苦,全是困危。承圣主之悯怜,切加救疗;念微臣之衰朽,难以扶持。近者虽获朝参,尚无气力,料兹病苦,那得久长。疑大限以非遥,恨深恩之未报,傥归泉壤,实负穹苍。臣是以斟酌物情,体量时事,今有合关顾虑,须至敷陈,虔倾无隐之诚,愿固太平之业。况国家山河至广,郡县尤多,寰中之文轨虽同,塞上之干戈未息,劳民动众,宁有了期,岁久年深,别忧生事。防微远虑,必资通变之才;定难扶危,宜退谄谀之辈。此时机务,须藉正人。去年丑虏侵边,生灵受弊,万乘轸焦劳之虑,千官无翊赞之功,最是微臣,偏怀愧耻。即曰同僚共事,无非谨审清廉,唯于献替之时,并执谦恭之礼。稍存缄默,宁济急须!宜求抱义之人,必有分忧之士。臣窃睹工部侍郎张齐贤,早居乡曲,流布令名。开宝年中,西京知府焦继勋、河南县令卢振等,当时同上奏章,并以贤良称举。从来履行,本是真纯。后来御试登科,遐方奉命,亲民涖事,颇著廉平。数年前特受圣知,升于密地,公私识者,尽谓当才。不期岁月未多,出为外任。臣在邓州日,虽闻消息,未测缘由。日来微有传闻,或云奏对过当。凡言大事,须有悔尤,其如义士忠臣,不顾身之利害,奸邪正直,久远方知。如裴度为相之日,正色当朝,捐躯佐国,公家之事,知无不为,而能黜退奸邪,不避权势。致其朋党疾之如雠,虽谗毁竞生,频遭罢免,而忠勤显著,转重功名。平蔡州五十年贼臣,并因裴度之功。李林甫居相位,十七年不曾忤旨,唯将谄佞,自固恩荣,党恶容奸,承颜顺意。安禄山显有悖逆,并不堤防,以至败国亡家,皆因悖逆所致。林甫既死,斲棺弃尸。况明皇帝文武聪明,唐朝英主,良由委任非当,为患实多。唯有用人,不可不谨。则知抱忠良者岂肯依违,怀谄佞者唯思茍且。若非察言观行,何以知见否臧?张齐贤素蕴机谋,兼全德义,从来差遣,未尽器能,虑淹经国之才,堪副济时之用。伏乞皇帝陛下留居左右,历试艰难,缓急之时,堪期得力,如当重委,必立殊功。臣所以潜贡管窥,望垂天鉴。更希询访,免误安排。冀分宵旰之忧,同建久长之策。臣之此状,特乞留中。所贵全系君恩,免贻众怒。僭踰之罪,无以自逃。
荐张齐贤劄子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齐贤德义,素为乡里所推,而又深知福业,谨择交游,中外卿士,举无出其右者。伏念臣全族叨荣,半身入土,未谐报答,常恐参差。惭无致主之能,但有荐贤之志,观兹方正,方敢举明。若朝廷委任忠贤,真社稷增添柱石。朝行夕死,是所甘心,亦聊遂微臣报德酬恩万分之一也。
李昉张齐贤并相制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宋大诏令集》卷五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国家并建庶官,历选群后。聿求公辅之器,付以燮调之权。上以增三光之明,下以慰兆民之望。参用耆旧,所以坐镇雅俗;畴咨俊乂,所以垂拱仰成。得人惟艰,枚卜惟允。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昉,学穷缃素,识茂经纶,久服大僚,尝居台席。奉行故事,蔚有贤相之风;师长庶僚,聿为外廷之表。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参知政事、上柱国、清和郡开国公张齐贤,临事能断,好谋而成,再总枢机,备亲献替。励謇謇之节,知无不为;体恂恂之规,动必由礼。而皆久积学问,深练谟明。属兹宵旰之勤,宜符梦卜之选,是用并命,陟于黄扉。汝其澄汰九流,缉熙百度。以昉画一之法,足以申昭旧章;以齐贤不贰之心,足以斟酌玄化。同德尽瘁,底予于休。当念致君于唐、虞,无使专美于丙、魏。服是休宠,钦若训词。昉可守本官,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齐贤可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张齐贤罢相除尚书左丞制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五(第五册第四一七八页)
居元首者实赖于股肱,济巨川者必资于舟楫。其有自升廊庙,载历星霜,粗彰夙夜之勤,宜全进退之礼。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张齐贤,伏膺儒术,策名清涂。久参宥密之司,尝委折冲之寄。每好谈于方略,颇自许与功名。骤迁钧轴之权,寻正燮调之任,畴咨俊德,辅佐眇躬。而力不逮心,名浮于实。况多居于假告,特宜解于钧衡。俾迁左辖之崇资,勉举南宫之故事。可尚书左丞。
赐张齐贤母手诏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
张齐贤拜相,不是今生,宿世遭逢。本性于家孝,事君忠。婆婆老福,见儿荣贵。
按:《石林燕语》卷三,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校点本。
张齐贤拜相制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王者司牧黎元,诞敷于政典;注意台宰,登翊于化源。以尔具官张齐贤早事先朝,历登二府,蔼然硕望,久服大寮。肆朕纂承,熟闻风采。爰旌旧德,俾赞鸿机。冠乎政庭,付以枢柄。使予垂拱而治者,兹有望于良弼也。
答张齐贤等表请听乐不允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五之五(第二册第一三○二页)
祸酷上延,纂承是重,勉亲朝政,退守心丧,祥禫奄终,荼毒如昨。卿等共循典故,旅拜囊封,冀徇群诚,聿陈备乐。音惟可尚,情所未安。
令张齐贤等举晓钱谷朝官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七之七(第五册第四六六五页)
宰相张齐贤已下,各举晓钱谷朝官一员,如不称职,连坐举主。
张齐贤罢相归班制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昨以阳律肇升,会朝展礼,笙镛备乐,冠剑在庭。不意宰司,忽亏仪范,用明常宪,诞告具寮。光禄大夫、行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清源郡开国公张齐贤,顷忤先帝,亟居外藩。洎朕纂承,复膺委任。位崇喉舌,职在钧衡。居三事之崇,享万钟之厚,属当大礼,表率周行。而乃酣醟杯觞,欹倾冠弁,渎兹朝著,悖我盛仪,合寘典刑,用纠违慢。念久更于显用,尚曲示于宽恩,期乃省躬,知予宥过。可依前行兵部尚书归班。
张齐贤分司制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宋大诏令集》卷二○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右仆射、判永兴军府事张齐贤,早阶显重,荐陟公台。位居端揆之崇,任总藩维之剧。官师之重,仪刑式瞻。而乃悦媒氏之甘言,利寡妇之私帑,讼端是搆,物议交喧,宜用小惩,俾循深咎。可太常卿分司西京。
遣王旦张齐贤告祭诸陵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太常因革礼》卷四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三
朕以永怀列圣,躬诣寝园,俯徇群情,暂临鼎邑。既尽哀于霜露,亦布泽于阳春。而施轸都畿,式瞻陵阙。仰威神而在望,志切奉辞;稽简册之旧章,礼烦斯渎。内惟罔极,曷表至城?恭遣大臣,特陈明祀。宜差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旦诣安陵、永昌陵、永熙陵、元德皇太后陵祭告,吏部尚书张齐贤诣孝明、孝惠、懿德、淑德、明德、庄怀皇后诸陵,皆用香币酒脯祭告。
令张齐贤等各举供奉官侍禁殿直有谋略武勇知边事者二人诏(景德四年闰五月丙戌)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五、《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七之九(第五册第四六六六页)
三班使臣,颇有负材能者,朝廷虽加旌擢,恐未周悉。宜令吏部尚书张齐贤以下三十人,各保举供奉官、侍禁、殿直有谋略武勇知边事者二人,当议优加进用。
令张齐贤等举才堪御史者一人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五(第三册第二七三六页)
右仆射张齐贤、户部尚书温仲舒、右丞向敏中、御史中丞王嗣宗、知杂御史卢琰各举材堪御史者一人。
遣张齐贤祭孔子文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阙里志》卷一六、万历《兖州府志》卷二八、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
朕以育事岱宗,毕告成之盛礼;缅怀阙里,钦设教之素风。躬谒尊于严祠,特褒崇于懿号。仍令旧相,载达精诚,昭荐吉蠲,用遵典礼。以衮国公颜子等配。尚飨!
按:月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补。
王济讥张齐贤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
张齐贤形体魁肥,饮食兼数人,然其为相尝有边功,国朝宰相惟宋琪与齐贤知边事。然其常与王济不相能。济,刚峭之士也。其后齐贤罢相归洛阳,买得午桥裴晋公绿野堂,营为别墅。一日济自洛至京师,公卿间有问及齐贤午桥别墅者,济忿然曰:「昔为绿野堂,今作屠儿墓园矣」。闻者皆笑。
师亮禅者 宋末元初 · 释祖钦
押词韵第四部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
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
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
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题新竹图送张齐贤(三章并序) 其一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东韵
齐贤乡尊丈夫春秋之高今跻九十诚邦家之人瑞州里之祯祥也庆旦将临预绘新竹图于扇以为寿且侑以诗三章一章美其德二章期其年三章愿其后之华荣也里中子宋濂上
猗猗淇园竹,写之纨扇中。
持以奉翁寿,期翁如武公。
题新竹图送张齐贤(三章并序) 其二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青韵
猗猗淇园竹,阅岁常青青。
持以奉翁寿,愿翁逾百龄。
题新竹图送张齐贤(三章并序) 其三 元末明初 · 宋濂
押元韵
猗猗淇园竹,本根蔚且蕃。
持以奉翁寿,显荣多子孙。
赠韩夏卿(配夏),李圣望。圣顾(师亮),韩文卿 清 · 尹推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农隐先生遗稿卷之一
夜来春雪满松林,村径无踪不可寻。
青眼友朋勤并辔,白头兄弟好论心。
休传世外閒爻象,犹幸山中静盍簪。
早晚倘蒙重见访,绿阴黄叶总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