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除夜寄王性之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恋穷年怯五更,可堪爆竹响新声。
但惊灯火如残梦,岂有心情敌后生。
饧竞胶牙空对白,酒期分岁独怜清。
赐袍应有天香在,想见明朝奉九成。
次韵王性之见寄佳句 北宋 · 李之仪
押词韵第三部
文质相乘徒野史,拔山塞海终军死。
早时妄作不朽计,掇拾馀疏自纲纪。
跳梁甃缺(研经楼本、粤本作缺甃)固无有,白首何堪堕牛李。
冥行触柱犹欲前,布袜青鞋从兹始。
春风罾头问时鱼,莫雨洲中吟白芷。
尔来蹭蹬十二年,尚向牛角惊斗蚁。
亭亭日没见初月,宛是角巾(原作中,据研经楼本、粤本、吴刊改)逢绮里。
万顷烟波渺天末,十丈霜松腾涧底。
几从窈窕泛斗槎,终愧婆娑参佩蕊。
晚来鹊话颇不凡,俄报翩翩航一苇。
元龙豪气不少除,楼卧超然遽思起。
问途直指三峰去,盘马楼前万人喜。
亟发健句压欲倒,似不见容已无齿。
便期脱帽洒(粤本作漉)风腴,豫宿寒舂絜云子。
定应一笑非等閒,更想笔端如泻水。
与王性之手简 其一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六年南北,声问虽不乏于耳,然志同气合,亦不待旦暮谆谆乃能详悉。其如人各有所怀,非促膝握手,是非可否之往来,则渠激厉增益,相投于莫逆之遇耶?以故邑邑,左右常若有所负。不图便道遽叨少款,计所愿得于别后者,固未能自慰,但一见豁然,如泻积水于千仞之上,而注之广莫野,殆将何人以遏之?则其为欣幸,可胜道哉!既别,则遂欲作书,事至辄新,势不免改观以对,适尔未及,盖非获已。专介被问,恭审日来起居佳胜。钦佩缱绻,未易咫尺形容,畴昔之所期者,徒有愧于难堪也。引咏惓惓,临笔倍深约结。
与王性之手简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罪垢自污,有玷游旧。恩与过厚,获老丘园,馀生几何,未易负荷也。但适有值一方之任事者,早不测其著意,一旦借此以逞,几破我家。固彼不类既有意,又平日一嚬一笑皆在他人,则尔后不得不虑,其势殆不容一日安。此徙居之心正如烈火,顺风而来逼,又况冰玉欣慕之素耶?虽委一亲戚,至之初,甚慨然,比再遣人来,决有报,若犹豫,止候粗得一蔽风雨处,即命途矣。愿亲之切,以日为岁。
与王性之手简 其三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改岁已两月,尚未及一通问,不惟疏怠可愧,而蹭蹬自窘,不应于左右如是。向往之私,兹剧缱绻。雨甚加寒,日来恭惟动履清胜。目前事尤如猬毛,然一力支持,惟知勉强以对,而参承之计,以故差池,深有负于眷遇之素也。其诸非会晤不展,临纸倍增咏。
与王性之手简 其四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比奉问已三四日,尚未知果得尘控已否。专介遽被手笔,委论勤款,如接更仆,衰苶何堪?晚得陪胜游,遂蒙相期,若昔之投分。始终不渝,犹金石交。而每谓不足以负荷,乃于是真若他心通者。得非诚意密契,冥冥自有以符之也?佩服之深,滋畏山压,继而增盐来,亦闻公衮近信。高明行李,既获豫知,而公衮亦旦夕可以相见,喜慰固不能胜,而策之甚疏,亦不为愧也。
与王性之手简 其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自有迁居之意,宣城胜丽,梦寐不舍,尤尽见樽俎谈笑,挥毫凌铄,朝夕云烟杳蔼之间,而又人物相先后,不减东晋盛时。未论得见之为荣遇,而一念所及,恍如仙去。方且力自策勉,冀得于一两月中,不图高明骤有行色,岂衰蹇不类,造物者固不与之全耶?良自感叹。
与王性之手简 其六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比得之公衮,乃审促归甚至坚确。虽妄意必从此来,而所闻程约近在半月。日间公衮亦云,此月十二三日可复过此,日夕企伫,杳不得耗。窃谓宣与金陵别有捷径,恐公衮由之以归,而性之亦从此往矣。亟作书并上尊府书,将专遣人特达。邂逅泾县有归便颇的,即以委之,定能不沉坠否?拳拳系吝之私,兹可量已。
与王性之手简 其七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伏蒙宠示近诗,开缄已如闇室得灯。已而申绎讽咏,端若骤出沸鼎中,而清风四来,醍醐甘露,相继沾沃也。钦承有自来,至此尤觉逸驾愈远,而高步岌岌云霄之上矣。追逐瞻望,其何能及?击节之馀,益数胜流,周旋妙晤,日有相契,景向妍咏,尤不能已。比亦以俗谛拨置不遣,辄时时自投僶俛。方呻吟时,似有可意处,殆录出则反令人作恶。固愿求教匠手,特以老倦,胜染极艰,徒有愧于忧忘也。
与王性之手简 其八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叔弼云亡,固当致吊。而彦立平日尤厚,德麟雅好,亦愿详细作书。周翰中间得一书未答,蔡致君父子不止当作书,亦作答。数书须稍情意铺叙,力辄不逮,更俟乘行李未到间,试勉强也。
与王性之手简 其九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不作书咨候已复踰月,日计命途,遂参武周旋之胜,竟为猥琐凭凌,而其势无异拔山,行止非吾所能及,良自喟叹。公衮暮夜过门,如梦寐间。青都紫府羽衣玉简之接,所谓得才数十语,亹亹沦肌浃髓,靡不使人心醉。亦无异宝笈珠囊中所纪,而斗觉烟云蓊蔚而来拥。老境何堪,殆是一报缘地,鼎然遽有所期遇也。侵寻所自来,固无功行可资,特吾性之极力挽引,乃兹妙契。其为感幸,但深未易负荷之愧尔。以故尤恨杖履回旋,几俎雍容,可与同而辄自窘也。春物烂发,故都登揽,是时桓、谢风流,沈、杜雅致,参决先后,以奉吟笑。日来为况当复何似?或闻朝夕遂还侍下,得是信,罔然几不知所遣。既而又闻涉秋复来,则收之桑榆,犹有后缘之托。尚冀行李顺途,庶谐一面之慰。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卜居初荷委曲,势须身到,乃契高义。比既差池,姑俟及门,方能披写。遂日幸一日,亦不虞蹭蹬至是也。公衮来,一席间,十之三四在是事,缱绻䌷绎,无不饱足人意。使其自履之,亦未能必尔。于是又知先为之容,非咫尺可以喻感。月终或出月,度可以成行。是时行李必已远矣,绪馀参期,豫深留滞之叹。既归侍下,涉暑未必能遽还,定无摇落之初,必有近耗,或遂过此,犹及面叙。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一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去腊已问途,为路西田讼,特见及,遂遭挽絷,迄今未见其归。非身与之对,则不无噬脐之虑,是乃如拔山者尔。咏怀登高临远,晦明杳蔼之与俱;而穷探力取,秘奥幽深之必索,又复人物所同,莫非气类之胜。付畀薄厚,固系于人,似是一毫发不容妄得也。每念及之,但嗟惜自悼而已。其倾倒追逐,已成一方极则之事。异时犹击节以乘其后,或能僶俛次第,以副都人流传之托,是老境之幸也,如何?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日者税鞅,适幸密迩舍馆,曲记不遗,屡枉存顾。薰然相予之意,欢若平生。虚往实归,所得于抑扬间亦多矣。少别,遽复改岁,江上晚寒,不审日来侍奉起居何似?盛义不可忘,特未有旦暮参承之地。瞻望门庭,倍深驰溯。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三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倾向门下,非一朝夕。衰颓不类,分从所无。闻以老瞻咏,一时人物,如隔世外,君子何缘得之?乃先存顾周旋,礼意之厚,遂欲收之,以托气类。感遇固无以自名,其如应接不暇,无异放舟剡溪,一何崷崒透邃、千里万露之多耶!愈叩愈无尽,庶几桑榆,终在末轨。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四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顷得高文,几至成诵。常谓德与俱进,每叹奔轶绝尘,不可得而企及矣。傥辱未忘,尽畀副本,使得谛味矜式。其眷契成就之赐,虽老矣,犹知兴起也。自到江上,笔研几废,纵有之,不足浼匠手。姑俟编录,以投至鉴,庶蒙不屑教诲,或有以上副也。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向自当涂归,道逢令兄,方知行李尚留滞东阳。寻欲专遣人咨候,闲中无得力,竟尔锄铻。遂约少回归轩,且复不契,念之殊不自堪。蒋山清老归来,犹未得一见。然闻前日酌客赋诗,累日甚怅矣,此况于今犹诵之。近著想已满箧,固未敢率易有请。万一流传一二,使得咀嚼,以涤沉滓,似未峻阻也。老倦下笔,往往不复如昔。虽伎止于此,终当誊出,以幸指教。曾诗亦未检得,并须别营专便次,见亮见亮。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六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比幸披展,适以秋成,急于寇盗之至,曾未得博探力索,少慰钦慕。别来罔然,争追讼何及。车马留东阳几时,先约王元均父子,俟归途之便一报,当遣人屈致,以幸庄居。累日之款,竟不相副,良自感叹。村落间了目前事,尤不少辍,欲作书咨候,不止无便,亦无斯须好况。竟辱枉教,而不腆弊志,遂落第二,其愧何以为控?稠重十馀幅,字字皆警策,不谓晚节有此胜遇。但无以仰对,滋不遑尔。乍归,又当改岁。人事如猬毛然,未果详悉具报,续当驰谢次。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七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日俟私故少休,一寻访戴之兴,因以识荆州之面。春晚可期,未应有是幸会已否?金陵无名废日,尤非老境所堪,但迟暮可虞求田问舍,不无荏苒为妨。欿焉此怀,一念及之,不觉汗下。恭惟定省之馀,图史环拥,从容古人感慨之际,旁揖胜丽,以永佳趣。虽江山不足以契雅怀,然上游之据,皆当日名流,登览之馀,陈迹班班可纪者,按籍与俱,其味宜如何哉!尚阻追随,临笔倍深依向。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八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久不通书,固非得已。当舟车会通之地,而藐然情不接于上下。以不接之一身,而应日生无穷之事变,加之衰疲忧患之馀,其得一出入息,为可休安而乐者耶?坐跂胜晤,但时时击节赏叹,而宣心写妙,不能回于笔下。此非常情之所及,仅自知而感叹尔,高明渠得而谅哉?忽披手示,累幅恩勤,方营医夺死,号噭哀祈之际,申纸一阅,洒然不知烈日流汗,窘蹙之在我也。细绎所命,愧不自容。其降意俯求,固知虚以受其来,若谷若不足,皆未易况之。而施之非据,祇剧惭衄。大暑,不审日来定省讲习之馀,起居何似?病者偶不死,今犹在衽席间。太平举葬,咫尺用工,又复秋收。是时非身履之,皆不能济。行李在问,念一到其地,无复修驰之暇,草略申叙,仰冀矜炤。执笔不觉气长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