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皇弟咸宁郡王俣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朕承列圣之休光,文母之慈训。
追养继孝,感时念亲。
交于明神,展严父配天之礼;
友于兄弟,厚同气异息之恩。
属兹庆赐之行,首举懿亲之命。
告于庭寀,布乃言纶。
皇弟定武军节度定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定州刺史上柱国咸宁郡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七百户,岐嶷之姿,见于幼惠;
温文之美,有若夙成。
胜衣乃拜于官封,授策已兼于将相
未就外傅,字书已习于奇觚;
早肄少仪,行步不踰于佩玉。
适遘禋祀之庆,进加命数之崇。
稽案旧章,诞颁徽典。
节旄于新乐,不改故邦;
广国壤于宜川,再隆异渥。
户田加赋,干食增封。
实均神贶之孚,益重天伦之爱。
义兼敦睦,恩越等威。
于戏!
纯嘏既告以孝慈,成予精享;
公侯以为之藩屏,繄尔怀宁
惟诗礼可以饬躬,惟仁义可以保国。
勉思远度,无忘训词。
可。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遂宁郡王佶咸宁郡王俣普宁郡王祁国公偲上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一、《苏魏公文集》卷二五
有敕:朕逆釐上神,洒泽绵宇。
方举褒亲之命,再观避宠之章。
虽谅冲怀,难从至请,宜即祇受,不必再三。
咸宁郡王起居第一表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九、《苏魏公文集》卷四六
伏以三岁亲祠,载举国阳之礼;
五思致敬,聿严圣飨之心。
伏惟皇帝陛下以舜孝事祖宗,以尧文钦历象。
明德恤祀,洁牲玉之告虔;
唯道集虚,通神明而有序。
臣窃怀幼志,仰慕朝仪。
伫华盖之天旋,肃内班而磬折。
咸宁郡王起居第二表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九、《苏魏公文集》卷四六
伏以清庙明堂,古史合五名之义
路朝便坐,圣辰躬三日之斋。
伏惟皇帝陛下钦翼宅心,穆清凝命。
案《礼经》之宗祀,祗事天神;
即阳馆之向明,昭配祢室。
肃罄内心之美,茂膺虚室之祥。
咸宁郡王哲宗皇帝加恩表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九、《苏魏公文集》卷四六
伏以礼成宗祀,广推大泽之仁;
恩及藩臣,均有爰田之赐。
辞荣弗获,临宠若惊中谢。)
窃以三岁躬祠,莫大帝亲之飨;
十伦重祭,实先爵赏之施。
况圣上祗怀,以事天明;
合宫严配,以昭考烈
燎烟既达,神灵并下而居歆;
涣号式孚,卿士悉蒙于褒进。
岂曲私于公族,盖赉予于善人。
傥异至公,是为宁僭。
伏念臣年在髫龀,地处崇高
初无宿晤之资,早受懿亲之奖。
上方严于将享,躬不预于骏奔。
仰承加等之封,自愧无功之赏。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廓乾坤之量,高卑皆在于函容;
均雨露之濡,动植溥沾于润泽。
惟兹庆赐,攸谓异恩。
岂意颛侗,适遭际会。
维屏维翰,惭无贤智之名;
为龙为光,徒有燕安之幸。
誓克勤于幼学,期上副于渊慈。
赐皇弟定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咸宁郡王俣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眷予母弟,诞庆兹辰。
载咏《斯干》之祥,宜均《既醉》之福。
祗膺宠数,永锡寿祺。
魏王在殡乞罢秋燕劄子1088年8月2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九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四、《右编》卷三五、《经济八编》卷五○、《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九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三年八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近准钤辖教坊所关到撰《秋燕致语》等文字。
臣谨按《春秋左氏传》,昭公九年,晋荀盈如齐,卒于戏阳,殡于绛,未葬,晋平公饮酒乐,膳宰屠蒯趋入,酌以饮工,曰:「汝为君耳,将司聪也。
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燕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
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
汝弗闻而乐,是不聪也」。
公说,彻乐。
又按昭公十五年,晋荀跞如周葬穆后,既葬除丧,周景王以宾燕,叔向讥之,谓之乐忧。
晋平公之于荀盈,盖无服也。
周景王之于穆后,盖期丧也。
无服者未葬而乐,屠蒯讥之。
期丧者已葬而燕,叔向讥之。
书之史册,至今以为非。
仁宗皇帝宰相富弼母在殡,为罢春燕,传之天下,至今以为宜。
魏王之丧,未及卒哭,而礼部太常寺皆以谓天子绝期,不妨燕乐,臣窃非之。
若绝期可以燕乐,则《春秋》何为讥晋平公周景王乎?
魏王之亲,孰与「卿佐」?
远比荀盈,近比富弼之母,轻重亦有间矣。
魏王之葬,既以阴阳拘忌,别择年月,则当准礼以诸侯五月为葬期,自今年十一月以前,皆为未葬之月,不当燕乐,不可以权宜郊殡便同已葬也。
臣窃意皇帝陛下笃于仁孝,必罢秋燕,不待臣言。
但至今未奉指挥,缘上件教坊致语等文字,准令合于燕前一月进呈,臣既未敢撰,亦不敢稽延,伏乞详酌。
如以为当罢,只乞自皇帝陛下圣意施行,更不降出臣文字。
臣忝备侍从,叨陪讲读,不欲使人以丝毫议及圣明,故不敢不奏。
取进止。
皇叔故魏王启殡祭文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灵袭累朝之馀庆,兼天下之达尊。
祖送之仪,哀荣斯极。
永惟宅兆之卜,未逢岁月之良。
参酌时宜,迁神郊馆。
启殡之始,寓哀斯文。
皇叔故魏王外殡前一夕夜祭文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王之生,孝友仁慈。
既没元身,举国怀思。
矧予冲眇,义兼父师。
天不我遗,日月如驰。
出次近郊,寓此仁祠。
亲奠莫及,宁知我悲。
皇叔故魏王下事祭文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四、《文章辨体》卷三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惟灵出就外邸,二年于兹。
一日不见,企予望思。
矧此告终,月逝日远。
虽云近郊,宁复旋返。
筑室祠宫,既固既完。
虽非永归,亦可少安。
呜呼哀哉!
皇弟卫王俣加恩制建中靖国元年郊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三一
门下:朕缉熙祀典,敷锡神休。
下福群萌,沛若蓼萧之泽;
近褒同气,欢然棠棣之恩。
所以光有赫之丕图,笃无穷之隆庆
庸孚徽号,播告治朝。
具官某挺温文之资,躬纯裕之德。
孝友夙禀,谦恭自持。
拳拳乐善之心,勉勉迪彝之行。
肆膺王社,荒大国之土疆;
仍拜帅坛,建元戎之旄节。
适涓临于谷旦,肇称奉于明禋。
有虔清佩之容,实亚紫陔之献。
苍玉凝采,嘉牲射纯。
帝既歆予精一之忱衷,又锡予穆清之景贶
靡祥不集,靡沴不消。
敛为振古之猷,涣作扬廷之命。
何以驭贵,休有龙光;
何以均釐,用颁膰胙。
维井腴之再衍,维圭赋之载加。
匪曰朕私,适遵邦制。
于戏!
明昭天縡,已绥陟配之仪;
惇睦民风,更懋展亲之宠。
祗承辉渥,顺履康荣。
可特授依前守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河中尹、兼兴元尹、卫王、充护国山南西道等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勋如故。
燕王俣第三子依长子例赐名授官诏政和七年五月十九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六、《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二○(第一册第五四页)
燕王俣第三子与依长子有章例,赐名授官、支破请给等。
皇弟俣依前太傅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真定燕王加恩制宣和元年十二月十六日冬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宋大诏令集》卷三三
门下:朕遵列圣之丕彝,答上穹之景贶
于穆清庙,有严祼献之将;
爰熙紫坛,载谨燎薰之报。
眷言介弟,克相盛仪。
方旷泽之时敷,岂褒章之敢后?
式扬赞册,丕告治朝。
具官某德粹而量闳,身端而行饬。
亹亹迪中和之度,绳绳惇信厚之风。
壮邦家之基,有韡棣华之萼;
胙山川之宇,爰分桐叶之圭。
帅旄兼两镇之雄,公衮位三阶之竣。
六蜚肆祀,聿陪清跸之行;
百味荐嘉,式侑庆觞之奉。
迄兹馂惠,宜首畴庸。
申加采邑之多,兼衍圭腴之厚。
于戏!
因心则友,均庆赖于天伦;
式礼莫愆,共嘉承于帝祉。
往祗予训,茂对王休
可。
与辽国燕王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八、《契丹国志》卷一一
吴越钱俶、西蜀孟昶等归朝以来,世世子孙不失富贵。
况辽之与宋,欢好百年,诚能举国内附,则恩数有加;
苟怀执迷,后时失机,恐有彭宠之祸起于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