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聚星落成致政陈丈举酒属客出示新诗而仲卿朝瑞及刘范二兄相与继作熹幸以卜邻得陪胜集率尔次韵聊发一笑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适亲德范仰循循,遽喜名章肆笔成。
剩说台高今胜昔,极知星聚暗还明。
当家翰藻争春丽,上客词源彻底清。
更共邻翁闲指点,千峰环合水无声。
甘泽应祈一苏焦槁皆昭远致政宣义丈及仲卿诸友昼夜精虔不出道场之力而昭远丈惠诗反以见属非所敢当辄依高韵和呈以见鄙怀并简同社诸兄友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精祷由来未浃辰,如何嘉澍便遄臻。
诚通幽隐如无间,喜动龙天信有因。
适叹惔焚千亩尽,忽惊滂润一时均。
谁云化育流行妙,只属乾坤不属人。
松窗丑镜序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双溪集》卷三
三山郑中卿来宰婺源,予郊居杜门,相见不能数,间一见,相与论古人成败得失,商天下事利害,如指诸掌,而绪馀及于文章,其言纚纚,使人属耳忘倦。予因知其蓄之渊渊、轸之源源也。久之,中卿始出平日所著示某。其别有六:一梅隐,二哦松,三南游,四北辕,五经论,六诗馀,而总目为《松窗丑镜》。且曰庐陵曾幼度尝为序,请益之。予视幼度之序已详,尚何言,然不可以无言也。先秦古书不论,西汉以文名世者,自贾谊始,《政事》一疏、《过秦》一论、《鵩鸟》一赋,笔力顿挫卓诡,此天下杰作也。谊之后文章支而为三,晁错之文出于杂学,主父偃、徐乐、严安似之而广博不及。董仲舒之文出于经术,公孙弘、刘向似之而纯正不及。枚乘、司马相如之文出于楚骚,王褒、扬雄似之而妙丽不及。是三者如淄渑合流而异味,非易牙莫能辨也。自汉而下,以文鸣者虽接踵,而古人秀杰之气、浑厚之质、萧散之趣衰矣。至有唐,诗称李、杜,文称韩、柳,然后唐之文方驾乎汉之文。至我有宋,文有欧、苏,古律诗有黄豫章,四六有王金陵,长短句有晏、贺、秦、晁,于是宋之文掩迹乎汉唐之文。夫自汉至今,上下二千年间,卓然名世者不三十人。噫,难矣哉!今前辈彫谢,翰墨中未闻有与古人比肩者。予得《丑镜》阅之,议论以意胜,诗以格胜,词以韵胜。中卿虽慨焉以文鸣自许,是诚无与多逊,而乃自以为丑,不以为美,何也?岂不足则夸诩,有馀则贬损故耶?虽然,此一说也,而予又有一说。予观韩、柳《元和圣德诗》与《平淮夷雅》、《十琴操》与《铙鼓歌》、《送文畅高闲》与《送浩初序》,未知其孰优孰劣。至《罗池庙碑》、《郓州溪堂诗》,奔轶绝尘,子厚不止交一臂而失之矣。是故东坡歛波澜而为简严,金陵去绳削而为閒雅,豫章罢追琢而为高古,皆其老笔如此。夫文生于才,养之以学,将之以气。中卿才高而学博,其气不挫,今日之文可几于古,他日之文又过于今,其名世也孰御?
送五羊曾仲卿改秩受县南归 南宋 · 曾丰
五言排律 押蒸韵
近派家于粤,初封国自鄫。
要无非我族,终不是它曾。
阅谱宗盟重,联官事契增。
居常多阻间,仅获一瞻承。
逆旅重交臂,高谈屡抚膺。
秋风楼上月,雨夜案头灯。
把酒相兄弟,论文复友朋。
众星朝北斗,群翼让南鹏。
墨绶恩光烂,花城喜气蒸。
宜民条教出,溢耳颂声腾。
鹗牍交飞上,鸾台缓步登。
难中须有立,妙处要无称。
顾我羞低首,从今乐曲肱。
未忘为吏隐,犹学在家僧。
念旧宁无感,驰书恐不能。
官高馀健走,可遣到庐陵。
松窗丑镜集序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八二、《缘督集》卷一八
嘉泰四年,余得宜春邑大夫三山郑域字中卿《松窗丑镜》散语韵语十数种,大抵散语文体,韵语诗体也。其种十,其力百,故十者全;其体二,其心一,故二者精。既翻既绎,且革且缇。而中卿自小其业,若悔为者。余曰:自小,谦也。小诗文,过矣。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五行生五色、五声。色相品谓之饰,加错综焉而文生;声相伦谓之音,加刌协焉而诗生。伏羲氏八卦,文之始也;葛天氏八曲,诗之始也。八卦出而文生,生长于三《易》、四《书》,而成于《春秋》;八曲出而诗生,生长于虞夏三千篇,而成于《风》、《雅》、《颂》。物成则变。《史记》,《春秋》之变也;《太玄》,《易》之变也;《离骚》,《颂》之变也。自楚汉逮唐迄今,变体百出,卒不得与未变者抗,何哉?经天地、行鬼神之谓文,动天地、感鬼神之谓诗。其上惟胸中自有一天地如孔子,然后能以无为为之。其次惟胸中与天地相似如曾子、子思、孟子,然后能以不能不为为之。又其次如屈原、司马迁、扬雄,其胸中盖与天地相通者,固自能为,要犹未免以有为为之也,去以不能不为为之有差矣,安望与以无为为之者抗与!天地人间然甚矣,士欲为屈、马、扬,如之何通之?曰:至远而近者,天地之谓也;至小而大者,心之谓也。有以使吾之小者大,则可以使彼之远者近。故天地之远近在心,心之大小在学。韩之学于羑里,得文王之大;杜之学于举十六相,得舜之大,则杜、韩胸中与舜、文通矣。舜、文王等天地也,与舜、文王通,是名与天地通。故杜所为诗,小用则驱疟鬼;韩所为文,大用则开衡云、驯潮鳄。中卿之学于《彖·颐》、《彖·谦》不言卦体,得孔子之大,则中卿胸中与孔子通矣。孔子等天地也,与孔子通,是名与天地通。更加学焉,充韩、杜为屈、马、扬,充屈、马、扬为曾、孟。于诗文也,是惟无为,为则大;则惟无用,用于邦家以祷也,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用于朝廷以祀也,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何开云、驯鳄之多羡哉!中卿曰:「然,敢不勉。不志久辄忘,《丑镜》又未序也,何当书以冠卷首耶」?十月四日谨书。
郑中卿池阳倅贰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华秀出明秋浦,暑雨吹凉树色新。
弹压江山非俗辈,平分风月有诗人。
经行古寺心情别,放步空村语笑亲。
安得酒边看近作,白头青眼话鲈莼。
孙仲卿墓志铭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孙氏之先居青社。七世祖镣,咸平中主江陵石首簿,卒官,葬纪山皇华原,遂为江陵人。至四世羲叟,皇任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文安县开国子,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尝奉使成都,移镇西川,以平晏州夷、平溱播、平绵茂、城泸南、建石泉军,天监忠劳,锡之祚嗣,蕃衍曼硕,繇是孙氏为荆右族。生涛,皇任朝奉郎,掌广东府机宜文字,好贤嫉恶,为乡里所称,语在墓铭,则从父弟同判西京国子监伟所撰也。涛生钧,皇任奉议郎、江淮都督府准备差遣,以疾请主管崇道观以归,寻佥书忠州判官,未上而卒。其博学笃行,语在墓铭,则忠简胡公所撰也。取李氏,中大夫昕之女,熙宁侍御史尧言之孙;继种氏,太尉师道之裔孙。并赠孺人。继师氏,迪功郎古之女,君与兄倅皆师出也。君讳堪,字仲卿,少挺特如成人。奉议以靖康之变,辟地松滋,不事产业,率为旁近侵冒。君十一岁而孤,师夫人泣而诲之曰:「尔父赍志以没,尔兄弟其勤学厉行,毋坠先训。不然,吾永无望矣」。兄弟廪廪承命。既免丧,复城西遗址,编芦架葺而居焉,既而田庐皆复其旧。每晨昏兄弟帅妇孙问母安否,衣视袄寒,食视饥饱,咸俾节适,内外睦雍无间言。辟塾延师以教子、诸子之愿学者。塾之南建书室曰「竹斋」,兄弟从容其间,讲求古人修身齐家之学。文有师法,尤谨于择交。初,光禄尝创义庄于□山之阳,以赡宗族之贫者,岁久亦废。君躬畚锸,拾瓦砾,铢积寸累,阅数岁,岁仅收百斛,乃别营泉粟以赡贫者,而移此以给先茔之百用。涖之以盟约,乐景夔章记其事。未几,族人有近茔之田为豪大家所并,则倍庚之以给父兄兆域之奉。项平甫安世不妄许可,尝铭师夫人之墓,谓夫人与其子不动声色,尽复故业,可以愧天下士大夫之忘祖宗中原而不复者,士论伟之。事兄如事父,事无小必禀命而后行。兄以嘉定三年卒,年五十有八,君哭之恸,若无意于世者。六年,君亦五十八,忽苦微疾,喟然叹曰:「吾殆将死乎」。处分家事无遗。以二月丙戌整衣冠而卒。吁,气禀之同而数之修短有适相似者,亦异哉!君取乐氏,故免解进士根之长女,端重婉淑,族姻称之。子男四人:长炳文,已卒;次梦得,以后伯氏,凡再与乡举;次思义,国子监发解进士;次梦符。女二人,长适承议郎、知靖州永平县张辖,次适乡贡进士高楠。孙男□人,孙女□人。君孤苦持家,志念深远,振乏赒贫、存亡继绝之义,又皆为人所难。光禄帅成都,民奉祠僭侈,坐贬职左选,君讼冤阙下。乡邦流寓,解额未复,所陈请不获不已。刘文节公分阃日,尝为上诸朝,其勇于孝义率类此。诸孤以卒之年六月甲申,葬君于皇华原奉议公之墓左,属李南公耆寿状君之行求铭。人谓君不获施于有政,呜呼,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而君又何憾乎!铭曰:
孩提而知爱亲,及长而知敬兄,是亦民行之常,尽其道而死者几人?君庶几其无憾,予焉得而无铭。
送陈法曹文卿兼柬松窗 宋 · 史弥宁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幸无风雨窘重阳,且唤龙丘倒菊觞。
糜样交情愁隔阔,酒般归兴笑奔忙。
郎君足下云霄近,阿母堂前日月长。
若见南闽旧同社,为言诗鬓已苍浪。
郑中卿惠蝤蛑 宋 · 史弥宁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客窗不作侯鲭梦,随分鱼虾荐一杯。
食指怪生连夜动,敲门郭索送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