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金国都撒离喝绍兴三年 宋 · 吴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六、光绪《甘肃新通志》卷八八
谨白金国都统足下:远蒙示书,且审雅怀。
士各有主,不容缄默。
彼己之情不通,空相猜贰,无复平定时也。
辄摅愚悃,覆答雅贶,惟足下亮之。
夫华夷异分,此天下大义,古今常理。
顺之则治,逆之则乱。
披观传记,数千百年,夷狄之乱中华,与夫叛臣贼子,称兵犯顺,卒不旋踵夷灭无遗类者,以其悖大义,反常理,神人愤疾,天地不容也。
太祖皇帝挺生五季,遭时昏乱,坚守臣节,委贽柴氏,仗顺讨逆,功塞宇宙。
世宗弃代,历数有归,百万之众,欢呼拥戴,不得已而君之。
不杀一士,不堕一城,与何异哉?
深仁厚德,布濩涵养,行一二百年,民至老死,不识干戈。
上下狃习,武备不修,戎器不备。
贼盗乘之,郡县瓦解,至今五六年而未定。
盖太平日久,持盈守成,失其道也,而谓金国威德之盛,甲兵之强,果能至是乎?
且金国行师,战胜得志,亦有由也。
陷城破邑,纵士剽掠,恣其所取,卒徒贪得,鼓勇争奋。
胜则胜矣,而杀伤残贼,变动和气,亦已甚矣。
以此用士,利尽则士不可使;
以此决胜,财殚则战不可必。
下视今之天下何如?
遭烧劫者十不存一二,耕农失业,商贾流亡,饿死者相枕籍,所谓财利何有哉?
窃忧足下之士,自是不可以使,足下之战,自是不可以必,足下亦可以少休哉!
乃复据青、徐之壤,掖扶斗筲之子,俾伴拥虚器。
刘豫者,尝北面本朝,备位台省,负上皇拔擢之恩,临难畏懦,不能以死报国,而乘便抵閒,侥倖非望。
三尺童子皆知鄙弃而唾骂之,其尚何颜面以视听于天地之閒,望天下归之耶?
然金国既以夷乱华,又挑贼以臣反君,顾天下大义,古今常理,金国尽埽除之矣。
而欲以靖乱,不知适所以召乱也。
主上聪明孝友,慈仁恭俭,闻于天下。
奉使金国,不能留。
京师之变,适治兵藩阃
讴歌攸属,嗣位应天,实太祖兴王之地,天意昭昭可见矣。
维扬之役,大兵奄至,仓皇无备,中外失色。
然大驾南下,横冲风涛,几数千里,如行衽席,厮役之卒,无一不备,而金国之士漂流沈溺者过半。
此足以见天之不弃赵氏,卒欲安全之也。
今乾象清明,星纬顺行,隆冬届寒,日星温晏,阳盛阴剥,此中国之福。
民心日以固,士气日以振,太平可指日而俟。
以金国之众,自称多材,岂无深明天道?
而不知审择取舍,安定天下,尚为前之纷纷,果何为耶?
往者契丹与中国结为兄弟,骍牡相要,天日是誓,信使往来,络绎于道,两朝赤子,实便安之。
而我纳奸人之谋,忽弃载书,坠失大信,故上天薄罚,降此灾戾。
然核其祸端,穷其乱源,鼓作交斗,金国与有力焉。
比闻契丹仇怨金国,深入骨髓,渤海、奚霫从而和之,将会召英豪,纠集徒旅,借援中国,南北通款,复寻旧盟,并力合势,以逞憾于金国。
金国之兵,暴露斗战,淹阅岁时,力疾气衰,腹背受敌,足下能保必胜乎?
闇机事,殒威名,隳成功,蔓后患,资天下万世口舌之士诋薄姗笑,金国独何取也!
玠世为宋臣,食赵氏之禄,孕子育孙于中原之地,傥有二心,天地鬼神实诛之。
乃辱贻说,使相时而动。
下度玠,岂苟得无耻,见利忘义者也!
一言之失,驷马莫及,窃为足下惜之。
春律方初,万汇熙泰,惟逖去坟墓,羁游万里之远,军中倥偬,颇安乐否?
更冀加谨眠食,以养新春和平之福。
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