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崔亮 北魏 · 刘景安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二
殷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因循,又置中正
谛观在昔,莫不审举,虽未尽美,足应十收六七。
而朝廷贡秀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氏姓高下。
至于取士之途不溥,沙汰之理未精。
而舅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
如之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
天下士子谁复修厉名行哉(《魏书·崔亮传》。吏部尚书,奏为停年格制。外甥司空咨议刘景安书规。又见《北史》四十四,《通典》十四。)
表纠崔亮 北魏 · 李平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五
臣以萧衍将湛僧珍、田道龙游魂境内,犹未收迹,义之、神念尚住梁城,令都督崔亮权据下蔡别将分瓦生即住东岸,与接势,以防桥道。
臣发引向堰,舍人曹道至,奉敕更有处分,而已辄还京。
受付东南,推毂是托,诚应忧国忘家,致命为限。
而始届汝阴,盘桓不进;
暨到寇所,停淹八旬;
所营土山攻道,并不克就。
损费粮力,坐延岁序。
赖天威远被,士卒愤激,东北腾上,垂至北门。
迟回,仍不肯上,臣逼以白刃,甫乃登陟。
及平硖石,宜听处分,方更肆其专恣,轻辄还归。
此而不纠,法将焉寄?
案律:「临军征讨而故留不赴者死」。
又云:「军还先归者流」。
军罢先还,尚有流坐,况停,委弃而反,失乘胜之机,阙水陆之会?
缘情据理,咎深「故留」。
今处死,上议(《魏书·崔亮传》。李平部分诸军,将水陆兼进,以讨堰贼。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而发。平表。)
报李平表纠崔亮 北魏 · 宣武灵胡后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四
为臣不忠,去留自擅,既损威棱,违我经略
虽有小捷,岂免大咎。
但吾摄御万几,庶兹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书·崔亮传》)
崔亮玺书 北魏 · 宣武灵胡后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四
硖石既平,大势全举,淮堰孤危,自将奔遁。
若仍敢游魂,此当易以立计,擒剪蚁徒,应在旦夕。
将军推毂所凭,亲对其事,处分经略,宜共协齐,必令得扫荡之理,尽彼遗烬也。
随便守御,及分渡掠截,扼其咽喉,防塞走路,期之全获,无令漏逸。
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为本,任之雅算,一二往使别宣(《魏书·崔亮传》)
崔亮捕贼沈师等阵亡特与赠四官制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六、《西垣类稿》卷二
共武之臣,所资于忠力;
死绥之节,当厚于恩章。
尔策略敏明,器怀沉锐,久领师干之寄,适承名捕之书。
匹马直趋,庶成功于必取;
妖弧匿发,偶殒命于不虞。
莫归先轸之元,徒负班超之愿,优加恤典,骤越彝章。
尚发予怀,慰忠魂于地下;
亦令尔士,激义气于行间。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