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与江统书 西晋 · 司马越
出处:全晋文卷十五
昔王子师作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求者不?知君举高平郤道微为贤良,陈留阮宣子为直言,济北程弘叔为方正,皆于时选为允(《御览》二百六十三引《江家传》。又《晋书·江统传》有前五句。)。
追驳江统、许遐拜时遭丧议 东晋 · 何琦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夫正名者,道理之本,然拜时非古,而行之历代,遂以成俗。古者布其几筵,恭告祖祢。将纳他族,以奉宗祀。父亲醮子而命之迎,女受父母之遗,以涉夫氏之庭,而交拜敬之礼,在涂丧纪定矣。服制即正,齐功卒哭可迎,此不阙于古而通于今议是也。然婚姻之道,公私急务。愚以为拜时及一日二日之妇,妇名既正,即宜一揆。其衾蹻未接,归葬其党(《通典》五十九)。
时人为江统语 魏晋 · 无名氏
押元韵
《晋书》曰: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
嶷然稀言。江应元(○《晋书》江统传。《御览》四百九十六引文士传。《诗纪》四十四。)。
竞渡诗(一作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 唐 · 卢肇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九天采访使者进号九天采访应元保运真君诏(元丰四年正月壬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五
运妙用,跨太虚,高极于九霄,远际于八表。巡游上下,博观广察。是惟江州庐山太平兴国观九天采访使者,盖天之贵神,与世为福。然隆名徽称,历代置而不讲,甚非所以答神明之意。可进号九天采访应元保运真君,庶几导殊祥,获嘉气,以蒙覆生民焉。故兹昭示,想宜知悉。
按:《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二,明刻本。
乞加封庐山应元保运真君状 南宋 · 熊守中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
臣熊守中谨沥愚衷,仰干天听,退思僭越,甘伏典刑。窃念臣山林灰槁,云水箪瓢。身与世以漂流,志因时而感激。伏睹江州庐山九天采访应元保运真君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于唐,逐代易名,显灵降祉。主天地国家之历数,掌祖宗储嗣之符图。在昔赐额拨田,褒封祈祷,具有成典。至于禳禬水旱,弭戢兵戈,应感灵验,载诸碑记。真君显灵之初,有语曰:「后五百年福及生灵,保安国祚」。揆今五百八年,无有以彻渊听者。重念臣本儒家子,父命入山,蒙恩服羽,奉真君香火,馀五十年。误叨住持以来,剔蠹革弊,一新福庭,表率羽流,祝延圣寿。凡岁之丰凶,民之疾苦,夙夜斋心,精白祈祷,务求感应,仰赞明时。臣虽非官守言责者比,而忧国爱君出于天性,敢致叩阍之请,庸酬恋阙之心。谨纂集庐山古碑旧记所载九天采访应元保运真君在本朝灵验事迹,彰彰在人耳目者,编次为六,一曰《创始源流》,二曰《宅灵始末》,三曰《崇奉彝则》,四曰《褒嘉典故》,五曰《像设仪制》,六曰《感应灵异》,缮写为一册,用黄罗囊封,随状上进。伏望陛下少赐采览,体祖宗崇信之意,为社稷灵长之谋,遵故事于往时,举旷仪于今日。应元有自,复太平兴国之风;保运无穷,叶寿富多男之祝。皇图巩固,边祲澄清。臣不避鼎镬之诛,谨具奏闻。俯伏阙庭,伏望圣慈特赐睿旨,付尚书省检寻旧规,加封真君徽号,降香庐山太平兴国宫,设醮陈词,禳兵弭寇,以应五百年福及生灵之运,丕衍亿万载无疆之休。臣冒犯天威,罪当万死。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嘉熙二年八月日,江州庐山太平兴国宫前住持知宫兼管辖臣熊守中状奏。
按:《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二,正统道藏本。
代前人通交代朱漕(应元)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本堂集》卷六四
长沙重镇,就分将指之光华;短袖低回,行奉告新之要束。机缘鼎来而特异,事契无往而不同。讵谓于今,复有兹幸。某官学者北斗,文之南车。风裁清严,本汉殿直言之后;源流端正,乃考亭朱子之馀。粤者乘骢,为时鸣凤。排大奸慝,善类倚之如山;主公是非,通国祝以为度。上忧天下之多事,妙选使君而载驰。谓居中能振弹压之纲,则在外必副澄清之寄。爰分绣斧,以福苍生。始焉二广之东,阔疏禁网;转而三湘之上,浩荡恩波。憩棠之阴既秾,挽粟之计正棘。更以新节,依然故封。今何如时,曾犬羊之蹂躏;人不堪命,甚鸿雁之流离。而乃药石疮痍,膏饫饥困。宽征以来经赋,苦节以办要支。役不及民,但见石城之十仞;籴无伤义,坐收红粟之千仓。是皆真事功之可书,夫岂虚议论之堪比?绰有馀其才刃,宜并建于帅牙。骃辔从容,广朱轮之惠爱;鹊袍错落,增玉帐之精神。第惟宣室之渴思,宁复楚楼之久驻?某疏不周物,拙难入时。仕于其朝,感昭代之误渥;用过其分,有故山之本心。敢图要地之指麾,忽畀非材之樗栎。循墙莫避,即路良惭。所恃交组之盟,无忘断金之素。萧规可继,况密倚于使台;越舟既同,庶共图于王事。
次韵赠赵岂卿(应元)吟啸公(戣)之孙乃父亦能诗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门祖父昔闻声,交臂差池恨晚生。
欲与万山修郡志,谁能三世擅诗名。
故知龙颔无鱼目,更觉松心异舜英。
字稳句圆经几炼,定应九转已丹成。
次韵许瑞石送邵容斋见寄(应元,宗伟)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款段馀生谢伏波,咏归心事竟云何。
藕花又趁榴花发,诗债仍兼酒债多。
击壤先生黄色论,卖薪老子翠微歌。
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
咏史(下) 江统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卞庄已睨斗于菟,荛论方规逐五胡。
莫把乱华罪夷狄,鲜卑臣节过猗卢(自注:江统所言,侍御史郭钦言于武帝之世矣,不能行。时刘渊在并州已强,齐万年虽破,而匈奴郝度元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叛洛阳,氐杨茂披据仇池,当时行统言,则一呼而起矣。老庄奔淫之俗已成,贾庶人之焰已炽,诸王之相噬已有形,就如统策,尽逐诸戎,晋室能不乱哉。以慕容廆招拓拔氏、段氏观之,夷狄之人皆吾人也。苻氏、姚氏、刘渊、慕容垂有以服其心,皆吾之萧曹韩彭也。有道则守在四夷,不道则一卒足以亡秦,何必五胡能扛晋鼎哉。)。
叠前韵。酬李权知应元 明 · 朴祥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讷斋先生续集卷第一
权院温醇实可人,逢场不诉酒频巡。
半扉前日虽无分,倾盖今朝即会真。
邂逅江台多乐事,留连樽席奉清尘。
暮年驱使诗犹在,落日苍茫兴有神。
陈节妇挽词(同年应元忠母) 明 · 潘希曾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芳名留死后,苦节在生前。
不负共姜誓,仍齐孟母贤。
人怜同穴计,天与未亡年。
旌诏慇勤意,纲常万古传。
次乡射堂韵。赠南君(应元。) 明 · 权好文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松岩先生文集卷之三
某也为贤某也回,品题公道赖谁开。
乡髦饮射华堂日,几许山庭屐印苔。
十二日。访南仁仲(应元)不遇。留诗以寄意 明 · 金诚一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鹤峰先生文集卷之一
故人家在龟山下,花柳欲动春水(一本意)深。
客到何心题凤字,牙琴一曲旧知音(二子来见故及之)。
月精僧应元与吾同甲。而自言衰老殆甚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白轩先生集卷之十一海上录
师向清凉住,吾曾卯酉忙。
如何顶上色,先带五台霜。
应元肱起部和杜亭韵至再行抵河间复和见寄余次韵奉答 明末清初 · 卢世㴶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尊水园集略卷三
远道传诗夜度扃,幽光回合荡空亭。
精神落落看前辈,轻薄纷纷服上刑。
不着酸咸非是淡,能关痛痒自然惺。
空心老手如君少,收尽全齐未了青(元肱时典山东试回。)。
题邹宝松应元太守小照 清 · 朱景英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唐古一族,见诸少陵诗。
姓通韩与何,昌黎亦有辞。
晦翁注书作廋语,门望邹朱合宗谱。
鲁圻沛国偶析派,受氏由来笃同祖。
吾宗远溯江以南,南朝树接西神岚。
自浮楚泽凡几叶,无繇让里遐搜探。
前年一酌梁溪水,沿牒东溟亦来此。
遥遥盛族见芳型,典郡符分古竹使。
疾徐甘苦老斲轮,轸轵不齵三材均。
殷亩驰已康庄遵,国工十指劳瘢皴。
香山亦写屏风样,意得如兹转閒旷。
濯缨榭古延清风,琴鹤多情镇相饷。
顾我对此图,不语心萦纡。
谓置丘壑者,端属山泽臞。
既思昔贤游眺关忧乐,缣缃讵现空中阁。
放衙萧散故自怡,点染丹铅信非托。
不见惠山山麓饶林亭,龙钟石叠莓苔青。
长松磊砢有节目,坐荫似觉环清泠。
名家卜筑更妍好,疏翠欹红散烦抱。
相从可许南邻老,买断烟霞恣幽讨(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郑庶常文川(应元)兄弟席上作(四月二日。)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八
十年同学我兄君,万里殊途泥忆云。
玉局吾将道雌守,金门谁可荐雄文。
浮天烟艇鸥波软,糁地桐英凤翼芬。
棉树西山半边日,晚花馀绛照残曛(西山有宋时六棉,是日犹馀一花。)。
对山楼歌寄郑庶常文川(应元)秀才遥川(应翰)兄弟 清 · 黎简
押阳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八
香山城环江水光,城头众山如女墙。
东风吹雨西落日,云阴日色参低昂。
对山楼出城中央,追索变态穷荒唐。
兽云立海掩日黝,鱼涎噀潦洒雨黄。
峰峦汹涌海屼嶪,万岳顷刻攒冰霜。
何人自展一粟内,静者乃知四大忙。
翰林兄弟双凤翔,下十二城窥八荒。
立身真不倚家世,好义岂必徵休祥。
一昨开筵夏五朔,七年两度莲重房。
虚当异县咤异见,如以二难名二方。
无诗佞笔焉用佞,便号狂简元非狂。
诗逋登楼为君偿,芙蓉堆皱天青苍。
冰藕应分玉女井,碧筒一吸莲花洋。
元气氤氲沁君骨,秀句卓绝为天章。
我今别君还众香,四十二河沙故乡。
兼君一十八人社,开我五百四峰堂。
浦风水云枫叶凉,横江鹤飞鸣自伤。
去时宿舂百里粮,归来海干三寸强。
故山羽族本同气,玉树巢覆金桃僵。
低佪寄声双凤凰,飞抢且愿于榆枋(郑君尝要予作重房莲花诗,未有以应,归后却寄此诗也。)。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应元)茂才土地公坑登高即事 其一 晚清 · 林占梅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携朋得得共登临,无数啼禽竞好音。
路转板桥重拾级,羊肠径绕白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