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六祖坛经序 宋初 · 释惠昕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
原夫真如佛性,本在人心。心正则诸境难侵,心邪则众尘易染。能止心念,众恶自亡。众恶既亡,诸善皆备。诸善要备,非假外求。悟法之人,自心如日,遍照十方,一切无碍;见性之人,虽处人伦,其心自在,无所惑乱矣。故我六祖大师,广为学徒,直说见性法门,总令自悟成佛,目曰《坛经》,流传后学。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余以太岁丁卯,月在蕤宾,二十三日辛亥,于思迎塔院,分为两卷,凡十一门,贵接后来同见佛性者。
按:《坛经》卷首,《普慧大藏经》四本《坛经》合刊本。(转录自郭朋《坛经校释》附录,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版)
别琴窗 明 · 祁顺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弘治庚戌夏六月十有一日,石滩琴窗陈先生访予巽川。又明日,同酌舟中,送至川外而别。顺因忆前人诗有“如今送别临溪水,他日相思来水头”之句,遂为先生诵之。明年夏四月,先生以诗寄予,其末云:“不久当拿小舟至巽川之口,以践相思来水头之句。”至六月二十三日,先生果至,明日邀余复酌舟中,徘徊川上。余曰:“先生可谓不食言矣,请以前所诵二句为韵,韵各赋诗,可乎?”先生曰:“诺。”于是顺即韵为绝句二十八首,前十四首题曰“巽川别思”,记别时之意;后十四首题曰“尊酒重论”,则志复来之喜云。今存一首。
薄宦归来雪满头,欲将簪组换渔舟。
怀人不奈萧条意,昨夜梧桐又报秋。
雨中喜云渠李子过访山庄 其一 明 · 王廷陈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梦泽集卷七
老去交情笃,春来野兴偏。
忽闻冲雨过,远候出溪边。
田犬随人后,山云落马前。
何能避沾湿,徐步听鸣泉。
雨中喜云渠李子过访山庄 其二 明 · 王廷陈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梦泽集卷七
相隔秪旬月,今逢素发繁。
春林黄鸟集,晚岫白云屯。
韶景惜遄逝,昵交嗟仅存。
留君宵共寐,往事梦中论。
喜云师来访 明 · 李好闵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五峰先生集卷之五
午睡初酣荷叩关,起来呼茗对开颜。
干戈我不游方外,瓶锡师劳出世间。
白首草纶良独苦,炎尘行脚较应闲。
江南又报棠花落,何处春风有好山。
闻金生(善基)中司马(生少从余学。又其严君。与余为莫逆交。故其得也尤以为喜云。) 明末清初 · 郑侙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二
怀才抱屈几多年,此日初搴凤沼莲。
遥想爷娘闻喜处,满堂和气斗春妍。
湖南沈方伯(泽)以重刊挹翠轩集一帙见寄。感而有作 明末清初 · 朴长远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久堂先生集卷之四东州录
挹翠轩讳訚。乃吾五代祖讳谌之从父兄弟也。年十八擢第。以玉堂修撰。遭燕山甲子之祸。其友容斋李相国收拾遗篇。刊布以行。百馀年间。屡经兵火。集既灭矣。前辈钜公亟称其诗若文。当为国朝第一。而以遗集之将绝。未尝不痛惜之也。吾七代祖交河府君及韩夫人行状载于其集。于子孙之情。尤欲重刊以阐扬先懿者。庸有极乎。往在六七年前。求其集于其曾孙龙仁县令惇宗丈家而留之者。盖有待乎得力而刊之也。及守数邑。邑皆力小。无以办兹事。岁月推迁。灾歉连仍。亦不可图矣。去年秋间。偶与郑校理君平戚丈言及之。则郑丈于挹翠轩先生。固朝暮遇者。慨然于斯久矣。遂议于太学士数公。合辞抵书于湖南沈方伯泽而托焉。沈公乐闻而亟举。不数月而讫功。即印妆以寄。嗟乎。近世文集之刊何恨。而子孙之陵替者。鲜能传世。以佔毕,乖崖之冠古之文。亦云殆矣。今玆集之重刊。岂非所谓有遭于后。而吾先世德行之懿。亦将有闻于来世。而阴有相之者欤。吁其亦幸矣哉。遂赋此以志感喜云。癸巳二月下浣书。
挹翠遗篇久零落,斯文何幸见重修。
一朝遭遇东溟老,千里题封沈隐侯。
载名其上鲰生忝,屈指于今豹死留。
况是高灵标世业,读来春日意悠悠。
偶阅册子。得农岩先生遗札一纸。即丁亥九月。在鹿川时所答。而有曰道峰之行。闻欲与诚仲偕作为喜云。追忆旧游。不觉感涕。吟成 清 · 鱼有凤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杞园集卷之四
赫蹄酬答意绸缪,盍往观诸道院幽。
柏谷枫溪知有伴,白云黄叶喜同游。
转头人事成千古,屈指光阴已五秋。
无路山间陪杖屦,霜天披牍泪空流。
昭庙六韵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昭庙缘何建,神僧来自遐。
因教仿西卫(既建须弥福寿之庙于热河复建昭庙于香山之静宜园以班禅远来祝釐之诚可嘉且以示我中华之兴黄教也是日自谒陵回跸至香山落成班禅适居此庆赞又昭庙肖卫地古式为之卫者番语谓中俗谓之前藏班禅所居后藏乃实名藏藏者善也),并以示中华。
是日当庆落,便途礼脱阇(见楞严经注唐语谓法憧也)。
黄衣宣法雨,碧嶂散天花(是日本晴甫至经坛乃微雨皆以为散天花之喜云)。
六度期群度,三车演妙车。
雪山和震旦,一例普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