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表为父乞赠典 南朝宋 · 路琼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四
先臣故怀安道庆,赋命乖辰,自违明世,敢缘卫戌请名之典,特乞云雨,微洒润(《宋书·文帝路淑媛传》,大明四年上表,诏付门下,有司承旨奏赠给事中,案,道庆,涉媛弟。)
答有司请崇宪太后居外诏(初即位)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七
朕备丁艰罚,蚤婴孤苦,特蒙崇宪太后圣训抚育。
昔在蕃阃,常奉药膳,中迫凶威,抱怀莫遂。
今泰运初启,情典获申,方欲亲奉晨昏,尽欢闺禁
不得如所奏(《宋书·文帝路淑媛传》,上为太后抚养,及即阼,有司请居外宫,诏答。)
崇宪太后丧下诏二年正月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七
朕幼集荼蓼,夙凭德训,龛暴定业,实资仁范,恩著屯夷,有兼常慕。
夫礼沿情施,义循事立,可特齐衰三月,以申追仰之心(《宋书·文帝路淑媛传》。)
改葬崇宪太后四年五月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八
崇宪昭太后宁陵地,大明之世,久所考卜。
前岁遭诸蕃之难,礼从权宜。
奉营仓卒,未暇营改。
而茔隧之所,山原卑陋。
顷年颓坏,日有滋甚,恒费脩整,终无永固。
且详考地形,殊乖相势。
朕蚤蒙慈遇,情礼兼常,思使始终之义,载彰幽显。
史官可就岩山左右,更宅吉地。
明审龟筮,须选令辰,式遵旧典,以礼创制。
今中宇虽宁,边虏未息,营就之功,务在从简。
举言寻悲,情如切割(《宋书·文帝路淑媛传》。)
庐江王(五年)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八
昔周室既盛,二叔流言,汉祚方隆,七蕃迷叛,斯实事彰往代,难兴自古。
虽圣贤御极,宇内纾患。
大尉庐江王藉庆皇枝,蚤升宠树,幼无立德,长缺修声,淡薄亲情,厚结行路,狎昵群细,疏涩人士。
自朕拨乱定宇,受命应天,实尚敦睦,克敷友于,故崇殊爵,超居上台。
而公常怀不平,表于事迹。
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璧,自然推符奉玺,天祚有归。
且朕虽居尊极,不敢自恃,宗室之事,无不咨公。
不虞志欲难满,妄生窥怨,积慝在衿,遂谋社稷。
曩者四方遘祸,兵斥畿甸,缙绅忧惶,亲贤同愤。
惟公独幸厥灾,深忭时难,昼则从禽游肆,夜则纵酒弦歌,侧耳视阴,企贼休问。
司徒休仁等并各令弟,事兼家国,摧锋履险,各伐一方,蒙霜践棘,辛勤已甚。
况身被矢石,否泰难虞,悠悠之人,尚有信分。
公未曾有一函之使,遣半纸之书,志弃五弟,以饵雠贼。
自谓身非勋烈,义不参谋,必期凶逆道申,以图辅相。
及皇威既震,群凶肃荡,九有同庆,万国含欣
而公容气更沮,下帷晦迹,每觇天察宿,怀协左道,咒诅祷请,谨事邪巫,常被发跣足,稽首北极,遂图画朕躬,勒以名宇,或加之矢刃,或烹之鼎镬。
公在江州,得一汉女,云知吉凶,能行厌咒,大设供养,朝夕拜伏,衣装严整,敬事如神,令其祝诅孝武,并及崇宪,祈皇室危弱,统天称己,巫称神旨,必得如愿,后事发觉,委罪所生,徼幸㩻䧢,仅得自免。
近又有道士张宝,为公见信,事既彰露,肆之于法。
公不知惭惧,犹加营理,遣左右二人,主掌殡含。
显行邪志,罔顾吏司。
又挟阉竖陈道明,交关不逞,传驿音意,投金散,以为信誓。
又使府史虎儿招引边将,要结禁旅,规害台辅,图犯宫掖。
公受性不仁,才非治用,昔忝江州,无称被征,前莅会稽,以罪左黜。
公稽古寡闻,严而无理,言不畅寒暑,惠不及帷房,朝野所轻,搢绅同侮,岂堪辅相之地,宁任莅民之职,非唯一朝,有自来矣。
大明之世,迄于永光,公常留中,未尝外抚,何以在今,方起嫌怨。
公少即长人,情无哀戚,侍拜长宁,从祀宗庙,颜无戚状,泪不垂脸,兄弟长幼,靡有爱心。
昔因孝武御筵置酒,心诚不著,于时义阳念遇本薄,遭公此谮,益被猜嫌。
朕当时狼狈,不暇自理,赖崇宪太后譬解百端,少蒙申亮,得免殃责。
景和狂主,丑毒横流,初诛宰辅,豺志方扇。
建章宫召朕兄弟,逼酒使醉,公因酒势,遂肆苦言,云朕及休仁,与太宰亲数,往必清闲,赠贶丰厚。
朕当时惶骇,五内崩坠,于其语次,劣得小止。
往又经在寻阳长公主第,兄弟共集,忽中坐忿怒,厉色见指,以朕行止出入,每不能同,若得称心,规肆忿憾。
惟公此旨,蚤欲见灭,而天道爱善,朕获南面,不长恶逆,挫公毒心。
自大明积费,国弊民凋,加景和奢虐,府藏罄尽。
朕在位甫尔,恤义具瞻,仍值终阻蜂起,日耗万金,公卿庶民,倾产归献。
积受台奉,赀畜优广。
朕践祚之初,公请故太宰东传馀钱,见入数百万,内不充养,外不助国,散赐谄谀,遍惠趋隶。
推心考行,事类斯比。
群小交构,遂生异图,籍籍之议,转盈民口。
公苦地居衡寄,任专八柄,德育于民,勋高于物,势不自安,于事为可。
公既才均栎木,牵以曲全,因高无民,得守虚静,而坐作凶咎,自□深衅。
由朕诚感无素,爰至于此,永寻多难,惋慨实深。
凡人所行,各有本志,朕博爱尚仁,为日已久,尚能舍雠恕罪,著于触事,岂容于公,不相隐忍。
但祸萌易渐,去恶宜疾,负荷之重,宁得坐观。
且蔓草难除,燎火须扑,狡扇之徒,宜时诛剪。
已诏司戮,肃正典刑。
公身居戚长,情礼兼至,准之常科,顾有恻怛,宜少申国宪,以吊不臧。
今以淮南、宣城历阳三郡还立南豫州,降公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削邑千户,侍中、王如故(《宋书·庐江王袆传》。)
加擢路休之等令书(示即位时)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九
太皇太后蚤垂爱遇,沿情即事,同于天属。
前车骑咨议参军路休之、前丹阳丞路茂之,崇宪密戚,蚤延荣贵,并怀所勋,宜殊恒饰。
休之可黄门侍郎步兵校尉茂之中书侍郎(《宋书·文帝路淑媛传》,太宗废幼主,欲悦路太后之心,乃下令书。)
奏上路太后尊号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八
臣闻历集周邦,徽音充嗣,气淳汉国,沙麓发祥。
昔在上代,业隆祚远,未有不敷阴教以阐洪基,膺淑庆以载圣哲者也。
伏惟淑媛,柔明内昭,徽仪外范,合灵初迪,则庶姬仰耀;
引训蕃阃,则家邦被德。
民应惟和,神属惟祉,故能诞钟睿躬,用集大命。
固灵根于既殒,融盛烈乎中兴。
载厚化深,声咏允缉,宜式谐旧典,恭享极号。
尊号曰皇太后,宫曰崇宪(《宋书·文帝路淑媛传》,淑媛孝武帝,随世祖出蕃。世祖入讨元凶,淑媛寻阳。上即位,遣建平王宏奉迎,有司奏。)
奏请崇宪太后别居外宫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夫德敷于内,典章必远,化覃于外,徽号宜宣。
伏惟皇太后懿圣自天,母仪允著,义明八远,道变九围。
圣明登御,景胙攸改,皇太后宜改前号,别居外宫(《宋书·文帝路淑媛传》,明帝即位,有司奏。)
奏迁葬崇宁太后 南北朝 · 有司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北疆未缉,戎役是务,礼之详略,各沿时宜。
臣等参议,修宁陵玄宫,补治毁坏,权施油殿,暂出梓宫,事毕即窆,于事为允(《宋书·文帝路淑媛传》,泰始四年,有司奏。)
奏敬贵嫔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九
礼,母以子贵。
皇储所生,不容无敬。
宋泰豫元年六月议,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陈太妃,则宋明帝在时,百官未有敬。
臣窃谓「母以子贵,义著春秋」。
皇太子副贰宥极,率土咸执吏礼,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
帝王妃嫔,义与外隔,以理以例,无致敬之道也。
皇太子圣睿在躬,储礼夙备,子贵之道,抑有旧章。
王侯妃主,常得通信问者,及六宫三夫人,虽与贵嫔同列,并应以敬皇太子之礼敬贵嫔
宋元嘉中始兴武陵国臣,并以吏敬敬所生潘淑妃路淑媛
贵嫔于官臣,虽非小君,其义不异。
宋泰豫朝议,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事义正同,谓宫阉施敬,宜同吏礼。
神虎门奉笺致谒,年节称庆,亦同如此。
妇人无阃外之事,贺及问讯笺什,所由官报闻而巳。
夫妇人之道,义无自专,若不仰系于夫,则当俯系于子。
荣亲之道,应极其所荣,未有子所行而所从不足者也。
故《春秋》凡王命为夫人,则礼秩与子等。
列国虽异于储贰,而从尊之义不殊,前代依准,布在旧事。
贵嫔载诞元良,克固太业,礼同储君,实为旧典。
寻前代始置贵嫔,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其次职者,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贵嫔之礼,巳高朝列;
况母仪春宫,义绝常算。
且储妃作配,率由盛则,以妇逾姑,弥乖从序。
贵嫔典章,一与太子不异(《梁书·高祖丁贵嫔传》,天监元年人月,为贵嫔昭明太子定位,有司奏,又略见《南史》十二。)
崇宪太后服诏神龟元年九月 北魏 · 元诩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一
崇宪皇太后,德协坤仪,徵符月晷,方融壶化,奄至崩殂。
朕幼集荼蓼,夙凭德训,及戡暴定难,是赖谟谋。
夫礼沿情制,义循事立,可特为齐衰三月,以伸追仰之心(《魏书·礼志》四、《通典》八十。)
跋达道所蓄伶子于文1122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石门文字禅》卷二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风行水上,涣然成文者,非有意于为文也。
余读此传,盖通德娓娓而语,子于笔追而书之,非有意也。
然通德所论惠男子,殆天下名言,吾以谓子于之室有此婢,如维摩诘之有天女也。
达道手校诸书,而此本最美,非好古博雅,何以至是?
司马君实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尔。
或以为言,君实曰:「吾欲子孙知吾所用此物何为也」。
达道之蓄书,其亦司马之墨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