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详定刑名诏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门下。朕闻大德曰生。
肖天地而为贵。大宝曰位。
体宸极以居贞。所以经纬三才。
弥纶万物。顺人心以敷化。
因天讨而立刑。易称明罚。
哀矜之志愈远。书云肆眚。
惠之道斯崇。故能象服画冠。
化隆上叶。道德齐礼。
刑清中代。暨乎大道既隐。
淳风巳衰。元首司契。
徇骄奢以临下。股肱赞道。
用深刻为奉公。罪名积于书。
滋章被于率土。姬训夏法。
峻网备于三千。秦革周科。
深文加于九族。汉祖约法。
后嗣不胜其弊。晋武蠲刑。
末流竟致其酷。遂使茫茫区宇。
圄犴所以实繁。蠢蠢黔黎。
手足为之无措。自斯以降。
禁网愈密。叹深袁准之书。
事切刘宏之奏。太宗文皇帝至道难名。
元功不测。拨乱反正。
恤狱慎刑。杜浇弊之馀源。
削繁苛之峻法。道臻刑措。
二十馀年。耻格之义斯隆。
恻隐之怀犹切。玉几遗训。
刊改。瞻奉隆规。
兴言感咽。朕以虚寡。
夙嗣宝图。寅畏上元
忧勤庶类。乘奔履薄。
惧一物之未安。旰食宵衣
虑万方之多罪。虽解网之德。
有惭列圣。而好生之惠。
无愧伊心。于是仰遵先旨。
旁求故实。诏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无忌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英国公绩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志宁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上护军北平县开国公行成光禄大夫侍中监修国史上护军蓨县开国公高季辅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平昌县开国公宇文节中书侍郎柳奭右丞段宝元太常少卿令狐德棻吏部侍郎高敬言刑部侍郎刘燕客给事中赵文恪中书舍人李友益少府丞张行实大理丞元绍太府丞王文端刑部郎中贾敏行等
爰逮朝贤。详定法律。
酌前王之令典。考列辟之旧章。
适其轻重之宜。采其宽猛之要。
使夫画一之制。而易从。
约法之文(一作章)。疏而不漏。
再移期月。方乃撰(一作始勒)成。
宜班下普天。垂之来叶。
庶设而不犯。均被皇恩(一作均彼上皇)
凡在群司(一作臣)。逮于列岳。
其务在审慎。称朕意焉。
东都奉国寺德大师照公塔铭840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大师号神照姓张氏蜀州青城人也。始出家于智凝法师。受具戒于惠萼律师。学心法于惟忠禅师一名南印。即六祖之法曾孙也大师达摩宗神会而父事印。其教之大旨。以如然不动为体。以妙然不空为用。示真寂而不说断灭。破计著而不坏假名。师既得之。揭以行化。出蜀入。与俗人有缘。用(一作月)开六坛。仅三十载。随根说法。言下多悟。由是裂疑网。拔惑箭。渐离我人相者。日日有焉。起正信。见本觉。顿发菩提心者。时时有焉。其馀退恶进善。随分而增上者。不可胜纪。夫如是。可不谓烦恼病中。师为医王乎。生死海中。师为船师乎。呜呼。病未尽而医去。海方涉而船失。粤以开成三年冬十二月。示灭于奉国寺禅院。以是月迁葬于龙门山。报年六十三。僧夏四十四。明年。传教主院上首弟子沙门清閒。纠门徒。合财施。与服勤弟子志行等。营度丧事。卜兆于宝应寺荷泽祖师塔东若干步。窆而塔焉。示不忘其本也。其诸升堂入室。得心要口诀者。有宗实在襄。复俨在洛。道益在镇。知远在徐。曰建在晋。道光在润。道威在潞。云真在慈。(一作磁)云表在汴。归忍在越。会幽齐经在蔡。智全景元绍明在秦。各于一方。分作佛事。咸鼓钟鸣吼。龙象蹴蹋。斯皆吾师之教力也。不其盛欤。众以余忝闻法门人。结菩提之缘甚熟。请于塔石。序而铭曰。
伊之西北,洛之南东。
法祖法孙,归全于中。
旧塔会公,新塔照公。
亦如世礼,祔于本宗。
大唐吴郡张君纪孝行铭 唐 · 高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君名常洧。字巨川
句曲人也。其先奕世载德。
锡姓受氏。详乎家牒。
炳乎国史矣。在昔宣王时
则有若张仲孝友。周人美之。
列于风雅。在悼公时
则有若张老。恢晋国之图。
拯魏氏之急。鲁史嘉之。
编于简册。高祖伯卿
曾祖元绍。并怡情典坟。
抗志不仕。祖处静
湖州乌程。考章。
建州司户。君即建州之第四子也。
幼而聪敏。长而岐嶷。
穷百行之源。事父母以孝。
禀五常之性。奉亲族以和。
及父母既没。居忧泣血。
柴毁骨立。躬自建冢。
高数寻。手植奇树。
盈千馀本。然志恋坟茔。
将终身洒扫。虽丧纪逾制。
而靡释衰绖。乃葺结庵庐。
居于墓次。哀动行路。
感通神明。白鹤翔于林中。
灵芝生于墓侧。乡党称其孝。
郡邑嘉其行。录表上闻。
优诏允荅。复其徭役。
旌其倚庐。三纪于兹。
情不一异。君尝疾困。
殆不胜丧。勺饮不入口者累日矣。
其兄常泳。劝令饮食。
固辞不从。兄谓之曰。
有疾饮酒食肉。在礼自有明文。
无以死伤生也。今汝异居幽荒之际。
而即安于疾。殆至灭性。
又安得为孝乎。乃曰。
吾负终身之忧。匪惟一日之戚。
且吾有兄。不患死之将至。
兄有予。不患祀之将乏。
身既不赖其生。口岂复食其味乎。
君子曰。甚哉张氏兄弟。
孝之大者也。非令弟无以知兄之贤。
非仁兄无以成弟之美。所及其远哉。
上以彰圣朝孝理之至。中以表牧宰奉化之极。
下以明张君锡类之永。此一行也。
而三善成焉。孚虽庸愚。
备知盛美。窃以宠锡之命。
虽行表于门闾。纪述之词。
曾未标于篆刻。敢直书其事。
识之贞石焉。铭曰。
天锡嘉命。保佑我唐。
笃生张君。令名是扬。
令名伊何。纯孝克彰。
终身在戚。执亲之丧。
独居幽荒。庐墓之侧。
丧制既踰。哀情罔极。
衰绖弗离。甘旨靡食。
疾苦婴身。志行不忒。
节彼高坟。巍然如冈。
草木呈瑞。鸾鹤表祥。
孝感之至。达于圣皇。
诏命旌美。殊其井疆。
勒铭纪行。于门之旁。
千秋万祀。斯风不忘。
苏子瞻元绍京命字曰齐老其叔父台寿属余跋尾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一、《宗伯集》卷一五
昔懿氏为陈敬仲占曰:「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有妫之后,将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彼以数世难知之事,决于区区之卜筮,其积德如何也?
未若以人事占之。
章简公孝弟廉洁,宗族仰其禄者常数十人,持心确然,始终如一,君子是以知其必有后也。
齐卿之报,将于是乎在。
李季侔墓志铭大观三年九月1109年9月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六、《道乡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侔,予友也。
熙宁中,今衢州西安县丞文林郎詹抃成老方以通经为乡党师,予与侔从焉。
侔尚少,已知夙夜自力,为起家之计,成老每每叹誉。
闻者或谓侔之亲轻财赴急,屡脱人于艰危,阴德所钟,其由此而显乎。
予出游四方,久且三十年,而侔布衣试有司犹弗偶,然其志益坚,其学益进。
购求群书,惟恐后时,所聚万馀卷,博览者资焉。
尝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亲既以是遗我,我复以是遗子。
子子孙孙,用之不竭,况万卷之多乎。
庶知我之富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尝由族属达于里闾,周其窘穷而任其婚姻丧葬之事,往往讳不自言,尤为先生长者所称。
大观二年,年方四十七,奄以十一月丙辰卒于家。
悲夫!
侔,字也,讳畸,实李氏,常州晋陵人
曾大父振,大父宿,父选。
妻裴氏。
男三人,长曰元善,尝中上舍选,盖将贡以入官以成先志。
次曰元美,曰元绍,皆幼。
女八人,长适登仕郎辟雍直学施坰,次适登仕郎婺州兰溪主簿蒋璨,假将仕郎邵罴,太庙斋郎霍端本,次在室。
其弟圳与元善卜以三年九月壬寅葬于晋陵县万安东乡之采菱埭,念所以诒后人者,乃泣以见属。
于是序而铭之。
铭曰:
士方奋于庠序,孰蔽之弗使与?
世方跻于仁寿,孰啬之弗使久?
尚其有书,充塞栋宇,承以勿忘,其昌孰御。
陆庭元绍意斋1134年 宋 · 吕本中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圣人毋意物我同,大贤庶几其屡空。
今君胡为用此意,乃欲酬酢万化参天工。
客来无穷君不厌,所施不同皆有验。
风寒燥湿互相伐(四库本作代),一理驱驰无顿渐。
衡门端(原校:一作宴)坐一事无,众皆劫劫君有馀。
见贤不避忘其躯,肯与俗子急锱铢。
知君此意久已绝,为尔病生吾有说。
偫储百药待百病,任尔纷纷强分别。
君但守此心如铁,遍与众生除众热。
是则名为无意诀,剩放南山(原校:一作窗)著秋月。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一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出仕惭无补,长年咏式微
天公怜我意,一旦许来归。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二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绿鬓久垂雪,壮心今已灰。
翩然归旧隐,端似再生来。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三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问韵
身既远市朝,足不到州郡。
但知食与眠,此外不暇问。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四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震韵
秋来宇宙清,雨后山泽润。
老农喜我归,时报丰年信。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五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四围山绕舍,一带水平湖。
远近俱堪画,登临自足娱。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六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开门无一事,终日饱看山。
石罅鸣流水,翻惊响佩环。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七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麌韵
闲穿脩竹行,时把孤松抚。
身世两相忘,恍如居洞府。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八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歌韵
人心生剑戟,世路足风波。
祇有归田好,谁能自揣摩。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九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冬韵
为邑赤城下,岂欲寻赤松
我家幸不远,杖履会相从。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为韵 其十 宋 · 吴芾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五部
新诗远寄将,字字脱尘俗。
时节近重阳,何由同把菊。
玄宗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沃韵
神龙弑逆,隆基勒兵,尽诛韦、武,而社稷宗庙赖以不坠。善夫宋王成器之言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诚古今定储之确论也。传德避灾,睿心已决。开元绍绪,比辙贞观。则以崇、璟、颋、休相继秉轴,各能抽肝擢胆,以成如冰之政也。自九龄忤旨,《千秋金鉴》,难窥瘦貌之君;十郎被袍,空覆赤心之子。嗟夫!“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连昌老人犹能列叙治乱之因,而致叹于任人之得失焉。剑腹馀殃,冰山莫倚。渔阳之羯鼓初闻,马嵬玉环安在?后军飞龙初分,从于遮道;剑门花鸟犹兴,悼于水山。如斯良佐,尚为无益之悲,视夫望昭陵而毁观者为何如乎?抑佳人难再,倾国宜然;情泪空沾,江花岂极?少陵野老之吞声,良有以也。
景云一旦辞黄屋,开元始向贞观续。
诸宄消亡似拨霜,群生仰照来初旭。
姚宋韩张共轴钧,披胸写意同启沃。
岂知倾国自名花,花如人面人如玉
密口奸成金鉴蒙,赤心儿赐金钱浴。
五队奢豪竞主恩,诸方节度改胡纛。
李杨相继塞谏争,南诏北边畴敢告。
羯狗臊尘河上飞,马嵬香袜沟中辱。
剑门花鸟助人愁,山色加青水倍绿。
人生有情空自毒,水山花鸟时相促。
白头宫女说连昌,少陵野老哀江曲。
太平谁致乱者谁,天宝前车千载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