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赠柏岩老人 唐 · 钱起
押有韵
日与麋鹿群,贤哉买山叟。
庞眉忽相见,避世一何久。
林栖古崖曲,野事佳春后。
瓠叶覆荆扉,栗苞垂瓮牖。
独歌还独酌,不耕亦不耦。
硗田隔云溪,多雨长稂莠。
烟霞得情性,身世同刍狗。
寄谢营道人,天真此翁有。
宝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 唐 · 僧思庄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昔吾师因地求真。众魔纷娆。果到成佛。龙天捧围。自作镇灵山。法躬靡易。告灭双树。示迹伦凡。微言不传。慧烛潜照。届夫岁迈千秋。时淹五浊。欲海腾沸。邪山纷糺。于是释防东逝。爰称兆应。汉梦西通。方崇像法。或青眸接轸。竞扇元风。或白足相趋。争开佛日。至欲继前贤之令轨。为后进之康衢。烛照重昏。慈舟苦派。人能宏道。斯之谓欤。法师讳怀恽。俗张姓。南阳人也。远祖因宦。播迁京兆。廿一代祖安。晋丞相袭爵鸿胪公。高祖融。守黄门郎。迁太子庶子。祖英。唐解褐太常太祝。袭爵天平公。寻转吴王祭酒。握兰奏位。清陪雅列。法师聪敏为其性相。慈善资其风骨。母常山夫人乐姓。降胎之月。不味膻腥。载诞之辰。情欣禁戒。暨年登丱岁。特异诸童。或焚叶为香。或聚沙为塔。虽飞轩绣毂。未尝留步。月宇香楼。怡然忘返。高宗天皇大帝乘乾抚运。出震披图。虚己求贤。明扬待士。总章元载。梦睹法师。倏降纶言。远令虔辟。于是临丹槛。迩青蒲。广献真诚。特蒙褒赞。帝乃亲授朱绂。令处凤池之荣。师乃固请缁衣。愿托鹦林之地。奉敕于西明剃落。善来忽唱。恶业疑销。既挂三衣。俄陪四众。翘勤遽积。思五分而非遥。精苦逾深。想三祗而未远。时有亲證三昧大德善导阇梨。慈树森疏。悲花照灼。情袪多漏。拥藤井于莲台。睿化无涯。驱铁围于宝国。既闻盛烈。雅缔师资。祈解脱规。发菩提愿。一承妙旨。十有馀龄。秘偈真乘。亲蒙付属。自惟薄祐。师资早丧。想遗烈而崩心。顾馀恩而雨面。爰思宅兆。式建坟茔。遂于凤城南神和原崇灵塔。礼也。其地前终峰之南镇。后帝城之北里。歌钟沸出。移上界于阴门。泉流激洒。背连河于阳面。仍于塔侧。广搆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嶪。直写祇园。神木灵草。淩岁寒而独秀。叶暗花明。逾严霜而靡悴。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亦临水面山。菩萨全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窣堵坡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或瞻星揆务。或候日裁规。得天帝之芳踪。有龙王之秘迹。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昆邱之异宝。但以至诚多感。能事冥资。故能远降宸衷。令赍舍利。计千馀粒。加以七珍函笥。随此胜缘。百宝幡花。令兴供养。则天大圣皇后承九元之眷命。蹑三圣之休期。犹尚志想金园。情欣胜䠱。或频临净刹。倾海国之名珍。或屡访炎凉。舍河宫之秘宝。法师诫盈而散。并入擅航。法师业行高远。利益繁多。故得名振九重。芳盈四部。奉永昌元年敕。徵法师为寺主。于是纲纪僧徒。规模释族。缁门济济。戒德峻而弥坚。绀宇诜诜。常住丰而更实。犹是才称物宝。道为时尊。知与不知。仰醍醐于句偈。识与不识。询法乳于波澜。法师以慈诱内怀。敷扬外积。冀传圣旨。用酬来望。每讲观经贤护弥陁等经。每数十遍。夫我域者。扇激风火。婴抱结漏。系诸生灭。止无常之短期。研乎事真。攀不亟之虚眹。若不乘佛愿力。托质净方。则恐沦溺长往。清升永隔。于是言论之际。恳劝时众。四仪之中。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乘此胜因。祈生净域。又以般若神咒。能令速證菩提。弥陀佛名。亦望横超恶趣。诸馀妙典。虽并积心台。于此胜缘。颇遍游智府。尝诵大般若咒向盈四万。又诵弥陀真偈十万馀遍。理复使精真厥想。念虽微而必就。二三于行。功唐捐而靡得。岂直诸佛现前。神人捧锡而已矣。师为诸重担。摄尔偫生。举洪灼于耶山。掉宝航于见海。悲夫。娑婆国中。人多弊恶。虽复珍台宝界。因胜侣而归心。至欲逸翥遐征。藉良缘而克进。敢凭此义。爰发诚心。于是广劝有缘。奉为九重万乘。四生六趣。造净土堂一所。莫不虬栋淩虚。虹梁架迥。丹楹赩日。青琐延风。无春而返井舒花。不暝而重檐积雾。于是神螭戾止。远镇琼阶。宝凤来仪。还陪桂户。雕甍画栱之异。穷造化之规模。圆珰方镜之奇。极人天之巧妙。又于堂内造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
又造织成像并馀功德。相好奇特。颜容湛粹。山豪演妙。若照三千。海目摛华。如观百亿。或因缯命采。有慈氏之全身。或散札驰芳。得忧填之逸思。何独如来自在。疑降上界之魔。故亦菩萨熙怡。似救下方之苦。夫以宅生者心。心荣则生丧。栖神者志。志扰则神亡。然菩萨以济物捐躯。上善以遗形徇节。法师情存拯救。式奉殷繁。汲引虽曰忘怀。形质焉能靡累。于是忽婴风瘵。病与时侵。灵药勿痊。●96C8器俄逝。岂夫八林齐白。我佛称于寂灭。梁木其坏。吾师等于死生。以大足元年十月廿二日神迁。春秋六十有二。临终之际。正念无亏。颜色怡悦。似有瞻瞩。北首面西。奄然而化。悲夫。烈烈岁阴。苍苍天色。乾兮何负。歼我惟良。业也何孤。丧兹贤哲。岂直悲盈四部。嗟鹿苑之荒凉。抑亦哀悼两宫。痛蜂台之间寂。犹是俯回天眷。载纡仙豪。远降恩波。爰加制赠。奉神龙元年敕。实际寺主怀恽。示居三界。远离六尘。等心境于虚空。混荣枯于物我。栋梁绀宇。领袖缁徒。包杖锡之规模。蹑乘柸之懿躅。虽已归寂灭。无待于褒扬。然宠洽友于。无忘于缛礼。可赠隆阐大法师。主者施行。上人以至德聿修。良因累著。故得天降成烈。用赞芳规。追远慎终。生荣死赠。足可光辉净刹。历尘芥而长存。旌贲元门。共河山而永久。弟子大温国寺主思庄等。并攀号积虑。哀慕居怀。嗟覆护而无时。仰音颜而靡日。犹恐居诸易远。淑善湮沈。敬想清嶶。勒兹玄琬。词曰。娑婆种觉。贤劫能人。三祇殄妄。五分祈真。即相离相。非身是身。犹施慧筏。广济迷津(其一)。
十方化备。双林灭度。三界空虚。四生哀慕。正教既隐。微言遽斁。式启先哲。用资后悟(其二)。
芳猷广被。至烈弥殷。青眸演圣。白足成真。远导刍芥。遐宣墨尘。元门不绝。代有其人(其三)。
猗欤令德。远嗣前英。声高四部。誉重三明。慈周有识。智契无生。法云叶落。道树滋荣(其四)。
岂图宿殃。师资遽亡。乾兮何负。歼我惟良。徒嗟授几。空念传香。非夫胜缘。孰答恩光(其五)。
邈矣坰野。慈颜圹侧。敬发诚心。爰凭净域。真容湛粹。楼台岿嶷。希此善根。远酬明德(其六)。
哭柏岩禅师 中唐 · 李益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
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
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衡州般若寺观音大师碑铭 中唐 · 张正甫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九
天宝三载。观音大师终于衡岳。春秋六十八。僧腊四十八。元和十八年。故大弟子道一之门人曰惟宽怀晖。感尘劫遽迁。塔树已拱。惧绝故老之口。将贻后学之忧。丕若贻谋。思扬祖德。乃列景行。托于废文。彊名无迹。以慰乎罔极之恩。曰自腾兰演教于此土也。殆将千岁。达摩传心至六叶也。分为二宗。不阶初入。顿入佛惠。曹溪教旨。于是乎传。宏而信之。观音其人也。大师讳怀让。京兆杜氏。其先因家安康。即为郡人。髫年俊发。聪悟绝众。偫言所涉。一览无遗。居常而未或好弄。在丑而不可亵近。尝嘿观止水。因而顾影。形仪禺若。宛在镜中。三反厥像。如初沛然。而心乎独得。还步未辍。闻于空中曰。佛法津梁。俟子而大。既应付嘱。尔盍勉之。乃深割爱缘。亟从剃落。以荆土律藏之微密也。大士智京在焉。摄衣从之。既进而仪法峻整。冠于等辈。以嵩岳禅之泉海也。长安长老在焉。稽首咨之。既授记而身心自在。超出尘垢。厌离文字。思会宗元。周法界以冥搜。指曹溪而遐举。能大师方宏法施。学者如归。涉其藩阃者十一二焉。跻其室堂者又十一焉。师以后学弱龄。分为末席。虚中而若无所受。善闭而惟恐有闻。能公异焉。置之座右。会一音。吹万有。衍方寸。弥大千。同焉而交畅。异焉而吻合。同授秘印。目为宗师。乃陟武当。穷栖十霜。朅来衡岳。终焉是托。惟般若圣槩。有观音道场。宴居斯宇。因以为号。或微言析理。辩士顺风而杜其口。或杖屦将撰。山灵借留而规于梦。远自梁益。近从荆吴。云趋景附。风动川至。灵山圣会。今古一时。至矣哉。未始闻也。一公见性同德。宏教钟陵。郁为名家。再扬木铎。而施及宽晖。继传心灯。共镇国土。乃追琢琬炎。揭于故山。扬其耿光。以示来劫。其受法弟子亦序列于左。式明我教之有开焉。铭曰。
不疾而速,平平南宗。
穷行其教,岳岳让公。
秀发之英,激于童齿。
出尘之像,光于止水。
乃趋律会,仪范孔修。
乃探密藏,先觉同求。
曹溪实归,般若观妙。
体是宗极,湛乎反照。
一从委顺,六纪于兹。
教迹未衰,灵峰岿而。
一公丕承,峻其廊庑。
宽晖继起,重规謺矩。
乃扫尘塔,乃植丰碑。
率是教者,兹焉有归。
唐故章敬寺百岩大师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一
禅宗长老百岩大师之师。曰大寂禅师。传佛语心法。始自达摩。至于惠能之化。行于南服。流于天下。大抵以五蕴九识十八界皆空。犹镜之明也。虽万象毕呈。而光性无累。心之虚也。虽三际不住。而觉观湛然。得于此者。即凡成圣。不然。一尘瞥起。六入胶固。循环回复于生死之中。风涛火轮。迷忘不息。授受吻合。大师得之。一言宗通。深入无碍。师讳怀晖。姓谢氏。东晋流寓。今为泉州人。孩提秀发。博究书术。一旦慨然曰。我之祖先。今安在耶。四肢百体。视听动用。孰使之然耶。漼然雨泣。改服缁褐。志在楞伽。行在曹溪。得圆明清净之本。去妄想因缘之习。百八句义。照其身心。心离文字。化无方所。于是抵清凉。下幽都。登徂徕。入太行。所至之邦。蒙被法味。止于太行百岩寺。门人因以百岩号焉。元和三年。有诏徵至京师。宴坐于章敬寺。每岁召入麟德殿讲论。后以疾固辞。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恬然示灭。其年六十。其夏三十五。弟子智朗志操等。以明年正月。起塔于灞陵原。凡一镫所传。一雨所润。入法界者。不可胜书。著法师资传一编。自鸡足山大伽叶而下。至六祖能秀。论次详实。或问心要者。荅曰。心本清净而无境者也。非遗境以会心。非去垢以取净。神妙独立。不与物俱。能悟斯者。不为习气生死幻蕴之所累也。故荐绅先生知道入理者多游焉。尝试言之。以中庸之自诚而明。以尽万物之性。以大易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则方袍褒衣。其极致一也。向使师与孔圣同时。其颜生闵损之列欤。释尊在代。其大慧纲明之伦欤。至若从师受具之次第。宰臣大官之尊信。诞生入灭之感异。今皆不书。德舆三十年前。尝闻道于大寂。聿来京下。时款师言。顷因哀伤。似获悟入。则知烦恼。不远菩提。虽聚散于此生。期会归于彼岸。铭曰。
西方之教,南宗之妙。
与日并照,百岩得之。
为代导师,颎若琉璃。
结火燔性,爱流溺正。
痴冥奔命,即心是佛。
即色是空,师之通兮。
无来无去,无缚无解。
师之化兮,楬兹灵塔。
丹素周匝,示尘劫兮。
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一
钟陵之西曰海昏。海昏南鄙有石门山。禅宗大师马氏塔庙之所在也。门弟子以德舆尝游大师之藩。俾文言而楬之曰。三如来身以大慈为之本。六波罗密以般若为之键。非上德宿殖者。恶乎至哉。大师法讳道一。代居德阳。生有异表。幼无儿戏。嶷如山立。湛如川渟。舌广长以覆准。足文理而成字。全德法器。自天授之。尝以为九流六学。不足经虑。局然理世之具。岂资出世之方。惟度门正觉。为上智宅心之域耳。初落发于资中。进具于巴西。后闻衡岳有让禅师者。传教于曹溪六祖。真心超诣。是谓顿门。跋履造诣。一言悬解。始类颜子。如愚以知十。俄比净名。默然于不二。又以法惟无住。化亦随方。尝禅诵于抚之西里山。又南至于处之龚公山。攫搏者驯。悍戾者仁。瞻其仪相。自用丕变。刺史今河南尹裴公。久于禀奉。多所信向。由此定惠。发其明诚。大历中。尚书路冀公之为连帅也。舟车旁午。请居理所。贞元二年。成纪李公以侍极司宪。临长是邦。勒护法之诚。承最后之说。大抵去三以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證。法无所著。触境皆如。岂在多歧。以泥学者。故夸父吃诟。求之愈疏。而金刚醍醐。正在方寸。于是解其结。发其覆。如利刃之破罥索。甘露之洒稠林。随其义味。快得善利者。可胜道哉。化缘既周。趺坐报尽。时贞元二年四月庚辰。春秋八十。夏腊六十。前此以石门清旷之境。为宴默终焉之地。忽谓入室弟子曰。吾至二月当还。尔其识之。及是委化。如合符节。当夹钟发生之候。叶拘尸薪火之期。缁素幼艾。失声望路。渡涸流而法雨滂洒。及山门而天香纷霭。天人交际。昧者不知。沙门惠海智藏镐英志贤智通道悟怀晖惟宽智广崇泰惠云等。体服其劳。心通其教。以为吾师真心湛然。与虚空俱。惟是体魄。化为舍利。则西方之故事传焉。不可已也。乃率吁其徒。从茶毗之法。珠圆玉洁。煜耀盈升。建兹严事。众所瞻仰。至七年而功用成。竭诚信。故缓也。德舆往因稽首。粗获击蒙。虽飞鸟在空。莫知近远。而法云覆物。已被清凉。今兹铭表之事。敢拒众多之请。铭曰。
达摩心法,南为曹溪。
顿门巍巍,振拔沈泥。
禅师宏之,俾民不迷。
九江西部,为一都会。
亦既戾止,元津横霈。
慈哀摄护,为大法砺。
五滓六触,翳然相蒙。
直心道场,决之则通。
随器受益,各见其功。
真性无方,妙道不竭。
顾兹梦幻,亦有生灭。
微言密用,焕如昭晰。
过去诸佛,有修多罗。
心能悟之,在一刹那。
何以寘哀,兹窣堵波。
题柏岩禅师影堂 中唐 · 王建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山中砖塔闭,松下影堂新。
恨不生前识,今朝礼画身。
哭柏岩和尚 中唐 · 贾岛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一作吾师去)几春。
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一作路),经房锁隙尘。
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煎茶水记 唐 · 张又新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邱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斯七水余尝俱瓶于舟中。亲挹而比之。诚如其说也。客有熟于两浙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之。及刺永嘉。过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辈用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又愈于扬子南零殊远。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说诚哉信矣。夫显理鉴物。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厢元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抵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擢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𢋙口。水第四。苏州虎邱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庐州龙池山头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李寘诸笥焉。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焉。古人云。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渑。此言必不可判也。万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劝勉。故记之。
赠柏(一作百)岩禅师 唐 · 周贺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一作曾)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后(一作起)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柏(一作百)岩住,不记柏(一作百)岩名。
漳州三平大师碑铭 唐 · 王讽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得菩提一乘。嗣达摩正统。志其修證。俾人知方。则有大师法名义中。俗姓杨氏。为高陵人。因父仕闽。生于福唐县。年十四。宋州律师元用剃发。二十七具戒。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大师幼悟法印。不汨幻机。日损薰结。元超冥观。先依百岩怀晖大师。历奉西堂百丈石䂮。后依大颠大师。宝历初到漳州。州有三平山。因芟薙住持。敞为招提。学人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馀人。示以俗谛。勉其如幻解脱。示以真空。显非秘密度门。虚往实归。皆悦义味。知性无量。于无量中。以习气所拘。推为性分。知智无异。于无异中。以随生所系。推为业智。以此演教。證可知也。大师一日病背疽。闭户七日不通问。洎出。疽已溃矣。无何。门人以母丧闻。又闭户七日不食饮。武宗皇帝简并佛刹。冠带僧徒。大师至于三平深岩。至宣宗皇帝稍复佛法。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刺史故太子郑少师薰俾蒇其事。旬岁内寺宇一新。因旧额标曰开元。于戏。知物不终完。成之以裨教。知像不尽法。约之以表微。晦其用而不知其方。本乎迹而不知其常。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六日。宴坐示灭。享年九十一。僧腊六十五。讽自吏部侍郎以旁累谪守漳浦。至止二日访之。但和容瞪目。久而无言。徵其意。备得行止事实。相见无间然也。问曰。周易经历三圣。皆合天旨神道。注之者以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以不思而元览。则以神为名。达理者也。经云隐而显。不言而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后之通儒。有何疑也。异日又访之。适有刑狱。因语及。师曰。孝之至也。无所不善。有其迹乃匹夫之令节。法之至也。莫得而私。一其政则国之彝典。其于适道适权又如此。言讫颔之。不复更言。今亡矣夫。强拟诸形容。因为铭曰。
观迹知證,语默明焉。
观證知教,权实形焉。
体用如一,曷以言宣。
太素浩然,吾师亦然。
观其定容,见其正性。
不阅外尘,朗然内净。
智圆则神,理通则圣。
师能得之,随顺无竞。
吾之行止,师何以知。
得性之分,识时之机。
达心大师,邈不可追。
茶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七
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有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挹此霜华,却兹烦暑。清文既传于杜育,神思亦闻于陆羽。若夫撷此皋卢,烹兹苦荼,桐君之录尤重,仙人之掌难逾。豫章之嘉甘露,王肃之贪酪奴。待枪旗而采摘,对鼎䥶以吹嘘。则有疗彼斛瘕,困之水厄,擢彼阴林,得于烂石。先火而造,乘雷以摘。吴主之忧韦曜,初沐殊恩;陆纳之待谢安,诚彰俭德。别有产于玉垒,造彼金沙,三等为号,五出城花。早春之来宾化,横纹之出阳坡。复闻灉湖含膏之作,龙安骑火之名。柏岩兮鹤岭,鸠阮兮凤亭。嘉雀舌之纤嫩,玩蝉翼之轻盈。冬牙早秀,麦颗先成。或重西园之价,或侔团月之形。并明目而益思,岂瘠气而侵精。又有蜀冈牛岭,洪雅乌程,碧涧纪号,紫笋为称。陟仙崖而花坠,服丹丘而翼生。至于飞自狱中,煎于竹里,效在不眠,功存悦志。或言诗为报,或以钱见遗。复云叶如栀子,花若蔷薇,轻飙浮云之美,霜笴竹箨之差。唯芳茗之为用,盖饮食之所资。
唐百岩大师怀晖碑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二、《集古录》卷九、《六一题跋》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百岩大师怀晖碑》,权德舆撰文,郑馀庆书,归登篆额。又有别碑,令狐楚撰文,郑絪书。怀晖者,吾不知为何人,而彼五君者皆唐世名臣,其喜为之传道如此,欲使愚庸之人不信不惑,其可得乎?民之无知,惟上所好恶是从,是以君子之所慎者在乎所学。楚之文曰:「大师泥洹茶毗之六年,余以门下侍郎、平章事摄太尉」。「泥洹茶毗」是何等语?宰相坐庙堂之上,而口为斯言。皋、夔、稷、契居尧、舜之朝,其语言《尚书》载之矣,异乎此也。治平元年七月十三日雨中书。
柏岩 南宋 · 释普济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苗裔忽生崖石裂,不同松桧拂云长。
苍苍无一闲枝叶,子落丛林也有香。
辞曾祖柏岩宣义坟祝文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铁庵集》卷三八
尝读元祐七年十二月范内翰奏疏,郊见之夕,景气清霁,福应向答,都人欢呼,谓前未见,宣付史馆,此本朝极盛时也。而柏岩公生于其月之八日,又二十一日而太孺人生,宜作之合,家道日昌。教二子以书,县丞入仕,和剂擢第,柏岩已不及见。太孺人膺初封,享上寿,而承重者孙耳。每见先君大夫具言二父扬显之志未遂,若有望于其后者。某顷登西省,以言事去。兹起临乡部,其敢为门户羞!告别墓下,尚祈阴相。
偈颂二十四首 其十二 南宋 · 释智愚
押词韵第十五部
一年又一年,循环数不足。
本分面上人,犹如隔罗縠。
惟有南极老人,扣天鼓三下,望北关而祝,愿我王万福(正旦)。
按:辑自似藻编《柏岩慧照禅寺语录》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八十九 南宋 · 释可湘
心王宁,六国清。
百川潮落,四海浪平。
其如轇轕情尘,当遵古佛制,若也沉昏道眼,还待腊八冰。
心王辽邈,孰睹其形。
记得柏岩问洞山,观察使姓什么,不委他姓。
名什么,不委他名。
殆传尊贵语,举目隔神京。
相留过夏,曲徇人情。
往往都来欠一程(结夏小参)。
满庭芳 赴登州黄箓大醮 金 · 马钰
押萧韵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
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
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
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
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继柏岩大禅师韵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行尽千程与万程,谁能退步见严宸。
饶渠解释庭前雪,笑彼难除室外尘。
翡翠帘前犹是汝,琉璃殿上更何人。
直须鹤出银笼外,受用壶天不夜春。
请柏岩俨公疏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良弼施宅创天宁,却请天宁旧衲僧。
为报柏岩休逊让,闲中续出祖师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