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因寄此诗问方判官田书记消息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
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
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南昌王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全宋文卷一五、《徐公文集》卷六、《全唐文》卷八七八
门下:昔西周之分陕服,则曰风声所存;
南朝之治扬州,则曰本根攸寄。
非亲贤硕望,不足以表东夏
非辅相重位,不足以副具瞻。
天下为公,百王不易,肆予敷命,匪敢有私。
长子某,敦信厚之风,秉孝恭之德,允迪前烈,率由生知。
自剖麟符,往绥淮甸,尊敬师保,奉行诏条。
有所问而不干,知为善之最乐。
东楚之俗,向风而安。
时以为能,朕亦自慰。
夫陟明赏善,有国大典,茍得其所,虽亲何嫌?
是用特就留台,宠开相府,崇贵之数,仪制存焉。
噫!
为政无他,勤则有继,举德甚易,终之实难。
无以安佚自居,而忘夙夜之戒;
无以骄贵自负,而忽药石之言。
治乱善败,则有先圣之遗经;
宪章文物,则有中朝之成式。
咨访佩服,身先行之。
敬哉慎哉,无忝多训!
可。
武成王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三、全宋文卷二七、《徐公文集》卷一○、《全唐文》卷八八三
下臣伏读前史,穷探政经,莫不以兵战为危事,目干戈为凶器,异达人之格论,盖曲士之常谈。
若乃上考洪荒,遐观拟象,九畴垂范,何尝弃从革之功;
五纬丽天,讵可沦长庚之耀?
春生夏长,非秋无以收成;
雷动风行,非霜不能肃杀。
先王设教,畴敢渝之?
垂衣裳以正其本,为弧矢以申其用。
坂泉戡难,所以见轩后之神明;
丹浦庇人,所以成帝尧之光宅。
七旬来格,本由舞羽之仁;
八百同辞,始自葬枯之惠。
故修文庙堂之上者,武功之始;
折冲千里之外者,文德之形。
好仁而忘兵,则西夏偃王以之而殒;
恃力而弃义,则夫差嬴政由是而亡。
乃知文德不修,则武功不立;
武功不试,则文德不昭。
相须而成,其揆一也。
故立其教者谓之圣,大其业者谓之贤。
圣则应天顺人,西伯受代殷之任;
贤则开物成务,太师有佐命之功。
当其偃息朝歌,盘桓渭水,量恢宇宙,既处困而能通;
才冠生民,亦俟时而后动。
云雷之屯已构,天人之契冥符。
历数有归,君臣相遇,投钓而起,同车以还。
尊为王者之师,我无惭德;
加之百官之上,人绝异言。
大矣哉,圣哲膺期,无得而称已!
故能式遏乱略,大拯横流。
把白旄而誓师,操黄钺而助断,解倒悬之困,释比屋之诛。
大统既集,天保已定,然后轼庐表墓,归马放牛,申义风于,授成事于,宏开四履,高视五侯。
及其德泽将衰,风流已远,犹使纪侯大去,不遗九世之雠;
周室既卑,更赖一匡之业。
自非道充四表,功济三才,孰能丕显烈光,若斯之盛者也?
其后圣人既没,真风渐漓,战国如焚,群生殄瘁。
王利器,举为争夺之资;
阙里诸生,率用纵横之说。
遂使中都愤叹,聿兴「末学」之词;
柱史伤嗟,始发「不祥」之论。
流遁忘返,积习生常,则我《武》、《护》之音,将坠于地。
夫至公所以应群动,上德所以综万殊。
达其旨,则左右咸宜;
迷其本,则弛张两失。
自汉参霸道,魏济奸雄,藐尔千年,荒哉七德!
国家参墟发命,扈水膺图,群黎兴徯后之辞,八表有宅心之地。
高祖奉天革政,扇牧野之高风;
太宗屈己师臣,蹑渭滨之盛轨。
施其法则致其报,入其国则思其人,贞观年中,始于磻溪立庙。
玄宗祗若先训,奋发神谋,平内难于女戎,嗣鸿图于代邸,永言遗范,重事严禋。
开元中,诏京师及天下州府并立太公,著良辰于上戊,抗缛礼于虞庠,而复历选前修,式崇配享。
得其体者,参入室升堂之列;
蹈其迹者,俨抠衣函丈之容。
穆矣皇风,焕乎甲令!
肃宗来朝走马,初严避敌之师;
九五飞龙,遂在天之命。
浇戈既戮,商奄犹骄,方资戡定之勤,更举褒崇之诏。
礼尊南面,位极真王
取其大告之称,以定易名之典。
历代之阙文备矣,圣皇之能事烝哉!
故得灵鉴孔昭,群臣竞劝,诸侯供职,函夏同文,中兴之功,配天齐古。
虽复运逢兴替,时有安危,造周之德既隆,思汉之人常在。
烈祖沉潜刚克,神武有徵。
静氛疠于萧墙,功高庖正;
搀枪于丹徼,业茂宾门
由是四海乐推,三灵眷命,光复旧物,洪惟至公,大道将行,皇猷累洽。
今上允文允武,克长克君。
自出震见离,发号施令,雷行天下,丰宜日中,信及豚鱼,仁沾行苇。
若夫齿尊贤之教,宵衣旰食之勤,制礼作乐之文,返朴斲雕之质,固已纷纶。
帝箓掩映,瑶编犹复,叶比臧谋,畴咨庶政。
以为五材并用,废一不可,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是故简万乘之人,申九伐之令。
六官联事,百度惟贞。
副君以介弟之尊,当抚军之任,威而不猛,动必以仁。
大元帅齐王,明德茂亲,由诸王宿卫
副元帅燕王,敦诗阅礼,以长子而帅师。
用能启迪大中,张皇下武。
其馀西京名将,雾集星罗;
北府奇兵,飙驰电骛。
并列云台之像,咸开长水之营。
地利人和,思深虑远。
域中无事,则用之于进贤兴功;
四方有变,则用之于吊民伐罪。
故出车瓯骆,则系以长缨
鞠旅衡湘,则举为内地。
皆所以拯其涂炭之患,息其沉阏之争,非徒夸大兵威,兼并土宇而已。
至于篁竹萑蒲之聚,田、昭、屈、景之宗,或粗举先声,或聊分偏校,莫不厥角稽颡,请命即刑。
史不绝书,野无遗寇。
斯乃声明文物之外,庙堂帷幄之间,思未半之,功已倍矣。
加以为而不宰,让德于天。
洁粢丰盛,靡违于时事;
春兰秋菊,远被于无文。
乃顾戎韬,式严邦政。
以为三王四代之事,罔不从师;
前哲令德之人,必将崇祀。
列圣盛典,实启孙谋,乃复旧章,爰作新庙
于是宗伯建位,梓人授规,入端门而右回,旁太学以西顾,瞰康庄而列屏,因爽垲而营基。
他山之石咸移,中伐之材毕萃。
成之不日,自比灵台
揆彼方中,宁惭楚室。
崇堂屹以特起,高门豁其洞开。
筵有笾豆之区,阶有宾主之位。
干戈在序,钟鼓在庭。
繟然观艺之场,蔼尔致诚之地。
春秋二仲,时和气清,醴盏交羞,牲牷不疾。
鹖冠礧剑,展告虔荐信之仪;
玉戚朱干,俨象德达神之列。
中军元帅,出建灵旗;
六郡良家,来登勇爵。
旆旌铙吹,桓桓推毂之威;
金石丝篁,穆穆燕毛之序。
观之者,乱臣知惧。
比夫汉尊,讵臻清净之源;
秦用刑名,徒有刻深之弊。
中庸之德,其在兹乎。
嗟夫!
圣人没而微言绝,王泽竭而颂声息。
奚斯露寝,诸侯之事何观?
吉甫清风,衰世之音孰尚?
岂若帝图光赫,圣作宏新,人知鼓箧之方,家识止戈之渐。
固可著之金石,列在鼎彝。
微臣学愧常师,用惭兼备。
承明再入,固无经国之才;
宣室徵还,幸对受釐之问。
将使延州听乐,长闻雅正之声;
圯上受书,世出帝王之佐
敢扬丕训,敬勒贞珉。
其铭曰:
于惟基命,建用皇极。
实有武备,以昭文德。
弗惠弗迪,是纠是殛。
天地刚柔,惟帝之则。
是则是效,文王武王
师尚父,时惟鹰扬
匡正天下,绥爰四方。
微禹之烈,于汤有光。
肃肃牵牲,皇皇表海。
简礼从质,因民不改。
难老曰寿,专征为大。
泱泱之风,至今犹在。
大道既隐,明王不遭。
走鹿争逐,赪鱼告劳。
泯若四履,纷吾六韬。
我思古人,心焉忉忉。
天或爱民,物无终否。
率此叛国,归于圣帝。
初征,至牧乃誓。
君子万年,本枝百世。
鸿图再造,二圣重光
亦既大赉,宁惟小康。
六事允釐,四维孔张。
梦寐卜猎,咨嗟钓璜
虎踞之阳,龙藏之涘,爰作新庙,毕从明祀。
设枑交戟,朱门纳陛。
嵬嶵穹崇,重深奥秘。
名光大告,礼重真王
侑神祀食,入室升堂。
威仪文物,容貌采章。
列圣有作,兹焉不忘。
胶庠既成,教义既明。
三湘即序,百越来庭。
马无南牧,人怨东征。
烈烈政典,洋洋颂声。
商郊车骑,灌坛风雨。
绩用不泯,威神若睹。
镂金石以表德,荐馨香而受祜。
春兰兮秋菊,无绝兮终古。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少府监河南方公墓志铭966年1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五、全宋文卷三○、《徐公文集》卷一五、《全唐文》卷八八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公讳讷,字希仁
其先河南人也,后世从官,徙籍新安,支派繁衍,遂为郡之著姓。
迨公数世,皆以儒雅退让,播为门风。
曾祖颙,登州文登县
祖亮,左武卫兵曹参军
考縠,荣王府司马
母聂氏,追封河南县太君,问政先生师道之长女也。
公承积善之庆,负夙成之智,砥节励行,好学能文,时然后言,非礼勿动,乡曲之党,翕然称之。
太师陶公,来守新安抚纳人士,署为郡吏,委以典签,恪恭详敏,甚称所职。
历事累政,其志如初。
烈祖肇基王业,元宗实综军政,管记之任,勤择其人,闻公之名,召致幕府
王国初建,署宁国军节度馆驿巡官,掌都统表奏。
皇室再造,庆赏遂行,擢拜虞部员外郎,掌元帅表奏。
数岁,以皇孙就傅,命公侍读
讲道赞德,励裨益之诚;
端己直躬,尽表微之节。
俄迁水部郎中
明年皇孙南昌王东都留守,以公为留守判官,迁主客郎中参赞政务,事无违者。
司农少卿,依前充职。
明年,王移任宣、润二州大都督,复以公为浙西营田副使通判军府
六载匪懈,庶职交修,懋官之赏,诏命叠委。
累迁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封河南县男
俄拜泰州刺史,充本州屯田监院使
正身而令,悉心为理,公无遗利,民自从风。
属强敌深侵,东京失守,而州兵尽出,人心大摇。
于是士庶老幼,尽室南渡。
公自归阙下,坐是除名。
数年,除歙州团练判官,上曰:「战争之际,吾岂以武勇责书生哉!
军法不得不尔」。
即召拜太子右谕德
今上嗣位,迁少府监
丙寅岁正月十六日,卒于京师美仁坊官舍,享年七十七。
上为之废朝一日,赐谥曰定
以其年某月日葬于某所,礼也。
前夫人谢氏早亡,继室施氏封沛县君
长子前,宣州宁国主簿
次子志,饶州文学
公以名教为乐,以矩矱自任,行必中立,居无惰容,搢绅之间,推为纯行。
公之外祖,得道之士,故公颇以朝礼修养为务,鸡鸣而起,孜孜不倦。
年俯悼耄,体常康强,及属纩之晨,无伏枕之疾,斯亦力行之报也。
铉也不佞,早辱交契。
昔先君从事黟、歙,公适仕本部。
及公策名郎署,铉亦忝官联。
既熟其素履,愿垂于不朽,附于史氏,以猷。
其铭曰:
圣人四教:文行忠信。
惟公似之,光有令问。
秉笔赞画,登朝典郡。
宠至若惊,道丧无闷。
年俯中寿,官参列卿
归全委顺,终吉永贞
宰树长在,高台自倾。
用刊圆石,閟此佳城。
雪斋(为南昌王化道兴赋) 元末明初 · 胡布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二
绿洒幽户,寒阴薄晴晖。
亭亭鹤氅人,坐挹玉屑霏。
君子励贞操,乔柯金石姿。
匪徒傲霜雪,实足障炎威。
食苦养颐德,泠泠沁诗脾。
深衷神禹契,烈气孔明
所愿驻长日,天香下清飔。
游心观大易,端坐在书帷。
显皇帝大阅图为吴金吾(国辅)己亥 清 · 朱彝尊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四
万历初太师张文忠公(居正)秉国劝驾大阅时兵部尚书吴公()实典禁旅俾图以传子孙锦衣都督同知(国辅)尚书曾孙也出以观客图长三丈馀内自宫阙外至陵寝极于沙漠止焉繇是莱阳宋(琬)作赋南昌王(猷定)作记而(彝尊)作诗以述之
神庙垂衣日,江陵总百官。
揆文先奋武,虑乱本居安。
殿上萧何履,朝中贡禹
孙通明礼乐,方叔莅师干。
驾驭英雄在,超腾士马驩。
车徒看翼翼,禁旅尚桓桓。
画史真能事,披图得钜观。
丹青荣顾恺,宫室拟胡宽
历历开城阙,高高叠井干。
虚无凌倒影,缥缈结重栾。
太液波还静,长杨露未乾。
妆楼原自锁,圆殿不禁寒。
仙仗移平乐,霓旌拥上兰。
忽惊千骑并,旋讶六营团。
作气陈金鼓,前驱建玉銮。
轻云承翠盖,丽日表朱竿。
遂列堂堂阵,爰升将将坛。
小侯班四姓,大阅用三单。
紫燕双丝络,花骢七宝鞍。
呈能群角抵,教射集星弁。
觯饮筹无算,《铙歌》曲渐阑。
行知尘冉冉,归想佩珊珊。
远势工尤极,平原绘更难。
萧疏连板屋,迢递出峰峦。
百里生毫末,诸陵望郁盘。
蓟门无堠火,函谷泥丸
元老谋犹壮,诸孙手泽完。
锦题探箧笥,湘簟展琅玕。
对此成希觏,因之感万端。
雨烟飞蜀锦,霜雪皎齐纨。
赋愧王延寿,谣同梁伯鸾
仪章长在目,珍重岁时看。
杜茶村诗卷为潜园壬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尤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一
杜陵一野叟,廿年南雍州
屡观广陵涛,未畅南徐游。
相逢南昌王,亦有蒋与周。
遂蜡伞山屐,竟拿京口舟。
铿然十三诗,弦柱弹箜篌。
诗成自写之,气体逸以遒。
潜园景先哲,文献勤搜求。
何处得此卷,楚宝罕与俦。
尚有襄悯作,潜沱厮二流。
出此俾题句,应如牛戴牛。
咏叹摅长言,颇恨笔力柔。
平生江南北,湖海几酒楼。
栖霞相其背,牛首趾未投。
此外每放胆,不顾谁上头。
五岳宁敢摇,时复凌沧洲。
心折久客堂,身世略相侔。
每登鸡笼山,慨望土一抔。
亦尝客黄冈,难访旧白鸥。
剩刊近代诗,变雅抒烦忧。